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写作教学教案英文 写作第二单元作点辩证分析高二必修(模板5篇)

2023年写作教学教案英文 写作第二单元作点辩证分析高二必修(模板5篇)

时间:2023-09-25 17:48:20 作者:书香墨2023年写作教学教案英文 写作第二单元作点辩证分析高二必修(模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写作教学教案英文篇一

教学目的: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和提高作文说理能力,能够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得出合乎事理的结论。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技能】

作点辩证分析,就是要从事物的两方面进行辩证思维,或一分为二认识事物,或从比较异同思索,或从侧面与全面、个别与整体的关系思考,都有助于全面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事物特征,提出准确全面的观点或理由。

一篇好的议论文,绝不能宣传片面的、孤立的、绝对化的观点。一般情况下,对议论中心进行辩证分析,通常要注意以下哲学观点的运用:

一、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只有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一个问题时,就要注意它和其他有关问题的联系。

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

【现场作文】

一、片断作文。

1、请你为黑板报写一段200字的议论性文字,对出现在中学生中的某种现象(如抽烟、化妆、外语热、学电脑、开生日party……),谈谈你的看法。

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参照示例的文段写一段文字,发表你的看法。要求换一个角度分析。

材料:今有人,是襄(偷)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肘襄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示例:古时有一人,每月偷一只鸡,别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做的事情。”他回答说:“我以后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来年就不偷了。”

偷邻居家的鸡当然是坏事情。偷鸡人听到别人指出错误理应立即改正错误。但是,对有些人来说,由于恶习太深,改正错误就要有个过程,如果嘴上讲“立即改正”,未必能改得了。现在这位偷鸡人决定逐步改正偷鸡数,如果这话是出自真心的,那么,这种态度我们不应该加以否定,我们应该耐心地等待他最终彻底改正错误。

无论是对个人的错误,还是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主要是看它们的发展趋势。如果发展的趋势是好的,我们都应该欢迎。我们千万要记住:即使是出于好心,急于求成往往把事情搞糟,得到与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整篇作文。

1、阅读下列语言寓言诗《鸟的评说》,按照要求作文。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但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

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

请根据上述寓言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天文学家在黑夜的旷野观察星空,边走边看,不料一脚踩空,掉进一口枯井,于是大声呼救。一个农夫闻声赶来,把他拉了出来,问他:“你是怎样掉下去的?”他说:“我因只顾看天,没有注意到脚下。”农夫说:“唉!地都没有看清,怎么看起天来了!”

请联系现实生活提炼观点,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3、有人骑着自行车从北京到西藏;有人游泳横渡英吉利海峡;还有一位妇女,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到原始森林去观察动物,在森林里生活了许多年。对此,小张说:“这些举动很有意义,很值得学习。”小李说:“这些人是闲得无聊。”小王说:“这些人是没事找事。”

请你以其中的一种看法为中心议题,兼评其他两种看法,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

【借鉴例文】

理想能不能当饭吃

理想,这一神圣的字眼,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已难寻觅它的踪影。即使不经意想起它,亦如洗衣粉的泡沫般,在你想起他的瞬间,不肯多留一刻地离你远去。待你再寻找时,摆在你面前的是一盆肮脏的衣服,你得面对眼前这毫无雕饰的现实。而现实总是冷酷的:肚子饿了,你必须去吃饭,天气凉了,你必须加衣服;否则等待你或许将是饥饿和感冒的痛苦。理想也是冷酷的,容不得你对它的半点亵渎,半点玷污。它是一种食粮,一种人们需要的却往往又在不经意中失去的食粮。

那么,理想能不能当饭吃?且不要简单地答“能”或“不能”,然后竭力地搜索所谓的典型事例和有力论据去填补的回答,给人的或许只能是片面的明白和短暂的认同。

说它能,是因为从大道理方面讲,理想是力量的源泉,是不灭的火花,理想能将一个濒临绝境的人蓦然从最后一步中牵回来,能将一个除生命以外一无所有的人从现实的痛楚委靡中拉回到光明境界中,甚至能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以至人类从灭顶之灾中即使地拯救出来,获得再生。革命者因为有了理想,推翻了那外强中干的统治者,结束了血淋淋、赤裸裸的残酷压榨;农民因为有了理想,将“春种一粒子,秋收万担粮”的诗句谱写成现实的动听的乐章;莘莘学子因为有了理想,迈上了高等学府的台阶,改写了自己生命的历程。从小的方面讲,一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地受着理想的牵引指导。你想取得好成绩,你得认真,一丝不苟地学习;你想成为诗人,你肯定钟爱拜伦、歌德,你想买辆“夏利”,你得努力工作认真攒钱。这或许就是最现实的理想,最现实的行为。因此,理想能当饭吃是说理想虽然不是一种物质的食粮,然而它是一种精神食粮,在它的支撑和牵引下,你能够有目标、有目的地去奋斗,去获得物质上的回报。

说它不能,是因为理想毕竟是一种触摸不到的炫目的光环,实现它源于我们执著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奋斗。不能因为有了理想,就可以“稳坐中军帐”,而不去躬身践行。试想,革命者只有理想,不去宣传、不去活动,不去牺牲,他们永远将在统治者的压迫下屈辱地生活;农民只有理想,不去播种,不去耕耘,不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那一担担金闪闪的稻谷又如何自己去填满粮仓;学子们只有理想,不去学习,不去努力,不去寒窗苦读,高校的殿堂上,自然不会有他们潇洒的身影。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想不能当饭吃,因为理想并不能替代一顿丰盛的佳肴,你必须为它付出,否则只能拒绝它苦涩的余味。

理想,这一经历了风雨洗礼的瑰宝,愿你我都能够真实地拥有它。

【简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我们对理想的看法是不是正确呢?这篇文章从两个方面修正了人们对理想的看法。在文中,作者辩证分析,既深入论述了“理想能够当饭吃”的理由,同时又论述了“理想不能当饭吃”的理由,分析合理,说理深刻。

课后记:

写作教学教案英文篇二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六、板书设计:你是无穷的源泉?

长江之歌

你有母亲的情怀?

教学反思:

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名曲旋律,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氛围,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

尽可能保持导入这个教学环节的新颖性,不但是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而且,我发现,会使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使直接兴趣变为间接兴趣。

当然,设计导入方法要因文而异,要自然、妥帖。既不能为“导入”而导入,完全是为了追求兴趣,又不能扯得太远,说得太多以免“喧宾夺主”,给人以画蛇添足之嫌。

写作教学教案英文篇三

写作训练--课堂素描:[学生或老师。可以具体地写一人,也可点几个场景]

1、要有具体可感的“点”,或是人物肖像或是人物言行活动,或是细节描写。

至少3个集中的片段刻画,内容丰富,人物形像突出。达到要求44分。未达到要求酌情扣分。每个等级4分。

2、至少2处,或渲染情感,或营造氛围,或美化语言(即精彩片断),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和饱满。达到要求10分。未达到要求酌情扣分。

3、结构完整合理,详略得当(10分)。每个片段的衔接过渡自然一共3分;结尾部分语言隽永,令人回味5分。

3、运用一定的手法来展开,如对比、反衬、先抑后扬、首尾呼应等(除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外),每有效使用一处得5分。

4、锤炼语言,有积极运用修辞手法的意识,比喻、排比、夸张、对偶、顶真、等(不含引用)正确有效使用一处得3。

5、不少于800字。每3个错别字扣1分,每个病句扣1分,每少50字扣1分。

6、卷面整洁,没有一个涂改,字迹清晰,三者具备加3分;卷面不整洁,字迹模糊,有涂改,任一情形酌情扣1-3分。

7、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凡一逗到底的.扣2分,句号写成了一点的扣2分。

具体操作: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各自的文章轮流评点批改,每人评点不少于4处。自己的也要评点。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最后平均。组长指定一人写总评。

评改者1234567总分建议

写作教学教案英文篇四

1、整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

2、学会设计作文的架构进行写作。

3、提高思路意识,写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的议论文。

【重点】学会设计作文的结构,学会拟写议论文的提纲及进行作文。

【难点】学会拟写议论文的提纲,写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的议论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黑板

教学过程:

导入:想一想:优秀议论文的思路分析(检查预习内容)

阅读下面三篇例文,总结其写作结构:

例文一:谈坚持

此文是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开头结尾照应点题,第二段写坚持是什么,第三段写为什么要坚持,第四、五段写坚持需要什么及坚持要注意什么,即怎样做到坚持。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想不得高分都难。

例文二:论专注

此文着重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中的“为什么”来展开思路的。开头结尾照应点题,第二段写专注使人凝聚力量,第三段写专注方能见微,第四段写专注带来恒心。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得高分理所当然。

例文三:做缜密的勇者

一、学一学:如何拟写作文提纲

(一)作文提纲的模式:

1、标题(提出论点)

2、引论部分

3、本论部分

分论点一: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名言)

分论点二: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名言)

分论点三: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名言)

4、结论部分

(二)作文提纲的要求:

1、题要求及作用:1、提示论点;2、提示论题(议论的范围及对象)3、新颖

2、引论部分:提出问题:本部分的中心任务:鲜明、正面地提出中心论点。

作文题目有材料的由分析材料,引出中心论点;没有材料的可以列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从名人名言中引出。

可以是一段,可以是两段,但字数应控制在100字以内。

2、本论部分

此部分的中心任务:分析问题,使中心论点能够成立。字数600字左右。分论点的要求:是一个明确的句子,不必另起一段。三个分论点各自的角度或层次不同,要按照由浅入深或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即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为了使分论点有说服力,必须要用到事例论证法。

选用事例的要求:

(1)要典型,只有典型才有说服力。

(2)要新鲜,事例过于陈旧也乏味。

(3)事例要能证明中心论点,至少能证明该分论点。

(4)每个分论点至少需要一个事例,多多益善。

结论部分:

这里是一段集中的论述,语言要精当,字数100字左右。这一部分的作用:

1、进一步明确、深化中心论点。

2、对三个分论点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3、联系当前现实,体现文章针对性。

二、练一练:以“幸福”为话题

方法:1、联想:因果联想法

2、审题:虚实错位法、添加因素法

3、结构:基本结构法

目的: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成文

目标:四十分钟800字儿最低分数四十二

三、评一评

作文训练:

写作教学教案英文篇五

课题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课堂类型新授

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歌内涵,领会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体会诗歌语言特点,训练语感,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领会诗歌“诗缘情而绮靡”的意义,学习诗歌的抒情艺术。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语言特点,训练语感,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领会诗歌“诗缘情而绮靡”的意义,学习诗歌的抒情艺术。

教学方法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学法设计研究讨论--分析归纳

程教学内容安排:

1、阅读讲解讨论《诗的发现》

2、诵读本单元所有课文,感受诗歌情感。

教学过程安排:

一、挚情的呼唤--感悟诗歌情感

1、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2、说说你所感受到的诗歌表达的情感(体会写什么)

(1)《贺新郎》(毛泽东)表达对妻子的依依柔情,更表现了献身革命的激情。二者水乳交融,互为映衬。

(2)《也许》(闻一多)表达对早夭的女儿的刻骨的爱,以及失去女儿的无限的痛苦。

(3)《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表达思乡之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4)《秋歌》({弦)表达一种向往,一种追求。诗行透露出的.情感,至诚至柔。

(5)《妈妈》(江非)表达了对妈妈的歌颂和热爱。

二、柔软的心--体会情感表达的方法(探究怎么写)

(一)《贺新郎》

1、化用古诗典故和诗意

2、对比与衬托(异常):把儿女私情与革命激情相对比,又相映衬,突出了青年革命者的追求理想的高大形象,又表现了真实的儿女情长。

4、细节描写:“眼角”两句,写离愁别绪,是常理;“住”字又突出了异常,表现对方(妻子杨开慧)的深明大义。

(二)《也许》

以痴想表达对早夭的女儿的爱意柔情,其中隐含的悲怆与无奈,比捶胸顿足更令人不忍卒读,更加的撕心裂肺!对比。想象。至柔至痴。不谐中的和谐。

(三)《一个小农家的暮》

1、细节描写。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日常细节画面,体现农村平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2、口语化的语言。质朴无华滋味隽永。

3、声想结合,动静结合。

4、结尾异常。引民歌入诗,与前面的和谐宁静情调迥异,表现了对民生的关怀。

(四)《秋歌》

1、化用古意。前三节,意象的选择别有诗意,有古典的美。为后两节的抒情营造了古朴典雅的诗歌意境。

2、朦胧含蓄。文中的主体意象是“暖暖”。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暖暖的深情与依恋,欣喜与呵护,但却对“暖暖”是谁颇费猜度。

(五)《妈妈》

1、对比写法。城市化与农村生活的对比。撼人心魄的是最后五行。前面都为这五行铺垫,它不止是反衬农村生活的艰苦,更是反衬生活在农村的妈妈的伟大,突出“我”对妈妈的赞美和思念。

2、欲扬先抑。对现代城市化的生活,妈妈也许都没见过,都不懂。但妈妈又勤劳,有爱,那一切其实都显得并不重要。

3、细节叙写。白描,毫无渲染,却令人感动。

分类作业a类:仔细阅读《诗的发现》,进一步感悟诗歌情感。

b类:研讨《贺新郎》《也许》的诗意。

预习布置《贺新郎》

板书设计挚情的呼唤--感悟诗歌情感

柔软的心--体会情感表达的方法

课后反思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