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2023年项目初期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模板5篇)

2023年项目初期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模板5篇)

时间:2023-09-29 12:03:08 作者:紫衣梦2023年项目初期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模板5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项目初期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篇一

今年以来,全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以重大项目支撑发展,以及“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要求,继续开展产业项目、交通建设、基础设施三大会战活动,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及早谋划,科学组织,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来势较好。

20xx年,全市实施调度管理的重点建设项目74个,总投资额为9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为242亿元。1—6月预计完成投资90亿元,为年度计划的38%,较去年同期减少7个百分点。有67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开工率达90、54%(以下均为预计数)。

(一)产业发展项目。

36个产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46%,高于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8个百分点。其中完成进度较好的项目有:华康电子材料加工、高斯贝尔二期配套及三期项目、裕新多金属矿床技改、宝山铜矿扩能提质、金旺铋冶炼技改、南方矿业有色产业整合、汝城apt生产线、宜章8万吨干法氟化铝生产、安仁三一重工基地、方舟化工搬迁、富士(郴州)生态产业园、天泰烟叶复烤厂搬迁、格瑞普新能源生产线等。

(二)交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17个项目完成投资37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30%,低于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8个百分点。完成投资进度较好的项目有:衡茶吉铁路郴州段、炎汝高速汝城连接线、汝城大道、资兴城市防洪堤建设、朱家湾、增湖路延伸段等。

(三)社会发展项目。

11个项目共完成投资7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35%,低于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3个百分点,其中苏仙区人民医院搬迁、郴州市人防疏散指挥基地和资兴市棚户区改造进度较快。

(四)酒店、房地产项目。

7个项目完成投资7.5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53%,高于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15个百分点,其中乾景国际、竹园新城、君临天下、碧桂园等项目进度较好。

(五)旅游项目。

3个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52%,比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高14个百分点,其中汝城温泉及九龙江森林公园完成投资达60%以上。

(六)农业产业化项目。

即桂阳油茶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完成投资0.9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75%,高于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37个百分点。

1、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银行贷款收紧,贷款难度增大,放款速度变缓,部分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较为紧张,影响了工程进度。

2、施工环境依然欠优。

一是征地拆迁中的矛盾较多,特别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以后,拆迁难度更大,处理时间长,导致部分项目工期推后。

二是部分项目所在地村组和老百姓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工闹事现象仍有发生。

三是少数项目规划区域或红线范围内仍有违章建筑、违法占地经营的现象。

3、发展不平衡。既存在县市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存在行业之间的不平衡,少数项目尚未正式开工,对整个投资亦有一定的影响。

项目初期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篇二

高寨新区位于xx县城西北面,在20xx年启动的我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结合我县沪昆快速铁路的建设实际,把火车站纳入新城建设规划当中。由重庆大学编制的《xx县城总体规划(20xx-20xx)》已于20xx年6月由州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高寨新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高铁站前商务核心区约5平方米公里。

高铁站片区作为xx县城的门户及重要的交通节点,其功能以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为主,是三穗城市形象展示区,是商务、商贸、文化等大型公共设施的集中区域。其建筑风貌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景观的建设,建筑体量相对较大,部分地段设置适量的高层建筑作为区域地标。在建筑风貌构建过程中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的应用,强化片区特色。

除为高铁服务的高铁用地,和商务商贸功能外,还布置三穗对外汽车站、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医院、旅游服务市场、三穗新区及车站附近居民建筑拆迁安置用地。结合高铁站、汽车站、迎宾大道、游客服务中心及宾馆酒店等功能设施,将高寨新区建设构成集中反映现代服务功能和民族特色的新兴城区,对整体提升三穗新城的城市魅力和完善三穗城市功能具有重要好处。

20xx年9月由铁道部设计单位设计的三穗站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已完成,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体现地方特色。目前我县已委托xx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对高寨新区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等编制工作,目前正在加紧评审及修改。规划县城xx区至高寨新区连接道路(二中至高寨新区、水利局至高寨新区)已由中交远洲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进行设计编制,预计12月完成设计并启动征地等前期工作。

县重点项目建设状况工作县重点项目建设状况工作

1、基本概况

xx县邛水滨河城市综合体位于我县城南边亚飞坝,是县城xx区及工业区的结合地带,是未来我县重点开发建设的重要地段之一,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400亩。

2、规划思路

邛水滨河城市综合体项目将建成集高端居住、商业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现代化、复合型“高端城市综合体”,规划惠民中心广场、商住区、星级酒店区、步行商业街区、风情酒吧街区、商业中心及文化艺术区等7个功能分区。将以“品味文化、精致生活”的理念,打造公园式休闲和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城市休闲文化广场;建设高适应现代城市发展水平的高端城市居住区;建成我县具有地标性高层五星级酒店,同时该区域还将吸纳部分企业进驻,使城市建设项目各项功能设施更好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品味。

项目初期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篇三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按照“一个目标、四个加快”发展战略,坚持以富民强县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年初,县委政府确定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建设项目100个,现将百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如下:

20xx年百个重点项目中新建的有75个、续建的有24个、扩建的有1个,项目总投资337、86亿元,其中20xx年计划投资52、35亿元。按行业划分:交通能源类12个、城市基础设施类22个、农业类16个、工业类17个、社会发展类33个。按投资额划分:亿元以上30个,5千万以上19个,其中列入市级考核的重点项目有14个(投资工作责任考核的8个,市重点投资项目我县人民政府为第一责任单位的1个,市重点投资项目中涉及我县的项目5个)

根据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单位年初上报的年度实施方案以及10月底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来看:

(1)计划开工。计划年内动工建设的有77个,计划年内完工的有42个,年内目标为前期工作的8个。

(2)实际开工。目前已动工的项目只有51个,其中交通能源类8个、城市基础设施类8个、农业类8个、工业类11个、社会事业类16个。续建的15个、新建的35个、扩建1个。

截止到10月份,百个重点项目完成的投资额为21.1亿元(其中沪昆高铁溆浦段完成11.09亿元),分行业划分为:交通能源类完成12.92亿元,城市基础设施类完成2.03亿元,农业类完成1.97亿元,工业类完成2.27亿元,社会事业类完成1.91亿元。

按全年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52.35亿元计算,到10月底应完成43.62亿元,10月份重点项目实际完成的投资额仅为应完成任务的48、4%。按全年61亿投资目标任务计算,到10月底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应完成额为50.8亿元,1至10月份重点项目实际完成额(未纳入我县投资统计的项目沪昆高铁、娄怀高速除外)对10月份全县投资应完成额的贡献率为19.1%,只占1至10月份全县固定资产实际完成额47亿(预计数)的21%。

项目初期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篇四

今年以来,我委以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为动力,紧扣转变发展方式、创新转型升级主线,坚持规划为要、建设为重、生态为先、民生为本、管理为基的理念,扎实推进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把握机遇,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如下:

(1)治污水方面:新建污水管网400公里,截止5月底全市已完成污水管网建设191.7公里,完成进度47.93%;新建污泥处置设施100吨/日,已100%完成任务;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日,已完成约7.1万吨/日,完成进度88.8%;按照任务完成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1个,目前已完成进度50%;开工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3个,提标改造须今年完成的一座已完成主体工程70%,须开工的3座总体进度50%。

(3)排涝水方面:按照任务全市须完成积水点改造40处,已完成积水点改造64处,超额160%完成任务;新建排水管网100公里,已完成66公里,完成进度66%;提标改造管网50公里,已完成30公里,完成进度60%;雨污分流改造40公里,已完成21.8公里,完成进度54.5%;新增应急设备处于前期采购阶段,完成进度10%。

(4)抓节水:按照任务完成大型雨水利用示范工程1个,目前已完成一处,启动2处,完成进度50%;完成屋顶集雨收集系统520处,已完成138处,完成进度26.5%;改造节水器具1200套,已完成219套,完成进度18.25%;完成一户一表改造3500户,已完成1846户,完成进度52.7%。

截止五月底,列入省政府治堵考核目标的大部分项目实施情况较为顺利,具体完成指标如下:

新增停车位建设目标7500个,已完成6819个。老旧小区改造目标4个小区,目前南湖区西马桥小区、清华小区、禾兴公寓、金湖花园4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已全面开工。新建改建城市道路目标:完成15条(10公里),开工11条(12公里),目前槜李路(南湖大道—新气象路)、长滨路(黄杨路—长水路)2条、1.83公里已经完成施工;开工道路建设项目中已开工3条,开工9.397公里。打通断头路目标完成2条,开工5条。目前商务大道(长水路,三环南路)已完成工程量70%、双溪路(文贤路-长水路)已经完工(封道);三环南路已开工。道路交叉口改造目标完成2处,中山路与聚贤路、中山路与新秀路交叉口2处道路交叉口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要求全面完成地下空间归位工作,规划上已完成地下空间停车功能排查活动,对排查发现的华庭街、东南建科所综合楼、好得利商厦、中港商贸城、中港娱乐城、汽车商贸城等6处地下空间停车功能占用现象,已移交市行政执法局、南湖区住建局。

项目初期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篇五

居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群众的力量,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当前,社区建设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规和完善,并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摸清富阳市社区建设工作的现状,提出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我局对富阳市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先后召开了有分管局长,社会事务科、富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干部等参加的座谈会三次,到部分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并赴萧山、桐庐等县(区)考察学习。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社区建设实行体制改革以后,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得了规范发展和完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基本设施已逐步到位。据统计,全市共有社区23个,其中:富春街道19个,新登镇4个社区辖区总人员146529人,总户数52111户;社区辖区地域总面积:12.9平方公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151人,其中政府机关、街道下派专职干部19名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4589平方米,其中自有办公用房的社区13个,面积2879平方米,办公用房租赁的社区10个,租用面积1710平方米。全市23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党总支,加强了党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领导。

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被广大市民所认识,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工作的氛围已逐步形成,通过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1、确立社区的定位,合理调整划分社区

20xx年秋月居民区为富阳市社区建设试点单位以后,我市的社区建设工作已逐步走上规范发展轨道。20xx年开始,我市全面推开社区体制调整工作,按照管辖区域与户数适当、界线明确、区域相对集中封闭,资源配置相对合理,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科学合理调整居民区,调整后的居民区名称改为社区,居委会改称社区居委会。富春街道撤销了原18个居民区,调整和新组建19个社区居委会,新登镇撤销了原8个居民区,调整组建为4个社区居委会。目前全市共有23个社区居委会。

2、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社区体制调整后,根据社区工作者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要求,对社区工作者实行公开招聘。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面向社会开展招聘社区工作者活动,科学合理设计笔试,面试,考察,体检等工作步骤。富春街道分三次从报名的近1200名应试者中招聘74名,向春江街道临江村,富源村,东洲街道江岭村,场口镇联群村定向招聘3名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新登镇从报名的近80余名应试者中招聘15名。使我市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文化结构得到了根本性改善。社区工作者除招聘外还通过原居委会留用部分和职能部门、街道机关下派部分的途径,增强社区队伍质量,全市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人数达到151名。市民政局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省市党校业务培训,落实社区老同志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社区工作者尽快提高素质,进入角色。在新招聘的社区工作者中通过选举进入社区班子100余名,其中有14人当选主任,24人当选副主任。富春街道专门成立力量强大的社区建设服务中心科室,专职承办社区建设工作。今年初,街道办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在其内部新设立了7个科室,强化其工作职能。新登镇也专门成立了街道社区工作站,壮大了我市社区建设组织力量。

3、建立社区党建组织。

根据当前社区党建工作要求,提升社区党组织设置标准,全市23个社区全部设立了社区党总支,以党员居住区域或行业等为特征设立党支部和党小组,分层开展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建在社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在市委支持下,由职能部门,街道机关下派18名经验丰富,工作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到社区担任党支书记,并依照规范程序和法律要求,召开社区党员大会,依法选举产生党总支。配优配强了社区的领导力量。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基础。

4、建立了社区建设的财力保证机制。

奎几年来,我市社区建设工作正在不断完善和加强,各项工作已全面走上正规。市委市政府对社区建设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投入,富委[20xx]18号《中共富阳市委、富阳市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社区年工作经费,每百户不少于6500元,并逐年递增定额拨付,社区工作者月工资不低于500元。去年社区工作经费按每百户6500元实际拨付260万元,今年递增到按每百户7000元,实际拨付280万元。基本保证了社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5、建立社区共建机制,推动社区建设工作发展。

在市四套班子领导牵头下,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富春街道19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共建常年结对机制,为社区建设共同出谋策划,取得了较大成效。为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加大对社区建设投入力度,争取共建单位出资,辖区单位筹资,社会捐资等方法,兴办了一大批社会公益性设施,形成社区建设多元投入的格局。今年各社区共募集非建设性资金72万元,建设性共建资金130万元,创办了许多社区公益事业,也弥补了社区建设经费的不足。后周社区募集资金23万元,牵头改造了兴达路一段多年来未解决的道路,方便学生,居民出行。金桥鹿山等社区一年来募集共建资金20余万元,集中用于环境改造,配置文体设施。苋浦社区自筹资金20多万元。在居委会原址上建造了一幢240平方米的办公服务用房,各社区还综合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实行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富阳市电信局,富春街道金桥村分别被评为杭州市级社区共建先进单位,秋月社区、春晖社区被授予省径示范社区,鹳山社区、秋月社区被评为杭州市级特色社区。

我们在总结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以更好地指导和推进今后的社区建设工作。

1、社区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

硬件设施主要是指办公用房和服务活动用房。我市现有23个社区(包括新登镇4个),其中:基本符合办公服务用房标准的只有2个社区(秋月社区、虎山社区);虽自有办公服务用房但达不到标准用房的有11个社区;无办公服务用房(临时租用)的有10个社区。原老居民区合并组建的社区用房存在以下几点不良特点,一是办公用房面积小;二是分布在多处不集中;三是部分社区办公地点环境差;四是部分社区办公用房属临时建筑。新登镇东安社区和惠来社区办公地点还租用在异地,对社区的管理和居民办事带来很大难度。对新建社区配套用房,富委[20xx]18号《富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已明确新建居民区的社区用房由开发商建设,按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配备或按相应市场聚货币补偿。但到现在还没有具体落实到位。

2、社区费随事转问题有待于解决。

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居委会在面向社区服务的同时有关职能部门把大量的工作任务下到社区,实行了重心下移职能下延,而部门工作任务进社区后,却没有按“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原则来开展工作,把工作或活动所需经费转移到社区,给社区带来很多困难和矛盾,如有的部门搞一些调查工作只发一张表,要社区按户数复印分发;有的部门下达工作任务时,还需社区制作画版、台帐、购置服装等;有的部门利用行政压力迫使社区订阅部门发行的报刊,最多的社区每年要花3000余元订阅费。上述问题的存在,促使社区干部应付事务,设法开辟筹集财源,对真正应承担的社区建设等工作却无法投入精力,财力。

3、社区工作者待遇有待提高。

日前,我市社区工作者(委员)月工资为520元,加上平时发放各种福利,补贴,年收入在11000元左右,周边县(市区)社区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近况是,萧山区社区工作者月基本工资775元,加上平时计发的社利补贴等,年收入在17000元以上;余杭区社区工作者月基本工资700元,加上平时计发的福利补贴等年收入在16000元以上,临安市社区工作者月工资700元年均收入18000元左右;桐庐县社区工作者月工资700元,年均收入在11000元以上。根据富阳市职工年均收入情况和周边县的情况参考对比,我市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确实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市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应需适当提高其待遇。

4、“城中村”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已不相适应。

我市城区19个社区辖区内有8个行政村(城东、城西、虎山、后周、金桥、东山、巨利、鹿山),这些村的部分土地已被国家所征用,村民已基本无土地可耕作,成为城市村民。行政村的管理政策和村民的生活有别于社区的管理和社区居民,使城市社区建设与“城中村”在管理上即无法分割又无法衔接的状态。如城东村村民居住精为分散,现分布在盘龙山,镬子山,城东,鹳山,后亭子,虎山等六个社区,他们的卫生环境治安、教育、物业等工作社区无从管理,影响城市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上述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我市社区建设工作起步较慢,还是处在初级阶段,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都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有待于进一步在探索中实践,实践中发展,发展中完善。二是有关职能部门对社区建设工作支持和配合力度不大。三是社区工作经费明显短缺,政府在财力上支持社区建设工作力度不大。四是社区居委会职责不够明确,导致有些社区工作不明,任务不清,打混仗。

1、加强社区设施建设,构建社区建设网络体系。

社区设施是社区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物质保证。社区设施要立足于挖潜力和新建,双管齐下,注重网络体系建设。社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服务设施和项目,有条件的都要逐步免费或低偿向社区开放,提高社区资源的'共享利用率。要逐步创造条件在社区建立有一定档次特色的社区建设中心,并利用现代科技和通讯手段联网运作,构建社区建设网络体系。

要逐步解决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首先要根据社区划分的情况,按照浙委[20xx]80号和富委[20xx]18文件精神,制订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通过置换、调剂、购买兴建等方式)解决方案,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后予以实施。其次,建议成立市委办市政府办牵头由建设局、民政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富春街道、新登镇等单位组成的工作组,根据具体实施方案,结合社区实际和配备标准,逐一落实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对新建小区配套用房要按照富委[20xx]18号文件规定,“新建居民区的社区用房由开发商建设,按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或按相应市场聚货币补偿”,并且要与新建小区开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确立街道或社区建设职能部门参与规划初审,竣工验收的方式给予真正落实到位。

2、加大投入,确保社区建设健康运转。

要以改革的思路积极探索,通过财政支持、社会赞助、费随事转、有偿服务等多元化渠道筹措社区建设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市政府在建立社区建设财力保证机制的基础上,对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正常工作经费、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要以政策性指导与实际投入相结合。建议制定出台几个政策性文件:一是出台一个富阳市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进社区申报准入制度意见,明确政府工作早报准入制的宗旨任务以及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原则等。二是出台一个关于进一步规范富阳市城市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文件,可以建立社区工作人员职务等级工资制度,设立岗位津贴执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奖励政策等,调动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促进社区建设顺利发展。

3、推进社区体制改革,加大撤村建社区工作力度。

“城中村”的存在就是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的一种表现。它影响着社区建设的规范管理和规划发展的落实,当前我市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和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开展撤村建社区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对城中村实行撤村建社区的体制改革工作,可以以城东村为试点单位开始展开,通过实践总结撤村建社区工作的试点经验,从而在城西村、虎山村、后周村、鹿山村等行政村予以全面展开,要成立市政府牵头,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指导工作组,具体指导落实,并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和落实措施,推进撤村建社区工作的圆满成功。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