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三年级上数学测量教学反思(优质5篇)

2023年三年级上数学测量教学反思(优质5篇)

时间:2023-09-25 20:47:03 作者:字海2023年三年级上数学测量教学反思(优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三年级上数学测量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第二课《降落伞》。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探究降落伞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降落伞下落速度与降落伞的哪些因素有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合理地选择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2、开展学生独立的探究活动,并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3、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降落伞的下落速度与伞面大小、伞绳长短、重物的轻重等诸多因素有关系。

教学准备:

伞面,绳子,重量不同的重物,透明胶、剪刀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

3、观察降落伞看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初步感知、动手实践。

1、学生自读“做个降落伞”,了解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及过程。

2、小组合作制作降落伞,教师巡视指导。

三、观察与实验

3、引导学生对以上猜想进行验证,教师做适当的指导。

四、表达与交流。

1、学生交流:请学生交流研究的问题,过程和自己的发现。

2、师生小结:影响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有那些?

3、想一想:除了降落伞以外,还有什么物体也在空中飘?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五、拓展延伸。

学生自读“科学自助餐”,了解关于降落伞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降落伞

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伞面的大小

伞绳的长短

重物的轻重

反思:在本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制作参差不齐,极大影响了实验探究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增加教师演示的环节以帮助学生制作和分析。

三年级上数学测量教学反思篇二

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

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新课开始, 我鼓励学生选用自备的学具硬币,回形针,文具盒、铅笔等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学生比较测量结果,体会需要采用统一的长度单位,从而揭示新课内容——认识厘米,然后让学生拿出学生尺,自己认真观察,你在上面发现了什么?和学生一起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是从刻度0到刻度几?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我及时总结: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并让孩子伸出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我们身边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厘米长? 引导学生观察食指的宽,图钉的长,然后用尺进行测量,验证这些物体的长度。

学会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我通过设计帮小马虎找错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测量图形中深刻地明确了使用学生尺的正确方法:1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着几。

总之,本节课学生动手测量、观察讨论等活动中,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基本上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和测量技能,但不足之处是我在练习设计上忽略了学生的估测的能力的练习,另外,深度挖掘不够,如:测量数学书的长,尺子不够长怎么办?这些都是我在备课时没有预测到的。看来,今后还应加强备课的深度和广度。

三年级上数学测量教学反思篇三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在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对常见动物的基本构造以及一些生命特征进行了观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主要从学科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效运用科学课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亲历了一次“观察——发现——提问——推测——研究”的科学自主探究过程,达到了提高三年级孩子科学素养的目的。上课时,我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启发性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导入环节中,先让学生回顾蜗牛和蝴蝶的生长过程,进而通过有趣的语音了解它们的寿命,同时也隐约地揭示了动物的生命周期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在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二、本课的教学思路清晰

(一)观察蚕卵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再分小组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从学生的汇报看,他们的观察很到位。例如:他们能用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到蚕卵中心处向下微凹,蚕卵有的是黄色,大多是灰紫色……这些说明学生已经能借助有效的工具进行细致的观察了,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强烈的参与欲望,我感到十分高兴。

(二)从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三)怎样饲养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蚕要从卵里钻出来了,我们怎样迎接小蚕的诞生?给了同学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小组进行讨论,(要为小蚕建立一个“家”,并在盒盖上钻些小孔、为它准备食物等。)这里我引导同学考虑:为什么要在盒盖上钻孔?从而让同学认识到蚕的孵化需要空气。再通过讲解,让同学明白蚕卵的孵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问题(2)蚁蚕诞生了,怎样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蚕爸爸蚕妈妈?

这里让同学根据书上的养蚕窍门来交流,同时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同学明确了蚕的健康生长还需要考虑光照、食物、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四)学习观察记录的要点和方法

提出两个问题:(1)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记录的?(2)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蚕的各个时期记录下来?从而引导同学科学、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能够认真试验,并对养蚕产生了很浓的兴趣,课后有好多小朋友拿着自己养的蚕来向我请教。看到孩子们充满好奇与爱心的面容,我的心里感触良多!

三年级上数学测量教学反思篇四

今天我上了《电流的测量》一课,课堂上与学生配合得很好,发言讨论时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也得到了体现,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科学探究课。下面是我个人对这节课反思。

一、深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电流的测量》一课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我也从中感受到以后每次备课都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方向。

二、将抽象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电流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常用到,但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我们定位于要把这节课的内容拉近学生的生活。本节课中教师首先展示灯泡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路,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灯泡的亮度,从而分析灯泡的亮度不同的原因是通过灯泡的电流的强弱不同造成的。由此引出电流的强弱这一物理意义。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电流表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本节课采取学生自学,老师通过投影作对比实验来辅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通过错误的使用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他们对知识的严谨的态度。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了不同节数电池做电源的实验测量电流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且灯泡越亮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让学生从测量的数据上真正的接受电流真的有大小之分这一事实,从而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这个试验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实验的专注性来看,学生的兴趣始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让孩子真正动了起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说一下这节课缺憾的地方,在探究完电流表的使用后,连接好正确的电路后忘了请学生板演实物图的连接和电路图的画法,应该从这个角度在加深一下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克服以上反思中的不足,多学习课改理念、大胆创新、灵活的运用教材、多发现利用自己周围的科学课程资源,让其能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以积极地投入到科学课教学之中。

三年级上数学测量教学反思篇五

测量是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孩子很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上完第一课我有如下感受。

这节课是测量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三册的时候学生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这节课是第二阶段的学习,再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课前复习让学生回忆有关测量的`知识,为学生根据1厘米的长度估计吸管的长度做一个铺垫,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也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10厘米的长度。从教学的实际来看学生的估计能力还是比较好的,估计的结果都比较接近。然后通过动手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触摸体验1分米的长度,感受1分米,在这个环节由于有的学生急于测量,没有注意到我的提醒导致有的学生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致,我想如果这个地方先让同桌互相检查后再汇报效果就会更好些。接下来设计的物体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根据所体验、感受到的1分米在生活中的运用,把课本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更直接的体验1分米,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从学习中看,学生找到生活中是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东西比较多,有的学生说得都停不了,为了满足学生的愿望我临时想到让学生把这个内容写到数学日记里。学习1毫米的时候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先测量学生铅笔盒中较短的一支铅笔的长度,从面引出对毫米这个单位的需要,很顺利地引出毫米,也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资源进行教学。

这节课我认为闪光点有两个,这两个闪光点都来自学生,

二是我让学生讨论米、分米、厘米三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时,有一个小组的成员讨论出当分米长到1岁时,厘米就要长到10岁,多好的比喻啊!这样形象生动地记忆了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从这两个闪光点我无不佩服学生的思维,他们的脑里经常会出现许多很有创意的想法,我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

相关范文推荐
  • 09-25 最新幼儿园大班学期教育工作计划(实用7篇)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
  • 09-25 村监会述职报告 村监委主任述职报告(实用5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
  • 09-25 2023年大班上班主任工作计划 托班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实用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大
  • 09-25 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通用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
  • 09-25 2023年生辅导计划及措施语文 中学生语文学习计划书(精选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
  • 09-25 幼儿教案下雨了语言教案(优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
  • 09-25 个人计划目标方法(大全9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情况的变化。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
  • 09-25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大全8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
  • 09-25 中班春季教学计划总结与反思(优秀5篇)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
  • 09-25 2023年幼儿园音乐律动转手腕的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