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说明(优秀5篇)

2023年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说明(优秀5篇)

时间:2023-09-26 00:40:45 作者:紫薇儿2023年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说明(优秀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说明篇一

2、 环境设计中木材装饰材料设计与应用

3、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4、 环境艺术设计与甘肃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合研究

5、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体制机制研究

6、 谈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的运用

7、 传统民居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8、 纤维艺术对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分析

9、 3d打印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0、 模式学习优化的文化算法在环境艺术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1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12、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景观设计的措施分析

13、 基于茶元素的古典茶楼建筑风格探析

14、 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

15、 室内艺术设计中光的艺术渲染研究

16、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

17、 绿色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渗透

18、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19、 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20、 设计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扩展表达研究

21、 建筑艺术的自然采光与环境节能设计研究

22、 论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23、 室外雕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地位初探

24、 现代园林景观要素的艺术设计研究

25、 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探析

26、 传统茶元素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7、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28、 浅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

29、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研究

30、 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31、 环境艺术设计在动画漫游中的应用研究

32、 基于传承地域文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33、 全球知识网络时代的新环境设计

34、 环境艺术设计的符号学解读

35、 居住区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初探

36、 黄河三角洲剪纸对环境设计的创新性价值研究

37、 人性关怀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38、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少数民族建筑元素的应用

39、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像素化视觉表现素描

40、 绿色理念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探析

41、 论手绘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42、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分析

43、 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44、 职业教育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45、 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

46、 艺术设计学科科研活动的特点与驱动机制探析

47、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48、 浅析带有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观的东南亚风格室内设计

49、 浅析艺术视角下的“海绵城市”

50、 从环境艺术角度解读工艺美术设计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说明篇二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酒店就业率偏低的现象十分严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与企业,发展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建立真正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建构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依靠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建设职业教育之路。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酒店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专业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情况,不少的高职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并且不断地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但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体系等与学生的需求之间依然存在着脱节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解析

1.以学生为本

高职院校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育活动。酒店管理专业的设置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所以在制订教学方案的时候应该更多的考虑学生的意见。应该先进行充分的调研,将核心课程分解成为几个部分,划定重点,架构好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这样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出专业的人才。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需求,酒店管理是一个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的工作。所以学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这一点,将专业知识的培养与应用实践相结合。多多举办类似实训、社会实践、轮岗实习等活动,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实际技能。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有相应的指导老师,学生在酒店实习的时候也有相应的老师带队。[1]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因为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学校在安排课程时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拓展,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等等,在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长久发展的能力,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酒店就是其今后的主要发展路径。学校不仅仅要培养学生适合岗位,而且要时时关注学生未来的长久发展,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2.以酒店为本

酒店服务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可以为顾客提供主动的、规范化的、快捷周到的服务。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主动将酒店的职业技能融合进课程体系之中。以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为动力,努力进行生产性培训。酒店需要的是具有专业素养和比较强的适应能力的人才,如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诚实守纪等等。酒店需要的是可以立即创造价值的人才,而不是还需要大量培训的人才,这样看来,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与酒店进行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的酒店人才培养策略

1.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与企业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目标的确立需要从学生特长以及企业岗位要求着手。由于酒店企业的组织机构以及职能部门具有不同的划分,各司其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也要进行相应的划分。在制定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时候,让学生与企业共同参与,让学校结合自身的特色,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这样才可以培养出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齐头并进的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

2.发展特色,树立品牌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就是为了向企事业单位输送掌握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只有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可以实现较高的就业率,掌握较多的市场份额,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酒店管理专业要以市场为导向,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更加要注重符合市场的需求,只有在市场上受欢迎,该院校在竞争激烈的'办学环境下才具有一定的生存之地。所以,高职院校在办学时要着重发展自己的优势,在发展自己特色的同时引入企业式的运作模式。只有这样才可以保持高职院校的市场竞争力。

3.建立真正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应该以整个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课程的结构作为设计的理念,形成一体化、完整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2]应该根据酒店的实践任务编写教材。构建科学的教材体系在整体上要做到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模块化、情景化,要建构这样的体系则需要学校、酒店、学生三方面的配合。

4.酒店管理专业应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工作与学习的过程紧密结合才是职业教育院校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典型任务”[3]的分析来确定教育课程的分类,但是这一模式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整个课程的体系做好掌控,为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高职院校需要构建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需要建构自己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和合适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适度的与企业的管理标准进行接轨,将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从业资格考试、实习考核、毕业论文等结合起来。[4]目前情况下,酒店管理相关行业已经具备行业鉴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的机构,这些都是一些有益的探索。

6.高职院校需要建构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就业,要实现学习与就业的对接,就要在平时的校园环境中层层渗透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要与就业进行对接,而且在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上都要与企业进行对接。高职院校必须要构建企业的校园文化之路,把价值观、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专业素养引进校园。[5]加大力度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增加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在平时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先进的企业文化。

7.职业教育未来之路需要依靠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建设

学校与企业进行有机的结合,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吸取酒店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的经验,学校可以根据酒店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对于所有的这些,政府都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引导,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进行改革,使职业教育向着规模化和园区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优势的互补、资源的共享。总之,提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率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共同作出努力,尤其是作为先导的高职院校,更加应该掌握行业的发展规律,进行全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彭宜佳,闫秦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8):5-8.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说明篇三

2、中国风水与环境艺术

3、青岛近代别墅建筑及其环境艺术研究

4、珠江三角洲村镇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5、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6、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7、在民间艺术中探寻现代环境艺术的传承与再开发

8、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研究

9、论城市视觉环境艺术与可持续发展

10、古树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

11、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

12、《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

13、中国传统装饰要素的文化分析及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14、环境艺术与壁画装饰

15、壁画与环境

16、论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关系

17、市政设施环境艺术小品设计研究

18、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析与对策

19、环境艺术设计材料馆学学科建设研究

20、图书馆建筑的环境与艺术设计研究

21、竹文化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与研究

22、环境艺术中传统休闲文化之研究

23、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

24、环境艺术设计在继续教育中的发展探讨

25、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6、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7、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28、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29、宁夏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

30、浅析环境陶艺与公共环境艺术

31、环境艺术设计中“生长型设计”理念的运用

32、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探究

33、环境艺术专业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4、视觉信息在传统环境艺术中的应用与研究

35、三峡文化与地域环境艺术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说明篇四

2、 论软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3、 现代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室内设计应用研究

4、 室内设计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

5、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学习空间室内设计

6、 格式塔意向下的设计创意——以室内设计思维与装饰材料运用为例

7、 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9、 “茶禅一味”室内设计审美意境研究

10、 现代中式室内设计中茶元素的运用

11、 传统茶楼室内设计研究

12、 江南地区新建博物馆室内设计地域性表达

13、 关于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探讨

14、 陕北窑洞生态美学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启示

15、 陈设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6、 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技能标准研究

17、 浅析大数据背景下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8、 茶馆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探析

19、 论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氛围营造——以茶室体验设计为例

20、 论茶文化元素在新中式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1、 探究茶文化在酒店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22、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室内设计探究

23、 室内设计中闽南红砖厝乡土材料的开发与再利用

24、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

25、 从你的全“室”界路过——重庆新华协信中心售楼处室内设计

26、 塑料类装潢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7、 互联网信息时代下室内设计与智能家居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28、 小议全球化下的室内设计国际化

29、 工匠、文人的互动与晚明江南雅宅室内设计

30、 茶艺苑主题室内设计

31、 我国室内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

32、 基于三维视觉的室内设计虚拟现实方法研究

33、 贵州蜡染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4、 韩美林艺术馆建筑与室内设计探析

35、 灯光在室内设计中的研究与运用

37、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研究——“古韵”之商周风格

38、 新中式“古韵”系列室内设计初探

39、 基于东北地域文化特色室内设计课程群教学体系改革

40、 浅谈纤维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41、 传统文化融入茶馆室内设计的路径研究

42、 试析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43、 室内设计中创意思维的研究

44、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

45、 主题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的研究

46、 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7、 vr技术支持下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

48、 wework室内设计主管布里特妮·哈特访谈

49、 将绿色生态理念引入室内设计

50、 虚拟室内设计展示平台的云安全问题研究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说明篇五

摘要:拜访交流期间可充分利用手机录音功能,一定要注意时间,尽量学着抓重点抓关键,学着临场发挥说一些有趣的又是管理者感兴趣的问题,使交流更顺利气氛更轻松融洽。

关键词:酒店管理;困难与问题

一、认识拜访酒店管理者之目的

通过拜访2—3家酒店的各阶层各不同部门管理经营者来初步了解酒店是怎样的,她们是如何工作和管理的,高职专业学生该学习什么等从而了解酒店。在实习前使专业大一大二学生可以走进酒店,更生动地获得第一手的酒店信息并从专业的角度认识酒店,认识酒店管理这个专业。通过初识拜访酒店管理者,训练专业学生与专业人士打交道的沟通联络能力,锻炼培养高职学生对专业内容的选择、整合、分析及团队合作能力,并可尽可能多地借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来表达的运用能力等。

二、初识拜访酒店管理者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与问题

(一)联系落实拜访酒店管理者有难度初次拜访酒店管理者第一步是需要学生事先联系好三家酒店的管理者。因为刚学习了专业不久,老师也没有提供任何已在酒店工作或实习的学长和学校合作酒店的任何信息,目的就是看学生自己怎么联系落实酒店管理者。从高职专业学生的表现情况来看,学生初次自己联系落实三家酒店管理者还是很有挑战难度的。有的小组竟然打了三十多个电话,有的小组电话联系是同意了,但是同学到了酒店却被拒绝了或被草草应付了,有的小组最后是用了亲朋好友的资源才联系上了酒店管理者。有的小组则是联系了学长或是问指导老师要了合作酒店管理者的姓名和职务后去联系的。

(二)未妥善落实好拜访沟通时间以留下充分拜访时间或碰到临时取消再约的问题在与酒店管理者落实约定了拜访时间后,有的`小组在酒店拜访酒店管理者时又发生了问题。有的是在确定的时间去了,但期间碰到酒店管理者临时要开会或有事离开而只好又约了另一天某一确定时间再去。有的拜访沟通时间没有在电话里落实说清楚,结果拜访沟通时间安排的很短很匆忙。

(三)问管理者要问什么专业问题,不同岗位管理者所问问题应不同联系落实约定好拜访时间后,第二步就要落实要问哪些问题,能问几个问题。由于初次拜访加上学生毕竟对酒店管理了解不多,又不太爱看专业教材或这类材料,再加上还不太会把已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拿出来用,所以在设计不同管理者问什么问题时比较费力,都得经过指导老师几次方向和具体内容的指导。因为不同管理者工作内容工作经历是不同的,因此设计的问题不是同一个模板,而是一组一组根据自己联系的管理者岗位而特别定制的,每组问题各有千秋,有共同亦有差异。但是在初识拜访酒店管理者活动中,有同学就拿做销售的或做前台或做餐饮等一线服务管理者的问题去问做人力资源或做财务等后台服务的管理者,使得问题没有得到准确或实际的答案。

(四)拜访过程中管理者会拒绝回答或答得很简单或答非所问在初次拜访酒店管理者的活动中指导老师容易忽略掉一件事情就是:设计的问题很好很专业,但在现场交流中管理者的回答会是很简单的,或直接拒绝或答非所问的。因此在拜访交流过程中,同学发现管理者没有回答问题或答非所问或拒绝时,要学会怎么再多次发问提起,同时注意说话方式及语言艺术技巧,慢慢扯到正题上,提高要回答的问题的正确率,完成获得更多管理者专业信息的目的与用意。

三、应对初识拜访酒店管理者应应注意的问题与借鉴

(一)要注意事先做好充分准备

1。电话或网络联系时,最好在上午或下午期间落实约定两个时间段以防到约定时间管理者因临时有事离开。

2。因为有的组联系落实拜访的管理者从事财务或人力资源或工程等岗位,而高职学生初学专业还没有学到这些科目,因此要多去翻阅搜索学习这类资料,直接向教授财务或人力资源或工程的老师请教,才能问的问题有针对性,专业性强。

3。多准备一些岗位的问题,以防这个酒店约好的管理者不能拜访交流情况下或拜访后发现可得到的信息太少可以直接找或再重新找其他岗位管理者交流。

(二)注意说话方式和技巧

在预约酒店管理者时,专业学生讲话要注意怎么说,怎么表达,怎么措辞,什么样的语气,加上一定的赞美可以更好的进行沟通。在被拒绝后也不要气馁因为还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在等着我们,身边的资源要尽可能地合理利用起来。在拜访交流期间,多听多尊称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注意自己的说话表达方式,在被拒绝或想请管理者再多谈谈某个问题或答非所问时要继续有礼貌,换个问题或逐步渐进,可获得答案或使拜访谈话收获更多信息更精彩。

(三)学着掌控时间与气氛,临场发挥

拜访交流期间可充分利用手机录音功能,一定要注意时间,尽量学着抓重点抓关键,学着临场发挥说一些有趣的又是管理者感兴趣的问题,使交流更顺利气氛更轻松融洽。走入酒店,初识拜访酒店管理者这个体验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带着问题拜访酒店管理者,初步对酒店、酒店管理者的工作内容、酒店的特色、运营模式、营销以及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对我们专业学生的建议及酒店的发展、未来有了感性认识。通过沟通,通过拜访以及分工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团队合作、信息整合、运用各类软件技术、人脉以及说话艺术的重要性。强化了为一天完成三家酒店的拜访而提高效率的网上地图搜素,资料收集,拒接后的变通,手机新功能的运用能力。初识拜访酒店管理者同时反应了不同酒店管理者的素质,反映了聪明的酒店是怎么做人的,也引导同学思考该怎么处事做人,呼吁更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同时能向专业院校和学生开放给予支持。初识拜访酒店管理者充分爆发也肯定了高职专业学生要接触社会走进专业所做的努力。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参考文献

1、浅谈酒店客房部安全管理郑笑还闽江职业大学学报1999—08—15

2、信息时代酒店管理的新趋势吴东晓,陆高峰企业经济2001—04—21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