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最新初中蹲踞式起跑说课稿(模板5篇)

最新初中蹲踞式起跑说课稿(模板5篇)

时间:2023-09-28 21:28:35 作者:曼珠最新初中蹲踞式起跑说课稿(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蹲踞式起跑说课稿篇一

从整体看课前的教学目标,计划、教材的选用、设计,还算比较成功。蹲踞式起跑是在短跑中常用的起跑方式,有三个动作组成:各就位、预备、跑。“各就位”:站在起跑线后,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脚在前);前脚尖距起跑线约一脚半,后脚尖离前脚中部约一小腿长,两脚内侧相距约15厘米;两膝屈膝,后膝跪地;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稍并拢,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约与肩同宽,两臂伸直,颈部放松。“预备”:臀部平稳抬起,稍高于肩,重心前移。“跑”或发令枪声: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后腿以膝领先积极前摆,前腿髋、膝、踝充分蹬直跑出,身体有较大前倾。在教学中,陈教师先进行了亲身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起跑。结果,大部分学生起跑动作很慢。只有个别学生的爆发力好一点,跑的相对来讲快一点。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的动作不熟练而造成的;二是不会做专门的动作练习。对此陈老师便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加以练习,先是两人一组互相发令练习,接着三四个人一组,一人发令,其他人一起起跑,比一比看谁的起动速度快。在练习的过程中,陈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让动作标准的学生到前面给同学做示范。通过小组练习使同学很快的掌握了起动腿和起动线的距离。并且起动速度也相应的有了提高。在游戏部分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整个课堂学生状态非常好,练习的强度、密度、运动量都很合适,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课堂上学生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让课堂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汗、会、乐”的要求!如果教师能在语言更上应接近学生的年龄,或许就更好了。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蹲踞式起跑说课稿篇二

我觉得整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具有针对性,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教学思路也很清晰。在课的基本部分中,她先安排了诱导性练习单脚跳双脚落,这个练习很有针对性,为学生学习主要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但在后面的队列队形,可以四列横队做练习,这样可以增加练习时间,从而增加练习的密度。然后,她安排了上一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练习,让学生明白单脚踏板头往高处顶,在这个基础上她又安排了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助跑与起跳的动作。最后,利用横绳,比一比谁能跳过这个绳,主要目的是让体验腾空的高度,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最后,安排了一个障碍接力跑的游戏,在游戏中,垫子可以放在绳子的下面,像军人一样的爬过去,在课的结束前她采用了深呼吸的.放松操,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总之,在教学中邱老师教态自然,声音洪亮,基本功扎实,内容从易到难,环环相扣。但语言上缺乏抑扬顿挫,望改进。上课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丘老师都能做到了。在课堂上教师缺乏引导,没有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希望邱老师再接再励。

初中蹲踞式起跑说课稿篇三

一、教材分析:

短跑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等四个的阶段组成。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起跑姿势。它分为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环节。它的意义在于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该教材对发展学生肌肉力量,提高灵敏性,促进体质健康,培养拼搏向上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第一次课,教学对象是20名初中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平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但由于缺乏运动,运动素质较差。因此,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

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游戏“快速出击”

本次课的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臀部抬不起来,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小。

四、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准备部分10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2)、准备活动(热身操热身慢跑)

基本部分20分钟

1.游戏环节:快速出击。

1、集合,说明游戏规则,游戏惩罚。

2、两列横队,第一排向前走两步,向后转。

3、游戏规则:第一排的代号是1,第二排的代号是2,听口令,如果我喊1,那么第一排就去抓第二排的同学,相反,喊2,第二排就去抓第一排的同学,游戏范围15米范围内,被抓到的同学做5个俯卧撑。

2.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方法

(1)集合整队,说明上课的内容:简单介绍起跑的作用。

(2)练习之前,首先找个学生出列演示一遍起跑,以了解同学们对起跑的认识。表扬该同学。

(3)接着让学生们插孔站,以便观看。老师先完整的演示一遍起跑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对起跑有个初步的了解,建立强烈的求知欲。

3.分解教学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阶段。

(1)、老师先讲解示范各就位和预备环节的动作技术,包括正面,侧面示范,突出动作要领。

(2)、讲解示范完前两个环节:让学生们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原地先练习这两个环节,老师喊口令。这时老师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习5次。

(3)、练习完,向中靠拢插孔站,讲解示范跑的环节动作技术。

(4)、讲解示范完:集合,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先让第一排的学生练习,第二排学生在一旁学习观看。老师喊口令,从各就位到跑的环节结合练习,蹬出去3米左右即可。然后到第二排练习,第一排的学习观看。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习5次。

(5)、练习完:向中靠拢,让学生插孔站。现在是介绍起跑器的用法及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上起跑器的程序。介绍完后,老师完整的示范两遍。

4.实际操作起跑器

(1)、由于起跑器有限:所以分组进行起跑器起跑练习。先让学生们自由体会练习,老师在一旁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2)、然后老师喊口令,学生分组上起跑器统一起跑练习,起跑蹬出去8米左右即可。比比谁起跑快,刺激学生的兴奋性。老师观察学生动作,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习5次左右。

(3)、集合,找一个起跑动作较好的同学出列展示,并请他简单说说起跑的动作要领,其他同学观看学习,然后给与评价。

结束部分5分钟

1、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放松跳练习,调整呼吸。

2、集合,小结

3、解散,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场地器材:田径场,起跑器4个

整堂课练习密度:40--50%

每分心率:125—135%

初中蹲踞式起跑说课稿篇四

1、教师教学风格突出,教学流程清晰流畅。在这堂课中,陈老师展现出一种沉稳明朗的教学风格。在这种教学风格的影响下,教学流程没有多余的繁琐环节,教学流程清晰流畅,教师讲解评价简洁明确,整个课堂程序收放自如。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安排学习方法,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都能体验成长学习的乐趣。

3、教学中能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充满自信,从而对体育产生兴趣。

4、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始终贯穿于整课,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快乐。课的评价机制也较完善,整课,有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这些评价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5、教师能正真做到关注真实,关注学生个性,关注生命,课上的很本色。堂课中陈老师采用了设置自主调整垫子高度的练习要求,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高度的跳远练习,很好的'.体现了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与课改中的“以学定教”理念相符合。

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细化,切忌“蜻蜓点水”本堂课陈老师安排了蹲踞式跳远的练习方式,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各种练习方式,体验跳跃的技术要点。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忽略了一堂课的时间限制。在35分钟的课堂中,减去课堂常规与准备环节的10分钟,加上预留的放松时间,留给学生的练习时间已寥寥无几。再加上陈老师在这堂课中采用了示范、集体四路纵队练习,40个学生的四路纵队,20分钟里,学生的练习次数屈指可数,练习的密度大大的减弱。最后分成八组练习时,又因为器材摆放以及步点丈量上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我建议陈老师可以相对性的删减一些练习方式,选用几个有效的练习方式进行深入练习,再适当地调整队伍的排列,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也可避免整个课堂教学流程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只在湖面漾起涟漪,却激不起学习的水花”。

可以说在这堂课中,我发现了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感受了一个体育教师稳定的教学风格带来的魅力,也提醒了我在自己的课堂中要考虑更多的因素,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加安全有效。还应该继续磨下去,不断的创新不断地推翻,没有最好的课只有更好的课。

初中蹲踞式起跑说课稿篇五

在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起跑”是一种迅速摆脱原有状态,向既定方向移动的技术,其发展是学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充分掌握起跑重点。在做动作时,有的学生上体前倾不够,身体重心没向前移动,跑出去会停一下在加速,这时我把同学们叫过来,讲解如果起跑重心在后面,会影响起跑的速度,重心向前移到恰当的位置,那么,起跑耽误的时间就会减少很多,还有起跑的第一步过大,造成上体过早抬起来,即影响加速又耽误时间,阻碍水平速度的向前性。

我又一次对同学们说:“第一步是用力蹬地跑,而不是迈出去再加速,第一步越小越有助于加速”。同学们听后,自己边做动作边思考,没过一会,就学会了,而且速度与动作技术配合的非常协调,同时也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我将不懈努力,时刻反思课堂中教学的不足,做到让学生易懂、易学、充分掌握运动技术,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新课程要求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体育教师要兼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积极的学习,所采用的引导、鼓励、表扬、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从整体看课前的教学目标,计划、教材的选用、设计,还算比较成功。

总之,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蹲踞式起跑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基本掌握动作方法,但由于蹲踞式起跑是个技术性较难的动作,在以后还需加强练习,尤其是起动后重心提的太高还有待于改进。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的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优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采用两人一组,互帮互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并在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反复练习,学生通过体会动作,到帮助他人改正动作,熟练记住了动作要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本课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细节上的东西没有挖掘出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2、在纠正错误动作时,学生体会不深,练习时总有出现错误的倾向。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反复练习的次数和强度,提高教学方法的新颖性。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并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 09-28 最新年会颁奖主持稿开场白(优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 09-28 最新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总结会 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总结十(实用5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
  • 09-28 课件七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优秀6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
  • 09-28 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模板5篇)
    方案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组织协调性和执行力以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就是
  • 09-28 2023年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悟心得 海的女儿小学生阅读心得感悟(优质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感悟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
  • 09-28 2023年交通安全进校园讲话稿(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09-28 最新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免费(优质10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 09-28 2023年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方案(优质7篇)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
  • 09-28 书香校园活动总结版面(优质6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
  • 09-28 车间实习心得体会(优秀7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