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教学反思(大全5篇)

2023年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18:18:10 作者:LZ文人2023年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教学反思(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教学反思篇一

大家好!很高兴在此献课。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戊戌变法》,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戊戌变法》,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探索”的第7课的内容。课文一共包括二个子目,分别是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主要从戊戌变法的产生、发展和失败的线索,讲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课文是构成中国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的重要内容。按照课程标准,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知公车上书的历史,识记变法法令的主要内容,学会归纳历史知识和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

2、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明白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理解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政治体制下,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制作图表,归纳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形成知识的系统化。

2、以谭@同英雄事迹为例,探讨谭@同有哪些精神值得借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体会维新派为拯救腐朽的清王朝向他国学习的精神。

2、学习维新人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

公车上书的概况、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处理办法:主要采用谈话法、讲解法,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和军事五个方面具体讲解。

【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处理办法:主要采用读书指导法、问题探究法,从变法从变法内容上一步步引导分析戊戌变法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四、说教法和学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基础教育改革,转变教学方式,我制定如下教学方法:

【教法】

1、谈话法:采用师生问答方式引入本课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图表法:以图表形式,系统归纳变法历程,形成知识的系统化。

【学法】

1、阅读指导法,按照自主学习,学会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

2、问题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突出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按照中学历史教学过程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学科教学方法理论,结合讲解-接受教学模式,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回顾洋务运动的史实,说明洋务运动作为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一场自救运动没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向学生提出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变法图强的自救运动又会如何的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在新课学习这一环节,我把教学内容按照开始-高潮-结束这个思路进行整合,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进行新课学习。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展示课件)

开始――公车上书.

设置问题思考,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公车上书的原因,展示图片,介绍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人士的活动。通过创办报刊,建立强学会,推进变法运动地开展,突出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高潮――百日维新

这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其中百日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将通过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变法的具体内容,运用图表方式,梳理变法的主要内容,运用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变法内涵,突出重点知识的学习。

结束――失败

戊戌变法的失败,这是本课的难点内容,提出变法失败的原因和主要历史意义的.问题展开探究,深化课文学习,并结合谭@同在变法期间的表现,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第三环节:课堂巩固。我将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变法内容和变法历史意义,,强调说明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导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最后以“谭嗣同的死值得吗”?为题,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300字的议论文作为学习的拓展延伸。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教学反思篇二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隋唐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特点,联系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导入本课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最好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3)讲授新课:

一、契丹的兴起

1、契丹国(辽) 9 阿保机 都:上京

2、阿保机的儿子辽太祖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

3、澶渊之盟:10辽军进攻北宋,寇准主战,10宋、辽和议----澶渊之盟。

(可以用幻灯和多媒体课件做出有关契丹人生活习俗的壁画图片和契丹文字的图片,让学生对契丹有一个感性认识。)

二、北宋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三、西夏 1038年 元 昊 都:兴庆;1044年元 昊向宋称臣。

四、金的建立:

1、女真族就是唐朝靺鞨的一支;

2、金 11 阿骨打(金太祖) 都:会宁

五、辽和北宋的灭亡:

1、1125年金灭辽;

2、1127年金灭北宋。

六、南宋建立:

1、1127年赵构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建立南宋,赵构就是宋高祖。

2、韩世忠把进军阻截在黄天荡;接着岳飞在1140年在郾城打败金军;1141年,秦会陷害了岳飞。

3、1141年,宋金和议,规定:南宋向宋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对宋金议和,可利用地图让学生明确双方划定的分界线,古代历史上大多数南北分裂以淮河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对峙”是什么意思?就是并存相对而立之意,双方敌对状态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大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关于北宋的建立,教师可以通过第47页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要认识到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对小字中“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和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对以后的影响如何?”

4、最后,教师可以简单的小结,使学生对本课形成总体的认识。

(使用vcd)

5、练习:

民族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澶渊之盟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金 12世纪初期 女真族 阿骨打 中都 宋金议和

课后习题

作业:对澶渊之盟应当怎么评价?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板书

板书设计:

一、

1、契丹国(辽) 916年 阿保机 都:上京

2、澶渊之盟:1004年辽军进攻北宋,寇准主战,1005年宋、辽和议----澶渊之盟。

二、北宋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三、西夏 1038年 元 昊 都:兴庆;1044年元 昊向宋称臣。

四、金的建立:

1、女真族就是唐朝靺鞨的一支;

2、金 1115年 阿骨打(金太祖) 都:会宁

五、辽和北宋的灭亡:

1、1125年金灭辽;

2、1127年金灭北宋。

六、南宋建立:

1、1127年赵构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建立南宋,赵构就是宋高祖。

2、韩世忠把进军阻截在黄天荡;接着岳飞在1140年在郾城打败金军;1141年,秦会陷害了岳飞。

3、1141年,宋金和议,规定:南宋向宋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教学反思篇三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戊戌变法》。接下来,我将从这样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分析和讲解。首先,向大家讲解本课的教学背景。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资源

本课的教学资源除了学生手上的教材之外,我们教师手上还有课程标准,但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应阅读一些与戊戌变法相关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并关注其最新的学术动态,以更加真实和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二)教材分析

在新史观的引领之下,我们可以从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两个视角来认识戊戌变法:从近代化史观来看,戊戌变法上承洋务运动,但又超越了其学习西方“器物”的层面,开启了学习西方“制度”的时代,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从文明史观来看,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由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感性认知为主。而且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他们虽然对这段历史已经有了一些浅显的认知,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常带有感情化和片面性的色彩。

二、教学与学法:

因此,我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打通时空隧道,再现历史抉择,带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回到历史现场,参与历史进程,并从中对戊戌变法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课标,结合以上分析,我将三维目标制定如下:

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了解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探究其失败的原因及对近代社会的影响,并从中感悟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身上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戊戌变法的主要经过及内容;

而本课的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变法过程之艰辛和影响之深远?四、教学过程:

【整体思路】那么如何实现以上目标呢?我在这里依据历史学科时序性和线索性的特点,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变法作为本课的线索,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再现了这样4个历史抉择,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下面,我就以这4个历史抉择的解决为重点,向大家讲解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公车上书——签还是不签?

首先,我将历史情境设定在1895年的春天,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这时,《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康有为和梁启超马上起草了一份请愿书,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在这里,我设置了第一个历史抉择:现在,这份请愿书就在你的面前,你是签还是不签呢?请说明理由。在学生回答之后,我给出了历史的答案。

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了,却使康梁等人认识到了“群体”的力量,接着,我继续向学生讲解康梁等人创办报刊和强学会的过程及意义。

(二)御览上书——变还是不变?

(三)变法开始——是大刀阔斧还是循序渐进?

变法失败了,是不是说戊戌变法就失去了意义呢?我接着又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是《时务报》的畅销情景、第二则材料是梁启超在上面发表的部分文章的标题,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

(四)变法失败——中国又将何去何从?

【课堂总结】最后,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并认识到:戊戌变法既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的我们,能够从一百多年前那那场变法中感悟到些什么?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呢?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出示了今年期间温总理的两句话。通过这两句话,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的认识,还能让学生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

五、课后反思

回顾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充分考虑到了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让学生在感知历史上那些重要的人和事的基础之上,适当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独立的判断力,并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而这三者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的重要标准。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是我们现代历史教育的重要责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勇于担起这份责任,在以后的教学中奋力前行!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教学反思篇四

教后记本课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质疑、合作的能力。通过活动的设置,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理解,再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知识,教师则起到了引导、点拨提升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较好。

但学生的参与面还有待于提高,认真倾听的习惯还有待培养,课堂气氛应达到活而不乱的效果。本课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应补充一些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透彻的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应该设计问题展开讨论效果会更好。有时间应配一定量的习题,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应该加强,如果能科学把握课堂时间和节奏,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则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更好的'发挥出来,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多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分小组查找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鉴于以上成功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多学习有关新课改的理论知识,多看有关教学的书籍,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教学反思篇五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资源

本课的教学资源除了学生手上的教材之外,我们教师手上还有课程标准,但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应阅读一些与戊戌变法相关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并关注其最新的学术动态,以更加真实和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二)教材分析

在新史观的引领之下,我们可以从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两个视角来认识戊戌变法:从近代化史观来看,戊戌变法上承洋务运动,但又超越了其学习西方“器物”的层面,开启了学习西方“制度”的时代,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从文明史观来看,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由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感性认知为主。而且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他们虽然对这段历史已经有了一些浅显的认知,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常带有感情化和片面性的色彩。

二、教学与学法:

因此,我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打通时空隧道,再现历史抉择,带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回到历史现场,参与历史进程,并从中对戊戌变法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课标,结合以上分析,我将三维目标制定如下:

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了解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探究其失败的原因及对近代社会的影响,并从中感悟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身上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戊戌变法的主要经过及内容;

而本课的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变法过程之艰辛和影响之深远?

四、教学过程:

【整体思路】那么如何实现以上目标呢?我在这里依据历史学科时序性和线索性的特点,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变法作为本课的线索,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再现了这样4个历史抉择,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下面,我就以这4个历史抉择的解决为重点,向大家讲解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公车上书——签还是不签?

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了,却使康梁等人认识到了“群体”的力量,接着,我继续向学生讲解康梁等人创办报刊和强学会的过程及意义。

(二)御览上书——变还是不变?

(三)变法开始——是大刀阔斧还是循序渐进?

变法失败了,是不是说戊戌变法就失去了意义呢?我接着又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是《时务报》的畅销情景、第二则材料是梁启超在上面发表的部分文章的标题,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

(四)变法失败——中国又将何去何从?

【课堂总结】最后,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并认识到:戊戌变法既是一场爱国救亡的_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现实连线】在课堂小结之后,我还设计了一个“课堂延伸”。让学生思考:“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我们,能够从一百多年前那那场变法中感悟到些什么?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呢?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出示了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的两句话。通过这两句话,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的认识,还能让学生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

五、课后反思

回顾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充分考虑到了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让学生在感知历史上那些重要的人和事的基础之上,适当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独立的判断力,并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而这三者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的重要标准。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是我们现代历史教育的重要责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勇于担起这份责任,在以后的教学中奋力前行!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
  • 09-26 2023年小学教师个人培训工作总结(大全7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 09-26 最新小班计划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的小班计划总结(模板6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
  • 09-26 2023年电话销售年底总结(优质10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 09-26 效能提升年工作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 09-26 最新探索勾股定理教学反思第一课时(通用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
  • 09-26 民族团结活动心得体会 民族团结活动总结(汇总10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
  • 09-26 2023年小班月月计划表 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月计划表(优秀5篇)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
  • 09-26 幼儿园国庆前的安全教育活动方案(优秀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
  • 09-26 美术学科论文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论文(精选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 09-26 半年销售工作总结(通用9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