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汇总5篇)

2023年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汇总5篇)

时间:2023-09-26 15:17:33 作者:雨中梧2023年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篇一

数学论文选题是找“热门”还是“冷门”?“热门”课题从事研究的人员众多,发展迅速。

如果作者所在单位基础雄厚,在这个领域占有相当地位,当然要从这一领域深入研究或向相关领域扩展。

如果自己在这方面基础差,起步晚又没有找到新的突破,就不宜跟在别人后面搞低水平重复。

选择“冷门”,知识的空白处及学科交叉点为研究目标为较好的选择。

无论选“冷门”还是“热门”,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要性选题应从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

(2)创新性选题应是国内外还没有人研究过或是没有充分研究过的问题。

(3)科学性选题应有最基本的科学事实作依据。

(4)可行性选题应充分考虑从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研究方案切实可行。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篇二

从选词,造句,段落,篇章,标点符号都应正确无误。

4.2语言表达清晰简洁

语句通顺,脉络清楚,行文流畅,语言简洁。

4.3语言朴实

语言朴实无华是科技论文本色。

对于科学问题阐述无须华丽词藻也不必夸张修饰。

总之撰写论文应有感而写,有为而写,有目的而写。

借鉴他人成果,博采众长,涉足实践,提炼新意,在你的论文中拿出你的真实感受,不简单重复别人的观点,这样的论文才可能发表,并为广大读者接受。

相关阅读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篇三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xxx教学方法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探究

小学数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9和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研究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六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答式学习课堂教学怎样转向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农村课堂的有效交流

浅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浅谈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层次性体验”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低段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点滴

“观察、品味、顿悟”我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润物细无声--小班化数学作业面批有效策略的尝试

“我的妈妈体重50千克”对培养良好数感的思考

“圆的面积”教学一得

利用图解法解决逆推题

我教《24时计时法》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可能性”的反思

折线统计图折射出的“光芒”

《平均数》教学反思

数学课堂上的“失误“也是一种资源

幽默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

“圆的认识”教学片断与反思

计算机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听课反思

听“逆向求和应用题”有感

小学低年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反思

“相遇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如何提高课堂语言评价的有效性

剩下两只小鸡怎么办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调商”的教学反思

由教学《分数的意义》想到的

《六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巧妙推导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令人意想不到的“日期”

深钻教材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准备

《学看钟表》教学反思

别忽视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升“三”大有作为

从生活实际引入感受“数学生活”的快乐

课改路上再次品味计算教学

《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反思

从“授之以渔”到“善用之渔”

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探索

张湾中心校《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需要因材施教

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教育学生

教学情境与学科性的协调统一

关注学生用好教材

为什么学生忘记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20以内的退位减

让时间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

将美术学科中的手工制作迁移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教学中的“三个”学会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数学史走进我的课堂

教学“实际问题”的点滴感想

开放-创造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和谐学习氛围

“认识线段”教学片断与反思

“认识角”教学片断与反思

由“质数和合数”引发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篇四

[1]钟志贤.如何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j].远程教育杂志,2005(4).

[2]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5).

[3]戴尔・申克着,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谢景力.数学概念的二重性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湖南教育,2006(30).

[5]钟志贤.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6]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徐速.国内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综述[j].心理科学,2003(5).

[8]2001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司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9][10]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朱德全.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06(5).

[12]陈勃,沈继亮.指向问题解决的教育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篇五

[2]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4]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5):1-5.

[5]徐小建.例谈几何变式训练[j].中学学数学杂志.(10):8-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一一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47.

[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

[9]raocr.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石坚等译[m].台北:九章出版社,.前言.

[10]m・希尔伯曼.积极学习.陆怡如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4.

[1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教育出版社.1990:190.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