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汇总6篇)

2023年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汇总6篇)

时间:2023-09-24 23:10:09 作者:飞雪2023年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汇总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篇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算理。

在本节课中,我先复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减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和运用迁移的方法,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教学中,运用迁移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从而,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中笔算减法是比较难的,因为它涉及到了连续退位。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笔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所以我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让他们尝试说完整的计算过程,从而发现他们存在的错误。

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而个位和百位上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也懂得迁移过来,可是十位的计算方法就是第一次碰到,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了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在教学第二课时时,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让学生多次说十位的计算过程,果然效果大不相同。

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篇二

本节课是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教材例题的编写非常精简,有些知识点的跨越很大,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时,教材只呈现一个例题(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只在做一做中出现。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

(1)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试商。

(3)正确判断并计算“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这两种类型的题目。

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

在本节课中,我根据上节课学生有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经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由于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我觉得应该不会很难,所以在例题“238除以6”的竖式计算中,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下面的算法了,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除法应从最高位除起,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但是商是三位数的除法让学生无从下手,尤其是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仍很吃力。本该是一位一位往下挪的数字,有的学生却一起挪到下面来,或者是百位上有余数却没有移下来,有的数位也没有对齐就乱移一通。还有些学生在写横式时有余数的忘记写余数。还有由于我在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时啰嗦,导致时间紧张,没有时间练习。

虽然,通过复习铺垫、自主探究,学生对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已经清晰明了,但仅此而已,学生要想熟练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习中积累运用,尤其是商是三位数的情况。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还深刻感受到:教师的一言一行很重要,不经意的一句话有可能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整体效果。

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篇三

1、个别的学生在算商与除数相乘时,乘法口诀错误。如“六九五十四,写成六九四十五。

2、更多的问题笔算步骤不会写。如:笔算568÷3时,百位上应商1,1乘3积写在百位5的下面,余数是2,但有的学生就把这个余数2不要了,光把十位上的6落下来后继续在十位上商2;也有的学生算出余数2后,把十位的6和个位上的8一起落下来,导致愁眉哭脸,束手无策。

3、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竖式很正确,但横式上不写余数。

4、在验算有余数除法时,横式上的得数有时写成验算后的得数,即出现了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被除数的现象。

更让你苦笑不得的是:有一天在做笔算48÷6时,这道去年非常熟练的题,本次做起来有七八人出错,得数有得71的,也有得7,还有实在是不会做空着的,真是莫名其妙呀。

在做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不管被除数是几位数算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先用除数去试除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就试商,不够除就试除前两位数,如果除到哪位有余数了,要把余数和落下来的下一位合并后继续用除数除(个位例外)。除到被除数哪位就把商就在哪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数的除法,是继续学习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基础。

反思;首先,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除法应从最高位除起,这个地方点到为止。然后弄清百位上的被除数是几,百位上有没有余数,余到十位上加上十位上的数字共同成为十位上的被除数,接着除,再看十位上有没有余数,余到个位上加上个位上的数字共同成为另一个被除数,接着除,个位上还有与余数的就余下来作为商的余数,这样讲条理会清楚一些,学生接受起来,模仿起来也容易上手。

其次,对除法法则的渗透还要加强。我自己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除法法则,但是没有明确的说出来,造成了人为的障碍。最典型的错误就是余数会比除数大,光看算式很容易发现余数不应该比除数大,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就经常出现,问题大多出在试商的环节,口诀不熟,慢,一慢一不熟就容易让思维停滞,一旦停滞就不能考虑周到,往往乘法好不容易嘀咕出来是多少了,写出来一减余数还老大的,所以下面要练习学生的试商,简单点就直接练习乘法的口诀。

所以,计算教学需要思考的还很多,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教的过程可以不完美可以琐碎,但要条理清楚,要让人容易上手,上完学生都会做作业那就是最实在的奖励。

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篇四

本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我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的、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

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

想。因为知识的内化,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共同分析思维的正误,同时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笔算乘法时,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历来被老师们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

计情境,将旧知与新知,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另外,我在思考,这节课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相对容易,教师可否大胆进行教材重组,把下一个教学内容也就是进位乘法提上来,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这样对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所学知识可能有好处。

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篇五

这节课的内容是用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的延伸,是以一位数除两位数为基础的,主要是解决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题。

先复习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笔算除法,为学习新知识起到孕伏作用。接着引导学生以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在总结法则时,先让学生讨论汇报小结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构建能力。练习的设计突出有针对性的对容错的问题进行训练。

在这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但教材编写进度太快,直接让学生学习被除数百位不够除,怎样处理的笔算情况,学生有困难。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划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让学生来探究被除数百位够除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探究被除数百位不够除的笔算方法。

教材中的安排是直接出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白位不够除)的笔算,教学讲究循序渐进,还不会爬,如何会跑?所以这里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在此课之前先出示684除以2让学生尝试笔算,以这一题为切入口让学生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顺序,然后让学生尝试百位有余数的笔算,最后让学生尝试百位十位个位都有余数的笔算,这样的`处理将难点进行逐一分解,分小步子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接受,而且掌握得比较扎实。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并非“教条”,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地,分析教材,改造教材使其成为真正有用的课程资源。

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篇六

《三位数减三位数》是人教版三上的教学内容。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笔算教学中的难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减法,但不作速度上的要求,因为后面还有两个例题进行讲解。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课一开始,我就安排了二个练习导入新课。第一个练习是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第二个练习是一次退位、连续进位笔算加减法,并让学生说一说算理,通过这些练习,既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做了铺垫,又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2、注重算理的讲解。学生尝试计算完后,将学生的`各种算法板演在黑板上,并让板演的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当学生说到自己错误的计算过程时,让其余学生帮他一起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使大家都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对于正确的算理,则让学生多说说,特别要关注差生,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教师进行归纳升华并板书出“十位”的思考过程。因为,一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两次连续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

3、注重估算。在笔算517-348之前,我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结果出现了520-350=170、510-350=160、500-350=150三种估算方法,在笔算完后,让学生把笔算结果和自己的估算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最佳估算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