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教案(模板6篇)

2023年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教案(模板6篇)

时间:2023-09-29 16:32:07 作者:GZ才子2023年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教案(模板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黄果树瀑布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3、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

4、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度: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悬挂漫天浮游撩过来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山回谷应漂浮聆听胸膛挟来掩映沉醉)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4、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三、分段朗读课文

自渎—指名读

a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

2、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再次出示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b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电脑出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有关语句。

4、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板书。

5、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c细读第5——8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

2、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

3、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7、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8、小结6——7节意,与第5节合并。

9、导读第八自然段:

(1)齐读后,简价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

(2)小结段意:写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四、赏读全文:

1、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填空:

这是一篇——,写了“我们”在————,描绘了————————————,讴歌了——-——。

五、作业:

1、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2、造句。

3、仿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那英等歌星歌唱《黄果树瀑布》,激情澎湃的歌声能激起学生的热情,课堂中再为学生展示了黄果树瀑布的美景图,有声响的视频能很快将学生带入到壮观的瀑布世界,如此一来,唤起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这样做,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课堂教学时,我巧妙地赋予学生游客的身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其次,这篇课文作者的高明之处是运用优美的语言,真实细腻而又具体生动地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无比、生机无限,文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本课长句子也较多,在教学第一课时时,我便重点让学生读通读顺全文,并读出感情,领悟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的好处。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即“写瀑布声响、形态、感受”的句子重点品悟,品味瀑布的特点,感受作者的用词之美和精准,并很好地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再次,《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写作顺序。文章第一句话是全文的总起,作者运用总—分的写作结构,从不同角度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了描写。全文运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描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学时我适时地提醒学生学习这一写作方法,并且安排课外练笔,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黄果树瀑布语言优美,教学本课时,运用诗句总结本课时:“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悬挂在天地间的歌;她用动人的歌喉谱写了天地间雄壮的乐章,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继续黄果树瀑布之旅!”此笔我觉得为画龙点睛之笔,让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了升华,为第二课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果树瀑布篇二

1、阅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

2、细细品味,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黄果树瀑布的形态与声音,填补学生经验的空白,让学生多感官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

2、同学们读过课文了吗?是不是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出示: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两个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出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态声音)

(师过渡:说到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大家是否记起一首写瀑布的古诗来——学生接讲《望庐山瀑布》)

1、指名背诵古诗:谁来为大家朗诵这首诗?

2、师述: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真是气势磅礴,那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3、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曲线划出写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

指名交流:

出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4、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从哪儿感受到了瀑布的飞流直下的气势?

(2)指名交流。(重点词:悬挂宽幅白练泻下来)(泻:很快地流)

从这些重点词语中体会到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不仅宽而且水流速度非常快)所以黄果树瀑布是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啊。

(3)你能通过朗读把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表现出来吗?学生练读句子:再读读句子,读出飞流直下的气势。

(4)指名读句子。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形态,而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岩石后又会形成一种更为奇特的景观——学生接:银雨撒金街)

5、读悟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银雨撒金街”的美。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出示:第四自然段

(2)交流感悟: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

(3)理解“银雨”与“金街”(“银雨”让学生自己说后追问:为什么称水珠为银雨?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景观的喜爱之情。“金街”教师讲解。黄果树小镇正对黄果树瀑布。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使小镇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这便是书中所讲的金街。)

(4)请一个小游客读,把大家带入“银雨撒金街”的境界。评价在指名读

(5)女生齐读,男生闭目感受。

刚才我们领略了瀑布的形态美,接下来我们来感受瀑布的声音美。

2、集体交流。

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1)学生交流感受。

刚进入时听到的瀑布声音很轻,越靠近瀑布声音越大。

(2)那你能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呢。指名朗读

(3)齐读:女生读到“就像微风拂过树梢”时,男生加入一起读。

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1)学生交流感受。(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足以让我们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

(2)指导朗读。

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学生交流体会。瀑布的声音大,而且充满活力

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词语:直泻而下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乐声奏鸣

(2)这瀑布是多么富有生命力呀,每一颗跳动的小水珠,就是一个欢快的音符,仿佛在冲击着游人的每一个细胞,你有没有感受到你的细胞在跳动呀?(引读: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3)我们一起投入地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1)学生交流体会(作者觉得自己的胸腔已经打开来了,瀑布流到自己身体里来了,水和人,瀑布和人已经融为一体。)

(2)谁来读读,把这种奇妙的感觉读出来。指名朗读。

1、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的形,聆听了黄果树瀑布的声,大家一定有许多感触,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自己的感触。

2、学生交流。根据学生所讲板书:大自然的杰作。

3、如此壮美的景象是人工无法雕琢的,只有大自然这位杰出的大师才能铸就。

4、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心中的感受,读出心中的赞美)

出示: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1、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让人心胸开阔,难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塑像会沉醉,我们也都沉醉了。

请大家欣赏一首小诗,师出示叶圣陶的《瀑布》,配乐范读。

出示:

瀑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你最想去哪个地方游玩?谈谈为什么

黄果树瀑布篇三

教学目标:

1、根据已有经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语境理解“人喧马嘶”、“宽幅白练”等词语的意思。注意“叠”、“隔”、“醉”的书写以及“缝隙”的读音。

2、抓住瀑布的声音、形态,通过品读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瀑布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3、学习本文移步换景和善用、巧用比喻的写作方法,尝试运用此法将景物描写得生动而又全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2、那,同学们,眼前的瀑布又给你怎样的感觉呢?出示图片。

3、刚刚大家赞不绝口的瀑布,就是我们今天要细细欣赏的:17、黄果树瀑布(生读题)

二、初读交流

1、那在作者眼中,黄果树瀑布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翻开书,快速找出作者对黄果树瀑布赞美的句子。(ppt: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你如何来理解“杰作”?杰作就是指非同一般的作品。

3、刚才在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发现有这几个词比较难读,谁能来读准它。

过渡:读完词语,我们要来找一找作者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地点了?在哪里?此刻,他是怎么样来欣赏瀑布的呢?(板书:所闻、所见、所感)

师小结:像这样,作者随着地点的变化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移步换景法,而这篇文章在题材上就被称为游记。(板书:游记、移步换景)

三、精读感悟

(一)聆听瀑布的声音

1、现在请同学们移步走近景区,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黄果树瀑布有什么特点?谁愿意说一说黄果树瀑布的特点?板书:声音大。

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声音大这一特点?抓关键词:涌、盖、人喧马嘶、喧嚣、只。

抓关键词:飘、拂。

“飘”:给你什么感觉?引读:就像是———,指读、女生读。

3、原来,瀑布就是这么随着作者的脚步,“渐近渐响”。在这一段中,作者还用了一个符号告诉我们瀑布声音的变化,那就是“;”。分号之前声音轻柔,分号之后声音喧嚣。

4、现在,请女生先读轻柔的瀑布声,男生在“渐近渐响”之后加入。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渐近渐响的水声吧。

5、师:到这里,我们已经“耳听”了黄果树瀑布,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吧。

回顾学法:我们先是读一遍再抓关键词最后交流感受。让我们以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

(二)欣赏瀑布的形态

1、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自选一个自然段,抓关键词体会瀑布有何特点?

第三自然段:

(1)特点:形态宽

(2)抓关键词:悬挂、宽幅白练、泻下来(板书:形态宽)

(3)出示织布机的图片,理解“宽幅白练、织布机”是什么?原来啊,恰当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我们展开联想的翅膀,使素未蒙面的景物更加鲜活,跃然纸上。

(4)请你们通过朗读把黄果树瀑布的宽、水势的急表现出来吧。

(5)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感悟吗?(声音响)

感受“大合奏”:一台织布机“卡擦卡擦”,那一百台?一千台?千万台?就变成了大合奏(ppt播放声音)。

(5)看着如此宽的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让人忍不住想再次来品读它。男生读。

第四自然段:

(1)特点:景色奇

过渡:白练般的瀑布气势恢宏,那银雨洒金街又奇在哪里呢?那个小组愿意来说说?

(2)抓关键词: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景色奇)

(3)师创设意境,生感悟“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4)谁愿意来为我们读一读黄果树瀑布的景色之奇?配乐指读。

(5)这么美的奇景,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一次次来品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小结:“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四、拓展延伸

1、著名的文学家叶圣陶也这样赞美黄果树瀑布。出示视频。

2、总结:这节课,作者栩栩如生的把瀑布的特点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用词的精当,请大家读一读这段话,尤其是这四个动词,体会一下作者用词的精妙。(生自由读)

原来,一个词用的好,就能令文章增色不少。那这些句子,你能为它增增色吗?出示课后练习的作业,指答。(泻、涌、溅、洒)

3、正是有了这些词的精当运用,才将黄果树瀑布这一大自然的杰作活灵活现的展示给了我们!下节课,我们将亲身去感受瀑布带给我们的神奇力量!

板书:

黄果树瀑布

杰作!

游记所闻声响大

移步换景所见形态宽

所感

黄果树瀑布篇四

教学目标:

1、入情入境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

2、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3、联系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4、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瀑布,感受特点

2、板书课题,个性读题。

3、让我们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感受这大自然的杰作。

(二)口读心思,声声入耳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朗读把作者听到的展示出来。

2、闭眼听范读,用心感受。

3、全班交流。

(三)熟读成诵,历历在目

1、细读三、四自然段,用一个词形容“看”到的黄果树瀑布。

2、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图文并茂,诱发情感

1、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默读五、六、七自然段,找找作者的感受,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生交流心得。

(五)创造朗读,升华体验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请大家欣赏一首小诗,出示叶圣陶的《瀑布》。

3、朗读、赏析。

黄果树瀑布篇五

一、导入设计: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果树瀑布。(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

(1)“凝神谛听”是什么意思?(注意力集中仔细地听)

(2)他在凝神谛听什么呢?(远处的瀑布声)出示瀑布声响

二、感悟声响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电子文档,自由读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遇到红色的词句可以查看相关链接,观看印象资料。

(2)用“——”划出文中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

(3)点击“配乐朗读”,跟着课文录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自学,教师巡视。

2、文中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有哪些呢?谁来读一读。

3、刚进入风景区,我们听到了——

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1)从远处飘来是怎样的一种声音?为什么不用“传”呢?(声音很小,轻柔,要细细的听)

播放课件,体会声音的轻柔。

引读: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就像——

(2)渐近渐响,那“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水声很响)

人喧马嘶的声音大吗?现在这潮水般涌过来的瀑布声都盖过了人喧马嘶,够大的声音。

(3)继续播放课件,体会渐近渐响的瀑布声。

(4)这段话中连用两个比喻,把瀑布的声音比作(         ) 和(      ) ,从中让我们体会到这瀑布声越来越响,这响声由远及近 。

(5)指导朗读。

远听瀑布声似微风飘来,近听瀑布声像潮水涌过,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太美妙了!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美妙声音读出来吗?先练练。

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齐读。

4、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1)一架织布机的声音大不大?(大)现在有多少架?(千万架)

(2)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你感受到了什么?(声音很大)

(3)又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齐读这句话。

5、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1)从一个“泻”字中,你看到了这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瀑布很高,水从上往下流得很急。)

(2)瀑布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如果此时,你在瀑布底下,大声的说话,旁边的人还能听到吗?(听不到)

这声响够令人难忘的,听,这震耳欲聋的瀑布声!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这句话。

三、感悟形态

1、声音虽美,但如果我们来到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只听其声,未免太遗憾了!下面,请大家睁开慧眼,去真正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庐山真面目。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瀑布的形态,用浪线划出。

2、谁来读一读你划的句子。引导交流。

3、出示画面,教师叙述“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1)瀑布宽80米,我们的教室前后长十几米,现在有5个教室那么长。这么宽的白色缎子从织布机上泻下来,你感受到瀑布的什么?(壮美、气势非凡、不同凡响、雄伟壮观)

(2)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吧!先自己试读。

(3)指名读。

4、出示: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1)“银雨”指什么?(晶莹的水珠)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怎么又变成金街了呢?(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

(2)用上课文中的语言,结合自己的想象,描写“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3)谁来读一读。

四、体悟感受。

1、细细领略瀑布不同形态的美,体会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真实画面。我们想不想与瀑布水亲密接触呢?(想)

2、我们随作者来到了谷底,让我们一起与作者亲近黄果树大瀑布,读读5—7小节,找到喜欢的语句,在右边“我的感受”一栏中写写自己的感受。

3、学生默读课文,写批注。

4、谁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你的感受。

——与瀑布隔得很近,仿佛——尽情享受“银雨”扑面的滋味,好舒服!

我们无法前往享受一番,那就想想夏天体育课后,你撩过不少冷水来洗脸,这会是怎样的感觉呢!(板书:凉丝丝)

——每个细胞怎么会灌满活力的你有怎样的感受?

想象自己端坐在谷底,与瀑布咫尺相望。壮观的瀑布直泻而下,瀑声盈耳,惊心动魄,山回谷应。我们人仿佛置身在圆形的、立体的音乐池中。

——四周的瀑布声好比奏鸣的乐声,自然、美妙,扣人心弦,思绪也自然地飘飞着,身子仿佛就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为之激动、为之兴奋、灌注了无穷的活力。

——原本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的人,现在在大自然神奇魅力的熏陶之下,耳濡目染,人的胸襟开阔了,人与景合而为一,人瀑相融,人仿佛也成了瀑布中的一分子。

——瀑布的壮美、生机的无限,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陶冶,所以人们向往自然,都愿意去山水间走一走,看一看,汲取大自然的力量。

2、(反复引读)我们之所以久久……衣衫,是因为聆听……。/// 聆听……生机,所以我们久久……。好深刻的感受呀!作者早已陶醉于“訇然作响的瀑布声中”。

五、升华感受。

1、刚才我们与瀑布水亲密接触,感受人水结合的无穷享受,情景交融的无限魅力。“此时徐霞客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2、此时此刻,你想用怎样的一句话赞美黄果树瀑布?

3、作者又是怎么赞美的?(出示第一节文字“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在心底默默地赞叹——(齐读)

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赞叹——(齐读)

4、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天地间悬挂着的歌,我们欣赏瀑布!我们赞美瀑布!现在,我们就借宋祖英的《瀑布》一曲一表我们的赞叹!

六、作业设计

1、把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介绍给家人听,注意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

2、学用游览顺序,仿写一处景物,尽可能的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

3、进入“美文天地”,欣赏其他描写瀑布的名篇。

4、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欣赏世界各地的著名瀑布。

板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

闻其声

杰作          看其形      沉 醉

谈感受

一、教学目标:

3、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二、教学方法:

1.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三、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描写;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黄果树瀑布》的景美,感悟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黄果树瀑布篇六

这个暑假我圆了一个美丽的梦!没有去宏伟壮丽的天安门,没有去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是去瞻仰了梦寐以求的“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它位于贵州省西部,大瀑布高达74米,宽81米。刚走到山底,就感觉一阵雨从天而降,仔细一看,原来是这瀑布水溅到我脸上了呢。不一会儿,就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从远处飘来,水声好象一条线牵住了我的心,拉着我走到他跟前。只见那儿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围得观景台水泄不通。黄果树瀑布犹如一个美丽的仙女在舞动的一条长长的玉带,那玉带曲曲折折飘散开去,十分的飘逸。再走近点,流水声越来越大,溅起的水也越来越多,形成水雾,我不禁想起了大诗人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无疑是黄果树瀑布最真实的写照。瀑布背后还有一个洞,这洞叫水帘洞,由于与瀑布只有一帘之隔而得名。我们进了洞里去欣赏了一番便出来了,谁知,就在这一瞬,瀑布突然出现了一道彩虹,红、橙、黄、绿……一层层颜色显现在天空,游客们纷纷拿起照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一刻。

黄果树瀑布的美丽、壮观令我流连忘返,我爱你——黄果树瀑布。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