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吃西瓜教学反思(优秀5篇)

2023年吃西瓜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09-25 23:09:12 作者:紫衣梦2023年吃西瓜教学反思(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吃西瓜教学反思篇一

本节课所教学的是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学习,教材中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归纳出基本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在教学时我始终以教材中小熊一家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被减数是1的减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在本课的教学中使我感受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充分放手,才能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同时,我找到了不足之处:

1、对新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把握得还是不够准确,所以教学内容安排过多,导致后面练习的时间比较紧张。

2、利用图形进行操作与探究算理还是没能很好的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在交流时只能在教师反复引导后才能说出同分母分数的算理。

3、对提问题这个环节预设得太死板,所以临时生成的问题就没能做出很好的处理。应该乘机板书出来,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

4、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重点的强调涂色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或者他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到最后没有突出强调。

5、在突破难点“1”减几分之几环节,虽然对“1”和“8/8”的意义和关系作了分析,但还是不够系统,估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此环节的学习会比较吃力,如果再结合分数的意义多举几个例子来分析、练习,可能效果会比较好。改进方法: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尤其是“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做到精心预设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发展;

2、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自信地说话!让学生多“说”;

3、把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重视学生的“质疑”;

4、让学生通过做数学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5、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6、多一分宽容,少一分埋怨。

吃西瓜教学反思篇二

夏天是个很让人讨厌的季节,不仅有蚊虫的叮咬,还有闷热的天气,让人叫苦不跌。如果非要说夏天有什么好东西的话,那就是夏天可以吃西瓜了。

今天爸爸买了好多圆圆绿绿的.大西瓜,我非常高兴了,赶快拿起一个大西瓜,用清水洗干净之后,用刀切成了两半放在冰箱里面。等到晚上放学的时候,我把书包仍在沙发上面之后,就赶快跑到冰箱里面搬出来了我的大西瓜。我去厨房拿了一个小勺子,自己一口一口的挖着吃了大半个,不一会肚子里面就有点饱了。等到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已经把半个西瓜给吃完了。大西瓜吃起来又甜水又多,真是清热解暑的利器。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西瓜吃多了就会感觉肚子里面好撑,一点饭都吃不下去了。

幸好夏天有西瓜,要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

我永远喜欢西瓜!不知大家喜不喜欢呢?

吃西瓜教学反思篇三

本节课所教的“吃西瓜”,事实上就是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不算复杂,教学时让学生借助图形,自我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列式:3/8+2/8=?,交流想法时,有的学生直接数涂色板块得到这张纸的5/8;也有的学生说3/8里有3个1/8,2/8里有2个1/8,合起来就有5个1/8,也就是5/8;还有的学生说直接把分子3和2相加得5,分母不变,得到5/8。不难看出,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只要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就行了。然后再让学生自主探索3/8—2/8的计算过程,有了前面同分母加法的基础,学生很容易得到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在1—5/8时,学生有困难,我采用兵教兵的方式突破难点,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的1—2题,由于3—4题和第1题类似,所以我将这两题作为课堂作业,另外补充了两题:一道选择题,主要是针对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强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另一道游戏练习有利于让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概括,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从教学效果看,整个教学环节还算流畅,学生的表现的都不错。但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游戏这部分教学时,如果在让学生写算式前,先让学生好好观察分数的特点之后再去写的话,可能学生就会写得更快更好了。还有在课堂教学中我自己没能面向全体,有部分学生没有得到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在教学细节的处理上再好好研究。

吃西瓜教学反思篇四

本课以“吃西瓜”的有趣情景为主线,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后请学生尝试列算式(学生具有加减法算式的经验),重点探索“2/8+3/8=”怎么算。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如圆片、正方形纸、长方形纸)验证2/8+3/8为什么等于5/8,并用语言解释自己的验证过程,这一环节既具有挑战性、有很有吸引力,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法运算理解的活动,为后面同分母分数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在第二个问题解决完之后,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独立思考总结出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大部分学生通过启发很快就总结出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分母不变,分子加(减)。

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我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在总结“1”减去一个分数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汇报时举手的同学少,我以为他们不会,走过去一问,有的缺乏自信不敢举手发言,而我没有调动学生的勇气。有的同学会算不会说,这点说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我从中体会到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描述、叙述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把自己的思路过程用语言描述。

吃西瓜教学反思篇五

本课以“大熊和小熊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本课教学时,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稍有困难,通过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在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时,学生提出:“如果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时,分数怎样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呢?”,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学生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才会自主地探索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感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充分放手,才能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在教学一开始,课件出示情景图和教学“解决问题”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思考、表达的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