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 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通用5篇)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 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3-09-28 01:12:56 作者:字海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 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通用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篇一

资料整理: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9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为全国第一大姓。

王羲之。大家都认识,他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出名作品有兰亭集序,他写劰行书堪称天下第一,没有人能超过他。

王献之。他是王羲之的儿子,写的书法也非常好,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历任州主簿、秘书郎、司徒长史、吴兴太守、中书令等职,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他先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献之病逝,年仅四十三岁。隆安元年(397年),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

在2018年,姓王的人口是最多的。

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篇二

我的姓氏就是金。金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在百家姓里排名第几?现状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我想去研究一下,”金”姓的历史和现状。

二、研究方法

1、在网上搜寻

2、请叫家长

3、查阅相关书籍

三、资料整理

1、金氏的来源

金姓的来源较多,最早的一种说法来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另一种说法较早的金氏出自西汉时的金日磾。除上面两种说法外,十六国前秦时,榆林古羌人首领有金氏。朝鲜历史上的新罗国王姓金。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因开国国王叫钱镠,而镠与刘同音,故认为犯讳,该国的刘姓之人,便皆去刘字的卯头刀旁,改为金氏,当地甚至连石榴也改叫金樱。今浙江地区的金姓人家,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即生前使用金姓,死后墓碑则作刘姓。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2、历史名人

金氏在历史上也有许多名人:唐代有金忠仪。宋代有金文刚,官龙图阁直学士;金彦,邵阳(今属湖南)人,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郡人号“义门金氏”。明代有学者金问,散曲家金銮。明末清初有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对《水浒》与《西厢》进行批改。清代有书画家金农,隶书朴厚,楷书自创一格,其画造意新奇,为“扬州八怪”之一;还有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金之俊,画家金侃,学者金榜,诗人金和,史学家金门诏。金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金姓名人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金圣叹。金圣叹是明末清初人,腹有才华,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率性而为,行事荒诞怪癖,不为世俗所拘束,高傲中透着幽默和机智。在科举考卷上嬉笑怒骂,取笑科举的弊病,以至于屡次落榜。他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喜欢喝酒,常借酒劲奋笔疾书,可谓下笔成章。他不但爱喝酒,而且有个怪癖,就是爱闻女人裹脚布的味道。他常脱下夫人的绣花鞋,将酒杯放在鞋内,一边饮酒一边抚摸夫人的小脚,闻鞋与酒混合的异味,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金圣叹的舅父钱谦益,是一名贪生怕死、圆滑世故的人,曾在明朝做到经略相公,后来投奔李自成做过书记官,清兵入关后,他又投降清朝,做了礼部侍郎。钱谦益做寿,金圣叹碍于母亲的面子只好去赴宴祝寿,席间,一个宾客拍马屁说:“钱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满腹经纶,通古博今,小人久闻其名,今日正好置酒论文,何不现场作文,让大家开开眼界?”在大家的簇拥下,金圣叹盛情难却,只好答应做一对联。只见他挥毫写下“一个文官小花脸”,众人满面失色,鸦雀无声不敢说话,等着金圣叹继续写,金圣叹不慌不忙写道:“三朝元老……”,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钱谦益也面露喜色,谁知金圣叹接着写完:“大奸臣!”然后拂袖而去。这副对联合起来就是“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也有说“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奸臣”)。他不畏权势,耿直狂放的形象表露无遗。

3、金氏现状

1、金氏现状

金姓是占中国大陆第六十四位姓氏,在中原和皖苏浙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当今金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总人口大约有380万。

2、人口分布

先秦时金姓的活动仅有点资料,但在秦汉以后,金姓活动地区很快扩展到西北、东北、中原和江浙闽地区,河南一直是金姓的活动中心。

四、研究结论

1、金氏的来源有很多,主要有三种来源。

2、历史上金氏人才初辈。宋代有金文刚,明末清初有著名学家批评家金圣叹,还有学者金榜,现在还有军事家金一南。

3、我国最多的姓氏是王,第二多的是李,而金则排名第二十九。

五、研究感想

经过了这次的研究,我对金这个姓氏也明白得更多了。这次研究我觉得很有趣,因为能让自己懂得更多知识,而且还能更加明白自己姓氏的来源。

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篇三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很少同学姓龚,可是我姓龚,我有很多亲戚,也姓龚。龚娃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龚的名人有哪些?现在“龚”姓在我国人口排第几?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龚”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询问家人

3、上网查阅

三。资料整理

1、出自姬姓,为翁氏所为。周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以邑为氏,称“翁氏”。

宋初有翁乾度第5子姓龚,其子孙也姓龚。共氏后来为了避仇,在共字上添了个龙字,成为龚氏。

2、诗人龚自珍、外交家龚澎、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龚贤、银行家龚饮冰、西汉渤海太守龚遂、致力于比贝巴赫猜想的数学家龚升。

四、研究结论

1、传说龚姓是由炎帝后代共工氏演变而来。

2、历史上龚自珍、龚澎、龚贤等人都很厉害。

3、“龚”姓在中国排第90名。

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篇四

书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王姓的来源和王姓的历史名人。

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王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我国的王姓源远流长,传说先秦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晋,太子晋聪明早慧,才识过人。后来,洪水泛滥成灾,太子晋献计灵王,没想到灵王不但不听,还废掉了太子晋的名位。为纪念太子晋是王族身份,他的家人都更为“王”姓。也有改姓的,王族之后都改为“王”姓,大臣们也纷纷效仿。我们认为,大量别的姓氏改为王姓,是王姓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琅琊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有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堪称经典。现代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4、据2007年统计,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数量达9288。1万人。在2013年国家重新统计了一番,把百家姓定了下来,目前王姓排第二,李姓人口数量现在排第一。

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篇五

木子李,弓长,张文刀刘,三横王……天南地北共一堂,有首歌谣这样说道:“张王李赵遍地邹,世世代代传不休。”现在全国邹姓人口大约450万,是中国的第67姓,古往今来,邹姓人才辈出,灿若繁星。虽说我姓邹,但对邹姓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借此机会寻根问祖,做一番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邹姓氏起源及演变相关资料。

2、搜集与邹姓人物相关的资料,筛选确定有代表性的邹姓人物。

3、了解邹姓人口数量以及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三、调查研究情况

(一)起源及演变

1、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春秋初,邹国为曹姓邹人所夺,子孙以国为氏,称邹姓。

2、源于曹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改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3、源本站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邹氏、组氏、铁氏等。得姓始祖有正考父、宣靖父、穆公。

(二)历史上的邹姓名人

邹韬奋、邹容、邹鲁、邹永暄、邹秉文、邹作华等。

(三)邹姓人口数量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邹姓,中华姓氏之一,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七位,源流有多处,有一支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舜擅长占卜预测,亦称姚舜。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是商朝的诸侯国,姓名名典《姓觽》:“邹国,舜后,姚姓“。有老谱考证的主要只两个来源,西周初有一支源于子姓,到春秋时期的正考父,他的子孙食于邹邑,是为主要来源,是“以邑为邹氏”。

四、研究总结

1、邹姓人口较多,是中国第67姓。

2、邹姓人口分布很广,但不均衡。

3、源于姚姓,姚姓之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