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最新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精选6篇)

最新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精选6篇)

时间:2023-09-25 09:27:20 作者:飞雪最新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精选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用具:课件、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幼儿学具:正方形、梯形图形没人一套、梯形拼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昨天老师去小兔家做客了,它们家有一间特别漂亮的房子(ppt)房子的身体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房子的门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房子的窗又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二、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突然吹来一阵风,把小兔家的房子吹走了,就剩下一个梯形的房顶(ppt)

2、幼儿操作第一次:分析比较梯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3、教师小结:有四条边四个角组成,上面的短边是梯形的上底,下面的长边是下底,两边象滑滑梯一样斜斜的,这样组成的图形就叫梯形。

提问:只有一个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直角梯形)

三、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盖房子首先要找好材料,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ppt)

四、复习巩固:梯形

1、“下面哪个是梯形,请小朋友用手把它圈出来”(幼儿操作)

2、调皮的梯形不见了,请小朋友把它拼出来(操作)

五、幼儿操作活动: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篇二

活动来源:

《图形娃娃》这节课,主要是要求幼儿巩固和进一步认识各种图形。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的参与活动,积极的投入实践中去。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若干。

2、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放入小塑料筐、浆糊。

3、课件。

知识准备:

已认识常见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看课件

1、提问:今天老师到你们到图形王国去看看。知道图形王国里藏了什么秘密吗?

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东西和图形相识?

2、总结:图形王国里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两条边一样长;梯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上下对面的二条边是平行的,旁边是两条斜边;圆形是圆圆的,边摸上去是光滑的。

3、拼画

要求:

(1)图形娃娃想和大家做游戏。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用这些图形进行拼贴。

(2)可以拼贴和老师不一样的,自己创造。

4.幼儿介绍作品

你用了哪些图形娃娃?拼了什么图案?

5.游戏:《帮助小动物》

将老师准备好的材料让幼儿选择,并动手帮小猪设计饼干和乌龟找朋友。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自己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并寻找还不认识的图形,下次和大家一起分享成果。

活动反思:

《图形娃娃》这节课,如何让幼儿感兴趣,在学的过程中感到有乐趣;如何启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首先,我利用课件中的各种颜色亮丽的图形以及用图形拼出各种植物来吸引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幼儿都争先恐后说出生活中与图形有密切相关的物品,紧接着提供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不收任何的限制。我用鼓励、启发性的语言,建立激励鼓舞的环境,让幼儿保持开放的心态,是幼儿个性化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本节课还设计了可提供幼儿选择的帮助小猪设计饼干和小乌龟找朋友的环节,小朋友自告奋勇在短时间里将两只小动物的问题解决了。特别是帮助小猪设计饼干,我想幼儿肯定会根据今天认识的图形来进行设计。但我欣喜地发现除此之外,有动物饼干、花型饼干和其他样式的饼干。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是成人永远读不忘、读不透的书。

课后我的心情不能平静:上课的情景、幼儿的表情、幼儿的拼贴以及他的创作热情,幼儿童趣的回答总在我眼前浮现。想这几天来给幼儿准备的材料都用上了用场,给他们带来了乐趣,在玩中学到了知识,我感到高兴;又想到课中的每个环节甚至每句话,我都进行了推敲,都能找到不足的地方。如:评价作品,不只是老师的专利,应该将表达素手的空间让给幼儿,老师只是用启发性的语言培养鼓励幼儿用响亮的声音学会相互评价和欣赏他们的作品。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篇三

躲在哪里日期xx活动名称躲在哪里执教者x活动目标1.通过在找数字的过程中进一步认知两个图形集中交集、差集中的元素。

难点通过在找数字的过程中进一步认知两个图形集中交集、差集中的元素。活动过程:

一、听节奏找数

出示“1—10数字图”,按教师拍手的次数,幼儿说出相应的数是几,找出它躲在哪些图形中。如拍x x ,幼儿说出拍了6下,6躲在三角形和长方形中。

二、数图形找数

出示“1—10图片组合”,教师任指其中一张,幼儿说出像什么,数出图形的个数是几个后,再找出它躲在“1—10数字图”中什么图形中。如教师指下排第一张,幼儿说像钟,图形的个数是6个,6躲在三角形和长方形中。

三、涂色游戏

在数字图练习纸上,让幼儿寻找并涂色:将又在三角形又在长方形中的数字涂红色,将在三角形不在长方形中的数字涂绿色,将在长方形不在三角形中的数字涂蓝色。

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能很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听力和数数能力,以及练习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环节能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进一步锻炼幼儿的数数、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的涂色游戏,既能增强幼儿的辨别力和活动兴趣,又能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

反思与调整: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在各种事物中,寻找其不同的排列规律,并初步学习表述。

2.在探索寻求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有初步的推理能力。

重点:能在各种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规律,并学习表述。

难点:

在有规律的排序中会表现2—3种规律。

环境与材料:

1.环境布置:有规律及无规律物体。

2.幼儿人手一份图:上有三种不完整规律,需添上的图片。

3.各种实物:塑料珠,塑料钮扣,印章,套塔

活动流程:自由探索——发现规律——交流讨论——尝试自由排序

活动过程 :

一、自由探索

1.在环境中探索:在环境布置中找有规律的东西,并在有规律的地方贴上写有名字的标签。

2.讨论找到的有规律的东西,并讲讲其排列顺序(出示物品由易到难)

二、发现规律

1、刚才请小朋友找了有规律的东西,现在我这里有了条规律不完整,请小朋友看看每条规律是怎么排的,还缺了什么?(请幼儿补规律)

2、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把规律补完整。

3、教师讲评几种规律。

三、尝试自由排序

1、刚才找了规律。也补了规律,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做有规律的东西,手上有数字2的小朋友,按两种规律来做。

2、讲评1—2件作品

3、请做好的去送给弟弟妹妹,并对客人老师说再见。

教后感:主动活动教育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兴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接触了探索型教学模式后,我有几点体会:

1.主动活动应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由于幼儿不可能处在同一发展的起跑线上,所以主动活动内容内化为幼儿发展需要时,必须要符合幼儿个体的原有发展水平,如在找规律活动准备教学具时按幼儿的能力来分,能力强有2—3种规律,能力差有——种规律,再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个别指导,个别教育,使之也成为主动活动教育大特色。

2要实施主动活动,提供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与条件,教师必须安排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动在趣的活动内容,寓学习于活动中,这样提高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育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在各项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与被动地参加,创设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创造条件,激励与引导幼儿主动地创设活动,参与活动,积极投身实践,这样幼儿身心才能获得较大、较快的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篇五

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最为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获得快乐,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我利用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而进行了“老游戏新玩法”这样一个改变。这样可以保证有益的民间游戏不再流失,同时让这些游戏更加适合我们的孩子,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传统游戏,“老狼”和“小兔”这两个角色是孩子最为熟悉,最为喜欢的小动物。游戏主要发展孩子的反应和奔跑能力,但我将游戏进入到数学活动中来,进行新游戏的尝试,希望孩子在游戏中除了锻炼身体还能掌握知识。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图形的认识,能根据图形的两个特征进行匹配。

2、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答。

活动准备:

1、教具:空心的各种不同颜色,大小的图形;老狼头饰一个

2、学具:实心空心的各种不同颜色,大小的图形。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回忆游戏规则。

师:我们以前玩过《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你们还记得怎么玩么?

教师小结:老狼说到天黑了,我们就要躲起来,那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房子。

2、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房子么?他们都是什么样的?等一下你就躲到其中一个房子中不动,并回答对老狼的问题,老狼就不会抓你了。老狼没问你你就不要说话,要不然也会被老狼抓走的哦。

3、幼儿游戏。

师:小朋友乖乖,快点回答,房子是什么样的

幼儿:老狼坏坏,我的房子是

教师评析:第一次游戏除了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外,还在教师提问和孩子会到中,让孩子体验“老游戏新玩法”的乐趣,同时巩固了孩子们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幼儿进行下面的游戏。

二、第二次游戏,能根据图形的一个特征进行匹配。

1、介绍游戏新规则

师:老狼捉不到我们,它把所有的房子都上了锁,不过我们也不用担心,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万能钥匙,有了它我们可以打开任意一个锁。但你们只有躲到与钥匙有一个地方相同的房子中,老狼就不会抓你。

2、出示钥匙

教师评析:帮老师找房子,也是让幼儿了解新游戏的规则,同时举一反三的帮助幼儿找与自己钥匙有一相同特征的房子,也第一次体验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3、现在我们小朋友就来领一个钥匙,想想你的钥匙开哪个房子老狼才不会抓你。

4、幼儿第二次游戏。

师:小朋友乖乖,快点回答,你的钥匙和房子哪里一样?

幼儿:老狼坏坏,我的钥匙和房子都是

教师评析:在教师和幼儿一问一答中,可以帮助幼儿检查是否找对了,同时使幼儿真正的掌握知识,而不是随便乱找一个房子躲好。

三、第三次游戏,能根据图形的两个特征进行匹配。

1、师:小朋友们真厉害,不但找对了,而且回答对了老狼的提问。但老狼有点不服气,所以它说只有我们小朋友躲到与你的钥匙有两个地方相同的房子才不会抓你们。

2、师:你觉得这次你躲在那个房子里。老狼才不会抓你?为什么?

教师评析:这里的提问起一个缓冲的作用,因为孩子们在游戏的短暂时间里也许找不到与自己钥匙有两个相同特征的房子,在这里提问,有助于等一下他们快速的找对房子。

3、师:现在我们了解自己可以躲哪里,那现在我们再来试试。

4、幼儿游戏

师:小朋友乖乖,快点回答,你的钥匙和房子哪里一样?

幼儿:老狼坏坏,我的钥匙和房子都是

教师评析:这里教师和幼儿一问一答中,也是可以帮助幼儿检查是否找对了。如果回答不对或找错了也会被老狼抓走。

四、第四次游戏,体验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

1、师:好玩么?想在玩么?你的钥匙还可以开哪个房子,老狼也不会抓你。

2、幼儿游戏

师:小朋友乖乖,快点回答,你的钥匙和房子哪里一样?

幼儿:老狼坏坏,我的钥匙和房子都是

教师评析:这里重点让孩子们体验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来解决本次活动中的难点。

五、活动结束。

师:你的钥匙还可以开哪个房子,老狼还是不会抓你呢?那我们还其他小朋友一起找找,然后再来玩着游戏。

活动反思:

《老狼老狼几点了》是一个分角色的游戏。教师扮演老狼,幼儿扮演小动物。游戏目标是为了练习幼儿的奔跑的能力并学会闪躲,在游戏中不与他人碰撞。游戏玩法是小动物跟在老狼的身后,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点了。”重复几次,当老狼回答“天黑了!”就要突然转身去捉小动物,小动物也要赶紧回家。如果在到家之前被老狼捉住,就算输了。而我根据自己活动的需要进行的“老游戏新玩法”的改编。在活动中首先改变的不是回一个固定的家,而是回到一个图形中。第二个改变是教师和幼儿的提问和回答,这样不仅增加了游戏的难度也帮助老师来检验幼儿是否找对和掌握相关管的知识。在新玩法中,幼儿们没有减少游戏的兴趣,甚至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篇六

中班幼儿对数的形成、点数已有粗浅的经验,本活动通过“纸宝宝找家”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在游戏和操作中,学习、理解7的数数与形成,懂得两数多一少一的关系,促进幼儿数字概念的形成,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数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形成,知道6和7之间多1、少1的关系,理解7的实际意义。

2、能运用多种比较多少的方法比较6、7两数的多少。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快乐的纸宝宝》,复习6的点数。

提问:瞧,谁来了?来了几个纸宝宝?(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二、出示各种颜色的“纸宝宝”,引导幼儿认读数字7,学习7的形成。

1、学习7的形成,理解7的实际含义。

提问:又来了一名纸宝宝,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纸宝宝?数字7像什么?7还可以代表什么?

小结:7像镰刀,7可以表示任何7种物品。

2、观察不同颜色的“纸宝宝”,知道7里面有7个1。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这7个纸宝宝有什么不同?

小结:每种颜色有1个纸宝宝,7中颜色就有7个纸宝宝,7里面有7个1。

三、出示“纸宝宝找家”图片,引导幼儿操作实践,理解6、7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游戏一:幼儿操作“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提问:纸宝宝找到家了吗?怎么帮助没有找到家的纸宝宝?(理解6和7之间多1、少1的关系)。

小结:6比7少了1,7比6多了1。

游戏二:幼儿操作“纸宝宝吃水果”进一步巩固6、7两数的关系。

教师敲响小鼓,请为纸宝宝拿比敲的次数多1的葡萄;第二次游戏,请为纸宝宝拿

比敲的次数少1的草莓。

四、引导幼儿玩游戏“抱一抱”,结束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音乐停止,教师说出数字,或比数字多1少1,几人抱一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