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最新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大全5篇)

最新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07:57:16 作者:碧墨最新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篇一

本堂课较好地落实了语文教学理论。采用了对话阅读,师生互动。采用的方式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如:“你最难忘的是哪个细节?”“你体会最深的细节?”“请你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讨论。”“他的回答你满意吗?”因为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如:“斯科特关心他的夫人,其精神使人佩服。”“是什么促使他去关心他的夫人呢?”“爱情!”“那对祖国、民族又是什么情感呢?”“爱。忠诚。”

本课我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我的归纳总结理性分析又是建立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的。在设计上有较大开放性,提供给了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和机会,提供了平等协作的氛围,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导方式做得较好。在讨论“最后三人走向死亡”的段落,学生一连提出了六个问题,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有些问题我在备课时没有预设到。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常常能迸发思想的火花,这种火花也正是我们所极力追求的。

不足:该课时所教内容较多,没很好的对课文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甚至有个别学生对课文还比较生疏,这也许是我的预习工作没做好的缘故,学生自主质疑时抽生面有些窄,可能导致还有学生想提问而没有机会,我也因此丧失了和更多学生交流的机会。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篇二

《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尤其是男生对探险类的话题较感兴趣,但由于该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人公国籍等方面都与学生差异较大,所以“悲剧”一词尚易理解,“伟大”二字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在确定本节的课的重难点后,我将以下两个环节作为本节课的重头戏:

一、理解本课的主旨主要是理解“伟大”二字,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斯科特一行人的颂扬之情。为此,在学生能够指出悲剧“悲”在何处之后,我便将重心放在了解读“伟大”二字上面。首先,我让学生找出文中能体现出“伟大”的句子。为了便于学生找准,我设计了如下句式:“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伟大,表现了他们的。精神(品质)。”并自己给出了一句示范。有了这样一个抓手,学生就能较为轻松准确地找出这类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其次,对学生找出的能体现“伟大”二字的句子进行品味。让学生找出句子后大声地读出来,然后学生品析、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在学生理解句子后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找——读——品味——情感朗读”这四步,使学生对作者的颂扬之情有了深刻的理解。由此,学生对“伟大”二字的理解便轻而易举了,而老师在其中只是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拓展延伸部分:假如你是凯旋而归的阿蒙森,请给斯科特写一封信。阿蒙森是斯科特的对手,由他之口表达出的对斯科特的敬佩更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由于前面已对“伟大”一词作过深入解读,学生此时争先恐后地想要借阿蒙森之口表达对斯科特的敬意。信的内容虽然都是表达敬佩之情,但每位同学的抒情点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感人至深。听完学生的回答后,老师也作了一个示范,朗读了一封自己创作的给斯科特的信,并满怀敬意地朗读出来,至此,将本节课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从一张张动情的小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的灵魂受到了冲击,对探险事业有了自己的理解。

当然,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对于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课堂语言不够优美。本次教学的主题是“散文教学”,散文的语言大多优美,值得玩味。在教学这样的文章时,教师的课堂语言自然也应与文章的语言相衬。而我,由于缺少平时的积累,“语到用时方恨乏”,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环境。

二、朗读时间不够。散文本就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主旨的,尽管在探究“伟大”一词时我带学生品味了语言并进行了情感朗读,但对于散文而言,这样的朗读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课堂的安排正好控制在40分钟里,但40分钟里让学生读的时间不足10分钟,总以为课堂时间的宝贵,宁可多作一点分析也不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文本。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朗读中让学生心领神会岂不比教师讲解灌输要好?!

一次比赛一步成长,一段经历一份收获!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地进步。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篇三

当然,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对于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不足之处:

本次教学的主题是“散文教学”,散文的语言大多优美,值得玩味。在教学这样的文章时,教师的课堂语言自然也应与文章的语言相衬。而我,由于缺少平时的积累,“语到用时方恨乏”,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环境。

散文本就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主旨的,尽管在探究“伟大”一词时我带学生品味了语言并进行了情感朗读,但对于散文而言,这样的朗读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课堂的安排正好控制在40分钟里,但40分钟里让学生读的时间不足10分钟,总以为课堂时间的宝贵,宁可多作一点分析也不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文本。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朗读中让学生心领神会岂不比教师讲解灌输要好?!

一次比赛一步成长,一段经历一份收获!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地进步!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篇四

1本堂课的设计理念与意图

1.1理念

1.1.1“用教材教”

1.1.1.1一堂课学生收获了什么?

1.1.1.2我给予了学生怎样的引导?

1.1.2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

1.1.2.1如此好的范文,我运用了吗?

1.2意图

1.2.1学生有所获

1.2.2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收获

2本堂课目标达成度

2.1重点词语掌握

2.2结构与写作方法的引导

2.3感悟两人伟大的友谊及敬业精神

3本堂课存在的问题

3.1概括地讲了两人伟大的友谊,学生并不理解

3.2厌恶、宁愿缺少注音,应再强调。

4来自同事的评价

4.1学生朗读上的巨大进步

4.2将重点词语提前写好,并适时强调

4.3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4.4评价语言很有针对性

4.5非常有耐心地在引导学生

4.6“敬业”――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7对“概括”的提问要更具体化

4.8宁愿、厌恶的读音要标注

5继续努力的方向

5.11.继续加强朗读训练

5.1.1方法

5.1.1.1自身加强普通话训练

5.1.1.1.1听范读录音

5.1.1.1.2听广播

5.1.1.2教师范读与学生范读相结合

5.1.1.3及时指出学生朗读时的`不足并引导

5.1.2行动

5.1.2.1持之以恒

5.22.继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5.33.继续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5.44.平时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

我的更多文章: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10-1721:37:53)[听课感想]多给学生一些表达的机会(2016-10-1122:26:51)学生写出的优美开头(2016-09-2822:03:20)语文学习,也要得法2――缩句的训练(2016-09-2122:15:57)语文学习,也要得法――《瑞恩的井》教学所思(2016-09-0521:52:11)我的开学第一课(2016-09-0206:18:14)“注意力集中!”(2016-05-1906:45:18)学生作文写作现存问题小析(-12-0206:45:33)抓动词,做动作,学方法(2015-11-3020:43:14)我班钢笔字书写现存问题及建议(2015-11-1021:59:45)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篇五

《伟大的先人》一课,历史跨度大、内容涵盖量丰富、与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把收集资料、了解历史等大量的活动放手给了学生,让学生借助于书籍、报刊以及网络等多种知识平台完成预习工作。在课堂上,为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掌握和消化知识,我让学生通过交流故事的方式,把在课前了解到的历史人物事迹及性格特点展示给大家。这种方式,一方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以学生的“说”代替了老师的“讲”,化枯燥为有趣,变讲台为舞台,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力,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这样的`教学改革,真正让学生走进了课堂,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交流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倾听等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进而学会思考、搜集、分析和整理资料的学习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