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2023年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实用10篇)

2023年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实用10篇)

时间:2023-09-26 09:55:00 作者:笔尘2023年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实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篇一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把读贯穿课堂始终:朗读——读中感悟;诵读——读中生情;诗歌朗诵——以诵立志。

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生字,练读课文,理解题意,把握诗歌内容。

一、谈话导人

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谁来读题。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

还可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么来读。

(陶醉或发问)

二、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

1、情绪渲染: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

(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师: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

学生朗读水平不一,是一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学生的朗读过程可以这样进行:

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

2、群体评议高低,个体介绍朗读理解。

3、再作新的朗读体验。

教师的欣赏、评点、引导有机结合在其间。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字?哪些字感觉较难写难记?

2、重点指导下列生字。袍、裸:衣字旁,别写成示字旁。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学生描红、临写)

品诗韵,赏语言,用情诵,立志行。

二、咀嚼诗歌韵味,探究表现特点。

1、师:同学们朗读得都很尽兴,很投入,朗读中你体会到诗歌韵味了吗?(板书暗示:语言——情韵)

2、师:请同学们先自己默读,体会,将自己的感受、发现有书上注下来。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议一议,十分钟后集体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作出评价或引导。

之一:植树的场景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的植树经历。如言:提着水桶,扛着树苗,走向旷野——满怀激情。挖坑,放苗,回土,浇水——一脸欢笑。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情感作者表达出来了吗?品赏体会:“踏”春风?意韵:春风是轻柔的,脚步是轻盈的。

之二:植树的意义

1、课文中写了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2、有哪些语言特别有味?

之三、结尾段的色彩

1、教师引读第1.8节。

2、比较两节有什么异同?两段能交换吗?(学生比较并说说理由)

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4、哪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的意义之大?(划出有关词语)(板书: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5、此刻“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你读着呢?

三、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既恰当又不重复的词语。

()的家园

()的树叶

()的秋天

()的果园

()的家园

()的树叶

()的秋天

()的果园

2、完成课后第四题写话练习: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篇二

知识:学习本课生字,“谣”、“裸”进行形近字比较,能正确书写。随班生读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随班生读课文

能力: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意:能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韵味。

对策:指导读准字音,如“锨镐”、“裸露”等词语;指导读通句子,注意停顿;让学生边读边想着画面。

[教学准备]

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一、修改: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

1、同学们,今年的大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大雪消融,万物复苏,春天已向我们走来。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一首与春天有关的诗歌。

2、板书课题: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提醒学生注意写准确“染绿”。

同学们,读读这个课题,说说你对这个课题的理解。

3、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春光怎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呢?学完诗歌,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诗歌,流利通顺。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修改: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自由练读。

3、检查初读情况。

出示词语随班生读词语

歌谣绿袍裸露煎熬寂寞枝繁叶茂

松鼠咆哮叽叽撑起锨镐青山碧岭

指名读,齐读。

让学生说说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指名读第一小节。

注意节奏: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

(2)指名读第二小节。

读准音节:锨镐叮叮当当歌谣

锨镐:锨,铲土的工具;镐,刨土的工具。都是植树要用的工具。

注意节奏:奏响了/植树歌谣滋润着/棵棵树苗

(3)指名读第三、四小节。

读准音节:裸露煎熬寂寞枝繁叶茂

注意读好节奏。

(4)指名读第五、六小节。随班生读课文

读准字音:搭窝筑巢叽叽直叫又蹦又跳

彩翼:翼:翅膀。彩色的翅膀。

老雕:又叫鹫,是一种很凶猛的鸟,羽毛褐色,上嘴钩曲,眼大而深,钩抓锐利有力,飞行能力和视力都很强,捕食鸟兽。

(5)指名读第七小节。

读准字音:浑浊咆哮轻抚河畔

读好长句: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6)指名读第八小节。

三、再读诗歌,了解大意。

1、齐读诗歌,注意读准确,读流利。

2、同学们,读了这首诗歌有什么感受?随班生读课文(轻快,充满激情)

3、自己试着把这种轻快和激情朗读出来,自由读。

4、通过朗读,你读明白了些什么?随班生读课文

引导学生基本理清诗歌的思路,搞清楚“我们”到哪里植树,怎样植树,植树以后荒山野岭的变化。

5、全文可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首尾呼应,“荒山野岭”与“青山碧岭”相对比。

6、配乐齐读课文。

解题

春光:春天的景色。

题目“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

2、让学生去发现这两小节的联系。

3、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如何保护环境。

板书设计: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进军荒山野岭

植树

走遍青山碧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篇三

一,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三,分课时教学难点:初步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五,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了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板书课题: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写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劳动工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可分几部分 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文章首尾呼应)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

三,指导写字

鼠:笔划较多,注意顺序,间架.

描红,临写.

四,作业设计:

1, 熟读课文

2, 抄写书后练习3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三,分课时教学难点: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

指名分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 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颗颗树苗

(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

交流,板书:黄山披绿坡 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 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

(6)指导朗读第3-7节

听课文录音,自由练习 朗读

"开火车"朗读,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深化中心 )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 )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滋润(           )  抖动(           )   拥抱(           )

2、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选用下面的词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 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 荡漾

要求:自拟题目.

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2,熟练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

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 (首尾呼应)

环境变美丽

青山碧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篇四

话如此说,关键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否凸现这一教学意愿,现时的许多教学设计往往有意识,但过程设计反映出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流程都是依然围着教材内容在打转转,换汤不换药。这也说明教师对怎样落实语文教学工具意义。怎样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还没有建构起清晰的经验结构,因此,本教学过程设计力图体现上述教学意图,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就这篇课文的具体教学过程设计拟如此进行:

一、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

(一)师生谈话:同学们读过哪些诗歌?喜欢朗读或朗诵诗歌吗?为什么?

(二)师: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一首诗歌好吗?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吧。

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四)师: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

学生朗读水平不一,是一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学生的朗读过程可以这样进行:

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

2、群体评议高低,个体介绍朗读理解。

3、再作新的朗读体验。

教师的欣赏、评点、引导有机结合在其间。

二、抄写生字词,当堂反馈识字结果。

(以上是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三、咀嚼诗歌形式,探究表现特点。

(二)师:请同学们以上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一起读读、议议,然后作集体交流。(可以在书上有关处作批注)

(三)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作出评价或引导。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篇五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3、生齐读课题: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擅长穿针引线,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营造出课堂的情趣。用激情的语言自然地引出新课,让学生打开久封的心门,随着这暖暖的春光在跃跃欲试中走向文本。

1、自由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语,读通、读顺诗文。

2、指名分小节读,相机正音,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3、读后思考,组织交流:在每一小节诗文中,你读懂或感受到了什么

4、整体浏览全诗:全诗在结构内容上有何特点(引导感受“拟人”这一修辞手法)

[这首现代诗语言比较浅显内容不很深奥,学生初读后对诗意会有领悟。但由于文本容量较大,又有些“形散”,因此,有必要扎扎实实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惟其如此,后面的教学才能顺利展开。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读,评读。

(2)交流感受:读着读着,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想象向荒山野岭进军的画面。体会“踏”和“撒”字眼外的含义。

(3)感情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等。

2、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2)指读诗歌,感悟形象:诗人撷取了哪些景物展现给我们的

(3)再读诗歌,感悟特点: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4)诵读想象,进入情境:边读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学习五、六、七小节。

(1)出示插图,引导观察重建后的绿色家园,大家有何收获与感受呢

(2)感情朗读第五、六、七小节引导体会森林的美丽景色,动物、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3)师范读第五、六、七小节,听后交流:你们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感情朗读练习:指读、评读、赛读、齐读等。

[抛开烦琐的提问和分析讲解,取而代之的是多层次、多形式、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即丰富了语言库存,双训练了语感,陶冶了情操。

4、学习第八小节。

指名多人读后,交流:从“向荒山野岭进军”到“走遍青山碧岭”你有何感想。

对比读第一、第八小节,体会反复的修辞手法及两小节的情感差别。(如果说诗首是对诗歌主题的暗示的话,篇末则是全诗的升华和强调)

[意境是诗的核心,是诗人精神境界的艺术表现。阅读诗歌能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即能够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可以与作者心灵交汇,相互融合,产生共鸣。因此,教学这一环节时,应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文字返回到原本真实的状态,让诗歌所描给的形象、声音、情感,逼真地再现出来,使学生欣赏着最美的画面,逐层渐进地进入诗歌的境界之中。

1、配乐指读,其余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2、配乐背诵,鼓励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3、合作探究:为什么说“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音乐的辅助效果有时可以超过语言的描述。在轻快活泼的音乐渲染中,学生美美的读,读出最真的情;静静的想,想出最美的画。驰骋在文字的世界,飞扬在想象的天地,学生的收获是丰厚的,而回归整体的合作探究,也让心灵的体悟更为清晰明朗。

课外建议:能过阅读、绘画、观赏、描写等途径去了解森林和保护环境的作用,感悟建设绿色家园的重大意义。

[立足文本,超越课堂,回归自然,多渠道、多途径地去亲近自然、建设自然。凭借着教材,我们要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学习生活空间,这不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篇六

教学内容: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能哪些自然景物能感受到?你能用哪些成语、哪些诗句形容春的景象?(草长莺飞、白花争艳、春意融融……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说说你眼中的春!

3、此时此刻,我们教室里师生一堂,暖意融融,而窗外草长莺飞,春意融融,这阳春三月,是白花争艳的季节,当那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地滋润着大地的时候,这更是一个植树造林、绿化地球的季节。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教师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

歌谣绿袍裸露煎熬寂寞松鼠叽叽支撑锨镐

(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

5、学生点评。

6、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能够做到准确、更流利。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分男、女生读第一、八自然段,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

2、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篇七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周周二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三月我们有什么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出示课题: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诗歌和以往的诗歌存在着不同点,它的意象比较明确,语言的跳跃性不大,没有使用一些比较深奥的修辞手法,这就为理解带来了方便。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读绿线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

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祖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教学中应该抓住诗歌的对比因素,进行对比教学。诗歌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形式上是相似的,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第九册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结构就是这样)。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板书: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第一部分(第1节)

第二部分(第2-7节)首尾呼应

第三部分(第8节)

第二课时第一周周三

1、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一、复习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一片。“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节?自己试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现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我们”“撒一路欢笑”“锨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表现春光的温暖、丰收的展望、劳动的快乐、绿色的喜悦!让学生通过朗读,通过字里行间和这些植树的孩子们共享他们的快乐。

(3)解释水土流失,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保持水土的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怎样的变化?

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生活得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安宁。)

诗歌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诗歌的意思。在这篇诗歌的教学中,应该抓住重点词语(如“林涛”“煎熬”),意象(如“小鸟”、“松鼠”、“小兔”、“小猴”)展开想象,进行情境设置,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森林美丽的景色、小动物们快乐的生活,动物与自然、人与自然、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

(6)指导朗读第3~7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板书:青山碧岭--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要求:

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板书: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林涛、动物的家

教学反思:

全诗就是先抓住植树时所发出的声响,来折射出劳动的场景,写出人们欢快的心情,简洁而传神。然后抓住荒山的变化、小动物的高兴,河水的变清等来写,虽然只抓住了几点变化,但却生动地展现出了植树给荒山野岭所带来的巨变。

1.把主动权交换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学,自己讨论难字写法,而且还分解写字笔画教学,收到良效。

2.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感受动物们生活得无忧无虑的情景,感受人们生活的美好、安宁。

3.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篇八

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小灵、玉月、张佳、王红、阿里这五个育才小学的`少先队员,约好到荒山野岭――“石头山”种树,为人民造福。

他们扛着几大捆树苗和几把铁锹、铲子,手里拎着浇花水桶、几瓶水、肥料和一些医药品。身穿校服,脖子上带着红领巾,腰中系了块布条,上面写道:“育才小学红领巾为人民服务”。就这样,他们向“石头山”最难爬的荒山顶攀爬。他们手牵着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攀上了石头山顶。

他们还来不及喘口气,就各自拿起铁锹挖起坑来。张佳一不小心,人朝后仰了下去,幸好小灵反应快,奔过去扶起了他。还好,只是摔破了手,他吸了吸血,便又挖起坑来。过了一段时间,坑终于全挖好了。但玉月由于一时激动,差点滚下山坡。

接着,小灵拿起根树苗,往坑里一放,扶直,玉月把土填上,王红把土踩紧,就这样他们植了一棵又一棵树。该浇水了,可哪里有水呢?便派阿里这个大力士提着桶去找水。阿里找遍了整座山,就是找不到一滴水,甚至连一滴脏水也没有。没办法,只能沮丧地回去了。后来,大力士阿里想出了办法:用喝的水去浇树。大家都反对道:“烧开的水浇树会使树死的”。

于是大家在山脚下挖了个大深洞,终于找到了水源!玉月连忙上山把水桶取了下来。阿里打了满满一桶水,连腰都快要折断了,可就是拎不动。于是,他又喊来了王红,两人一起往上抬。可是,抬到半山腰时,王红一失足,两人便一起滚下山去,摔得头破血流。这时,小灵听见了尖叫声,连忙提着药箱下山。拿绷带把他们伤囗扎好。

他们喝了囗水,眼前仿佛看到这儿不再是座荒山,而是座青山。大家唱了首《少先队队歌》,又念道: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篇九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写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劳动工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划较多,注意顺序、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颗颗树苗

(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

交流。

板书:黄山披绿坡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

(6)指导朗读第3~~7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要求: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板书: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

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首尾呼应)

环境变美丽

青山碧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春光意思篇十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二、初渎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渎绿线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

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f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渎

(2)讨沦: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趴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片。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节?自己试-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现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保持水土的关系

(4)默读第3-7竹,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牛活得无忧尤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安宁。)

(6)指导朗渎第3~?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板书:青山碧岭--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

要求:

自拟题日: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荒山披绿装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