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优秀7篇)

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优秀7篇)

时间:2023-09-25 10:33:16 作者:JQ文豪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优秀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篇一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际做以下反思:

反思一、时间分配不合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针对大多数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的现象,教这一课时,我首先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桃花源记”入手,设计导学前测,由问题:“陶渊明为什么要退隐?”自然地过渡到陶渊明,接着引出“五柳先生”,再让学生结合以往所学说说“心中的陶渊明”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能与新知识形成一定的对比效果,自然地导入到课文的学习。然而在具体设计学案的时候,只注重了学案的实用性,忘记了时间的限制,所以在课堂操作时占用时间过长,使后面的环节不能完成。

反思二、学习难度估计不够。在对文章语言的品析上,采取了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分成几组自由辩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课文当中生字词比较多,翻译难度较大,学生询问的较多。于是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我并没有急于往下赶,而是延长讨论时间,并停下来让学生串讲翻译课文,我随时进行了点拨,又占去了很大的时间,改变授课计划是听课时的大忌,但课堂教学的目的要以学生的掌握为主,而不是环节是否完整。这关键是由于备课时考虑不周造成的。

反思三、学生的活动程度不够。因为初三忙于赶课,课时紧,学生展示的时间不足,所以学生在展示方面的训练不够,表现在课堂学生展示死板单调。

反思四、课堂教学过于拘泥学案。由于受学案的限制,教学环节不能随机应变,使教学过程变成跑学案的过程,体现不出语文课的特色。

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篇二

阿q是鲁迅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人物本身既有鲜明的思想性格,又有丰厚的思想内涵。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其实就是寄寓了作者非常深厚的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一个载体。阅读小说,分析鉴赏小说,正如朱光潜在《谈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所说的,“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而在这篇小说中鲁迅正是通过阿q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传达了他对中国国民和中国社会的深刻关照。因此教学设计中,从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始,以作者塑造人物的目的终,从而体会出作者的匠心独具。

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篇三

原文:

六一居士传

宋代: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赏析:

第一小节,作者先介绍了自己的二个别号“醉翁”、“六一居士”。“醉翁”是庆历六年他被贬滁州时的自号。熙宁元年,欧阳修又在颖州修建房屋,准备退居,他“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颐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滁州有滁山,颖州有颖水,合起来就表示出作者晚年想摆脱世间烦扰、寄悄山水的思想。

第二小节,作者采用主客间答形式,借客人的提间,先说明自己称六一居士的含义,即晚年在家中陪伴一老翁自己的是一万卷书,一干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盘棋,一壶酒。从这个称号的含义,一方面可以休察出作者晚年只赖于这五种物品的孤寂无聊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作者想摆脱烦扰、凭此安度晚年的乐趣。但客人仍就作者多次更改称号提出疑问:“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对这个道理。作者不是不知道,所以他说:“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由此引发,作者便开始抒写自己晚年陶醉于五种物品的乐趣,就是当此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炸雷劈破屋柱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大原野奏起九韶仙乐,在涿鹿山前观看激烈战斗场面,也比不上这样快乐舒适。但是目前,作者还苦于不能在这些物品里面尽情亨乐。其原因,是“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二是“优患思虑劳吾心于内。”这样使得作者虽没生病而外貌已显得憔悴,虽还没太老而精神却已衰竭,没有什么空暇陶醉于这五种物品了。可见作者对官场生活已十分厌倦,因此急于退休过安闲的隐居生活。虽然作者目前还没能退休,但是他坚信,由于他向朝廷告老辞退已三年,朝廷总会能予批准,那时回到田园享受与五种物品交触之乐的愿望一定能实现;所以起下这个六一居士的名号来表达自己向往的乐趣。客人又间:“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于是作者接着分析,长期被官场拖累已经很觉劳苦了,而且还有很多优患缠身;为这五种物品吸引是精神上得到安逸,而且没有祸患。两者相比,当然是选择后者了。

从第二小节的主容问答之中,作者晚年消极隐退的思想显露了出来。欧阳修年青时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他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革时弊,是范仲淹“庆历新政”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文学上,他团结、提携一大批优秀文人,反对“西昆体”,倡导“古文”运动,被公认为文坛的领袖。但是,随着政治上的一次次受挫,一次次被放逐,他心恢意懒了。虽晚年被重新起用,官位也很高,但朝政的腐败,官场的尔虞我诈,加上志同道合的挚友的相继去世,使他再展宏图的幻想破灭了,思想开始消极、苦闷,甚至对王安石的变法也持了消极对立的态度。欧阳修从勇于改革到消极悲观,在政治生涯中可谓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这固然暴露了他思想上的弱点,但这也是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局限。

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作者最后又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退隐的三条理由。一是年青时出去做官,年老了退休,不一定非得等到七十岁,这是人生的规律。二是自己任职期间并没有值得称赞的成绩。三是自己壮年时就想退职(欧阳修中年以后的诗文就多有辞官归田的思想),现在年老体弱就不能再贪图过分的荣耀俸禄了。作者说,具备这三条理由,即使没有五种物品的吸引,也应该离职了。言外之意是更何况有与这五种物品共处的乐趣。三条理由表面上看正当、充分,但字里行间却流着作者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这篇文章在传记文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没有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由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同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多姿、情感深切,本文的语言也是既平易晓杨又形象深刻。如作者写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这比喻极为生动,它既喻为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糟杂事物。作者能置之而不顾,深刻说明他对五种物品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篇四

第二课时的内容比较多,今天只完成了一半的教学任务。

由于周四我们已经讲解了相关的文言知识,所以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定为: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不想上课时学生们在梳理情节时,很多都对课本不熟悉,也有一些人虽然知道大体情节,但是在拟小标题时没能够选择正确的语句。4班的答案相对工整,3班学生的积极性高,不过语言的运用方面稍有欠缺。而且我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也没有多少进步,可能是受前阵子的打击影响,总是没底气的感觉。

最近的课堂效果和课堂的效率有所下降。归根究底,我觉得还是自己没有把握教材,没有充分备课的缘故。虽然备课时准备的材料很多,但是很多知识点没有串起来,很杂乱的样子,这样使得上课时总是一个一个地点,不能够自成体系。

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篇五

于语文学习,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们一直崇敬的伟人鲁迅先生已经成为学生“怕”的对象,想来实在可怕。

为什么学生怕读鲁迅的文章?笔者为此曾经做过一次题为“我眼中的鲁迅”,学生发表了不少“高见”,但普遍的认识是:

鲁迅太伟大了,伟大的让我们难以接近。

鲁迅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感到异常陌生。

鲁迅的作品语言艰涩,主题深奥,实在难以理解。

而且,除了课文,绝大多数学生不读鲁迅的其他作品。

鲁迅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鲁迅作品的价值勿庸置疑。但他的着作的读者却越来越缺少,甚至对进入教科书的作品望而生畏。现行的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虽然篇目有所不同,选用的鲁迅作品有一般在20篇左右,约占到讲读课文的10%。我们在教学中也总是吧鲁迅作为重点,但结果却不怎么样,反而学生越来越疏远了鲁迅,实在需要我们反思。

学生越来越疏远了鲁迅,有诸多原因,但从中学语文教师的角度,实在也需要我们反思。

一、不要“神”的鲁迅

鲁迅是伟大的,但伟大不是难以亲近的同义词。

我是喜欢鲁迅的,事实上这种认识一直影响着我的教学,我有意无意间也在影响我的学生。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对教材、教参机械照搬,强行灌输的方,阐发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而化之的主题,初时的`学生比较听话,我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但渐渐效果就不那么好了,到后来,他们可能就不听了。我一直在想,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问题是在我身上。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不是接受一位神,神话的鲁迅只能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疏远。

周令飞说:“鲁迅不单是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个风趣幽默、可亲可爱的长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也是人,是一个与我们一样的人,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神是要供奉的,我们无法接近,而可亲可敬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心中。林肯的鼻子可以摸,如果我们也可以摸鲁迅的鼻子,那时的鲁迅就不会被疏远了。

我们必须将鲁迅从神坛上请下来,然后与大师进行平等、和谐的心灵对话,让学生亲自去感悟其作品内涵和艺术魅力。

二、不要“政治”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远去了的不一定就是陌生的。

鲁迅先生是反封建的斗士,是革命的旗手,是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政治化概念化的先生,只剩下一张横眉冷对,严峻无情的脸谱。于是,我们无论是教鲁迅的小说,散文,还是杂文,都是循着这一概念,语文教育成了政治的宣传员,至少是一种政治暗示。一谈起鲁迅的形象,立马想到怒目金刚、横眉冷对;一说起鲁迅的文章,立马想到“似投枪、如匕首”。正如周海婴所说,这是“政治上需要”的鲁迅。

我们且不说文学作品的对人文价值,但这种把人文理解成思想政治教化,而失去了人文的本义的做法,实在是一种舍本逐末。政治化概念化了的鲁迅失去了真实,政治化概念化了的鲁迅作品教学自然也就失去了价值与意义。而且这种做法扼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极大地降低了鲁迅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不要“甚解”的鲁迅

鲁迅是深刻的,但深刻的鲁迅并不是不可认知的。

鲁迅的作品,篇篇是精品,字字乃珠玑,其思想的深刻是勿庸置疑的。鲁迅的作品难读,不只是学生感到难读,有一定阅读经历的经验的读者,对鲁迅的作品大多望而生畏,就是我这样受过“专业”教育的语文教师也常常需要借助“别人”。因为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不同于一般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杂文,小说散文同样具有深刻的思想。

其实读不懂鲁迅是正常的事,时代不同了,社会发展不一样了,连语言的表述风格都变了。我无法认同鲁迅先生的文章“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的说法,难读与超出认知范围至少不完全等同。

对于鲁迅作品中很多深刻的哲学思想,我们不必心急,可以让学生可以慢慢消化,以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我们不要总是强调鲁迅的深刻,学生无法认识到这深刻,于是启发启发再启发,启而不发,就只能灌输,结果还是概念,对鲁迅的理解没有任何帮助,对于现今个性独立的学生们来说反而会令其对鲁迅作品产生排斥心理。

陈丹青语说:如果我们从鲁迅那一张张目光犀利,很个性化中国化的照片中,能够解读到“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鲁迅,那时,我们的学生可能不仅愿意在周作人的苦雨斋里消遣、在琼瑶的《情深深,雨蒙蒙》中徘徊,也喜欢在鲁迅的百草园内逗留。

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篇六

我觉得近来自己越发懈怠了,一上午的时间备课,居然没有弄完,中午又加班才把第一课时准备出来。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他们该会的都没有掌握。主要原因是我对于他们预习情况没有准确的了解,只是想当然地觉得他们都知道该看什么,记什么。看来,以后应该在语文预习的时候多加指导,不然的话真是事倍功半了。

最近情绪一直不大好,可能是事情多的缘故,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也间接影响了上课的情绪。这样真不好,我要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恶劣情绪控制我。

这段时间和班里的同学也没有好好沟通,想想自己真是太过分了q(s^t)r

为了提醒自己改正,以后:

第一,提前两天备课,充分备课,备课充分。

第二,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注意和班里学生的沟通方式,戒骄戒躁。

第三,要及时反思。

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却不改。从明天起,做一个认真努力的人!

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篇七

篇一:鲁迅自传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体会自传的一般特点和从语言中体会感受鲁迅,这是我这节课设计的宗旨。

鲁迅的文章历来是中学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鲁迅的文章时,我们往往是从思想、主题的角度切入,来安排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组织教学活动,而《鲁迅自传》又是鲁迅自己介绍生平和思想的最重要材料之一,涉及的背景材料点多面广,因而教师更容易从鲁迅人格入手,增加背景介绍,使学生重点了解鲁迅的经历和思想。

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首先是一篇自传,鲁迅首先是一个文学家。鲁迅的人生经历、转折固然重要,思想固然深刻,但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主要不是了解鲁迅的深刻,也不是去了解鲁迅的转变过程,而是要突出这篇文章的传体特征(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自传,从教材的使用来看,把《鲁迅自转》作为自传的范本来学是更为重要的。),是要看鲁迅的经历和思想是如何被叙述、如何被表达的。换句话说,自传的特点和鲁迅思想的深刻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这是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的独特的地方,也是鲁迅文章作为教材的主要价值之一。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试图以经历为主线,以语言为入手,让学生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体会自传的一般特点和从语言中体会感受鲁迅,也就是从这点来体现“具有语言学习价值的鲁迅”。

突出传体特征,那么鲁迅的形象是不是不重要了呢?不是的。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经历和传记特点的时候,带出对鲁迅思想的思考。如我在分析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写作者的经历,有详略之分吗?那为什么有些要想写有些要略写?”这个提问自然就可以使学生明白弃医从文是祥写,为什么要祥写呢?因为这是鲁迅最重要的转折点,从而引出弃医从文的原因和鲁迅的为人,这样就可以结合附文《呐喊自序》来分析。鲁迅的形象初步得到体现。同时在分析时,又扣住了自传的一个特点“详略得当(重在祥写表达自己思想的内容)”。另外在分析语言时也是一样,既要抓住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又要突出本文语言思想内涵丰富的特点,这样自传的简洁特征和鲁迅的思想也就都得到了体现。同时我还把本文的语言和七年级上的《风筝》一课的语言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希望学生能明白鲁迅作品语言更多的是“形象化的表达”,但这篇是自传,所以,鲁迅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选择了凝练简洁,这是为了做到言简意赅的需要。这一点的设计还是落实在了自传的特征上面。

当然,这样的设计都是老师的预设教学,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一个好的课堂,还应有自然生成的东西。为此,我主要在分析语言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他们自由的发现和表达,而老师不过多的干涉,尤其不强加给他们教参上的东西,他们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就是什么样的水平。显然,这样的教学,鲁迅的思想不是很突出,这是这堂课设计的一个局限,而课堂生成的东西也不够深刻。但我想,随着他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对鲁迅的进一步的了解,他们是可以更深刻了解作为思想家的鲁迅的。

总的来讲,学生能够接受我这样的设计,和老师的配合相当好,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也基本了解到了自传的写法特点,可以说是达到了预计的效果。但是因为公开课的原因,我试图上一个完整的课,我对学生的讨论时间进行了限制。这显然是不符合生成性课堂的规律的,也是得整堂课内容过多,再加上老师的语言有些嗦,占用了不少时间,使得学生的参与时间大大减少了,也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从《鲁迅自转》的文章特点和教学设计容量来讲,应该有两课时。这是我今后要改进的地方。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请大家多多指正。

篇二:鲁迅自传教学反思

于语文学习,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们一直崇敬的伟人鲁迅先生已经成为学生“怕”的对象,想来实在可怕。

为什么学生怕读鲁迅的文章?笔者为此曾经做过一次题为“我眼中的鲁迅”,学生发表了不少“高见”,但普遍的认识是:

鲁迅太伟大了,伟大的让我们难以接近。

鲁迅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感到异常陌生。

鲁迅的作品语言艰涩,主题深奥,实在难以理解。

而且,除了课文,绝大多数学生不读鲁迅的其他作品。

鲁迅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鲁迅作品的价值勿庸置疑。但他的着作的读者却越来越缺少,甚至对进入教科书的作品望而生畏。现行的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虽然篇目有所不同,选用的鲁迅作品有一般在20篇左右,约占到讲读课文的10%。我们在教学中也总是吧鲁迅作为重点,但结果却不怎么样,反而学生越来越疏远了鲁迅,实在需要我们反思。

学生越来越疏远了鲁迅,有诸多原因,但从中学语文教师的角度,实在也需要我们反思。

一、不要“神”的鲁迅

鲁迅是伟大的,但伟大不是难以亲近的同义词。

我是喜欢鲁迅的,事实上这种认识一直影响着我的教学,我有意无意间也在影响我的学生。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对教材、教参机械照搬,强行灌输的方,阐发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而化之的主题,初时的学生比较听话,我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但渐渐效果就不那么好了,到后来,他们可能就不听了。我一直在想,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问题是在我身上。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不是接受一位神,神话的鲁迅只能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疏远。

周令飞说:“鲁迅不单是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个风趣幽默、可亲可爱的长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也是人,是一个与我们一样的人,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神是要供奉的,我们无法接近,而可亲可敬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心中。林肯的鼻子可以摸,如果我们也可以摸鲁迅的鼻子,那时的鲁迅就不会被疏远了。

我们必须将鲁迅从神坛上请下来,然后与大师进行平等、和谐的心灵对话,让学生亲自去感悟其作品内涵和艺术魅力。

二、不要“政治”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远去了的不一定就是陌生的。

鲁迅先生是反封建的斗士,是革命的旗手,是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政治化概念化的先生,只剩下一张横眉冷对,严峻无情的脸谱。于是,我们无论是教鲁迅的小说,散文,还是杂文,都是循着这一概念,语文教育成了政治的宣传员,至少是一种政治暗示。一谈起鲁迅的形象,立马想到怒目金刚、横眉冷对;一说起鲁迅的文章,立马想到“似投枪、如匕首”。正如周海婴所说,这是“政治上需要”的鲁迅。

我们且不说文学作品的对人文价值,但这种把人文理解成思想政治教化,而失去了人文的本义的做法,实在是一种舍本逐末。政治化概念化了的鲁迅失去了真实,政治化概念化了的鲁迅作品教学自然也就失去了价值与意义。而且这种做法扼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极大地降低了鲁迅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不要“甚解”的鲁迅

鲁迅是深刻的,但深刻的鲁迅并不是不可认知的。

鲁迅的作品,篇篇是精品,字字乃珠玑,其思想的深刻是勿庸置疑的。鲁迅的作品难读,不只是学生感到难读,有一定阅读经历的经验的读者,对鲁迅的作品大多望而生畏,就是我这样受过“专业”教育的语文教师也常常需要借助“别人”。因为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不同于一般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杂文,小说散文同样具有深刻的思想。

其实读不懂鲁迅是正常的事,时代不同了,社会发展不一样了,连语言的表述风格都变了。我无法认同鲁迅先生的文章“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的说法,难读与超出认知范围至少不完全等同。

对于鲁迅作品中很多深刻的哲学思想,我们不必心急,可以让学生可以慢慢消化,以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我们不要总是强调鲁迅的深刻,学生无法认识到这深刻,于是启发启发再启发,启而不发,就只能灌输,结果还是概念,对鲁迅的理解没有任何帮助,对于现今个性独立的学生们来说反而会令其对鲁迅作品产生排斥心理。

陈丹青语说:如果我们从鲁迅那一张张目光犀利,很个性化中国化的照片中,能够解读到“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鲁迅,那时,我们的学生可能不仅愿意在周作人的苦雨斋里消遣、在琼瑶的《情深深,雨蒙蒙》中徘徊,也喜欢在鲁迅的百草园内逗留。

相关范文推荐
  • 09-25 教学反思设计意图(实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 09-25 最新教育类的英语 英语教育实践报告(精选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
  • 09-25 最新早晨祝福问候语(汇总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 09-25 实习报告的格式(优质7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 09-25 最新少先队节日活动 少先队活动讲座心得体会(汇总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 09-25 元旦节安全教育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元
  • 09-25 最新小组申请资金请示报告(大全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
  • 09-25 公司举办活动 公司举办活动策划书方案(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 09-25 2023年植树节的志愿活动 植树节志愿者活动方案(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
  • 09-25 2023年校医述职报告 学校医疗工作述职报告(模板10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