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曹操激情演讲(汇总9篇)

曹操激情演讲(汇总9篇)

时间:2023-09-29 15:21:01 作者:紫薇儿曹操激情演讲(汇总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曹操激情演讲篇一

曹操(155年-220年),被尊称为魏武王,是中国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曹操的诗歌兼具纵横捭阖、豪情万丈的气势与深入细腻的思考,其作品既抒发了他壮志豪情,又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局的感悟。本文将着重分析曹操诗歌中所展现出的豪情壮志、智慧深思以及对人生、时代的独到见解。

首先,曹操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他笔下的英雄形象气势磅礴,威武逼人。例如《龟虽寿》中的“千秋功业,早已成传。可怜无用之身,还作解语花”体现了他对功业的追求和对虚度光阴的懊悔。他传神地通过这样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坚毅和奋斗精神。在《观沧海》中,他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将个人的哀思与对荣辱兴衰的关切融为一体,表露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对敌人的咬牙切齿。曹操的诗歌使人们体悟到了他壮志豪情、气贯长虹的意境,展现了一位真正的英雄气魄。

其次,曹操的诗歌注重了深入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在《求虚》中,他写道:“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表达了对爱情的痴迷与追求,同时对相思之苦感到无奈。他的诗歌深入思考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既有对荣辱兴衰的洞察,也有对爱情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种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与思辨的力量。通过曹操的诗歌,人们可以体会到他对人生、爱情、时代和自我等方面的思索。

此外,曹操的诗歌体现了他对时代变迁的独到见解。曹操身处东汉末年乱世当中,他通过自己独到的眼光观察和评价了时代的变迁。在《短歌行》中,他以“对华夏之暴乱”作为开头,揭示了时代的动荡不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命运的思考。在《策杖》中,他写道:“蜀有诸葛亮,魏有司马懿”,评价了时代中的两大智者,并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思考。曹操的诗歌给人以深入思考的启示,使人们在感叹时代变迁中也能领悟到其中的智慧。

最后,曹操的诗歌以其豪情壮志、智慧深思和对人生、时代的独到见解闻名于世。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曹操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在后世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操的诗歌作品不仅突出了他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一面,更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的独特魅力。通过欣赏和研读曹操的诗歌,我们既能领略到他豪情壮志的勃发,又能感受到他对人生和时代的独特见解。

总而言之,曹操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豪情壮志、智慧深思以及对人生、时代的独到见解。他的诗作通过丰富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他作为历史英雄和文化人的内心世界。曹操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研读和欣赏曹操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这位伟大人物的情感和智慧,也能体会到他诗歌中的那份独特的英雄气魄和人生智慧。

曹操激情演讲篇二

《三国演义》开篇之处,曹操献刀给刘备,展现了曹操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刘备的豁达胸怀。此举深得人心,成为一段经典的历史故事。然而,这个故事背后的含义却并不是那么简单。下面就让我们结合曹操献刀的经历,探讨一下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第二段:认真思考

曹操献刀之前,在长安的宴席上,曹操与刘备的关系恶劣到了顶点,彼此间似乎已经不存在调停的余地。然而,曹操最终还是选择了将自己的宝刀献给刘备。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或许是为了化解双方的矛盾,或许是为了向天下彰显他的和平之心。无论如何,曹操献刀这个举动是敢为人先的,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段:悟道感悟

曹操献刀不仅体现了他的大气豁达,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献刀”永远不仅仅是一个人单方面的奉献,它意味着双方都要有足够的包容和仁慈。如果刘备不懂得欣赏曹操的姿态,而是以一种过于高傲的态度接下了宝刀,那么整个故事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献刀必须是一场双方的心灵交流,必须是一种共情。

第四段:践行行动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曹操的“献刀”精神呢?首先,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与他人交流,去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带着同理心去理解他们的处境,以此使彼此间的矛盾减少。其次,当有人主动向我们伸出友谊的手时,我们应当主动迎接他们,并表示感谢。假如我们对献刀之举不加理睬,而是在客套之后,转身就离去,那么对方可能就不再寻求交往的机会了。

第五段:总结*

曹操献刀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领悟到许多道理。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交流,什么是共情,什么是宽容和仁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需要我们去消除种种隔阂,以真诚和善意作为桥梁,构建起心与心之间的纽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积累足够的财富,让它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

曹操激情演讲篇三

解释:说曹操曹操就到意思是正在讲谁,谁就出现在你面前。

典故: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戏说曹操:

生肖属羊的曹操(公元155--2)已经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人物了,《三国演义》把他的性情刻画得入木三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也塑造了戏剧中阴狠残酷不仁无义、脸白心黑的奸臣形象。乔玄在曹操年少时就当面指称他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识鉴之精,令人赞叹。

曹操中年时曾立下志愿“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没想到风云际会,“偶然”地封了候拜了相便不愿放下权位,理由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既为子孙计,又已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江湖未静,不可让位!”后来又很快地蹿升为“魏公”“魏王”,心态上也从“父子相誓终身,灰躯尽命”以报答汉朝“三世厚恩”,转变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既然已经说清楚讲明白了,因此在他死后9个月,儿子曹丕就把汉献帝拉下来,自己当了皇帝,哪里还管他厚恩不厚恩的!不过曹操的心愿只实现了一半,他是被尊为“国父”了,他的儿子曹丕却偏偏只肯尊他为“武帝”。根据《谥法》,“武”比“文”略逊一筹而且有“博闻而无德不得为文”的说法曹操想当“文”王的心情,连儿子都认为不切实际他能不遗憾九泉乎!

曹操当权时,曾经两次下令求才,“唯才是举”,却并不要求德行。于是把东汉以来将近两百年好不容易重整的道德观念完全破坏了。这么样得来的“人才”,司马懿就是个中国翘楚;司马懿的为人,史传上说是猜忌多权变“有狼顾之相”,看来与曹操的心性是差不多的。曹操曾梦见“三马食槽”的景象,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然而曹丕对司马懿已经是言听计从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就更明目张胆地表露了“天下皆知”的篡夺之心;司马昭死后4个月,儿子司马炎就老实不客气地取代了曹魏。祖孙三代轻易地就把曹操年辛苦经营的“槽”给吞掉了。

曹操说的可能是“真心”的话,连他儿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说得很动听的“假话”,天下却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曹操激情演讲篇四

曹操献刀的故事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被广泛传颂,这个故事讲述了曹操在尚未夺取天下之前,他在接受一位智者的点拨后,认识到自己的虚浮和功利之心,并毅然献出了手中的宝刀。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智慧,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第二段:反思现实中的功利心

正如曹操故事中所描述的,人们常常在为了一己私利而忽略了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功利心愈发强烈,很多人对于金钱、地位等物质利益的追逐,会使得他们开始忽视自己的道德底线,甚至出现不择手段的情况。曹操献刀的故事提醒着我们,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理性和情感之间的平衡关系,避免盲目地追求利益、权力和地位。

第三段:如何培养内心的平衡

第二段所述就导致我们需要寻找和发展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弥合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差距,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学会持有一种强大的内心,了解并承认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感受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需要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在面对生活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了解自己对于事情的看法和反应。当我们逐渐充实和平衡自己的内心,我们会走向一个更加具有建设性和生产力的方向。

第四段:内心平衡可以在社会关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关系中,内心平衡体现得尤其重要。社会关系往往是一个复杂而且变化多端的过程,我们需要理解自己和周围人的情感需求、共同价值和信仰。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情感需求和行为,并在交往过程中更好地与人沟通、协调和合作。持有平衡的内心,能够让我们在沟通和解决问题时更加聪明和有决断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在人际关系中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和创造性。

第五段:结论

曹操献刀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内心平衡是一个持续关注和调整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弥补自身差距和发掘内在潜力的过程。只有具有平衡的内心,才能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进步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并寻找更加有效的方式来实现我们强大、富有意义的人生。

曹操激情演讲篇五

摘要:曹操说的可能是“真心”的话,连他儿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说得很动听的“假话”,天下却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何典故?

问题:“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何典故?为什么是曹操,而不用别人的名字?

解释:说曹操曹操就到意思是正在讲谁,谁就出现在你面前。

典故: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戏说曹操:

生肖属羊的曹操(公元155--220年)已经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人物了,《三国演义》把他的性情刻画得入木三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也塑造了戏剧中阴狠残酷不仁无义、脸白心黑的奸臣形象。乔玄在曹操年少时就当面指称他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识鉴之精,令人赞叹。

曹操中年时曾立下志愿“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没想到风云际会,“偶然”地封了候拜了相便不愿放下权位, 理由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既为子孙计,又已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后来又很快地蹿升为“ 魏公”“魏王”,心态上也从“父子相誓终身,灰躯尽命”以报答汉朝“三世厚恩”,转变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既然已经说清楚讲明白了,因此在他死后9个月,儿子曹丕就把汉献帝拉下来,自己当了皇帝,哪里还管他厚恩不厚恩的!不过曹操的心愿只实现了一半,他是被尊为“国父”了,他的儿子曹丕却偏偏只肯尊他为“武帝”。根据《谥法》,“武”比“文”略逊一筹而且有“博闻而无德不得为文”的说法曹操想当“文”王的心情,连儿子都认为不切实际他能不遗憾九泉乎!

曹操当权时,曾经两次下令求才,“唯才是举”,却并不要求德行。于是把东汉以来将近两百年好不容易重整的道德观念完全破坏了。这么样得来的“人才”,司马懿就是个中国翘楚;司马懿的为人,史传上说是猜忌多权变 “有狼顾之相”,看来与曹操的心性是差不多的。曹操曾梦见“三马食槽”的景象,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然而曹丕对司马懿已经是言听计从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就更明目张胆地表露了“天下皆知”的篡夺之心;司马昭死后4个月,儿子司马炎就老实不客气地取代了曹魏。祖孙三代轻易地就把曹操年辛苦经营的“槽”给吞掉了。

曹操说的可能是“真心”的话,连他儿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说得很动听的“假话”,天下却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曹操激情演讲篇六

从前有个老船翁,名叫张海,帮人运点小货为生。张海深感自己没有文化的苦,除白天驾船外,晚上还把自己学到的.一点文化知识教给儿子,有时还为儿子买些诗书自学。

有一天,父子运货到了一个集镇,儿子在街上看到朝廷考状元的榜文,回船向张海要求赴考。张海恨透了封建仕大夫的残忍,不让儿子去。在儿子的苦苦哀求下,张海没办法,于是指着邻近的一条船对儿子说:“你去那里给我借一样东西来。拿错了就别去考,拿对了你就去吧!”儿子满口答应。张海叫儿子拿出纸笔来,顺手写了这样一首诗:“忆当年,生在深山,青枝绿叶,叹而今,来到人间,青少黄多。经过几多**,受尽几番折磨。莫提起啊,莫提起!若提起,无非点点泪滴江河!”写毕,儿子很快到邻近船上借来父亲要的东西,父亲无奈,只得依允儿子上京赴考了。

你知道张海要儿子到邻近船上借什么东西吗?

谜底:借“船篙”

曹操激情演讲篇七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画家。他的画作在当时就备受赞誉,至今仍无人能及。近日,在研究曹操创作过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绘画心得,下面我将分享我的体会与感悟。

一、 创作理念方面

曹操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他的画作中得到体现。据说他特别喜欢鉴别和收藏古代的画作,因此他的创作理念里也明确了更高的艺术追求:融合古今之美。他的画作中积极表现了本土文化,但也不乏吸收了外来文化精华,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 笔墨技巧方面

曹操的画作中,墨烟缭绕、寥寥数笔之间便能落笔成画,如同“蜻蜓点水”般毫不犹豫。他的画作注重笔墨的浓淡变化、精神意境的感染力,因此每一幅画都显得流畅自然,画面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三、 作品风格方面

曹操的画作多以风景、山水、花鸟等题材为主,作品中常常充满了东方的哲学思想,表现出中国式的审美情趣。同时,他的画作中同时融入了一部分西方的画风,使得作品更加优雅、充满活力。总体上,他的画作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画风的优良传统,独具特色。

四、 藝術價值方面

曹操的画作所具有的既是厚重的文化韵味,也是无可比拟的艺术价值。他在画作中所表达的人生情感、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不朽的珍品。

五、 绘画对人生的影响

在深入研究曹操创作过程的同时,也从他的画作中感受到了对人生的深刻影响。他的作品中蕴含了世界的美、心的美和伦理的别样韵味,从而激发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探索热情。同时也让人们更直白地感受到绘画的美好,通过对绘画的学习和探索,更加深刻地品味生活的价值所在。

以上是个人对于曹操绘画心得的一些感悟和分享。曹操的画作既是厚重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艺术家创造的美丽瞬间,我们应该多多关注这位历史上伟大的人物,领略他的卓越才华,感受他的艺术魅力。

曹操激情演讲篇八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朝丞相。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族。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丕代汉后,曹操被尊称为“大魏武皇帝”。

生平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曹嵩之子,而其父曹嵩“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不高。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公元184年曹操于汉末黄巾起义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关中李傕、徐州吕布、淮南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作品一览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

曹操激情演讲篇九

关于咏鸟抒情的诗句(精选80句)

1、迥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崔涂《孤雁》

2、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惠标《咏孤石》

3、酒醒处,残阳乱鸦。——仲殊《柳梢青·吴中》

4、向南楼、一声归雁。——陈亮《水龙吟·春恨》

5、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孟郊《苦寒吟》

6、倩片纸、丁宁过雁。——吴文英《宴清都·秋感》

7、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李白《山人劝酒》

8、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沈约《咏湖中雁》

9、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沈约《咏湖中雁》

10、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元鹏《山中四咏》

11、远信难封,吴云雁杳。——吴文英《天香·蜡梅》

12、鸦唤起,马跎行。——赵长卿《更漏子·烛消红》

1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4、远雁下平沙,嘹亮遗凄唳。——刘道著《湘江秋晓》

15、数声新雁,数声残角。——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16、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刘铉《蝶恋花·送春》

17、忘机鸥鹭立汀沙。——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18、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19、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20、别来良朋鸦集,空叹蓬转。——吴文英《宴清都·秋感》

21、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李邴《汉宫春·梅》

22、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23、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24、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陈孚《咏永州》

25、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6、乱香深里语黄鹂。——赵令《浣溪沙·水满池塘花满枝》

27、雁飞不断天连水。——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28、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29、宿雁落、寒芦深处。——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30、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31、晨红太早鸟喧群。——吴翌凤《临江仙·客睡厌听深夜雨》

32、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张炎《解连环·孤雁》

33、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孤雁》

34、肠已断,泪难收。——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35、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36、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7、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僧定渚《咏鹦鹉》

38、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张炎《解连环·孤雁》

39、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温庭筠《春洲曲》

40、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1、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42、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43、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卢照邻《送梓州高参军还京》

44、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李邴《汉宫春·梅》

45、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46、残烧夕阳过雁,点点疏疏。——赵汝茪《汉宫春·着破荷衣》

47、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刘基《眼儿媚·秋思》

48、羽书万里飞来处。——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9、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皮日休《馆娃宫怀古》

50、借使未如鸥鸟惯。——辛弃疾《定**·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51、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赵长卿《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52、有鸟鸷立,羽翼张。——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

53、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54、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王昭君《怨词》

55、雁不到、书成谁与。——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56、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曹操《冬十月》

57、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58、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59、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60、蝴蝶不随春去,入薰风池阁。——蒋元龙《好事近·叶暗乳鸦啼》

61、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62、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63、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64、屡欲传情,奈燕子、不曾飞去。——史达祖《解佩令·人行花坞》

65、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66、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67、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68、休歌金缕劝金卮,酒病煞如昨。——蒋元龙《好事近·叶暗乳鸦啼》

69、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康与之《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70、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71、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72、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73、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吴潜《鹊桥仙·扁舟昨泊》

74、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75、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76、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77、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78、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79、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高观国《解连环·柳》

80、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相关范文推荐
  • 09-29 幼儿园大班保育计划(优秀9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
  • 09-29 2023年大学实践总结万能(优质7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 09-29 最新期末备考的讲话稿(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
  • 09-29 银行防灾减灾工作方案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实用7篇)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
  • 09-29 最新小学领导国旗下讲话稿(汇总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
  • 09-29 石油实践报告总结和体会(汇总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为
  • 09-29 收银员述职报告(精选9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 09-29 股东会会议召开通知 股东会议通知(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
  • 09-29 2023年个人总结的报告(通用8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
  • 09-29 更换电脑申请书(模板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