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最新大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般 大学生论文题目(汇总5篇)

最新大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般 大学生论文题目(汇总5篇)

时间:2023-09-26 04:44:27 作者:MJ笔神最新大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般 大学生论文题目(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般篇一

2、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

3、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编制——在46名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

4、北京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及教育建议

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6、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

7、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

8、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9、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

10、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客观性量具构建的先导研究

11、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

12、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13、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14、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

15、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

16、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

17、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

18、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

19、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

20、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大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般篇二

2、接纳承诺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应用与展望

3、上海市高危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5、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网络行为

6、艺术疗法及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路径探析

8、关注、关心,静待花开——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9、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0、自媒体时代下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改进

1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12、青少年睡眠习惯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13、汶川地震10个受灾市县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4、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群体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

15、功能性音乐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

16、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17、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遵医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18、生态系统理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9、社会情绪学习对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影响探析——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

20、积极青少年发展视角下的心理健康预防与促进

21、加强心理干预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2、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

23、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经济环境分析

24、瑜伽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述评

25、武清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26、儿童青少年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27、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青少年轻度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

28、移动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29、积极家庭教育理念下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路径初探

30、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31、基于“三位一体”思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32、浅析手机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

33、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34、基于希望感研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38、以美术教学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39、主观生活质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40、基于素质教育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1、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非生态问题的治理

42、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成长

43、自媒体时代下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44、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45、自我同情有益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46、希望感研究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47、青少年学习焦虑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建构

48、浅析在思想政治学科中渗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49、青少年抑郁症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50、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51、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测验量表编制及常模建构

52、论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53、当代农村青少年性别差异对性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

54、微信平台在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55、从三级预防保健理念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56、青少年人际宽恕与心理健康:愤怒和主观幸福感的多重中介作用

57、挑战与应答:国际视野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保障探析

58、探讨高尔夫球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启示和影响

59、心理赋能及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启示

60、国内外流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大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般篇三

2、浅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3、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4、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管理探析

5、谈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6、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7、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8、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以张掖市中小学为例

9、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10、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

11、小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兰州市安宁区某城区小学为例

1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1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4、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辅导策略——以兰州市安宁区某小学为例

15、浅谈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16、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小学数学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绩为例

17、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8、浅析心理健康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的价值

19、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有效性研究

20、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初探

21、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以沈阳市__小学为例

23、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

24、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25、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涂鸦”语言

27、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8、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设计的思考

29、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究

30、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31、甘肃省偏远山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评估

32、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3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34、关于小学思品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35、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37、小学语文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思考

38、浅谈庆阳市合水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

39、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40、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

41、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42、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

4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44、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方法

45、情境育心相伴成长——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46、实践型小学心理健康社团活动的尝试

47、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综述

48、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49、小学体育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50、每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

51、用画陪伴用心助力——江苏省江阴市北大街小学绘画心理健康教育掠影

52、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53、组织活动,开展小学高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4、新时期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55、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

56、浅谈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7、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8、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实践

59、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60、用“爱的教育”思想引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般篇四

准备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写毕业论文的关键,这个其实在整个大学阶段都会有伏笔,我们可以根据大学感兴趣的学科和方向来确定论文选题的基本方向。

2、中期准备

选定了主题方向,我们就有一个目标,我们可以根据关键词去查阅书籍或者论文来获得灵感,其中查阅书籍可能花的时间比较多,我们可以去知网根据关键词查询论文。这样查询的结果比较快。

一些论文在文章中指出本文有哪些局限性和缺少哪些方面的论证等,往往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研究点来进行研究。有把握的可以直接作为论文标题。

我们主要通过获取信息,选到合适自己写作的论文观点来进行写作。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没有好的标题,我们可以去看一些学术类节目和杂志,找一些灵感来写作论文。或者跟学长、学姐和学校导师请教。

3、后期开题

如果我们选定了标题,接下来就是对标题进行细化,可以选定一些小标题,根据小标题展开论文的论述和写作。

大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般篇五

摘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首先,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最后,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中去。

关键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群众路线落实

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早在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就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提了出来;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总结为55年来我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并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6年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一次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总结为我们党在执政60年实践中,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号召全党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公”即“公众”,“民”即“人民”,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始终领导全国人民为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进行百折不挠的奋斗。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执政62年、领导改革开放32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89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支持不支持、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是检验党的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在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面前,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鲜艳旗帜。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都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危难来临,从未压弯共产党人的民族脊梁;风险考验,不能摧毁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广大党员干部要豁得出去、冲得上去。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一句“共产党员,跟我上!”一次次向人们昭示着: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不追求特殊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这个有着90年历史、7600多万党员,在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62年,目前正领导着空前伟大而深刻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执政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此相反,从上世纪后期开始,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失去了执政地位,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党的内部出了问题,背民情、违民意、失民心,最终成了凌驾于群众之上的特权阶层。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共产党的垮台就是明证。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

这里的“新形势”指的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总的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我们这个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既是历史性的课题,又是历史性的考验,更是当今时代对执政党提出的挑战。

这一挑战首先表现为我党如何提高执政能力,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守为民之责、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一致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以防止滥用职权对党的侵蚀,防止社会意识多样化对党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带来的冲击,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地位观和义利观,构筑起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其次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党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性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利益构成的,市场经济越发展,利益协调的难度就越大。对于执政党来说,所有的政策措施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其中,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这就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处理好现阶段影响党群关系的主要问题。

最后表现为如何解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发扬人民民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民主政治的主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宪法赋予人民参与选举、决策、社会管理、监督的权利。政治参与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及时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便于党和政府及时整合、协调各方利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总而言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呼唤,是我们党加强和改善自身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在新的形势下,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上述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呢?

首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群关系最终要以群众的利益为纽带,群众的利益既包括经济的,又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因而,新一代领导集体强调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提高生产力水平,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使群众得到切切实实的并不断增长的物质利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而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贯彻群众路线,要求全党坚定不移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只要我们党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民群众就会发自内心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坚如磐石。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中去。千难万难,落实可谓天下第一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表明,党要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今天的中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日益成为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在解决关乎群众利益问题的过程中,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能听到、看到共产党人情系人民的声音和身影――我们不会忘记,“非典”肆虐,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轻车简从,下基层、进医院,和人民“零距离”接触;淮河洪灾,温风尘仆仆走上大堤,向灾民嘘寒问暖,同吃一锅饭。人民不会忘记,岁末年关,为民妇追讨工钱;新世纪以来,连续8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专为农民增收而发。我们不会忘记,春节临近,中国领导人身先士卒抗雪灾,国家主席寒冬下矿井,国务院冒险“闯”灾区;汶川地震、世界性金融危机、舟曲泥石流……一次次灾难、一次次危机,我们党经受了一次次新的严峻考验。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定沉着、统揽全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党中央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让民族精神得到充分展现,更让党心、民心空前凝聚。实践一次次告诉中国,也告诉世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患难与共、心手相连,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桩桩亲民、为民、富民、爱民的感人往事,无不彰显出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无不印证着中央领导集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砥砺精神品格。90年的风雨砥砺,我们的党更加坚强伟大,党的机体更加生机勃发;90年的风险考验,我们党更加成熟自信,党的事业更加灿烂辉煌。90年艰辛探索,90载风雨辉煌,不管是“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之一”,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中国共产党这90年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历史,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顽强奋进的90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走向现代化的90年;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

马克思说:“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公众就会支持我们党;我们党“执政为民”,人民就会拥护我们党执政。党――人民,人民――党,这种鱼水相依、血肉相随、声气相通的关系,将产生一种伟力,把中华民族推向到伟大复兴的辉煌峰顶。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