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最新楞严咒回向偈 楞严经修学心得体会(汇总5篇)

最新楞严咒回向偈 楞严经修学心得体会(汇总5篇)

时间:2023-09-26 17:57:40 作者:文锋最新楞严咒回向偈 楞严经修学心得体会(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楞严咒回向偈篇一

楞严经是佛教经典之一,被誉为“华严之王”,也是禅宗重要的基础经典。自古以来,一直是广大僧侣和信徒们修行的宝典。在现代社会,修学楞严经同样对于我们改善心态、提升境界非常有益。本人于近日参与“楞严经修学班”,收获颇丰,下面将分享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第二段:谈论楞严经的重要思想

楞严经是一部非常深奥的经典,其中的思想内涵也非常丰富,包含着修行者应当遵循的重要思想。首先,楞严经强调“苦、空、无我”,告诫我们要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是无常的,要看到世间一切都是虚幻的,以达到超脱生死的境界。其次,楞严经要求我们发扬菩提心和菩萨的精神,以同他者为一身,倡导无私奉献和利他的精神,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和智慧。

第三段:分享楞严经的个人体验

在修学楞严经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温暖和力量。通过不断地阅读和领悟,我开始从内心体会到了“一切皆苦”的真谛,看到了人生中那些被我们认为必须付出高昂代价才能获得的东西,实际上是无法长久持有的。同时,在接触到菩提心等思想时,我也开始重视与人交往时的态度和行为,尝试着让自己成为更纯净善良、真诚热情的人。

第四段:谈谈修学楞严经对生活的影响

楞严经的修习毫无疑问会改变人的生活态度和境界。对于那些有信仰者来说,他们将会感受到更为深厚的佛性,体验到生活中更为深刻的美好。对于没有信仰者来说,楞严经也会对他们产生积极良好的影响。一些具有普适性的思想,例如无我和随缘,都可以帮助平衡心态,排除人生中的一些困扰。总之,学习楞严经对于人类文化和个人成长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段: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总的来看,楞严经的修习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和成长都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里,大家不妨也可以思考一下,跟随楞严经的道路,让自己的心灵更加平静,生活更加充实。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个人的修行状态是千变万化的,并不一定会一直保持着良好。因此,在修行中要时刻保持理性,不断挖掘和改正个人的不足,进行个人的哲思化和精神的重建。

楞严咒回向偈篇二

第一段:导入介绍楞严经的背景和重要性(200字)

楞严经,又称《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它起源于三世纪的印度,传入中国后,受到了广泛的传颂与研究。楞严经是天台宗创派祖师智者智顗依据佛教教义加以演绎和解释的成果,是中国佛教学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楞严经是一部关于观念、智慧、修行和领悟的经典,是佛教实践中的重要指南。在这个信息复杂、焦虑烦躁的时代,阅读楞严经并从中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启发,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第二段:陈述楞严经的核心理念和修行方法(300字)

楞严经的核心理念是“观音法门”。楞严经中最著名的内容是关于观音菩萨的描述,主要体现了慈悲和智慧的观念。楞严经告诉我们,观音菩萨是一个有着千变万化的形象,随着众生的需要而显现不同的姿态和表现。观音菩萨的作用是为众生消除障碍、抽取痛苦,保护世界上的所有有情众生。楞严经中通过描述观世音菩萨的特点和功能,教导我们要通过慈悲、悲心、菩提心来实践佛法。此外,楞严经还详细讲解了如何修行以及如何修持八关禅定法,以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第三段:阐述楞严经给予我们的心灵启示(300字)

阅读楞严经可以给予我们许多心灵的启示。首先,楞严经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觉醒的潜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帮助他人、改善世界。这种信念使我们充满希望和动力,激发我们的善意和助人之心。楞严经也教导我们要以慈悲为本,时刻关注他人的需要和痛苦,并努力为他人创造快乐和和平的环境。最重要的是,楞严经教我们通过修行来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这对于平衡自己的情绪、解决困扰和寻找内心的和谐至关重要。

第四段:总结楞严经对我们的影响和意义(200字)

楞严经是一部充满着深思熟虑和智慧的经典,对于我们的修行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影响。它通过描绘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和功能,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明白慈悲和智慧的重要性,激发我们心中的善念。同时,楞严经还提供了修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帮助我们逐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实现自我觉醒和解脱。在这个快节奏和浮躁的社会中,学习楞严经不仅可以使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还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为他人带来慈悲和帮助。

第五段:个人感悟和结语(200字)

通过读楞严经,我深切感受到了慈悲和智慧的力量。这本经典教会我不断地关注他人的需要,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同时,楞严经也提醒我要努力修行,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以应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我相信,通过持续地学习和实践楞严经的教义,能够改变我自己,改变周围的环境,为世界带来正能量。我将秉承楞严经的指导,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楞严咒回向偈篇三

戚继光诵《金刚经》超度部属

明朝有一位将军叫戚继光,他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将领,同时也是一个学佛人。他在一生当中,天天固定诵一部《金刚经》,即使行军在外,也要利用时间把《金刚经》诵完,才会去睡觉,可见他对佛法的信仰是很虔诚深切的。有一天他的部下去世了,这个部下托梦给自己的太太,要太太请戚将军诵《金刚经》来超度他,戚将军诵《金刚经》到一半的时候,戚将军的夫人端了一杯人参茶给戚将军喝,想让他解渴、补气。当戚夫人从门外进来的时候,戚将军看到了就用手一挥,心中说:“不用啦”。这部经诵完了,当天晚上,部下的太太又梦到先生来托梦说,还没有完全超度,请戚将军再诵经,因为所得到的只是前半部,后半部已经“不用啦”,所以没有得到。戚将军知道了这件事,才回想起,当初戚夫人端这碗茶来的时候,他挥手婉拒,口虽不言,心说“不用”,结果后半部的功德没有得到。隔天早晨,怕被人干扰,就闭户诵经,当天晚上就梦到那位部下来答谢,说已经得到超拔。可见佛法功德,功不唐捐,而且效果立即。

巧舌罚哑

举人王金英说:江宁有位书生,住宿在某官宦人家的废花园里。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有位年青漂亮的女子从窗外往里偷看。书生心想,这个时候出现在窗外的女子,非鬼即狐。但见她容貌美丽,心生爱慕,也就不害怕了,便开门请她进来。那女子虽然忸怩羞涩,依然婉转相就。但始终不发一言。书生向她问话也不回答,只是含笑顾盼,脉脉含情而已。

这么相处过了一个多月,书生始终不知道她的身世。有一天,书生拉着她再三盘诘,她就拿过笔来写道:“我本是明朝某翰林的侍姬,不幸短命而死。只因生前巧言令色,善于挑拨离间,搬弄是非,搅得一家骨肉反目为仇、情同水火。死后遭阴司谴责,罚我变成哑巴鬼。一直沉沦在鬼趣,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了。你如果真的怜爱我,请为我抄写《金刚经》十部,我便可依仗佛力,超脱苦海。我将生生世世感念您的大恩大德。”书生慨然答应她的要求,并立即抄写。

十部《金刚经》写圆满的那天夜晚,女鬼又翩翩而来,她恭恭敬敬地向书生拜了又拜,然后取笔写道:“凭借《金刚经》的.法力,我得以忏悔前生之过,现已脱离鬼趣。但因我前生罪孽深重,只能带着宿业去转生,还必须做三世的哑女,才能说话。”写罢,作别而去。

“鬼把门”

天津河西区珠江道茶叶城里有个江苏老板,生意颇不顺利,而且经常是客人路过他的店门而不进去,没客人进店,生意自然越发难做。老板觉得奇怪,自己的门脸不比别人的装修逊色,为什么客人就是不进呢?经人指点,老板找到居住在附近的名都新园的女书法家丁燕呢用小楷书法为他抄写了一卷《金刚经》,《经》是用金膏在蓝色的瓷青纸上抄写的,显得金光闪闪。装裱后面向门口,挂在店里。此后店里的生意逐渐的好了起来。

原来,他的店有“鬼把门”,有人施法让一个“鬼”守在他的店门前,财源、客源都被那个无形中的“鬼”挡了出去,自从挂出《金刚经》后,那个鬼就被吓跑了。

念佛超度祖先的功德比诵经更殊胜

《金刚经》的经文中,并没有说到极乐世界,也没有说到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事情,只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才有谈到,所以,如果以诵经超度祖先往生极乐世界的话,没有比诵《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来得殊胜的。

但是,所谓“千句经文,不如一句佛号”,诵《阿弥陀经》有功德,可以超度祖先、消除业障、免除灾难,但还不是它最主要的功德。因为经典就像一张地图,也是地图的说明书,我们看了说明书,也查了地图,晓得目标和方法了,就应直接整装上路,往目标前进,而不止停留在诵经。虽然诵经有功德,但是比诵经功德更大的,就是所谓的“藉教观心,依教奉行”。所以《阿弥陀经》告诉我们,只要执持名号,就能够使得我们以及所要超度的对象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也是十方诸佛主动地、欢喜地、异口同声地来向我们保证,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绝无虚假,同时来赞叹这个法门的殊胜,祂们对于念佛人都会加以护念。《阿弥陀经》文文句句都是在说念佛能够往生的功德,它虽然没有说超度,但是超度的功能已经涵盖在文句里面了。因为我们看一部经文,不只是看文字的内容,更进一步,要去了解文字背后所涵盖的深广意义,因为佛法如同大海,当深入其间,就知它深邃无比,佛法也是一样,功德不可思议,涵盖的意义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诵经能超度,更进一步,念佛更能超度。经典上说,阳间的人如果虔诚念佛超度祖先,阿弥陀佛就会亲自到那里,光明显示在他面前来接引他。所以,以念佛来超度祖先,是大家都能做得到,而且效果很殊胜快速的。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相

佛教中所说的相就是表现于外而能想象于心的各种事物的相状,也就是形象或状态。根据众生的业力不同,所得到的相也不同。相是相对于性质、本体等而言,它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照见的对象,万物本性虽然是空,但在六识的观照之下就会显现出各种不同的相。

总相与别相

有些相是适用于一切情况的,如无常之相、无我之相等,所以称它们为总相。而一切事物又都有其特殊的相,例如地的坚相、火的热相、水的湿相、各种事物的颜色形状的区别等等,这叫做别相。

同相与异相

众因缘和合而得到一缘起之法,因缘虽多却互不违背,这叫做同相。例如眼、耳、鼻、舌、身、意合成为人,虽然六识各不相同,但它们却能共同得到一个人。异相与同相对称,指一切诸法互相差异的状态。眼、耳、鼻、舌、身、意共同成为一个人,但它们的性质却互不影响。

成相与坏相

由主因缘和合而成一具体事物,就叫做成相;但万事万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等到诸因缘各自散去,事物就不复存在了,就是坏相。

六相存在于万法之中,一切事物圆融无碍、互涉互入,它揭示了万有一切法之间的矛盾,万物都有对立的一面,同时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这六相于一切事物中同时存在,同时又表现在每一具体事物之中,体现了佛教的一种辩证法。

在《金刚经》和《坛经》等禅宗经典中,“无相”是一个重要思想,如何破除诸相,是禅宗乃至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首先认清万法诸相的本质是十分有必要的。众生执著于各种相,使自己的本性被蒙蔽,形成了种种烦恼,而一旦看清了诸相本空的实质,就可以用金刚般若之智,扫除诸相,直达本心,立地成佛。

相因人而异。一切外相都是虚假的,既然是虚假的,那么它就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同样的事物在众生的眼里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恒河的水,它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对于天人来说,它是美丽的琉璃世界;对于人来说,这是水,可以在里面游泳、划船;在鱼的眼里它就是房子,是它们居住的地方;而对于地狱众生来说,则是可怕的火海。

楞严咒回向偈篇四

请一部《金刚经》,把用来打坐的所有时间,都用来诵经。诵经时要快,先不要理解经义,一直连续念下去,此法可消无量业障,得无量功德,得定较快。

什么叫开悟?我说得很浅显,有能力辨别真假、邪正、是非,这个人就算开悟了,我们今天这种能力没有。把假的当作真的,把邪的当作正的,把恶的当作善的,大有人在。这实在是错得离谱,错得太多太多了,真的叫盲修瞎练,迷惑颠倒。我们要问: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没有先悟本性、没有闻经;换句话说,经读的太少。也许有人说,我见到这些同修天天读经,读得不少!没错,是天天读经,经读得很多,不懂,不解义。不解义没用处,所以读经要解义,要懂得它的意思,读经要开悟。古德教初学,我教初学的,也是教你去念一部经,不要求解义。但是诸位不能够误会,我教你读一部经不求解义,那是过程,不是永久是这样。我教你只是三年、五年不求解义,不是叫你永远不求解义,那你就搞错了。开头的三年、五年,古人是讲五年,我是把时间缩短,叁年,这三年是读经修定,心清净才会解义,心不清净不会解义,道理在此。三年把心定下来,心清净下来了,再听讲经,一听就开悟了。

这个道理就在《金刚经》上,「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不是讲得很明白吗?你的信心清净,一听,实相智慧就开了。我们一般人听经,为什么不开智慧?心不清净,心裡面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用这样的心来听经,听一辈子都不会开悟。我们跟古人比较,毛病就犯在此地。不是古人他的天赋比我们强,没有这个道理。刚才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哪有古人比我们强的?没有!实在就是古人因缘比我们好,有好的老师指导他,他真肯做。先把心定下来,然后再求智慧。智慧实实在在讲,金刚般若第一。

也许同修又问,我们曾经听人家讲,佛法裡头「开智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你为什么说「开智慧的《金刚》」?《金刚经》开不了智慧,去读《楞严》去。《金刚经》开的智慧是金刚智慧,比《楞严》圆满,但是《金刚经》很不容易懂,《楞严经》好懂,《楞严经》讲得详细。《金刚经》裡头字字句句含无量义,你虽然念,你看不出来;可是《楞严经》上的意思浮在表面上,你能看得出来,容易开智慧,是这么个道理。而实实在在讲,要没有人讲还是很难,这就是佛在《法华》、菩萨在《大论》裡头所说的,「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什么样的人说?过来人说。什么是过来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人,那个人叫过来人。如果还是有人、有我、有众生、有寿者,那跟我们一样,不是过来人。他说还不行,为什么?他自己没开悟。必须真正是过来人,他的知见得佛的少分,不会说错。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为什么今人不如古人。

拓展阅读:《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在座的诸位,如果念过《金刚经》,或者受持《金刚经》,并且对其中的一小段,甚至一句两句经文,心生法喜,那么我要先恭喜各位了,因为各位已经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而是在无量千万佛所种了善根,这个善根已符合了《阿弥陀经》中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中的第一个条件。

现在,我们再来看佛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金刚经》的福德作一比较,佛对须菩提说:假使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金银珍宝)来作布施,这个人的福德多不多呀?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佛说:倘若有人读诵《金刚经》,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梵文是以偈为单位,四句偈就是一小段之意),或为他人解说,这样的福德,比前面那个人拿了填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还要大。各位,如果您读过《金刚经》,或者向他人解释《金刚经》,甚至是经中的一小段,您的福德已经很大很多,您已符合了《阿弥陀经》中“善根、福德、因缘”中的第二个条件。

接着我们来看往生西方极乐的第三个条件“因缘”。这个因缘就是各位常挂嘴边的“阿弥陀佛”。就是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和阿弥陀佛结缘,持名念佛,各位天天念阿弥陀佛的洪名,可以说已经和阿弥陀佛结了缘。

各位都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九生,有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再分上中下三生(如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等),还有不到下品下生的边地疑城。因此,各位若单单说要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或者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很笼统的说法。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下品下生,或边地疑城,这些都要经过很久的时间(数千万劫)才能花开见佛,才能听闻佛法,还远不如留在娑婆世界,继续修持较易成佛。所以各位若发愿往生西方,愿要发得大,要往生上品上生,并且以此为目标,这就在持名念佛之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和阿弥陀佛的悲心相应,受持《金刚经》,是一个容易做到而收效极宏的法门。

因此,我说居和如之往生西方极乐,和她十八年来受持《金刚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希望各位在念佛号之余,也能抽出一些时间来念《金刚经》,甚至是其中的一小段,初时念,不懂没关系,日子久了自然能体会其中的'意义,进而和阿弥陀佛的悲心相应。

各位,我们既然来到娑婆世界,有生就会有死,对死我们不要害怕。死的只是我们的躯体而已,我们的神识并不会死的。就像我三月三十日离开纽约那天早上,纽约地区下大雪,庄严寺成了一片雪白世界,我坐上飞机睡了一觉,醒来便到了加州,出了飞机迎接我的是蔚蓝的晴空,各位想想,这和我们从娑婆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两样呢?所以在别人的眼中这个人已经死了,但是在自己的观念中,并没有死,而是在刹那之间,这个世界换成另外一个世界的影像而已。西方极乐世界虽然相距十万亿国土,事实上就在您自己的心中。只要您的心念一转,西方极乐国土就在您眼前。

各位,我个人五十多年来,学了各式各样的法门,很惭愧都没有什么成就,不过我的一点经验可以贡献给各位的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不管您修密也好,修净土也好,学禅也好,看个人的根基和因缘而定,只要您保持一个悲心,悲心就是您的本性。如何把您的悲心增大才是最重要的,如此,您会逐渐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就是清净的庄严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也许有一天,当您睁开眼睛的时候,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在您的眼前。所以我衷诚的恭祝各位,迟迟早早,总有一天,当您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庄严美丽的西方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及清净大海众菩萨。谢谢各位。

楞严咒回向偈篇五

一、引言(100字)

楞严经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诸经之王”。它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佛法的核心思想,并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在修学楞严经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我认为,通过阅读、默记、品味和实行,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更深层次的与佛教相处的方式。

二、默记经文与实践(300字)

楞严经中最出名的是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这个简单的咒语在防范邪恶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安抚自己的情绪。在我的修学过程中,我发现默记经文对我有很大的益处。当我遇到困难或压力时,默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唵、嘛、呢、叭、咪、吽”等经文,真的能让我内心得到一定程度的宁静和平静。

此外,我也在实践中发现了楞严经的智慧。例如,经典中讲到“世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教导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于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和经历,而是要更加关注内心的平静和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在实践中也逐渐领悟到这个道理,并且尝试将它融入我的日常生活中。

三、融入日常生活(300字)

我认为修学楞严经不仅仅是在默念经文或者实践中,而是要将它的智慧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生活中我常常会因为小事情而感到烦躁或者不快乐,但是当我回想起「世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时,我就能够放下抵触情绪,变得更加平静和开放。

从这个角度来说,楞严经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控制自己情绪的有效工具。当我们学会了默念经文,并将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我们便能更好地平衡心理上的不适感,并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四、提高修行的效果(300字)

在经文中,楞严经提供了多种实践方式来帮助我们提高修行的效果。例如,跳圈炼魔、九品莲华、般若波罗密等。这些实践助于我们在不同的方面,例如提高精神水平、改善身体功能和增强智慧。我在实践中发现,这些方法能够让我更好地掌控自我,并且帮助我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通过这些实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佛法的智慧,也更加意识到自己的修行之路。我认为,这些实践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改善我们的精神状态。

五、结尾(200字)

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认为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真正理解楞严经。但是,通过默念经文、学习智慧,以及实践中的练习,我已经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我想说的是,在修学佛教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需要怎么做,而是实现了什么样的内心体验。在楞严经的修学中,我们应该学会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这份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深入了解佛教精髓,掌握佛法曲径通幽的智慧。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