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精选10篇)

最新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精选10篇)

时间:2023-09-29 21:06:33 作者:字海最新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篇一

《只有一个地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的讲读课文。

一、知识目标

1、联系课文中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恩赐”、“慷慨”、“枯竭”、“再生”、“邀游”等重点词语。

2、能用“渺小、贡献”造句。

3、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能回答课后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地球资源有限,树立环保意识,激发从我做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

ppt课件

互联网搜索:《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图片

引导、讨论

2课时

第1课时

一、谜语导入,明确目标

1、猜谜

(地球)(展示地球照片)

2、关于地球,你知道多少?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起读课题。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4、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我们把地球叫做家园、摇篮,那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又是怎样评价地球的呢?(默读课文,找出句子,读一读)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如此的感叹呢?自主学习课文,感受地球母亲的可爱。

2、感悟地球的'可爱

(1)学生交流描写地球美丽的词和句。

重点指导:“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和蔼可亲”。

指名读――师生评――齐读(出示相关句子)。

(2)除了美丽之外,地球的可爱还表现在哪个方面?

地球是无私的,慷慨的。

(3)配乐欣赏组图,进一步直观感受地球的美丽可爱。

3、感悟地球的容易破碎

(1)演示图片:砍伐树木,乱倒垃圾,捕杀动物。排放浓烟等。

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2)看到这些,我们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的一面,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示重点句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指导学生理解“本来”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与严谨。

4、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学生读相关内容,表明观点,说明理由。

(2)出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亿万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引导学生理解“40亿万千米”的范围以及“至少”的含义,进一步感受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四、讨论交流,提升情感

1、既然我们暂时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那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又是什么呢?(用书中的话回答)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为保护地球母亲做点什么。

3、郑重宣誓:加入环保行列!激发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向地球妈妈宣誓,我决心加入环保行列,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争创环保小卫士!

――宣誓人:

五、总结全文,写法指导

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分四部分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篇文章用词准确,条理清晰,层层深入,说服力强,很好地体现了“按一定顺序写”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

六、布置作业

以《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活动范围很小

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别处

精心保护地球

八、课后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紧紧围绕“地球的样子”“地球小、人类活动范围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和“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这几个方面介绍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九、课外拓展

让学生课余观看《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视频。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篇二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了解地球污染的状况,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良好情操。

1阅读有关环保的书籍,了解环保知识。

2收集有关地球环保的诗歌、故事、小品等。

3找有关府南河的资料。

4准备录音机、磁带、录像机、资料带。

5会场布置。

6准备花小动物的`头饰。

一、主持人宣布主题队会开始

二、主持人甲:我们居住的星球叫地球,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主持人乙:地球就像我们的妈妈,哺育着我们成长。我们是地球妈妈孩子。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篇三

(多媒体课件播放地球美景,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将学生带入一个清新美丽的境界,感悟地球的美,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为本课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生:地球!

师:对,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人类成长的摇篮,而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课文。

(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检查生词认读。同学间互查,‘指小组轮读)

课件演示:

贡献裹着宇宙慷慨恩赐滥用目睹渺小资源枯竭晶莹透亮一叶扁舟群星璀璨

感叹

师:同学们生字掌握得很好。那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生:地球很可爱,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很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资源已经被破坏。人类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我们要保护地球。(教师相机板书:活动范围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保护地球)

师:预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师:词语方面不理解的,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字典解决。内容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在本课学习中探讨。

1.学习“活动范围很小”部分。

师:同学们先浏览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是“活动范围小”这一部分内容?

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想一想,这里告诉我们哪两方面的内容?

生:地球的美丽可爱,人类活动范围小。

师:哪些句子写出了地球的可爱?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个人试读、小组合作读。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师: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很小,你是怎么体会出的?

生1:地球的表面积是五点一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生2:地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生:冰川、沙漠、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区人类无法生存。

师:对,除去这些,人类的活动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学生有感情地读。一人试读,其余人给予评价。再读)

2.学习“自然资源有限”部分。

师:快速浏览课文,哪几自然段讲“自然资源有限”这一部分内容?

生:第三、四自然段。

师:谁愿意把这两段读一下?其他同学思考:文中讲到哪几类自然资源?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体会不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特点)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第四自然段)

(课件显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结合生活实践举例说明,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播放录像,展现自然资源毁坏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状况的痛惜与焦虑。)

生1:人类快觉醒吧!,

生2:保护地球势在必行!

生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赶紧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吧!

3、学习“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部分。

师:如果人类再不觉醒,长此下去,终有一天,地球资源枯竭,人类将何去何从?

师:是啊,老师也听说过这样的报道。人类到底能不能指望移居别的星球而无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请大家认真读书。(学生各抒己见)

4.学习“保护环境”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体会宇航员对地球既可爱又容易破碎的感慨的心情)

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生:保护地球。

(教师板书:保护地球)

师:你的想法和书中一样吗?(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生1:节约用水,植树造林,保护水资源。

生2: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矿物资源。

生3:保护珍稀物种。不乱砍滥伐树木。

生4:少用一次性物品,减少环境污染。

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要保护地球的现有资源用,还要注意开发新能源。

师:你知道哪些新能源?

生:利用水力、风力发电,利用核能合理开发利用

标语的文稿:

让天空蔚蓝,还大地绿色!

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

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只有一个地球,舍它无家!

5.播放录像,配乐,四名学生轮读全文。

(录像:与课文内容同步)

四、拓展延伸

调查周围存在的环保问题,写一份调查报告。可以手抄配图,也可打印装订。一周内完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篇四

1、通过阅读课文,知道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事。懂得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运用列数字和举例的说明方法。

4、认识9个生字。

1、通过理解课文,明白保护地球我们能做些什么事。

2、学习运用列数字和举例的说明方法。

3、认识9个生字。

课文中相关图片。

地球的现状到底如何,它面临着怎样的危机,遭受着什么样的磨难?学生并不是十分清楚,即使有的同学了解一些,也没有产生内心的共鸣。因此,布置学生查找“地球现状”的有关资料,可为课文的学习理解打下较好的基础。另外,还要让学生查找“如何保护地球”的相关资料,这个资料可来自自身、亲人,或者身边的人或事。

课文通俗易懂,只是要让学生了解事例,掌握数据,谈出见解,达到思想认识的统一。

在读通课文、理解中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召开“环保从我做起”演讲会。要求从三个方面演讲:(1)为什么?(2)怎么做?(3)谈自己。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演讲内容不能照搬课文。要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因为召开演讲会的目的不是最后的演讲成功与否,而是在参与过程中思想的净化、认识的升华。学生要想演讲成功,达到教育人、感染人、启发人的目的,就要查找大量的资料补充到自己的演讲内容中去。在查找资料、准备演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教学时,可先小组评稿,选出优秀的稿子,大家共同修改,再选派演讲水平高的同学上台演讲,体现合作的理念,然后评选出全班的“演讲能手”“优秀演讲稿”。

把自己的演讲稿和评选出的优秀演讲稿读给父母亲人听,教育他们也要从我做起,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篇五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可爱而又渺小”、“资源的有限与面临的枯竭”、“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通过《地球万岁》一课已初步认识到了地球对我们的重要性,而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会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认识地球。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问题把握、理解文章的中心,并能够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感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观察感悟、情感交流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观察激趣——问题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所拍摄的地球美景这前,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了几张宇宙中的图片,然后我设计了这样几句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好朋友,它就是——地球”,然后又观看地球的国片。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想用一句什么话来赞美地球?”学生发自肺腑的表达,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从文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入手,对学生对通篇课文的理解有很好的帮助。所以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我们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那在课文当中作者用哪一句话概括了地球的特点?得出“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从这一问题入手,来全面、准确地认识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篇六

1、会本课7个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一、抽生分段读课文,说说地球的美丽可爱。

二、地球这么美丽可爱,那她现在怎么样呢?

1、学生汇报搜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2、你觉得现在的地球怎么样了?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三、阅读5、6、7三个自然段。

1、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2、理解“枯竭”,地球资源枯竭后会是怎样的?

3、讨论: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四、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齐读宇航员的话。

2、理解:

为什么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3、有感情的朗读。

五、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六、拓展:

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

教学反思:

本课较为简单,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果较好,但是在资料搜集方面做的不够好,学生的收集渠道过于狭窄,学习困难的学生搜集资料就更加困难了。以后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多媒体,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产生保护地球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争做小小宣传员。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明白“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地球资源枯竭了

多媒体课件2、伤痕累累的地球,人们不安全了

多媒体课件3、地球的自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跟我们朝夕相处,你了解地球吗?谈谈你对地球的了解。

生回答。

师总结:是呀,人类时代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把地球称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只要一个地球》(出示课题)

二、解题,初步明理

生读课题,思考;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

三、尝读课文,读中自悟

1、生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边读边用笔做上记号。

2、生再细读课文,进一步弄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这个问题。

四、师生共悟,深层理解

小组选定代表汇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指导朗读,借助多媒体课件,理解重点语句,弄清楚一下知识点:

1、地球渺小

重点语句: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有一。

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1)师简单讲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展示课件1: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枯竭,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用煤价格的不断上涨了解资源的有限性。

(3)展示课件2;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会造成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生态灾难”。

(4)回到课文,感情朗读3、4自然段。师问:你从这两自然段中明白了什么?

(5)展示课件3:“地球的自述”,在画面解说中,让学生感受到满目疮疼、伤痕累累的地球,已经不再永久造福于人类了。用“我虽已伤痕累累,但人类还会治好我的。”作结尾。

3、无法移居

师讲述“40万亿公里”需航天飞机以每小时20xx公里的速度,估算要飞行20万年。

生在朗读中体会“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再读全文,谈谈你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理解。

五、情感形成,读写结合

师问:面队这个可爱而又易碎的地球,我们该怎么办?

1、学生各抒己见,适当展示自行搜集的有关开发新能源的知识。

突现保护地球,开发新能源,做好身边事,做好小宣传员的思想。

2、指导学生多形式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学生写出保护地球的倡导语,要求简短明了。

六、总结全文,写法指导

师:这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再浏览课文,看课文采用什么手段把知识讲清楚的?

生回答。

师点拨总结,要求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篇八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会读写。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地球的概况。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读、探究、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珍爱地球、懂得保护生态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小黑板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看大家是否比平常更聪明:我们现在在哪里?(思路开阔一点)是呀,我们在教室,在何坝完小,在,更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生活居住的地方,那么,你们想更亲切的称呼她为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让我们大家深情地呼唤:“地球妈妈,你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关于地球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

1、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那些知识。

2、检查生字词:(出示小黑板)

(1)请一位同学读,读对的话,大家跟他读两遍。

(2)说说有哪些字音、字形是必须注意的.。(学生自由说)

1、看插图,让学生用一句话来称赞。(很美、很可爱等)

3(出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1这句话是宇航员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请你也充满“感叹”来读一读这句话。

3指名读,齐读。

4对于这句话,你有疑问吗?

4、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呢?(即“地球的可爱”和“易破碎”各表现在什么地方?)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地球的“可爱”和“易破碎”各表现在什么地方?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板书:可爱易破碎)

6、讨论交流。

7、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并引导朗读)

8、师述:面对这些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解决?

(1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2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9、这些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10、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唯一性。

2、学生自由说。(如: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还大地绿色等)

3、教师。(板书:保护地球)

4、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再次读课题。

1、写一随笔。(学了这课的感想)

2、为环保做一件事。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篇九

生:陈老师。

生:学校的礼堂里。

师:(摇头)思路不够开阔。

生:在深圳。

生:在中国。

生:在地球上。

生:地球。

师:(板书:地球)我们一起叫一声:地球。

生;(齐)地球——

师:地球听到了没有呀,怎么没有反应?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呼唤:地球,你好!假如地球听到了,她会热烈地鼓掌的。开始!

生(一起,深情地)地球——你好——

(学生身后响起听课教师们的热烈掌声)

师:地球听到了我们的呼唤。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开始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象,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师: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生:地球,你真美呀!

生:地球,你好伟大!我喜欢你!

师: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的第一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赞美地球的。

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请充满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为什么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放手让学生把课文读透)

师: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读给大家听,第一个请谁读?

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的同学愿意读。好,我请班长推荐一个。

(班长推荐学生甲)

师:(对班长)请你说说为什么推荐她?

班长:她读书水平高,胆子大,声音特别响亮。

师:请你读1、2两段,要把班长夸奖你的那些特点读出来。

(学生甲读课文)

师:确实如班长所说的那样,读书的水平高。下面请谁读?现在请你(对学生甲)推荐一位。

(学生甲推荐学生乙)

师:(对学生甲)你为什么要推荐他?

学生甲:他读书流利,而且很有感情。

师:(对学生乙)请你读3、4两段,要把流利、有感情的特点读出来。

(学生乙读课文)

师:很有感情。好,下面请谁读?有毛遂自荐的吗?(学生纷纷举手,对学生丙)请你读5、6、7三段。你先说说你读书有什么特点。

生:我虽然读书没他们好,但我进步很大。我的特点也是有感情。

(学生丙读课文,且发挥很好)

师:掌声鼓励。谁读最后两段?(举手的学生特别多)好,全班一起读。

(全班齐读课文)

师:下面我还要检查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情况。看屏幕。

先理解带点的字,再解释词语: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生:渺,是细小。渺小,就是小的意思。

师:再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居住遨游扁舟枯竭

师:请同学们相互说说。

(学生相互说词语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理解这些词语时,有没有规律可寻?

生:这些词语前后两个字的意思相近,我们在解释这些词时,可以用其中的一个字的意思来解释它。

师:再看下一个词。

举例解释词语:

自然资源

师:请迅速地读课文,举例说说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生: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师:现在将这些自然资源分两类,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分吗?

矿物资源(不可再生)

水资源、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可以再生)

生:前一类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后一类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师:再看下面的一组词。

朗读理解词语:

……不是……而是……甚至……

师:请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要把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读出来。(学生练习后,教师请一学生读,表达得不是太好)

师:“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怎么才能把“几百万年”和“几亿年”读得区别开来?

(学生再读,理解得比较好)

师:课文中还有几组关联词,请找出有关的句子,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读读。

(学生读有关的句子)

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地球很美,但是也很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课文还告诉我们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生: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师:请大家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以最快的速度背熟。

(学生读书,背书)

师:请同学们一起背最后一段。

(学生集体背诵后,下课)

师:我们一起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

(全班集体背诵最后一段)

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保护地球,珍爱生命,是我们的共同信念。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下面我们先阅读两条网上的消息。

布什抛弃《东京议定书》

布什总统于去年3月,宣布美国退出《东京议定书》。布什称这个协议,一旦付诸实施,将令美国丧失几百万个工作机会,美国经济将会受到影响。《东京议定书》要求世界40多个主要工业国家,在10年之内,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水平。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

布什不参加“拯救地球”会议

今年9月,世界各国首脑在南非召开“拯救地球”会议,为人类的前途和地球的命运,共商大计。美国总统布什拒绝出席这次会议,引起代表们的一致质疑。一名代表说:“全世界都要求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拯救地球,消除贫困,作为全世界首富和唯一的超级大国,总统不来参加会议,却去休假,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总统。”

师:读完这两条消息,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心情这样?(学生纷纷举手)先不讲,请你们做一个表情,通过这个表情,要让我知道你们的真实感受。

(学生做出各种表情)

师:有的是气愤的神情;有的是一副思考的样子;有的很激动;还有的显得特别不解……现在请你们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生:布什,你真是一个很糟糕的总统!

生:布什你太自私了。

生:美国的这个总统应该马上下台。

生:布什,你一个大国的总统怎么会这样呢?

师: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我们要想办法让布什转变态度,改变注意。假如布什就在我们面前,我想请同学们来劝他。请你先写好劝说稿。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到课文里找说服布什的理由,还可以将课外书中学到的有关知识运用进去。要注意劝说的方法,劝说的技巧,劝说的态度。

(生写劝说稿,教师巡回指导)

师:(模仿布什的口气)我是美国的现任总统布什,我的信念是:美国的利业高于一切。听说有几个中国的小朋友对我的环保政策有意见,我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过我很忙,得抓紧时间。

生1:布什总统,你太不应该了……

布什:你是谁?你怎么这样和我说话?

生1:布什总统,你好。我是中国的一位小学生。我从网上知道你不愿参加“拯救地球会议”,我很失望。布什先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园。我们都应该倍加爱护我们的地球。地球上的矿产资源非常有限,而且不能再生。大气资源、水资源虽然可以再生,但也不能随意的破坏。现在地球上60%以上的地区缺水,空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经常下酸雨,南极上空大气层的空洞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工业污染的后果。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每天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最多。因此,你必须改变态度,重视地球的保护工作。我们强烈要求你签署《东京议定书》。布什: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但是我认为没那么严重。我们美国的科学技术这么先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有,我们还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嘛。好了,再见。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教案详案篇十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会交流和讨论,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出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感受;产生对地球现状的忧虑感,并自觉提高环保意识,爱护地球。

教学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自由讨论、自觉感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分析题目,体会情感。

1、板书课题。齐声朗读,体会每一个字的轻重程度。

3、从“只”字想象,作者写作时怀着怎样的情感?(珍爱)

二、情感切入,感知全文。

1、用自己的方式读全文,告诉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这么珍爱地球?说出一点就行。

2、讨论,分析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美丽渺小资源有限别无去处

3、学生将板书内容连成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她美丽而渺小,资源有限,没有她,我们别无去处。

三、理解内容,欣赏评价。

1、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谈体会(自己认可的观点、怀疑的观点、不懂的地方、体会更深的地方),可以先和同学讨论。

2、将自己的体会写在书上,如果是由某一段或句子得出的体会,就写在句段旁;如果是从全文得出的体会,就写在题目下或全文后面。

3、按课文结构展开讨论。

分析描写地球“美丽”的词语:纱衣、母亲、摇篮。(比喻、拟人)

分析描写地球“渺小”的词语:五分之一。(比较)

分析“美丽”和“渺小”的关系,从一褒一贬你体会到什么样的心情?(矛盾、无奈)

2)教师范读“资源有限”部分(第3、4自然段)。学生谈体会,教师引导分析如下词句:

“慷慨”“枯竭”“不节制”的意思是什么?体会到什么?请学生谈谈从课外了解到的关于矿物资源的知识。

“再生”“随意”“灾难”的意思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生物链的破坏谈谈后果。

想象描绘: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可再生资源变成灾难,若干年后的地球会是什么样?

3)学生齐读“别无去处”部分(第5、6、7自然段)。教师提问:这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色?分析设问句和反问句,体会反问句的强调作用。

让学生谈谈课外了解到的相关宇宙知识。

4)学生谈谈教师没能分析到的其他体会,引导出结论:地球很美丽,可是太渺小,这是宇宙发展的结果,人类无法改变;但是,地球资源的枯竭和灾难却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在人类别无去处的时候,我们唯一的选择是:精心保护地球。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师板书“精心保护”。

四、自主讨论,形成认识。

学生自由读全文后,分小组开讨论会“怎样精心保护地球”。

教师小结:珍爱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情感;精心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行动。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号召大家保护自己的家园,我们小学生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地球的珍爱。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