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2023年感动中国教师人物及感悟心得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感悟(实用7篇)

2023年感动中国教师人物及感悟心得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感悟(实用7篇)

时间:2023-09-26 00:12:39 作者:笔尘2023年感动中国教师人物及感悟心得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感悟(实用7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感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及感悟心得篇一

陈家顺,54岁,男。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

云南沾益县是劳务输出大县,陈家顺担任副局长后,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并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陈家顺从9月起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和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当过操作员、仓库保管员,养过猪,干过装卸工,当过民办学校教师。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的许多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信息。

在调解各类用工纠纷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农民工利益据理力争。4年来,共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80万余元。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共7万多元。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当地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陈家顺被人们誉为“卧底局长”、“民工局长”。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得感悟6

陈斌强,一个伟大的老师,因为母亲得老年痴呆症走失寻回后,所以他决定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5年如一日。他的事迹经过广泛传播之后,学校决定将陈斌强工作地点从乡镇调到县城。

看到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里已经有泪水在打转了,我很佩服他对妈妈的一份孝心,虽然有诸多不便,但他还是一心一意,坚持一直背着母亲上下班,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最深的话“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我妈妈,却没有时间等了。”让我顿时潸然泪下,我也在心里暗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妈妈,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看完后,我又在网上看了关于他的新闻,他在qq空间里这样写道:“不过是一个儿子孝顺母亲,世间最普通的事儿,怎么就能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想来,也许是很多子女虽心里装着父母,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所以心存愧疚的缘故吧?”

张丽莉,一个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好老师,她爱孩子胜过爱自己。5月8日,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现已逐渐康复。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及感悟心得篇二

我看了20xx年的人物事迹,心中是一片激动与期待。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神,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并善良而有质量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在中国氢弹伟大事业作出一生贡献,早已将自己的身心贡献给了伟大的祖国,他值得我们去敬畏。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不惧病痛,一心向阳,与病魔对抗,不死每一个人都能坚持做到,自己战胜病魔,没有选择过自己健康自由的生活,而是选择用自己成功的方法帮助更多的患者,如同天使般降临人间,对于字病魔争斗的人施以援手,无人不为此感动流泪。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我们身为人民教师,无力是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收看《20xx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如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令我最感动的是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成都支教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

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推选委员于丹说:

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刚刚过去的猪年春节,胡忠留在福利学校照顾孤儿们,谢晓君带着女儿回成都探亲。“能够担的就多担一些,春节嘛,让老师们都回去,我来陪着。”作为校长,胡忠眼中的福利学校是另一个家,这里的孤儿都是他的孩子。进藏至今,一家三口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过年。

“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在颁奖典礼现场的胡忠,比视频中看起来更显苍老。20xx年前,这位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辞掉工作,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每个月仅有300多元的生活补助。

福利学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个县、4个民族的143名孤儿被安排在这里寄宿制读书。除了上课,胡忠每天清晨5点多打开校园广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时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他立马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当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萨老师”。

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20xx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

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刚来的几个月,3岁的女儿整晚咳嗽,谢晓君也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尽管也会抱怨,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迎难而上,“既然来了,说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

通过自学朋友寄来的教材,谢晓君尝试过音乐老师以外的4种角色——数学、生物、生活老师以及图书管理员,顶替离开的支教同行。“这里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20xx年,谢晓君调去了位置更偏、条件更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她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许诺“一辈子待在这儿”。

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真爱至上,精神无敌。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看完感动中国颁奖会后,我又在网上搜索了这对支教老师夫妇的事迹。我听到了最朴实的语言:“我们做的事情很平凡,只是尽了一名教师的本分而已。”“都认为我们在支教很苦。其实,我们收获的是非常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孩子们都是一张白纸,只要倾注全部的爱心,那张白纸就会成为最美的图画。”进一步感受到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还从网上感受到了他们作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在中国人们心中所产生的力量——“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后,众多爱心团体、个人向支教夫妻伸援手”“成都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汤女士致电早报,在表达钦佩之余,她表示:“我们的志愿者可以帮助他们陪伴家中老人,让他们可以无后顾之忧,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点力所能及的支持。”“20xx年来第一次回蓉过春节的胡忠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接到了许多成都爱心人士、爱心团体想要给予帮助的电话。”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学生课本中的《梦想的力量》一课,这对支教的夫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老师的伟大,用自己的力量在无声地影响着、感染着身边的人,带动着人们去关心教育,关心孩子,为祖国的未来真挚奉献。

我想,此刻,一定有很多的人,同我一样,在思索着:我该怎么做,又该做些什么……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27日晚上,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在贵州支教长达9年多时间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被评上“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孙丽娜,女,退休高级教师。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xx年两夫妇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但不幸的是,20xx年10月25日,十年辛苦,积劳成疾,朱敏才突发脑溢血,累倒在支教的岗位上。虽然朱敏才病卧在床,言语不清,但是只要有人问他:“你想干什么?”他还是会艰难地回答:“给孩子们上课!”与此同时,一直在为学校奔波的孙丽娜老师仍未停歇,一边照顾朱敏才老师,一边在为新建的学校食堂及新教学楼操心着。在众多爱心企业及贵州省、市领导的帮助下,新的学校建好了,食堂也有了着落。20xx年初,孙丽娜、朱敏才夫妇当选“感动中国人物”,27号晚上,捧着奖杯的孙丽娜老师说,她们要感谢的人很多,“感谢贵州的老百姓,是他们圆了我们的支教梦”。孙丽娜老师还说,要是没有贵州孩子听他们的课,他们的余热也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时,他们还要感谢贵州的乡亲父老们,将孩子托付给他们。“特别是朱老师生病的这段日子里,要不是贵州人民给予我们的帮助与肯定,我们很难熬过最艰难的日子,就更没有机会评上“感动中国人物。”据了解,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是继徐本禹、李春燕、阿里木之后贵州第四个获奖者。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在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

20xx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0xx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0xx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0xx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xx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0xx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大爱深沉!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说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颗凡星,那你就不该甘于躲在云层之后,而是应该用你的光亮与璀璨去照亮别人乃至整个世界。

我是擦着眼泪陪孩子看完《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这本是学校留给孩子的家庭作业,但是却给我这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这是中国海军南海守礁战士李文波的真实写照,李文波21岁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一守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在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人还有很多,有航空英模罗阳;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孝子陈斌强;有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如果说学雷锋离你太过遥远,那你不妨学学他们。放下内心的浮沉与躁动,去感受这些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而却不平凡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不再冰冷。其实我们无需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关爱之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其实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过的过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及感悟心得篇三

《感动中国》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犹如一扇窗,让我们通过凡人善举,守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感动中国人物心得感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家是否认识一位扎根在边远山区的女教师张桂梅,她创办了一所免费女子高中托起了一个又一个,在贫困地区的女孩子的读书梦想。她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他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还有什么传奇人物比62岁张桂梅更落魄吗?为了省钱,她多年不吃肉,直到后来“吃点肉就会呕吐,就会难受”。她去筹款时,被人放狗咬过,脚上鲜血直流;街头募捐,别人怀疑她是骗子朝她脸上吐口水。

她家中,最醒目的是40多项荣誉证书: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一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了进入全县条件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回过头来,身处帝都的我们,北京的教育工作者要怎么做呢?我们拥有国家顶尖级别的教育条件,教育环境,教育背景,不像张桂梅老师面对那样恶劣的条件。在张桂梅老师身上,我们要传承的是身为教育工作者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正如同“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之中融入张桂梅老师的精神,做好祖国花朵的领路人;未来社会的领路人;甚至是祖国未来的领路人。人们大多称老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唯有加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才能对得起这份赞誉。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风暴之眼,我们要保卫我们的武汉,保卫武汉人民”——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身患绝症,步履蹒跚地坚持与时间赛跑,与新冠周旋,日日夜夜奔赴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顾不上同为医务人员不幸被感染的妻子……在疫情的“风暴之眼”中,他坚定的身影令人动容。他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了希望,以萤烛之光,点燃了信念的光芒。

面对绝症,有的人会崩溃,有的人会疯狂,有的人静静等待。然而难以想象,张定宇院士是以怎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笑对病魔,日复一日燃尽所有能量,奋战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最前线!他曾说:“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他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他感恩:“当我们为了抢救病人不顾一切,背后支撑我们的,是整个中国!”

泱泱华夏,有这么多国士无双、鞠躬尽瘁的专家,兢兢业业的白衣战士,勇做逆行者,冲锋在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救死扶伤,驱散疫情的阴霾,为我们筑起一道道安全的城墙。疫情与灾难终会成为岁月的尘埃,总有一天,这里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没有绝望与黑暗。春风会吹开这里的樱花,疾病肆虐过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

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疲于张开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处处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献、踏实严谨的老前辈,也有积极进娶钻研努力的年轻人,有关怀体恤员工的领导、也有相互关爱的同事,都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点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张开眼睛,去发现身边小细节中隐藏的,被忽略的感动吧!

都说中国梦,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在于坚持爱、传承爱。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明天会截然不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今年七月,华坪女高将送走它的第十届毕业生。20__年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建校至今,已经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走进大学。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6年前,因为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张桂梅停止了授课,转而当起学校的后勤。她是校长,也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顺道赶走路上的蛇。张桂梅没有自己的家,她就住在一间学生宿舍里,日夜守护着校园。

“再坚持一下,”张桂梅说,“我也自己想办法找一些止疼药,先止疼,后面再说。现在也不想去检查身体了,越检查毛病越多。”尽管疾病缠身,张桂梅还是尽量让自己显得精神一点,她坚持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把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

张桂梅的心思很细腻。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学校只能网络授课。她担心老师一个人在教室讲课会孤独,便坐在教室门口陪着她们。长时间久坐使她疼痛难耐,张桂梅干脆在门外支了张床。教学楼晚上熄灯,只有讲课的这一层才通电,张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静静地陪着正在讲课的老师。

十二年里,张桂梅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她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共计一百多万元一同捐献给了教育事业。

张桂梅说,当她走进华坪、走进民族中学、走进孤儿院这群孩子当中,本以为一两年之后就会离开,没想到一陷进去就没拔出来。

“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的安慰。”

一缕阳光让你感到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感到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到感动。这些模范人物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他们不愧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花朵,祖国的骄傲!《感动中国》里的每一个人都让人十分温暖,因为他们做了自我人生中最感人的故事!

如果你问我里面最感人的是谁,我会说:胡忠和谢晓君教师。因为他们在一次看报纸的时候,看到报纸上写着康定县塔乡一所孤儿院急需教师,胡教师和谢教师了解当地的艰难,就决定留在那教孩子们读书!

谢教师在音乐学院的一手弹琴,可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教师,而是物理教师,数学教师,生活教师,三年里谢教师尝试了当四种教师,还表示一辈子要呆在这!

他们能够不教藏族的孩子啊,但他们没有怎样做,因为他们很善良,在艰苦都教孩子们,他们,是高原上的怒放的雪莲!

他们都在发扬传统——发扬爱。每个人的一生相对于漫漫历史长河是极其短暂的,但如果他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礼貌做出贡献,人生价值变得以充足!这些事迹已在我的生命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随我的心灵共同成长。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及感悟心得篇四

毛卓云很喜欢一句心灵鸡汤,叫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并不是这句心灵鸡汤激励了他,而是他觉得,这句话就是对他工作的最佳总结。

军人出身的毛卓云,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军人的行事风格。已经56岁的他,站着坐着依然腰杆笔挺,连摘个老花眼镜,都是特别迅捷,说起来话来也是简单实在,以至于毛卓云经常为回答别人问他工作秘诀是什么而苦恼。思来想去,毛卓云觉得,还是这句话符合他的工作风格。

毛卓云是宁波市看守所管教一科的一名民警。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看守所管教的工作,会有那么多人来问他工作秘诀吗?那是因为,毛卓云这份工作有些特殊——他专门负责艾滋病在押犯人员管教任务。这些在押人员,不仅仅是艾滋病人,其中许多还是“瘾君子”,更不乏一些重大刑事罪犯。

12年来,毛卓云累计管教过511名在押人员,不仅没发生过一起意外,这位不擅长言谈的老民警,更成了许多他看管过的在押犯的知心老大哥。

【1】

言传与身教

“这个工作听起来简单,其实难度很大的,不仅要管教能力出众,还要胆大心细。”宁波看守所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艾滋病监室的,而是20__年应新时期的情况新开设的。宁波市看守所所长袁锦记得很清楚,一开始的时候,所里为了负责民警的安全,还特意四处找有经验的部门咨询,购入了一批防护服、安全设施,还特意改造了几间隔离性强的专门看管监室。

但这套设备,毛卓云就用了一次。

“你说穿得和宇航员一样,他们连我的脸都看不见,心理的距离太遥远了。”第一天接受这份新任务,毛卓云直言当时自己是有点“心里发怵”。毕竟,这并非是说有歧视,风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很多刚进来的在押人员心理处于崩溃状态,他们拒绝任何沟通、自暴自弃,有些人还有毒瘾,经常有自残举动,甚至不乏有怀着报复社会心态的,别说上来咬一口,就是给在押人员戴个手铐去检查身体,不小心擦破皮了也很危险。

第一天上任,一位在押人员陈某不但闹着要好吃好喝,半夜还在吵闹,其他几名在押人员也跟着起哄,给了毛卓云一个“下马威”。

虽然毛卓云说自己“发怵”,但其实,他已经准备了很久。一开始,所里还在考察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的人选,毛卓云得知自己在候选人之中,考虑了很久,又花了一番工夫去深入了解艾滋病有关的病情、护理情况,数次到宁波市疾控中心向专家请教。很快,心里有谱了,主动担任了这一任务。

第一天穿了防护服,第二天毛卓云就只戴了个口罩和手套,但还是觉得“太过隔阂”,干脆就和平时一样,穿着制服就找陈某和其他在押人员谈话去了。

距离在一次次谈话中拉近,彼此也有了肢体接触,尽管只是一个拥抱,或者拍拍肩膀、握握手,但对陈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尊重和安慰。

几次谈话后,陈某很感动:“毛警官,自从我得艾滋病以来,亲朋好友都拿我当瘟神,而你却敢这样和我面对面交谈。”

毛卓云和在押人员的距离缩短,可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不久后,他把这些特殊在押人员专门看管的监室移到普通监室,如今更是把自己的办公室也从监室外搬到了监室里头。

言传身教,有时候言传不如身教。总说自己“和他们说的东西也都很简单直接很‘土’”的毛卓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这些特殊的在押人员感受到了亲近。

很快,陈某就不再闹事了,不但不闹事,还配合毛卓云做起了在押人员的思想工作。

【2】

从“心”入手

对于毛卓云的经历来说,陈某这样的“闹事”,真的只能算是寻常了。

为了打开在押人员的心结,毛卓云甚至做过让同事都吓出冷汗的举动。

20__年9月,29岁的王某进来时,已感染艾滋病2年。王某人高马大,脾气暴躁,因为吸毒后产生幻觉,不仅打伤了女友,更上街捅伤了民警。在押期间,王某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加上家人对他置之不理,女友与他反目,他一激动起来看到人就挥拳,大喊大叫,甚至拿头撞墙,毛卓云就差点挨过他一拳。

毛卓云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王某情绪激动时,毛卓云就和他隔着门,反复耐心沟通。等到他情绪好一些,毛卓云就给他倒一杯水,手拉着手跟他谈心。随后的时间里,王某情绪控制有所好转,但始终还是会大哭大闹。毛卓云判断了王某的状态,在一次王某大哭的时候给了对方一个拥抱,拍着他的后背,轻声和他说话,让对方情绪平静下来。

一个拥抱,看似很普通的动作,在那种情况下,真的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准确的判断力。

“当然我也不是没有准备,一头热冲上去。不过当时的确是比较危险的,他情绪很激动,要是被咬一口,就可能感染上艾滋病。”毛卓云说,“虽然有风险,但工作总要有人来干。”

王某的心渐渐被融化,此后他再也不闹腾了。有时候觉得心里不痛快,王某也就坐着,喊着“毛领导、毛领导”,要毛卓云来和他说说话。

案件判决后,在被送往监狱前,王某给毛卓云深深地鞠了个躬,流下了眼泪。

通过多年的积累,毛卓云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方法,并记下了10多万字的心得体会。他与在押人员谈心时不戴口罩和手套,也没有防护服。他说:“在押人员非常敏感,只有零距离接触,才能与他们贴心。”

20__年,牟某因为组织卖淫被抓。知道自己有可能被判死刑,牟某十分紧张,在谈话时突然晕厥,倒在了毛卓云身上。毛卓云没有推开他,而是紧紧地扶着他。当知道牟某有个在外地做生意的哥哥后,主动和他哥哥联系,让他哥哥经常写信劝导,同时又向上级请示,增加牟某妻子送衣送物的次数,用亲情去感化牟某。

10年来,毛卓云就这样从“心”入手,每天与艾滋病在押人员零距离交流,给他们关心和帮助,感化了500余名艾滋病在押人员。毛卓云说:“这些曾经或目前仍在羁押的人员,都郑重地向我表示过,要告别过去、好好做人。这是最让人欣慰的事。”

【3】

唤起生的希望

29岁的“瘾君子”胡某因抢劫一家珠宝店被送往市看守所。同时,他被查出染上艾滋病,胡某的精神接近崩溃。没有家人的关心,面对自己的病体,他开始自暴自弃,在看守所里屡次试图自杀,幸亏每次都被及时发现。

看着眼前这位彻底绝望的青年,毛卓云决心改变胡某,一次次和他耐心交谈。渐渐地,胡某安静下来。

“我该怎么救赎?”有一天,胡某突然问毛卓云。毛卓云趁热打铁,告诉他,做好事,一天做一件好事就是救赎。于是,胡某开始积极地打扫监室,从擦床板做起。终于有一天,胡某一字一句地对他说:“我要好好活下去。”

因为毛卓云,重新唤起生的希望的,并不止胡某一人。

许多在押人员,在离开后都会持续向毛卓云写信。

“首先感谢您在看守所里给予我的关心和照顾,由于您及时把我送到监狱医院,使我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非法持有罪、容留他人吸毒罪、妨害作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朱某,也曾一度自暴自弃,也是在毛卓云的耐心之下,才逐渐走出自杀的阴霾,在离开看守所投送监狱后,他写信给毛卓云:“现在我心态也很好!‘心态决定着病情的发展,乐观的心情,就是最好的药。’这句话是您经常说的。”

赵某在离开后写信给毛卓云,语气就和老朋友一样:“没事的时候想想我在看守所的日子,真的挺想你……这里我们所有宁波市看(指宁波市看守所)过来的人一提到你,都竖大拇指都说你的好,真的我转来转去碰到的管教也不少,但他们都没有你对我们那么亲切那么平易近人。我想着等我年底释放出去后,我一定去找您喝酒!”

牟某在信中还替狱友带话:“再次感谢曾经在您的管辖下的教育、关心和帮助,郑重地再说一声‘谢谢你,好人有好报。’我碰到罗的时候,他也经常念叨您毛领导的好!他常说:‘唉!毛领导是真的对我好!要不是他,搞不好这条小命就没了!’呵呵,这个家伙虽然脑子缺根筋,但谁对他好倒是分得清楚的。”

王某则说:“我们就像您的孩子一样,所以我对您很是挂念。不知您身体如何,工作顺心否,来到这里我们是特别怀念在看守所的日子。时常想起您亲切的面孔,特写此信以表对您的思念之情。”

“毛领导组织两个监舍识字,让那些有一点文化的教不识字的,从三月份到现在我几个老乡差不多识几百个字了,每个星期一和星期五,毛领导都要查看作业、听写等……在改造生活中,每天九点到九点半,这个时刻,监舍里的同犯都在等待毛警官的出现,有的吱吱呜呜嘴里说着,毛领导怎么还不来,是不是今天没时间来看我们。我们多么期待他的到来,门一开,坐一排,都想听他给我们唠叨几句。”一位文化水平不高的在押人员在信中这样写道:“在这样的环境,毛领导给了我们无私的关怀和帮助,像亲人一样抚慰我们这颗破碎的心,在毛领导的耐心教育下,我懂得珍惜两个字,也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郭某在离开后甚至还写信来“劝”起了毛卓云:“对您现在的工作我也是略知一二,但无论怎样,年纪大了,还是要注意身体,该马虎的马虎下也应该的,还有两三年工夫,不要太执着了,即使您对这份工作有着别样的感情,这些我都懂的。有时看到从宁波送来的犯人那里,我都可以得到您的消息,回想起那段日子,有您的温暖陪伴,现在都有种不一样的感受。”

“只要有时间,我就打电话问一下他们身体好不好,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毛卓云说,“只要他们说身体好,那我就放心了。”

曾有在押人员表示要来感谢他,毛卓云婉拒道:“在监室里遵纪守法,在外面好好生活,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毛卓云曾归纳出自己这些年艾滋病管教工作“五心法”(近心法、正心法、劳心法、破心法、宁心法),但怎么在工作里运用?毛卓云还是那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及感悟心得篇五

今天下午,肖老师组织我们全班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的人物事迹个个都非常的感人,不知不觉我的眼眶里就已经含满了泪水。

看完胡佩兰医生的事迹后,我想说:“我的梦想也是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长大后,我要学习胡佩兰医生不贪图钱财,认认真真为每一位病人治病疗伤的这种精神,我要朝这个理想去奋斗,去拼搏,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现在的弱项是阅读理解,我会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籍,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要想好好工作,还需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只要有时间,我还会适当地进行户外锻练,比如:打乒乓球,打羽毛球,骑自行车,跑步等。

总之,看完《感动中国》后,里面的人物个个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们不怕困难,艰苦朴素,顽强毅力,乐于奉献,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精神。如果我们都能像胡佩兰医生一样,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得感悟8

3月4日我校组织了全体师生观看感动中国的感人事迹的颁奖晚会,我是擦着眼泪和孩子们一起看完的颁奖晚会,每一个感人的事迹都触动了我的心灵,给年轻教师的我深深的上了一节教育课,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和诱惑,…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长使英雄泪满襟--罗阳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泪落,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激情澎湃,为了心里蜇伏许久的豪情。

孝更绝伦足可矜--陈斌强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在中感动我的人还有很多,有最美丽的女教师张丽莉:有孝子陈斌强:……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用那一点点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放下内心的浮躁与躁动,去感受这些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而却不平凡的事迹。正是有了他们世界才会更温暖。其实我们无需多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爱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其实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的过程。正如一首歌手汪峰唱得那首歌“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生活的更有意义!

2013倡导正能量!这次让我深深的意识到了孝顺和行善是最不能等的事情,自己所要追求的梦想必须立即行动,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加油!在欣赏别人的感动同时,更要学会感动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努力感动自己,幸福快乐生活。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得感悟9

张丽莉,女,28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

20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及感悟心得篇六

在安徽巢湖,150年未遇历史高水位的危急已经远去,20余万名紧急转移的群众陆续返回家园。然而曾连续奋战96小时、救出2600多人的安徽庐江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陈陆,却牺牲在7月22日决堤的洪水之中,年仅36岁。

“他有双特别有力的手和沉稳洪亮的声音。”陈陆救出的当地村民、孕妇解启霞泪流满面。

“陈陆朝我们吼过两句话:出发去救人时候喊‘我打头’,他的领航艇遭遇漩涡时喊‘快掉头’。”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说,是陈陆的大吼,救了其他十几名救援人员的命。

选择消防、扎根消防基层15年,陈陆在救援一线1次病危、2次晕厥、8次负伤。但对陈陆来说,“火焰蓝”就是他心目中英雄的制服颜色,“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就是他选择成为的英雄模样。陈陆一片灼灼初心一直燃烧到了最后,只为每个生命无恙。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及感悟心得篇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魏玲说:“德与学是教师最重要的两项素质。无学无德,学生厌恶你;有学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学,学生同情你;德学兼备,学生才会拥戴你。”

教师要有职业道德,她认为爱与责任应该是师德的灵魂,对学生首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她始终抱着对学生的爱心,坚持做学生的朋友。她所教的专业每年都有二表b的学生,这些学生思想活跃但学习缺乏自信,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有一次她在班级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全国的erp竞赛,一表班的学生报名非常踊跃,二表b班有一个平时上课很认真的学生迟迟没报名,课间时魏玲特意问他,你为什么不报名参赛,他说:“老师,我不行,参加也得不上奖。”她说:“你都没参加,怎么知道你不行,我觉得你行,至少应当去试一下。”在她的鼓励下,这名同学报名参加了,而且经过培训、选拔,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赛并获奖,并因此保送了研究生,今年毕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毕业前他找到魏玲说:“老师,谢谢您,没有您的鼓励我不会去参加比赛,更不会保送研究生,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当时鼓励她报名时那期待的眼神。”她深深感觉到,老师的一个鼓励真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

前年冬天,一名学生生病住院,她得知消息马上去了医院病房看望,去医生那里了解病情,医生还以为她是家长。她每天都抽空去医院看望学生,还给学生带去可口的饭菜,当她把削好的苹果递到学生手里时,学生落泪了。因为病情需要等学生稍缓解就去上海就医,一月的哈尔滨天寒地冻,为了不加重学生的病情,魏玲亲自开车把他送到了机场,又和他的家长联系在上海接机。经过在上海的治疗,学生身体渐渐恢复,后来在给她发的短信里一直称呼她魏姨,这名学生说:“我感觉您不仅是我的老师,更像是我的亲人。”

冰心有一段话曾激励过无数的人为这个世界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魏玲说,她也许不能成为冰心笔下那个随时播种便能开花的人,但她可以做一颗流星,在学生们孤单寂寞或是踌躇满志时,偶尔还会想起:在他们的夜空中,曾有这样一抹光亮陪伴学生们走过人生的一段历程。

为人师者光有人格还不够,身为人师无学即是无德。要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必须德才兼备。只有做到学识广博,专业精深,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敬佩。她觉得,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责任。提高教学水平,不仅仅要课讲得生动,更要注重讲课内容的实效性,理论固然重要,怎样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更重要,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最精练的语言教会学生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应当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这条路上,她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努力。

她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完成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连续8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erp软件技能大赛,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同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因成绩优异,她带的队伍被同行称为“梦之队”。

近年来她一直坚持教学研究,将教学经验和体会总结、凝练和提升。作为课程负责任人的“erp原理及应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这也是黑龙江省内唯一的1门同名精品课,主编出版了科学出版社教材《erp原理与应用》。主持了2项省教学研究项目,主持获得了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4篇。

魏玲说:“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只是做了一名教师该做的工作。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感谢与她共事的老师给予我的帮助,更要感谢我的学生给了我做好教学的动力。”德学兼备的她始终心怀感激。为了自己最为热爱的教育事业,她,从未停止。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