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2023年参观校史馆的实践心得(大全5篇)

2023年参观校史馆的实践心得(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19:57:05 作者:影墨2023年参观校史馆的实践心得(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参观校史馆的实践心得篇一

广油校史馆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展示广油人砥砺奋进、成就辉煌、追求卓越的过程和历程为目的而兴建的一座纪念馆。我在一次参观中,深刻感受到了广油人所追求的精神和态度,也看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前景。

二、展览内容

广油校史馆共分为五个展区,分别是“校史展览区”,“校园建设展区”,“科技成果展区”,“校园文化展区”和“校园形象展区”。其中,“校史展览区”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校园建设展区”展示了学校面貌的变化和现代化建设。 “科技成果展区”展示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成果。 “校园文化展区”展示了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人文精神。 “校园形象展区”则是展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

三、观展体会

在参观广油校史馆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广油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学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一次次的挑战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广油人齐心协力、勇攀高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成就。这种精神的熏陶和影响,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现在,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奋斗未来。

四、学习到的启示

参观广油校史馆,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历史是一个人从无知到知晓,从取得财富到富有价值的过程。中华文化的基石,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传统,都值得我们从中汲取启示。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未来。人们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能更好地明确立足点、洞悉前途,同时增强自我认识和理解大众。

五、结语

在广油校史馆的参观中,我看到了广油人的努力,感知到了广油精神的魅力。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无数广油人生生不息、追求卓越。这种精神和态度也引导着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做一个有用之人,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梦想贡献力量。

参观校史馆的实践心得篇二

今天我们在校团委学生支部书记的组织下,进行了对校史馆的参观,虽然我在学校已经一年半了,可是却一直没有机会来参观校史馆,通过今天的活动,我走进了心里向往已久的校史馆。这里充满了过去前辈们的拼搏,汗水,努力,和成绩!

我们的学校已经建校53年,这是怎样的经历?53个春秋,53个冬夏,我们的学校陪伴着历史走过了53个不平凡的年头。通过一个个的展物,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凝重,在解说员的解说下我们对于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958年十万官兵复员转业,在他们爱国情操的引导下,他们毅然决然的`留在了“北大荒”这个荒凉的地方,用自己的青春为祖国开拓新的篇章,用双手开拓出了祖国今天的“北大仓”这里面是怎样的一种坚持?一种顽强?一种拼搏?我想这是我永远可能都体会不到的前辈们的汗水。这里面就有我们八一的一份努力,官兵复员,可是大家都不懂技术,只能白白看着,确实使不上力。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王震将军马上组织建立了八一农大,为垦区培养人才,为垦区建设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就这样我们的学校诞生了!

我们的学校在各位校长的领导下,发展的十分迅速,从王震,王景坤,姜瑞元,刘西科到我们的女校长徐梅,再到包军,他们各位的英明领导让我的学校变得更加强大。

学校从平地创业,白手起家,到今天的人才强校,桃李芬芳,已经成为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大学。自建校起,办学区位条件差就一直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将学校迁入有发展的潜力的大中城市是必然的,八一人毅然举起二次创业的大旗,全力将学校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20xx年1月5日开始动工建设新校,10月20日同学们就进入新学校开始上课,只用了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学校迁入大庆市就顺利完成。学校乘势而上,跨越发展,将学校发展的更加辉煌!

我们学校已经从“垦区黄埔”发展成为一所全面的现代化大学,现在的八一已经具有了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学校的环境氛围更是让每一个八一人为之骄傲,自豪。身为八一人,我感到如此自豪,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用我们年轻的心去建设我们的母校,用我们的一切去建设我们美丽的母校,用我们的汗水去书写八一新的篇章。用努力让人们看到美丽的八一,强大的八一,更加向上的八一。我的母校,我为你自豪!

参观校史馆的实践心得篇三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的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建有石油学科的高校之一。作为该校的学生,我有幸参观了广油校史馆,并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

第二段:校史馆的介绍

广油校史馆位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校内,是一座以“传承历史,弘扬精神”为主旨的纪念建筑。校史馆展示了广油学子的风采和校园文化,包括广油的校史、典籍、珍贵历史文物、历届校领导和名人特展等。

第三段:参观体会

参观校史馆让我第一次深刻地了解了广油的历史文脉,了解了广油学子勇攀高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更让我深刻领悟到广油学子言传身教、勇攀高峰的精神,这是我们学子应该学习的宝贵财富。在参观过程中,我还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展现出广油先贤的卓越贡献,令人感到由衷的敬佩。

第四段:深刻的思考

通过参观广油校史馆,我深刻领悟到了学习的意义和积极进取的力量。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积极进取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第五段:总结

总之,参观广油校史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亲身接触广油校史、了解广油文化,我感到很受启发。我在心中深深地记下了这次特别的经历,它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收获。作为广油学子,我将继承广油的文化和精神,为广油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观校史馆的实践心得篇四

今天下午,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校史馆让我们对杭电沧桑的足迹、五十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校史馆将杭电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杭电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据悉校史馆是母校五十岁生日的礼物,它占地近千平方米,由"发展历程"、"领导关怀"、"师资队伍"、"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十个板块组成。进入校史馆,几副大图片格外醒目,杭电的三个校区都出现在图片上,下沙、东岳和文一,隐隐中散发着杭电独特的气息,现代与古典结合、科技与人文并进。谁能想到这被现代都市所掩埋的拥挤校园,这已没有昨日模样的红果园,竟曾上演过那么多的故事。

一张张的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那些泛黄的照片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 当照片的颜色愈发鲜活起来,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杭电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老校新姿,催人奋进。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杭电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50年,对人的一生是漫长的,而对一个学校,则是弹指一挥间。杭电,摆脱了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几多睿智。

50年来所有的科研成果,荣誉奖项,名师教授,对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容在这千平方米的空间里,感谢他们,正是他们构成了杭电的精神基座,让半个世纪的我们底气与汗颜同在。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到杭电的创建人以创设一所现代大学为标杆,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无疑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岁月如歌,征程漫漫。

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在母校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相信每个瞬间都会更加精彩。"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历史我们要缅怀,未来我们要创造。作为杭电的莘莘学子,我们要不懈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观校史馆的实践心得篇五

是我在哈理工大学生活学习的第五年,为了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母校,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党支部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史馆,我对自己的学校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

一、我校是一所黑龙江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教育,稳步发展成人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我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二、学校现有四个教学区,总占地面积19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42亿元;图书馆藏书22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约4万余种。现有专任教师1396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副教授以上人员710名;在校全日制学生26898名。

三、学校设有18个学院、4个教学部和4个教学实践中心,49个本科专业,5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0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实验室”被列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发挥人才聚集优势,学校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的发展战略方针指导下,组建起44个科研机构。从“九五”至现在,共承担国家基金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951项,取得科研成果900项,获奖项目183项,其中“新型本征半导电高分子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770余篇,出版专著386部。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为契机,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在校区内建立起科研成果孵化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开展了全面合作。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但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水平,而且也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此学校荣获黑龙江省振兴经济一等奖、二等奖和哈尔滨市科技兴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