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功德无量法力无边 功德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功德无量法力无边 功德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时间:2023-09-25 14:44:48 作者:文锋功德无量法力无边 功德心得体会(通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篇一

功德是一种善行,是人们为了造福他人而采取的积极行动,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功德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各个文化和宗教都提倡人们行善积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了功德的重要性,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本文将分享我对功德的体验和心得。

第二段:积极的行善行为

执行善心的行为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积极影响。每当我参加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我总能感受到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例如,我曾参与学校的义务劳动,为贫困地区小朋友募捐学习用品。当看到这些孩子们获得了新的学习工具,并且看到他们笑容满面的表情时,我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人的帮助对他们的重要性。这种积极的行善让我体会到了给予的快乐和满足感,也进一步坚定了继续帮助他人的决心。

第三段:共享善果的重要性

一种善行常常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回报,更是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我们帮助他人时,我们所创造和传递的善意会迅速在周围蔓延。正如孟子所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小无大,从有德也。”每个人的功德积累会激发和感染他人,把正能量传递出去。当我们心怀善念,努力做好事,积极影响他人时,我们也将激发他人的勇气和热情,形成良性循环。一个人的功德对社会和他人的积极影响收益是无法计量的,而这种正向的传递也为社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正面结果。

第四段:人生的意义和境界

功德的实践和体验不仅仅是一种善行,更是一种境界和精神追求。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善事中时,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心态会逐渐发生改变。我们更关注他人的需求,善待周围的人,这种关切和关爱正是我们人类作为社会群体存在的根本。通过行善,我们能够真切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找到幸福感和满足感。在充满功德的生活中,我们拥有了更加高尚的自我,也获得了更加深邃的思维和洞察力。

第五段: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

持之以恒地追求和实践功德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品质之一。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的根本在于不断地积极行善。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很多诱惑和困难,但只有坚持行善、坚守道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需要培养持之以恒的品质,坚定不移地走在积极的道德之路上。只有通过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功德修行。

总结:

通过积极的行善行为,我们能够感受到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且带给周围的人更多的正义和善意。共享善果的重要性,以及功德对人生的意义和境界给我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洞察力。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和保证。只有在坚守善意和道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幸福。对我来说,体验和理解功德是一种奇妙的过程,它塑造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为我的未来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篇二

善行功德榜事迹材料

勤俭的孩子

生活中的马佳明人缘极好,他把每个人都当做自己的朋友,从不因自己学习成绩好而歧视成绩差的人;从不因自己家庭条件优越而瞧不起那些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相反他总是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曾经他每天从自己的饭钱中省出一元钱,积攒起来,就是为了给那些条件差的孩子买几本作文书,他曾经好久没有添新衣服,就为了省钱给贫困的孩子填一些学习用品。还记得汶川大地震时候,他把自己默默捡到的饮料瓶矿泉水瓶等等卖掉换钱,他想考自己的力量来帮助灾区的人们,他长提醒周围的同学都能珍惜“盘中之餐”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马佳明今年11岁,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在三四年级连续两年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四年级下学期获得进步标兵的称号,五年级一直担任学习委员,成绩名列前茅。他爱好体育,乐于助人,他的人缘极好。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是个勤俭的好学生。

孝敬的孩子

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在三年级的时候他就学会了洗衣服,四年级时就学会了做饭。从小就知道使用礼貌用语,向长辈问好,深受大家的喜爱。他的父亲经常外出打工,母亲也是一天到晚忙在田地里,看到父母这么苦、这么累,他悄悄的把父母的脏衣物揉洗干净,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放学后他还抢着为父母做饭、盛饭、洗刷锅碗。有好吃的他首先想到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中午两个半小时后的午休时间忙完家务后,他还要到田地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玉米、水稻拔草。

他叫马书悦,今年11岁,我校五年级的学生。他是少先队中队长,他爱好广泛,学习成绩优异。他在三四五年级连续三年考试成绩都是前三名,曾连续两个学期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五年级期中考试获得了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是个性格内向,懂事好学的学生。

敬业的孩子

闫可心,系我校五年级学生,在班级工作中,能出色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并多次受到表彰。她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作为一名班长,她尽心尽职,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她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她总是做得有条不紊。身为英语科代表,除了帮助老师收发作业,还经常帮老师给其他同学讲解辅导,真正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她作为一名班干部,认认真真管理好班级,她总能将班级管理好好的,多年来一直获得“优秀班级”的光荣称号。

诚信的孩子

张佳婷,女,汉族,系应各庄小学五年级的一名班干部,品学兼优、多才多艺、诚实守信。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是老师身边得力的小助手。

作为班干部,她能以身作则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能帮助中队长认真检查同学们背诵规范。在学习上,她苦下功夫,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因此她的成绩总是非常突出。

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她总是会认真帮助同学们。她待人真诚守信,全校师生都认同她这一点,说她有同情心,有爱心,更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用他质朴的言行,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小学生的风采。

平时生活中,张佳婷还是一位拾金不昧的好学生,今年十月份,他在路边捡到20元钱,来到学校主动交给老师。这种行为感染着我校每一位师生。

互助的孩子

孝敬的孩子

张智恒,男,汉族,4月11日出生,现就读于应各庄小学,是五年级的学生。他品学兼优、多才多艺、乐观向上,是一个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孩子。四年来他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标兵”.

张智恒除了自己认真学习之外,他还乐于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班上,有几个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他们觉得很自卑。平时下课总是不自觉地在一起,而与成绩好的同学保持着一段距离。张智恒知道后,主动跟他们聊天、和其他几个成绩好的同学,一起帮他们补课,鼓励他们不懂就要问,大大增强了同学的自信心,在他的帮助下,那几个同学的成绩进步不少。

在班里,大家都愿与他交朋友,平时,若遇同学的'学习用品缺了,他总是第一个帮助解决;同村同学要是有病或有事请假不来上课,他总会到那个同学家去给他补课,告诉他学校的情况。他是老师的好助手,他是学习小组长,每次老师布置的任务他都要认真完成,而且督促帮助小组成员尽快完成,在他的带动下,他们的小组学习气氛浓厚,各项活动都冲在前面。

张智恒就是这样一个有爱心,团结互助的少先队员。

田智勇,今年10岁,我校四年级的学生。他爱好广泛,学习成绩优异。他在一、二、三年级连续三年考试成绩都是前三名,曾连续三个学期获得学习标兵、三好学生的称号。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是个性格内向,懂事、孝顺的好学生。

他是个孝敬师长、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一个遵纪守法、注重公德的小公民。

从五岁起,他的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从那时起,小小的他就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照顾他不容易,他从来不气人,还懂事的帮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稍胀大点后,就帮奶奶烧火做饭洗衣服。有好吃的他都要给爷爷奶奶留着,爷爷奶奶不吃他绝对不吃。

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篇三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注重功德的积累和修持。有些人认为功德只是一种爱心和善意的表现,可以随心所欲地给予他人,而有些人则认为功德是一种积极的修行,需要借助专注、定力和勇气等要素来达成。作为有识之士,我们既要学会善作善事,又要明白功德心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功德心是保持心灵纯净和实现个人修行的有效途径。

第二段:正文1

首先,功德心与心态密不可分。要想拥有一颗充满善意、有益他人的心灵,就必须先明白它的本质。功德源于爱心,是一种慷慨和关爱他人的表现。而在人际关系中,爱心和关爱能够化解矛盾和纠纷,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为自己和其他人带来更大的快乐和幸福。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既强大又温柔的心,热爱生命,信任人生。即使有时我们陷入了困境或面对了挑战,也要用真诚和善良的态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第三段:正文2

同时,功德心也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与单纯的好心相比,行动会更有效地表达我们的爱和关爱。通过实际行动,我们可以直接帮助他人、照顾他们的身心、塑造更美好的社会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拥有智慧,以确保我们的行动合理、有效和有益。同时,我们也需要展现出勇气和毅力,以克服所有阻碍和障碍。当我们真正付出行动,帮助他人时,我们也会体验到莫大的喜悦和满足感。

第四段:正文3

除了爱、关爱和行动,功德心也视修行为基础。修行是一种反思和内省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面对自己的限制并通过自我提升来获得更强大的内在力量。通过修行,我们可以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解自己的渴望和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更高层次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修行和精神意义上的升华,我们可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生命力和人类性,发挥内在能量,从而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五段:结论

综上所述,功德心是我们长期以来一贯追求的目标。它不仅体现出我们对他人的爱和关爱,而且也赋予了我们一种内在的精神能量,使我们更加坚定、自信和积极。虽然修行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程,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热爱生命,就能够实现我们对爱、关爱和生命的追求。因此,让我们从功德心中体验到我们内在的价值,改变自己并友爱他人,同时体验到工作中的幸福和成功。

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篇四

一、引言(200字)

功德是一种善行,是一种使人们感到快乐和满足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机会去做善事,做功德。然而,有人可能会问,功德到底是什么?通过我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我逐渐认识到,功德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态和取向,是一种深入内心和修炼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实践中获得的功德心得和体会。

二、善念与放下(200字)

在追求功德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善念和放下。首先,培养善念意味着用慈悲、爱心和善意看待他人,积极关心和帮助他们。当我们用善念对待他人时,我们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还能带给他们快乐和感动。其次,放下是指摆脱个人私心和欲望,以无私的心态去做善事。当我们放下自己的私心,克服贪婪的欲望,我们才能真正为他人着想,才能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正是通过培养善念和放下,我才逐渐明白,功德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和彻底改变。

三、持之以恒(200字)

实践功德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不断地付出。在我自己的实践中,我尝试每天做一些小事,如帮助老人过马路、捐款给慈善机构、关心同事的困难等。虽然这些都是很小的行为,但我发现,只要坚持下去,不断积累,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而且,持之以恒地做功德也会让我们的内心逐渐变得更加宽容和快乐。因为只有我们坚持去做善事,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善心所带来的美好和幸福。

四、与人为善与修炼自己(300字)

在实践功德的过程中,与人为善不仅是帮助他人,更是一种对自己的修炼。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帮助,我们可以学会包容和理解。当我们关心他人的困难和需求时,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能培养自己善待他人的美德。与此同时,通过与人为善,我们也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和行为,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积极改变自己,修炼品德。所以,在持续与人为善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也可以不断成长和进步。

五、奉献与成长(300字)

通过实践功德,我们可以学会奉献,体会到奉献带给我们的成长和满足感。当我们付出自己的时间、金钱和爱心去帮助别人时,我们的内心会感到愉悦和喜悦,我们也会因此而获得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仅来自于我们的善行,更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成长和提升。通过努力实践功德和奉献的过程,我们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还能够逐渐塑造自己的品格和修炼内心。因此,我们应该以奉献为目标,将功德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并享受奉献带给我们的成长和满足感。

总结(100字)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我深刻体会到了功德的意义和价值。功德不仅是一种外在行为,更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和改变。通过培养善念、放下私心、持之以恒地做善事,我们可以逐渐完善自己的品德和内在,更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和改善他人的生活。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践行功德,用善心去改变自己,也去改变这个世界。

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篇五

作为一个信仰佛教的人,掌握“功德心”的真谛,一直是我修行的重要课题。从初学者到渐进者再到智者,我深刻感受到功德心的重要性以及其与心灵的相互作用。下面我将从个人体验出发谈论我的关于功德心的心得体会。

段落一

作为历史悠久的佛教中,功德心是指为利益众生而行的善行和修行,并希望这些善行和修行所产生的功德能够转化为各种福报。在我看来,功德心与心灵的相互作用可以使人心态更加平和,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这是因为我们在行善和修行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通过强化我们的功德心,可以让我们感到内心的坚定,使我们更加自信和不屈不挠的面对各种困境。当我们学会如何通过执抱功德心来辅助修行,我们的心态自然会变得更加平静,我们的情感会得到更加的升华,生活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

段落二

除了对心灵的影响,功德心的实践对社会和个人都有深刻的影响。功德心不只是是一种个人的信仰和修行方式,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当我们将我们的善行和修行扩展到社会中时,这些正能量会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形成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风尚。这种力量的源泉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份始终执抱的功德心。同时,这种强大的正能量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个人的生活,使我们的内心平静安宁,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发现生活的美好和值得珍惜的东西。

段落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可以践行功德心的机会,这些机会不仅来自于自己,还可以来自于周围的人、事和物。当我们时刻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并且学会正面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我们便可以将自己的生命之光照射到周围的人和事物之中。无论是与家人、朋友相处,还是在工作、学习等方面,我们都可以通过执抱功德心来让自己变得更加有耐心、有爱心和有担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修行境界,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

段落四

深入地学习和实践功德心不仅有助于扩大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更加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同时,还可以使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随着不断地修行,我们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心智有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内心会更加坚定,我们的人心也会随之得到提升,对各种问题和挑战的处理也会更加从容和果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逐渐获得对内心的宁静和和谐,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修行坚持和奉献的回馈,更是一种脱离烦恼的源泉。

段落五

经过多年的修行,我越来越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义务,而修行功德心就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的重要义务之一。当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个使命时,我们的修行之行将会更加坚定和认真,而未来的旅程也会变得更加光彩照人。这样的修行遵行需要耐心、勇气和从容自信,但是确实值得一试。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执抱功德心,为众生福利而行,我们就开了一条通往光明的大道,可以迈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以上是我的关于功德心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正在信仰佛教,以及正在修行的朋友们有所启示。全心全意地执抱功德心,用自己的善良和美好的举止去照亮周围的人和事,有时候不仅可以为自己获取无穷的回馈,还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来无限的温暖与关怀。

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篇六

马路上的功德作文450字

大庆肇源县福兴乡永兴小学三年级刘可新

寒风刺骨的冬天又来了,这使去年那惊心的一幕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没过几天,又下了一场大雪。我走在铺满雪花的`路上尽情享受脚下的“吱吱”声。忽然,一个老人佝偻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帘,看样子是在扫雪。我上前一看,还是位老爷爷。“老爷爷,你不冷吗?”“冷啊。”“那您不累吗?”“累啊,可还得干呐,不然行人摔倒了怎么办呀?”通过与老爷爷的对话,我的心中涌上了一股暖流,我真想对他说一声:“谢谢您!”要是像老爷爷这样的人多一点,那该多好啊!

同一个冬天,却因“公德”的存在而变得更加温暖!

指导教师徐龙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篇七

一、增长福德:人生的幸福是基于福德。由有福德才能处处须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刚经》能增长我们的福德。经中前后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身命布施校量,每日三时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经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功德之大。因为财富的布施,身命的奉献,那都只能给人以短暂的帮助。而受持或为他人讲说本经,却能令正法久住,启发人们的正知正见,健全人的品德,引导他人向上增进以至解脱成佛,由此而得彻底的安乐,所以非财施所能及。

二、消除业障:我们这个世界是业的世界,由于过去生中所造善恶业的不同,构成了世界的千差万别。因为我们无始贪嗔痴,造下过许多不善业,所以现实的生命总有许多缺陷及困扰,诸如天灾人祸,身体病弱,诸事不顺等等。受持《金刚经》却能消除业障。经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些人没有受持《金刚经》本来平安无事,可受持本经之后,反而遭到他人的轻视,没有关系,这正是在业障。受持本经三途恶业都能消除,其它小业障就不必论了。

三、开发智慧,通达实相:《金刚经》称曰般若波罗蜜,首要在于开智慧,《般若经》曰:“菩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本经处处教我们无住,无住是为了成就般若。经曰:“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又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是乃成就智慧,通达实相。

四、消除烦恼:《金刚经》中虽然不曾出现“烦恼”二字,但般若法门处处都在解脱烦恼。经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乃烦恼生起的根本,消除四相,自然解脱烦恼。本经旨在成就智慧,智慧就是断除烦恼。住相能引起烦恼,本经要我们不住一切相,烦恼自然不生。

五、成无上道:学佛是为了成佛,佛陀汉译曰觉者、智者,是智慧的成就。《心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经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多此经出。”成就般若,方能成就无上佛道。

拓展阅读:金刚经总义

《金刚经》梵文名称是:aryavajracidakaprajaparamitanamamahasudra,译为汉语是《神圣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大乘经》。现在的汉文《金刚经》是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隋朝达摩笈多译作“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译作“能断金刚经”。唐义净译作“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都有“能断”两个字。但现在出版的金刚经就没有“能断”二字,甚至讲《金刚经》的人,也不讲“能断”二字,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是必须纠正的一个错误。藏译本严格按原文翻译,一字不差。原文中cida(裁达)是“能断”或者“斩断”之义,“破执断惑”是这部经典的精神实质。“上智闻名而知义”,这“能断”二字岂能缺少?上智就是特别聪明的人,一看佛经的名称就明白了,不需要再看文本了,“闻名知义”就是这个意思。“断”什么?就是断执著,所以叫“破执断惑”,“断”者就是破除、消除、斩断的意思,前面所说的各种年头,要斩断、破除。

《能断金刚般若经》是佛经般若系列部的一部,藏传佛教般若学家称为“般若三百颂”。《般若经》按内容的繁简、部头的大小,分为大部般若、中部般若、小部般若,大部十万颂、中部二万五千颂、小部八千颂。介于中、小部之间的还有一万八千颂和一万颂。一颂略等于32字的八言绝句一首。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大部般若百万颂被因陀罗请在三十三天,不在人间。中部十万颂曾经保存在龙地——“龙地”绝非传说中的龙宫,很可能就是佛灭度后大乘佛教一度很发达的大夏即新疆境内。

龙树大师从龙地把十万颂般若重新带到了印度,故称“龙藏”。“龙藏”在人间出现时,就是在佛寂灭420年后,也就是龙树的时代。历史上对佛出生的年代一直有争议,现在一般说是2530多年前,实际上这是巴利文佛教小城佛教的说法。由于世界上承认的人多起来了,佛的诞辰九算作(到1956年为止)是2500年,这是根据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小乘佛教的历史记载来的。实际上按中国古代的说法是佛生于公元前869年或867年。若依这两种说法,佛出世到现在是2800多年(大概在周灵王时期),这和时轮部的说法很相近。般若部在佛经里藏族学者称“母子十七部”。“母经”这般若内容样样俱全的经典,如上面所说的大、中、小各部;“子部”指从“母部”分出来的卷本,如“七百颂”之类。

佛陀说法共分三个时期,称“三转法轮”。初期法轮主要说“有”,说一切都是存在的,一切都是有的,这就是“有”部;中期法轮主要说“空”;末期法轮分别三性有无,故称“分别*轮”。般若部属于中期法轮。“轮”是运转之义,分三个时期是质的区别,不是截然的时间上的区别。三转法轮三个时期所说得法就包括佛法现存所有的内容。佛陀传法,启迪众生的智慧就是法轮运转之义。佛法这种智慧深入人心之时,就是法轮运转之时,也就是说:真正的佛的思想传播开来,对人的思想行为起到作用之时,法轮就算运转了。

“般若”指的是超凡脱俗的开悟大智慧,它是八万四千佛法的核心。佛曾对弟子说:“我涅磐后,佛法存在不存在,就看世上存在不存在般若法。”佛在因地(因地就是佛的前世,佛在未成佛前)的无数世的觅法、修持、利众大行、受戒、施舍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般若波罗蜜多”这个证悟大法。佛降生圣土,如抛弃粪土似的抛弃了尊贵的王位和金钱财富、娇妻爱子(佛是净饭王的儿子,三太子)29岁出家,苦修6年,35岁开始转法轮度众生,说法45年。他曾苦修、行乞,当过叫花子。斯里兰卡、泰国的僧人直到现在还是这样,僧人没有一分钱。不管旅馆、车站、饭店,又要僧人去住,就可以住,不要钱。

“比丘”(僧人)就是乞丐。为什么释迦王子要当乞丐呢?因为他把世间的荣华富贵都看成是虚假的东西、表面华贵的东西,所以都抛弃了,才成为人天导师。佛的一生都是为了给世人言传身教修证般若大法。佛的衣服为什么是黄色的?在中国僧人为什么穿蓝色的?律里讲佛的衣服是“坏色”,坏色也就是最下等的颜色。在印度高贵的服装是白色,因为天热,国王等有钱人穿洁白的衣服,最下等的是黄色、红色。为什么法衣都是片片扇扇的呢?因为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烂百家衣。学佛的人不能有隔夜的食品,不能有钱,不能用手摸金银,衣服不能多有一件,但后来的僧人不是这样。中国皇帝为什么穿黄色龙袍?因为他们认为黄的、红的是最高贵的颜色,僧人不能穿,所以,一般的出家人只能穿最下等的灰色、蓝色。藏区的喇嘛为什么穿红色?因为在藏区,红色是最下等的颜色。然而发展到后来,佛的黄色、红色就成了最珍贵的颜色。

学佛法,做人都要真正按节律的要求来做。当时佛能放弃三太子的地位而去当乞丐,就充分显示出了佛教的一种精神,也就是为了言传身教。

《金刚经》总说的祗园精舍是施主给佛修的说法的场地。释迦牟尼成佛以后很长时间不去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很伤心,捎信去一再请求,他才回家看了一次,这也是一生中回家的最后一次。佛生下后7天,他的亲生母亲去世了,由姨母抚养。佛的姨母和妻子在佛回家时,都同时出了家,他的兄弟一个随他学法去了。般若是揭示一切事物的本质和理性的无上智慧,是三世一切如来的根本大道,并非净饭王子经过6年苦修发明创造的。有些人不知道,认为佛法是释迦牟尼创造的。佛法不是佛创造的,而是客观存在、被佛发现并悟证到的无上大道。因为每一个要成佛的人都必须按佛法来修炼、发心、修行,才能成佛。如果是某一位佛发明的,那他又是靠什么来成佛的呢?所以说佛法是三世一切如来的法。

有的人说佛在菩提树下苦苦修行49天或6年就成了佛。这种说法不对,这是因为没有看佛经才有这样的错误说法。资粮道的三个阿僧劫他都是在修,无数世以来不断的修慧、修福,最后才成了佛。若仅仅6年或者七七四十九天就能悟出这样的大智慧,恐怕这个世界上成佛的就不只是一个净饭王子了。所以大乘经典中说,生在印度的释迦牟尼只是说法度众的千千万万个佛的一个化身,他的出家修行之举也是对世人追求超脱的示范。示范应该怎样修,应该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应该和世俗决裂。有人还说,释迦牟尼既然已经成佛,为什么死了呢?释迦牟尼示寂,正说明了“诸行无常”——四法印里的一个道理。“行”指一切有为之法即因缘形成之物。凡因缘形成之物都有生有灭。作为净饭王子的释迦牟尼也是肉体身怎么会不死?佛法中从来没有生而不死之道,肉体幻化、成就之说是旁门邪说,佛经中无此说法。我看了一本叫《金刚经说什么》的书,书中说“过去的山还是现在的山,现在的山也是过去的山,太阳、天空、月亮都没有变,山都没有变,水都没有变”。哪有这样讲佛法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太阳、山川时刻都在变,科学是这样讲的,哲学也是这样讲的,佛法更是这样讲的。

昨天的山就不是今天的山,昨天的水也不是今天的水。古代有一位希腊哲学家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过来时的河就不再是过去时的河了,因为水以流下去了。任何东西都在变,只是我们肉眼看不清楚,物质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佛法的无常不只是指人的一生活上几十年后死了叫无常,这是非常粗浅的理解。无常是指每一刹那之间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在变化、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客观规律。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佛也是一种流,就像人的思想意识一样,是一种过程,像水一样,也有前后相续、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诸法无常就是将这个道理。有些人说“肉体幻化”,实际上密宗理论里说肉体是幻化不了的,业身肉体是决定了的,“幻化”不是指肉体,是指自己的元身。密宗里有元身幻化,肉体已经是些肉之躯,定型的东西无法改变。佛爷没有办法改变,难道还有比佛更高明的吗?释迦牟尼只活了80岁,也没有改变这个肉体,最后还是火化了。

“般若”的读音是“班甲”或“班呢啊”,意为“智慧”;“波罗蜜多”读作“巴日阿咪大”,是到达彼岸即“超世”或“超时空”之义。般若波罗蜜多,从其所指对象分:1、般若波罗蜜多,是指一切事物的性空理性(即一切事物的根本性质);2、语文般若波罗蜜多,也称文字般若,是指般若经典和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俗智范围内的般若概念,般若义理不是真般若;3、道般若波罗蜜多是指见道位以上至成佛前的无漏分别智。“见道”即修到正式产生般若正见的层次,修到超世的地步。这一阶段尚未彻底干净的破除二障,定中无分别,出定后仍有分别心。从入菩萨位到成佛前这一阶段的智慧还不是正般若,只是准般若,因为真正的般若是指佛的智慧。真正的般若智慧是“无分别心”的、“无漏”的。什么叫做“分别心”?什么是“漏”呢?“分别心”就是通过语言符号和抽象概念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活动。这种智力活动的特征是抽象性和主客观的分离性。因为人脑中形成的概念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不固定的,比如经常见到的亲人——母亲,眼睛一闭,脑子里想的形象仍然是模糊的。这是思维的特点,不可能像照相那样清晰和用眼睛直观那样具有真实性和清晰度。人的分别思维始终是不清楚的、抽象的,而且和客观是分离的。我们想问题时需要一部分一部分来想,想一个人,想他的头时,就想不到他的脚,想眼睛时想不到鼻子,这也是思维的规律所决定的。

把客观对象分成一点一点的东西,分隔开来思维,所以不是全面的。但是直觉的器官(如眼睛)一睁开,前面的东西是完整的,没有排他性,而思维做不到,这是直觉的特点。因此人脑中形成的概念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不固定的、永远达不到直观的清晰度,达不到直觉所把握的具体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事务始终是抽象的,凭习惯和经验才能理解。就像电视这样的东西,若从来没见过电视电影的人,对他介绍电视,无论怎样讲、写多少文章都很难说明白。人的理解要靠经验、语言只是辅助工具。般若波罗智慧是通过修定产生的一种高级的直观智能,在它面前,一切事物都像眼看事物一样清晰、具体、真实。对没有得到这种智慧,没有体验过这种境界的众生来说,讲般若实相就像给先天性的盲人解说壁画一样无法理解。佛经上有一个例子:有人给一个先天性的盲人讲白色,说白色像白面一样,盲人不理解,因为白面他看不见。他去问另一个人:白色是什么样子?别人告诉他说像下的雪一样,他更不理解。

又去问养白鹅的人说白色像什么?这人说像鹅,瞎子就去摸鹅,鹅就“呱、呱”叫开了,这瞎子说我理解了,白色就是“呱呱呱”。这个故事说明,语言文字讲解始终是抽象的,没有真正体验过般若智慧的人,就像先天性的盲人,给他讲壁画,任何概念都无法形成。也像瞎子摸象一样,有人摸到耳朵,说大象就像扇子;有人摸到腿,说大象就像柱子。世俗的人理解般若智慧也是这样。因此《法华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分别思量无法解释,因为那是一种直观的修到那种程度才会出现的体验,是一种境界。就像眼睛看到事物一样,是一种具体的东西,具体的境界,只有修到那种境界的时候才有体会,所以无法解释。佛法经典般若就像地图,比如到某一个城市去,买一幅地图比没有好。但究竟哪些街道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地图上不能形成具体的概念,还必须亲自去找,找到后和你脑子里想的就不一样。文字般若就是地图一样的东西,但一些人因此而否定文字般若也是错误的。地图必须有,否则干脆连什么方向都不知道。“漏”有二义:一指贪、嗔、痴等诸惑烦恼,不除掉这些烦恼习染,人的认识始终受其影响,得不到真知;二指分别心思想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是妨碍正见的。

般若智和般若行是度脱苦海的航船,船怕漏水,漏水就会沉船,所以将烦恼和世俗分别心称作“漏”。4、果般若波罗蜜多是佛位的真般若,是主客观融为一体的境界。融为一体怎么讲?举个例子,就像梦境一样。梦里走的地方,或碰见的人,或见到的好多东西,实际上醒来不都是你的思维活动吗?既没有另外的人,也没有另外的地方。这就叫主客观融为一体,无二见。但我们一般人的主客观是分离的,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有时间和空间的区别,任何时候都得不到主客观合一。但真般若是主客观融为一体的、无阻无碍、清晰透彻、明见事理二谛的遍知一切的无上智慧,也称“智慧法身”。遍知一切就是知道事相和事物的性质、本质两个方面,包括一切事物。得到这种智慧,也就有了法身。法身是遍知一切的智慧、神通。经中说“处处有佛”,为什么说处处有佛呢?因为佛是遍知一切的,无任何障碍,所以,佛智遍及的地方就有佛身,即佛心所到之处便有佛身。这种智慧是佛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八万四千法归根结底只有一法,就是智慧,即“般若波罗蜜多”,其余都是随从之法,方便之法,都是达到主法的工具,所以说佛法的核心是智慧。懂得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能断般若波罗蜜多》这部经典的价值。

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篇八

第一段:简介功德银行

功德银行是一家创新的慈善组织,它的创立出发点在于为社会做出正面的贡献。它打破了传统的慈善模式,通过银行的形式,集结社会力量,推动善行的发展。在功德银行,每一个人都可以存储和获取个人的善行,通过行动为社会贡献和谐之力。

第二段:我与功德银行的初次接触

在功德银行举办的一场公益论坛中,我首次了解到这个慈善组织。论坛上,一些赞助商分享了他们的善行经历,以及功德银行对社会影响力的体现。这让我对功德银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组织。于是,我主动了解了更多关于功德银行的信息,并加入了其中。

第三段:参与功德银行的善行

通过功德银行,我参与了许多善行活动,其中一次让我印象深刻。一天,我收到了来自功德银行的通知,说附近的一所小学需要捐赠图书来丰富图书馆的资源。我从藏书中筛选出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并把它们送到了学校。当看到那些孩子们开心地翻阅书籍,我深深感受到了义工活动的意义和力量。

第四段:功德银行对我个人的影响

功德银行不仅仅是一个慈善组织,对我个人而言,它也是一个提供成长机会的地方。在参与善行活动的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到如何与人沟通并一起合作,如何更好地管理时间和资源。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交流,我收获了新的见解,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功德银行打破了传统的慈善模式,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让我们把爱心付诸行动。

第五段:展望功德银行的未来

功德银行不仅在当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积极拓展了海外领域。未来,我认为功德银行将继续发展壮大,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通过创新的举措,它将更好地运用科技和社会资源,推动善行的全球化。同时,我相信功德银行也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成为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

总结:

功德银行以其创新的模式和积极的影响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为社会带来真正的善行。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和参与,我深刻体会到了善行的重要性和力量,也明白了一个人自己的一点善意和付出也可以积小成大。我相信,只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功德银行将继续成为社会正能量的源泉,为世界的美好做出贡献。

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篇九

2、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杜文澜

11、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契诃夫

15、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培根

16、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列宁

23、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

26、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帕拉图

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篇十

今天,我跟妈妈一起去菜场买东西。这时,我发现了两件事情。

我来到大门口,看到一个戴红领巾的小朋友手里拿了几包小食品,他边走边吃,吃完的食品袋都随手扔在地上了,这时,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弯下腰,把袋子扔到垃圾筒里。小男孩看到了赶紧跑过去,捡袋子。有一位叔叔看到了说:“小小年纪,都会保护环境,有些大人怎么做不到呢?”

我又走了几步,看到了另一幕。一个老爷爷提着一大包东西,走一会儿,停一会。有一个大姐姐小跑过来,问:“老爷爷,我帮你提吧!”老爷爷说:“孩子,谢谢你。”只见大姐姐接过袋子,扶着老爷爷走了。

这只是两件小事,却反映出了人们的公德心。做错事只要改,就还不算晚。帮助人,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可有几个人做到了呢。

只要人人都有一点公德和爱心,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