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教案(优质5篇)

2023年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3-09-24 22:46:22 作者:飞雪2023年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教案(优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篇一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乘法估算方法的过程,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2、能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较准确的进行估算。

我国人口十五亿,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我校有0多人,刘老师大约40岁等等,这些值都是估算值。

现在丫丫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估算一下,一起看看好吗?

学生读题并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事情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买门票大约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帮忙估算一下吧!

你还有其它方法吗?(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约需900元。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9×90=810(元)

(3)把9看成10,需920元。10×92=920(元)……

1.小组交流

把你估算的方法向你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好吗?一定要说清楚你估算的过程呦!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计算一下,看实际需要多少元?

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差比较多,怎样做到合理地进行估算.

1.小组内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共同算法。

2.小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准备作补充。

3.9×92=828(元)

把92看成90只不过少看了两个9,而把9看成10却多看了1个92,所以把

92看成90更接近计算结果。

1.估算一下:在大桥上观察,1分钟过去了38辆车,大桥上1小时有多少辆车通过?

2.估算一下这文章大约有多少字?

3.小组合作,估计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4.作业:书上45页第2题。

板书设计

估算

(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约需900元。

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

9×90=810(元)

(3)把9看成10,需920元。

10×92=920(元)……

实际计算:

9×92=828(元)

教学随笔: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篇二

1、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绘制简单统计表的方法,并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2、问:你有什么想法?(作用、制作方法、和统计表的区别)

3、认识统计图

(1)让学生看刚才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反映的情况都是学生转圈的情况,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对比,想一想他们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清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板书(形象具体、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意义和作用。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对比,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现在以这一幅统计图为例,谁能说一说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标题、制图日期……)

你从这幅统计图上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师: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直条越长,数量越多。

师:说明直条的长度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

生:数量的多少。

师:(画出竖轴)垂直射线也可叫做纵轴或y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人数。

师:(画出x轴)水平射线也可叫做横轴或x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统计的`项目。

师生谈话制出条形统计图。

师:这幅图说明了什么?

师:这样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较,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生:更清楚、更形象、更容易比较大小。

小结: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形象、直观、具体,更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板书: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条形统计图?它们的y轴表示什么?x轴表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还有哪些数据可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可以怎样设计?(讨论后再回答)

三、自主练习

四、总结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

2、这些知识和方法你是怎样学会的?(观察对比、自学课本、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篇三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二、具体安排

1、乘法、除法(第一、七单元)

2、认数、千克和克(第二、三单元)

3、24时记时法(第五单元)

4、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六单元)

5、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第八、九、十单元)

6、加和减(含应用题)(第四单元)

整理与复习1

复习内容:乘法、除法(第一、七单元)

复习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复习过程:

一、出示题目

1、238×4208×4280×4800×4

要求说出题目之间的区别。

指名板演,并齐练。

评讲:计算过程、计算的注意点、格式的书写要求。

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熟记。

2、64÷265÷265÷6

指名板演,并齐练。

评讲:计算过程、计算的注意点、格式的书写要求。

要求说出题目之间的区别。

说出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熟记。

二、练习指导

1、p109.4

估算得数大约是几十多,并要求说出估算方法。

指名计算,再进行比较异同。

2、p109.6、7

独立审题,理解题意,对学生中存在的解决问题中出现的困难给予解答。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1、p109.4、6、7

2、补充应用题(略,五题)

整理和复习2

复习内容:认数、千克和克(第二、三单元)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篇四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口答。

2、出示加法,指名说说怎样算的?(可以多种算法)

3、笔算加法应该注意什么?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指名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教学例1.

先独立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棒、圆片演示算法,学生回答其它算法,如:口算,笔算。(合理即可)

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课件出示练习,学生汇报结果及算法。

2、思考交流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什么?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异同。

学生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3、学生看书,质疑问难。

4、完成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及算法。

5、完成练习三第1、2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篇五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学会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亿以上数的读写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思想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大数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2教学难点:

掌握中间有0的大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数字魔法,有一个数非常难读,你们想试一试吗?

出示:0。

生回答后,师说:这么难的数也会读,真不简单!接下来它要变了,请仔细看:3004,谁会读?真了不起!请继续看,变变变,507000,这个数好大,你们会吗?(生回答)

这么难的数还难不倒大家,看好了,80409000,这下不会了吧?

也会呀,你读吧!你们真聪明!读得又对又快,一定知道它们的读法,谁来说一说亿以内的数如何读。

看来同学们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掌握得很好,在我们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比一亿更大的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2新知探究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读一读下面画横线的数。

2、试读出下面各数。

3、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读出下面各数。

90000026705000000508040003000300700400

(三)亿以上数的写法

1、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2、试写出下面各数。

3、亿以上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为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试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五亿写作:2500000000

四百九十亿六十万写作:49000600000

五千零四亿零七百万写作:500407000000

5、读写比较。

读法与写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从高级起,按级读数,写数。

不同点: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巩固提升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有一只机灵的小猴知道了,它有些不服气,想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闯关练习。

第一关:学以致用

1.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读作:(三十七亿零五十万)。

2.四亿零五百九十万四千二百。这个数写作:(405904200)。

第二关:火眼金睛

1.6008007200中的每一个0都不读。(错误)

2.由三十、三十万、三十亿组成的数300030030。(错误)

第三关:精挑细选

1.用7个十亿、8个千万、5个万和4个十组成的数写作(d)

a、780050040b、708050040

c、708005040d、7080050040

2.下面各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的是(c)

a、906307000b、1080060000

c、5207500d、5883000600

课后小结

(一)学生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交流)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同时我们还发现很多数学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我们在学习时要做到举一反三,运用旧知识来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板书

亿以上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2、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