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登岳阳楼杜甫教案一等奖(实用5篇)

最新登岳阳楼杜甫教案一等奖(实用5篇)

时间:2023-09-29 22:05:21 作者:念青松最新登岳阳楼杜甫教案一等奖(实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岳阳楼杜甫教案一等奖篇一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登岳阳楼》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登岳阳楼》诗词阅读原文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诗词阅读题目

小题1: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2:颔联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请概括。(2分)

《登岳阳楼》诗词阅读答案

小题1:表达了诗人思念亲友、伤世忧时之情。(意思对即可)

小题1:描写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雄浑壮阔的景象。

小题1:根据此诗的背景——诗人此时处在安史之乱后妻离子散四处漂泊的多病晚年,再结合诗句内容可得出答案。

小题2:根据诗歌三、四句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登岳阳楼》诗词鉴赏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登岳阳楼杜甫教案一等奖篇二

岳阳楼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楼之一。岳阳楼记是明代文学家茅盾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岳阳楼的描述和赞美,展示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文化底蕴。读完岳阳楼记,让我对这座江南名楼更加心生向往,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首先,岳阳楼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它勾勒出的江南山水的美丽景色。文中写到:“披罗衣,戴沉冠。莫笑宝书非琼玖,况是金人觅知音。贾谊上书谏盗贼,元方孝行容圣神。”这是对岳阳楼主人岳飞的赞颂,也是对江南风景的精彩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自古就以其一百二十座桥闻名。而岳阳楼作为这一江南水乡中的瑰宝,更是将江南的山水之美发挥到了极致。通过茅盾的文字,我仿佛能够亲临岳阳楼,欣赏到那宛如诗画的山水风光。

其次,在读岳阳楼记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岳阳楼的历史文化厚重。岳阳楼修建于三国时期,到了明代则成为了享有盛誉的名楼。茅盾通过描写岳阳楼的历史源流和与岳阳楼相关的人物事迹,展现了岳阳楼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文中提到岳飞与岳阳楼的关系,以及岳阳楼主人陆游等人的壮丽事迹,使我深刻感受到这座古楼的崇高与庄严。岳阳楼不仅是一座具有壮丽景色的楼阁,也是一片充满故事的土地。

再次,岳阳楼记中将人与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文中写到:“皇冠方顶;盖门重帷。连明台,充庭阙。”这是对岳阳楼的形容,意味着岳阳楼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读岳阳楼记时,我仿佛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们修建楼阁,是为了更好地欣赏自然美景,而自然景色则因为有了人的点缀而更加美丽。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理念在岳阳楼记中被充分体现,并深深地触动了我。

最后,读岳阳楼记给我带来的还有一种追求理想的力量。茅盾在文中写到:“说潇湘者,其险也。水爽则鱼可食也。”这是对岳阳楼所处地理环境的描写,也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勇气。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其险峻的地理环境使得这座楼阁具有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在读岳阳楼记时,我深深感受到了岳飞等诸多著名人物追求理想的坚韧精神。作为读者,我也从中感受到了追求理想的力量,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

总之,读岳阳楼记让我对这座江南古楼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向往。在茅盾巧妙的文字安排下,岳阳楼的美景、历史渊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追求理想的力量都一一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阅读这篇名篇,我不仅对岳阳楼这座江南名楼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自然的美丽、历史的厚重以及人类的理想追求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获取知识,还能够启迪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对世界有更加深刻的洞察。这样的阅读体验是一种心灵的享受,也是我在读岳阳楼记中得到的宝贵财富。

登岳阳楼杜甫教案一等奖篇三

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篇著名散文。它以崇明岳阳楼为背景,讲述了作者眺望江山、思考人生的故事。这篇文章开宏大、气势磅礴,以忧国忧民的情怀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读完岳阳楼记,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和启示。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真诚和情感,并汲取了他们智慧的养分。

首先,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展示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作者身为士人,对于国家与民族有着特殊的责任感。他眺望江山,观察社会现象,深感腐败与民生疾苦。文章开头,他以“黄滔”、“不断之水”喻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形象地表达了社会乱象和危机。他认为士人应该担当起振兴国家的重任,以德治国,以德兴民。在这些观点中,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担当与热情,引发了我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

其次,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怀。他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疾苦——“九州生气恃风雷,奇门遁甲走春秋”,在这些凄苦的景象中,作者感到痛于心灵,内心深处涌动着无限的悲痛和愤慨。他深深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人民的富裕与幸福。正因如此,他呼吁士人要勤奋学习,为人民谋幸福,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这种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与愤慨,使人们更加理解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而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凸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岳阳楼周围的山川、江河和天空,“鳞次栉比,排云萦回”,使人们仿佛亲临其境。通过景色的描写,他表达了自然的壮美与无穷。范仲淹崇尚天人合一的人生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这让我想起了现代人类社会对自然的破坏和利用,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后,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智慧和胸怀。作者引用典故形象地阐述了文武之道的重要性:“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到渠成,犹因木受绳”等等。他使我认识到,智慧是士人必备的素质,只有通过学问的修养,才能够在为国为民的事业中化险为夷,解决千载难逢的难题。范仲淹展示了士人的才能和智慧,这使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的决心。

总之,读岳阳楼记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和启示。范仲淹通过描写自然、叙述历史、呼吁爱国,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豪情壮志。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智慧的养分,弘扬中华文明。我们要在努力学习中成为有知识、有智慧、有担当的人。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发展国家,造福人民,实现壮丽的中国梦。

登岳阳楼杜甫教案一等奖篇四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岳阳楼:湖南岳西门城楼,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首联:仇兆鳌《杜诗详注》“‘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系我国第二淡水湖。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北纳长江松滋、太平、藉池、调弦四口。昔日称“八百里洞庭。”

颔联:吴楚,为春秋二国名,大致上吴国在湖东,楚国在湖西,洞庭像是把两隔开。坼,裂开,隔开。乾坤,此处指日月。

颈联:有孤舟,在孤舟。有,在。当时,杜甫年五十有七,耳聋肩麻,多病缠身,阖家又在水漂泊,故曰“老病有孤舟。”

尾联:戎马关山北,是年吐番入侵。战事犹示已。

赏析:

本诗描绘洞庭湖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身世,反映了他对亲人的怀念,对国事的忧思。

登岳阳楼杜甫教案一等奖篇五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湖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之一。作为夏季放松心情的好去处,我最近有幸游览了岳阳楼,并获得了一些难忘的体会。

首先,游览岳阳楼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岳阳楼建于明代,是当时最精美的建筑之一。通过游览,我了解到岳阳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在楼内,我看到了许多古画、石碑和古代文化遗物,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看着那些神秘的历史古迹,我感到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心灵相通。通过参观岳阳楼,我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游览岳阳楼使我沉浸在壮丽的自然美景中。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四周环水,景色宜人。登上楼顶,我可以俯瞰到整个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湖光山色让人心旷神怡。清晨的时候,湖面上迎风飘荡的渔船和闪烁的鱼虾,仿佛是大自然给人们的一副画卷。傍晚时分,湖面上的夕阳映照出了一片金色的光辉,美不胜收。游览岳阳楼,我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宏伟和雄奇之美,这种美妙的感觉会一直留存在我心中。

然后,游览岳阳楼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岳阳楼因杜甫的诗《登岳阳楼》而名扬天下,成为文人墨客纷纷前来寻找灵感的地方。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写道:“昔日龙堆殿上楼,声价文章驰四方。功名不减河山在,世事如今多渺茫。”这个诗句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人的壮志豪情。站在岳阳楼上,我仿佛看到了古代文人在这里放声长啸,抒发自己的壮志雄心,对抗尘世琐事。游览岳阳楼让我明白,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保持对人生的热情和渴望,追寻属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最后,游览岳阳楼让我体验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岳阳楼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游览时,我看到这里不仅有中国游客,还有许多外国友人。在岳阳楼上,我看到人们不分国籍、肤色和语言,都带着敬畏和仰慕的心情,领略着这座古老文化的神奇。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也让我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博大胸怀。

总的来说,游览岳阳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通过这次经历,我不仅对古代文化、自然美景和人文气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珍贵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岳阳楼将继续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带给大家无尽的美和智慧。

相关范文推荐
  • 09-29 2023年高二数学学科组工作总结(优质9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
  • 09-29 2023年一个人的励志说说 想念一个人的语录(模板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
  • 09-29 最新高中数学老师述职报告(实用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
  • 09-29 学生会纪律部副部长工作计划 学生会副部长竞选演讲稿(大全7篇)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
  • 09-29 最新一年级数学文化的演讲稿三分钟(实用5篇)
    演讲作为人类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演讲者、听众、沟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时间、环境。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
  • 09-29 五分钟演讲题目(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 09-29 2023年工作会议主持稿和(优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09-29 最新监督一把手的实践与体会(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 09-29 最新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学习讨论落实专题研讨会总结发言(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 09-29 大班音乐快乐的小学生设计意图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孔雀(实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