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新单位三公经费自查自纠报告(汇总6篇)

最新单位三公经费自查自纠报告(汇总6篇)

时间:2023-09-26 15:35:43 作者:念青松最新单位三公经费自查自纠报告(汇总6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单位三公经费自查自纠报告篇一

根据区纪委等部门《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及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要求,我中心对20xx年上半年“三公经费”的管理使用和公务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根据区有关规定,我中心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两个科室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从制度上对本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和公务卡进行规范。

(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1.因公外出学习考察。上半年我中心没有外出学习考察事项发生,此项费用不存在。

2.公车用车费。中心20xx年有公务用车1辆。中心对公车运行费用实行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经查,在公车管理及专项治理中,中心如实登记上报公务车辆情况;节假日严格执行公务车辆封存备案制度;不存在超标准配备公车或豪华装饰公务用车行为;不存在公车入私户行为;不存在利用职权向企业或下属单位调换、借用、租用汽车行为。

3.公务接待费用。我中心严格按程序和规定标准控制支出,公务接待费用报销时必须同时有主任和副主任共同签署的发票单据,财政才予以报销。经查,中心上半年不存在公款大吃大喝及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等情况。

(二)公务卡制度执行情况

本单位的公务卡尚在申领当中。

根据自查结果,中心对严格"三公"支出管理,提出了几项强化措施。

三是全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使用;

四是控制公务接待费用。严格控制接待标准;

六是规范财务管理。公务费用支出实行计划管理,规范批报手续,实行"一支笔"审批和财务公开制度。

单位三公经费自查自纠报告篇二

“三公”经费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以来,我单位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整改落实措施,并认真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县人大办公室本着节减“三公”开支的原则,规范了公务接待推行廉政性,严格公务用车制度等,截止xx年9月我单位“三公”经费实际支出金额41.475万元,其中会议费30.41万元,公务接待费3.85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7.2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370万元。预计xx年全年支出数将控制在53.75万元以内,比xx年减少“三公”经费支出5.6万元。

无漏报、虚报、错报“三公”经费支出问题。

(一)不存在违规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组织参加活动的情况;

(二)不存在违规增送现金、有价证卷和贵重礼品、纪念品情况;

(三)不存在额外配发生活用品情况;

(四)不存在超标准接待提供食宿和交通、服务情况。

(一)不存在超编制或未经批准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情况;

(二)不存在超标准购置或豪车装饰公务用车情况;

(三)不存在虚列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问题。

(一)不存在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出国(境)团组情况;

(二)不存在接受或者变相接受企事业单位资助、或向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和下属单位摊派、转嫁出国(境)费用等情况。

(三)无出国(境)活动。

(四)不存在核销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开支和计划外费用、核销虚假单据等情况。

召开会议能够按规定批准等管理情况。

单位三公经费自查自纠报告篇三

根据省委开展“六项集中行动”的部署和要求,省财政厅负责牵头“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检查集中行动,三公经费问题整改措施。对此,我们高度重视,会同省纪委、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省审计厅等有关部门,制定行动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为全面了解各地各部门“三公”经费使用管理情况,省财政厅牵头开展了集中检查。检查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自查范围包括11个市、129个省级部门,实现全覆盖。根据自查情况,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对省交通厅等10个省级部门和杭州、嘉兴等2个地级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重点检查。

从检查情况看,各地各部门都能较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各项政策规定,并结合实际,制定了贯彻实施意见和细化措施。同时,在年初已经压缩“三公”经费预算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管理,挖掘潜力,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和行政成本,各地各部门预计全年“三公”经费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执行情况看,1-10月,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拨款“三公”经费支出55.6亿元,同比下降15.5%,其中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26.6%。另外,经过前3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各地各部门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未发现设小金库和其他严重违反财政纪律的现象。

在9月底的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1-8月的数据为例,省级部门中,仍有30个部门的“三公”经费支出总数、19个部门的因公出国费、5个部门的公务接待费、54个部门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较上年同期增长。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公出国费增加主要是出访任务增加或期限提前;公务接待费增加主要是有不可比的大型活动或接待任务;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增加主要是有新购车辆或车辆保有数量增加。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所涉单位整改态度积极,都承诺尽快整改到位,确保年度“三公”经费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对一些带有普遍性或有客观原因的问题,省财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完善相关制度。

除了做好专项集中检查外,省财政厅及相关部门还注重从源头入手,大力推进“三公”经费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严格“三公”经费预算管理。

二是完善厉行节约规章制度体系。

根据工作方案和职责分工,相关职能部门在集中检查、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公务用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初步构建起厉行节约的制度体系,为“三公”经费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其中,由省财政厅起草的《关于切实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省国资委制定的《浙江省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省外办制定的《浙江省省级领导因公临时出国若干规定》、《浙江省厅局级以下国家工作人员因公出国管理的.若干规定》等4个文件已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发文执行。由省财政厅牵头制定的《关于做好公务用车登记上牌和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省国资委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管理的意见》,省接待办制定的《浙江省委省政府公务接待工作规程》,省审计厅制定的《关于建立健全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制度的意见》等4个文件已完成起草,正在报批发文过程中。

三是积极推动“三公”经费公开。

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全省“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方案。10月底,在公开省级“三公”经费汇总预算的基础上,64家省级部门首次公开了“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积极推动市县“三公”经费公开进程,制定了时间表,明确要求年内20%的市县公开“三公”经费预算,至20xx年全省所有市县都要公开“三公”经费情况。

省财政厅将按照省委部署,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监管,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确保我省“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一是继续推进“三公”经费支出制度建设。完善“三公”经费管理的支出标准体系和支出管理规范,明确开支标准,从制度层面约束“三公”经费支出行为。

二是深化“三公”经费公开。继续做好省级“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细化公开内容。指导省级部门认真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逐步扩大公开范围。督促市县按照已经明确的时间表,扎实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

三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深化全口径综合预算改革,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的收支活动。细化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各项支出标准,健全各项资产配置标准。加强资金支付审核,强化预算刚性,对“三公”经费、会议经费等,严格控制调整追加,完善公务卡使用和结算制度。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扩大绩效跟踪和评价范围。严格财经财务纪律,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单位三公经费自查自纠报告篇四

根据休办秘【20xx】91号文件精神,我镇财政所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开展“三公经费”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我镇没有该项费用支出。

二、公务接待费

20xx年下半年,镇党委、政府要求财政所根据县纪检、财政、审计三部门8月21日下发《20xx年休宁县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限期整改通知书》的要求,针对本镇存在的`问题已进行了对照整改。

20xx年度我镇公务接待指标为24万元,实际支出24.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4%。

1、强化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按休办12号文件规定执行,有效控制超标准公务接待,通过下半年整改后,公务接待方面对上级部门来人接待一律安排在镇政府食堂就餐,午餐一律不安排酒水。特殊情况由党政主要领导另行安排,如招商引资工作方面,确因工作需要采取就地接待或镇外接待方式,但不得超标准接待,每年必须控制在食堂外安排公务就餐的不得突破年度指标总额的30%。详细核算公务接待报销单据“三单合一”是否齐全完整,报账金额是否一致,就餐标准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对不符合“三单合一”标准要求的坚决退回,不予报账。

2、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政支出,严格执行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坚决纠正用公款购买土特产、礼品和县派出机构直接到镇财政报销费用现象,已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三、公务用车费

我镇共有公务车辆3辆,分别为皖j55049、皖j50031、皖j57697。20xx年度公务用车费用支出17.1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17.1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1%。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制度,镇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公务用车的,必须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用车,否则一律视同为私自用车不予报账,财政所在办理报账审核时必须认真核实各部门工作人员“公务用车清单”与报销的发票是否一致,防止公车私用等违规现象的发生。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在自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报销凭证审核不细致;帐务处理不严谨,科目使用不规范,不能真实反映每笔经济业务活动情况。对此,镇党委要求:一要进一步规范“三公”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镇政府落实规定的《十条意见》,防止发生违法违纪和不廉洁行为;二是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落实“一把手”不直接分管制度,并加大对各项经费支出的把关和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出现漏洞;三是镇财政所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三公”管理规范运行。

单位三公经费自查自纠报告篇五

市财政局:

根据石嘴山市监察局、财政局《关于开展三公经费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室对执行“三公经费”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8月份“三公经费”合计支出11.48万元,是“三公经费”控制数的68%。其中:公务接待费4.98万元,比同期节约2万元,是“三公经费”公务接待费控制数的125%;会议费0.82万元,是“三公经费”会议费控制数的13.67%;车辆运行费5.68万元,是“三公经费”车辆运行费控制数的81.14%。

无用公款大吃大喝,或进行高消费、娱乐等情况发生。

(一)公务接待费超出了年度控制标准。超标主要原因:度控制数指标太低。我室公务接待费决算数为11.16万元,公务接待费控制数为4万元,控制数仅为的35.84%,指标数偏低。

(二)车辆运行费指标数偏低。决算数为6.86万元,控制数为7万元。相比,车辆运行费略有增加,原因是1-3月份实有车辆数1辆,全年2辆车。

今年以来,我室高度重视,召开了主任办公会议及全体会议,专题部署安排了“三公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一)提高工作效能,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成本意识,超前谋划,保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对会议经费的管理。控制会议时间、会议规模,尽量利用机关会议室,能够简化会议形式的尽量简化。

(三)加强对考察及差旅费的管理。控制出市、区外参加会议及考察的人数。不安排没有实际意识的考察学习活动。

(四)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公务用车修理、用油等行为,每月对公务车耗油、修理、过路过桥等费用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按时审核车辆外出情况,加强车辆使用监督,最大限度提高单车使用效率。

(五)加强对会议接待的管理。减少公务活动中不必要的接待,对公务活动中能不接待的尽量不接待,对确需要发生的公务接待,则视来宾及活动安排情况,能简化接待就简化接待,能降低标准就降低标准。

单位三公经费自查自纠报告篇六

“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及公务卡制度执行情况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局属各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三公经费”管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三公经费”管理执行情况的日常事务。

1、公款出国(境)费

今年第一季度我局没有出国(境)事项发生,此项费用不存在。

2、公务用车费

我局对公车运行费用实行定点维修、统一保险和统一报废更新制度,每季度对燃修费用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如实登记上报公务车辆情况,节假日严格执行公务车辆统一停放在单位院内的规定。

3、公务接待费用

我局的公务接待严格执行“三定”、“四不准”制度,不存在公款大吃大喝及高消费娱乐等情况.

根据自查结果,我局严格“三公”支出管理,提出了九项强化措施。

1、提高工作效能行政成本意识淡薄;

措施:增强行政成本意识,努力提高执行力,超前谋划,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公务车用油管理不够规范

措施: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公务用车修理、用油等行为;最大限度提高单车使用效率。

3、用电浪费

措施:加强用电管理。对电脑、照明空调等电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等,提倡节约用电。

4、纸张耗材浪费

5、超定额接待现象

措施:控制公务接待费用。严格执行“三定”、“四不准”制度,控制接待标准。制定《布尔津县广电局“三公”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办公经费、纸张耗材等有明显下降,干部职工节约意识明显增强;公务接待费用未出现超标现象。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