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大学论文文献综述(精选5篇)

2023年大学论文文献综述(精选5篇)

时间:2023-09-24 20:19:41 作者:雨中梧2023年大学论文文献综述(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论文文献综述篇一

分级归纳了体育运动、体育艺术类项目、体育舞蹈中的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根据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指出了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体能训练要根据专项特点,从专项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有效可行的训练方法。综述中讨论了体能的概念、体能的训练理论与方法和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体育舞蹈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80年代发展较快,先后与日、美、英等国家进行交流活动。据我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调查及国家体育总局的权威统计,目前我国从事体育舞蹈锻炼的人群已达3000万人,经常参加各级体育舞蹈比赛的人数也在5万人左右。体育舞蹈的普及推动了我国体育舞蹈竞技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各类体育舞蹈比赛的竞赛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体育舞蹈竞技的技术难度也大大增加,一定程度而言,现代体育舞蹈竞赛也是体育舞蹈选手体能的较量。体能是运动竞赛和训练的基础,是完美表现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保障。因此,选手在比赛中单单靠过硬的技术不一定能走到比赛的最后,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能。以近年黑池舞蹈节为例,各组别的参赛选手达到了两百对以上,多者近五百对,一天多者要进行七轮以上的比赛,因此没有良好的体能,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参加多场赛事,并完美表现其高超、精湛的技术。由此可见,选手要想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除了要掌握各舞种的基本技术和具备一定表现力之外,对他们在训练与比赛中的体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手的体能水平对其竞技能力和竞赛成绩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近年来,体育舞蹈教练和选手逐步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渴望得到体能训练的新知识和新研究,而目前关于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的研究甚少。对这一方面进行专门研究并公开发表的文献只有何忠发表在襄樊学院学报上的《论体育舞蹈选手的体能特征及其训练》,由此可见对体育舞蹈专项体能训练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广东省六所专业体育舞蹈院校的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现状,结合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对竞技体育舞蹈的专项体能特征和选手的体能水平构成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体育舞蹈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希望对体育舞蹈教练员和选手的训练和竞赛提供一定的参考。鉴于体育舞蹈专业体能训练的系统研究对体育舞蹈发展的现实应用意义,作者就体能训练和体育舞蹈专项特点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3)目中的应用,与传统专项身体训练相比,它强调的是对抗性和竞技性。总的来说,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活动集中表现于力量、速度、耐力三种基本运动素质及三者之间的各种组合性运动素质,人体的形态及机能状态是决定其运动水平的基础条件,而体能的概念应该根据各个项目专项的特点,在其基本概念上,有所偏倚。

2.1体能训练的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有李之文(4)在《体能概念探讨》中对体能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王兴、

(5)司虎克在《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科学化探索》一文中对体能的定义和体能训练

(6)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又在《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的研究》一文中对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科学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研究。这些基础理论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2指导各运动实践的具体体能训练理论

2.2.1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理论

(9)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速度耐力训练、有氧训练、训练负荷四个方面。

2.2.2体育艺术项目中的体能训练理论

(14)训练手段。李文川在《中俄男子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体能训练比较研究》中通过比较分析中俄体操训练大纲内容,提出我国体操运动员在初级和中级前期阶段过分注重了一般体能训练,影响了技术训练,因此体能训练在专项训练中的比重一定要得到合理控制,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了技术训练。

2.2.3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理论

对于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理论只有何忠发表在襄樊学院学报上的《论体育舞

(15)蹈选手的体能特征及其训练》,作者通过分析体育舞蹈的体能特征,为体育舞

蹈的身体形态训练,力量素质训练和专项柔韧素质训练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对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全文对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的论述不太全面,与专项结合不是很紧密,因此体能训练方法的提出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难以取得非常有效的效果。所以,紧密结合体育舞蹈专项特点,对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因素,并为之提供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对提高体育舞蹈选手的竞技水平和竞赛成绩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1体育舞蹈的概念

体育舞蹈是竞技体育与艺术表演相结合的舞蹈,是以身体动作舞蹈为基本内容,双人或集体配合,既有娱乐健身作用,又有竞技表演的体育运动。它将艺术、体育、音乐等融于一体,被人们誉为“健”与“美”的典范,是世界通用的“情(16)感语言”。体育舞蹈是一门融体育、音乐、美学、舞蹈为一体,以身体动作舞蹈化为基本内容,以双人或集体配合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娱乐健身型体育运动(17)项目。这一定义忽视了体育舞蹈的竞技特点。当今,随着体育舞蹈的发展,体育舞蹈不再只是一项娱乐健身的项目,目前它已经成为东亚运动会、亚洲室内运动会及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因此,体育舞蹈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在各重大体育竞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性越来越强。

3.2体育舞蹈的特点

3.2.1体育舞蹈的风格特点

体育舞蹈包括摩登舞和拉丁舞,摩登舞除探戈舞外,都起源于欧洲,具有端庄、含蓄、稳重、典雅的风格和绅士风度,舞步流畅,轻柔洒脱,舞姿优美,起伏有序,是老少皆宜的舞系;拉丁舞除斗牛舞外,都起源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动作豪放粗犷,速度多变,手势和脚步内容丰富,充满激情,具有热情、奔放、浪(18)漫的风格特点,尤为中青年人所喜爱。

3.2.2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

体育舞蹈共十个舞种,既有身体运动幅度大的跳步、跨步,也有幅度较少的小跳、垫步、碎步,还有蹲、立、走、跑、转的变化和髋、四肢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交替和转换。只有身体各部分的肌肉紧张、松弛、交替、依次或同时的恰到好处地协调用力,才能把每个动作以至全套动作完美地表现出来。这些变化与表现,对人体肌肉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动作的节奏感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舞蹈每一个动作,其发力的根源、步幅的大小、进退的变换、重心的升降、稳定与平衡主要在于腿部,尤以踝、膝关节作用至关重要。而踝、膝关节的作用力又受约于其身体素质。通过练习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致使舞步开阔、富有弹性、前后移动自如和方向转换灵活多变。(19)

身体素质是体能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目前对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的研究甚少,但关于单项身体素质训练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研究,下面将其分项列出。

(20)4.1身体形态训练由北体大出版的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教材《体育舞蹈》

第四章体育舞蹈的教学与训练中将体育舞蹈的身体形态训练分为站姿训练、芭蕾(21)手位、脚位训练。何忠将体育舞蹈的身体形态训练细分为挺拔直立训练、开胯练习、肩、胸、手臂练习、胯、膝、踝三部位练习、腰腹部练习和头部练习六个部分。

4.2专项力量训练体育舞蹈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是最多的,可见力量对于体育舞蹈的重要性。其中何忠、许志琳在《体育舞蹈的运动技术特征及其专项力量训练》(22)中通过分析体育舞蹈专项力量的运动特征,认为体育舞蹈表现出来的专项力量有静力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相对力量,并为其提供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另外他还从选手的身体部位出发,探讨各身体部位的力量训练方法。因此该文对体育舞蹈的专项力量的研究较为全面。刘光红(23)通过分析体育舞蹈的专项力量素质,认为针对发展力量素质目标,反复单个动作练习或套路练习,是所有运动项目最简单的也是较为实用的训练方法。腿的力量素质是影响和制约腿部柔韧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该文着重列举了一些对发展体育舞蹈腿部专项速度力量直接有效的训练方法。

4.3柔韧素质训练柔韧训练的方法主要有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两种方法。动力拉伸法是通过有节奏地重复同一动作的练习使软组织逐渐被拉长的方法;静力拉伸法是先通过缓慢的拉伸动作将肌肉软组织拉长,当拉伸到一定的程度时要暂时静止不动,使这些软组织得到一个持续被拉长的机会。在训练时常常将二者结合起来。练习时可采用负重和不负重的拉伸练习,负重一般不能超过被拉伸肌肉力量的50%.练习的组数和次数一般应根据关节的不同特点,选手自身的情况而定,在静力拉伸时,当关节伸展到最大限度时,可以固定停留30秒钟左右的时间(24)。发展肩部、腿部、髋部和脚踝部的柔韧性主要手段有:压、搬、劈、摆、踢、绷和绕环等练习;发展躯干柔韧性主要手段有:站立体前屈、体后屈、俯卧背伸、转体、甩腰、吊腰和腰绕环等。发展手臂的柔韧性主要采用手臂波浪、臂绕环等练习(25)。

另外,熊文在《拉丁舞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探讨》(26)中,指出拉丁舞选手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素质、速度耐力素质、静力性力量和爆发性力量相结合的素质、良好快速平衡旋转的素质、弹跳柔韧素质和灵敏反应素质六大身体素质,对拉丁舞的身体素质训练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并未依据这些专项身体素质,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而关于摩登舞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探讨的研究还未出现。

从目前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在国际、国内比赛中的表现来看,与国外高水平选手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选手舞蹈表现力和体能不足两个方面。其中,在比赛中因体能不足而导致比赛成绩不佳的现象是越来越突出(这一点从近几年体育舞蹈比赛成绩可以看出,我国选手在14岁以前比赛成绩与欧美选手没有多大差别,14()岁以后年龄组的成绩却不够理想)事实表明,忽视选手的体能训练,不但会导致舞蹈选手不能很好的学习掌握当前国际上流行的一些高难度动作技术,而且还不能确保选手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完成好比赛。因此,充分认识该项目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和体能特征,总结该项目运动训练规律并提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构建体育舞蹈的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以适应技术发展和比赛的需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论文文献综述篇二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中,财务报告目标起到了逻辑起点的作用。理论界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始于2世纪5年代。

deuine(196)认为,企业在构造一种服务职能的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程序是建立职能的目的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或目标是会改变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或目标都必须规定明白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

在对财务报告目标有了足够的重视之后,理论界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折中学派。

受托责任学派的思想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学派则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它的发展与现代产权理论和公司制的发展休戚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这样,在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受托责任关系。而在公司制下,资源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十分明显,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受托经管责任,从而形成了以受托经管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学派。

chen(1975)研究了受托责任的本质、发展历史及在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1.受托责任的概念起源于财产权利——所有权和使用权,使用权是在所有权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所有者将使用权交付给代理人的时候,代理人便负有受托代理责任。2.在明确了受托责任的起源后,chen进一步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受托责任,即社会财富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3.在中世纪时期,受托责任带有浓厚的封建庄园色彩,受托责任的概念包括了上述两种形式。4.受托责任的概念随着主流社会理念的变化而变化。在商业社会中有两种主流的社会理念:古典型和管理型,分别代表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相应的,受托责任也有古典和管理两种形式。5.对于古典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于管理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社会财富最大化,其中包括了股东财富最大化。6.财务报告是管理者基于其受托责任的基础上出具的,因此,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财务报告应有利于投资者评价管理者的业绩。7.管理者的业绩应该从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两方面进行评价,而社会利益方面长久以来受到财务方面的忽视,因此,有必要对管理者在增加社会财富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gjesdal(1981)研究了在会计目标的确定上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异同。gjesdal首先对会计目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提出了研究目的,即系统地研究受托责任观下对信息的需求、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的关系,然后,作者建立了一个通用的代理模型来分析这个问题。分析的主要结论有:1.在各个分散的组织中普遍存在对基于受托责任编制的财务报告的需求,需求产生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样的报告对预测未来有用。这样,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就处于同一个概念框架之下。2.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的标准并不一样,因此,将两者区分为两种会计目标是有必要的。3.分析结果支持ijiri的说法,即基于受托责任下提供的会计信息是有用的。

总的来说,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有:1.会计目标是以恰当的方法有效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2.强调会计人员的中立性,会计人员以客观的立场反映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其行为不受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接受会计准则的指导。3.强调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财务信息,而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会计系统必须以提供信息服务于决策为目标取向。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一号(fasb,1978)贯彻的是决策有用的思想。公告指出,在一个经济社会里,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是提供企业决策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去确定这些决策应当是什么。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要求它提供公正的、不偏不倚的信息。公告将财务报告的目标具体确定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3.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信息,诸如有助于估量企业获得现金流量顺差能力的信息。

在受托责任学派与决策有用学派的比较中,有的学者力图在二者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笔者将其视为折中学派。

anthony(1983)认为在现时世界复杂的环境中,决策有用观不(下转第14页)(上接第12页)是一个合适的会计目标的标准。提供对各种投资者有用的会计信息不一定会导致财富的增加。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在使用者的需求与管理层的控制需求两方面作出权衡,以达到财富增加的目的。

美国概念公告第一号的颁布对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确定起到了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对于公告的效应,学者们也做了专门的研究。

dopuch(198)先对fasb1978年颁布的第一号概念公告的内容作了一个回顾,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目标与环境的关系、所提供信息的特征与局限性、潜在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外部财务报告的一般作用。继而挑选了三个有争议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以检验财务报告目标在处理具体会计事项中的作用。这三个会计问题是:递延贷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勘探成本的计量、资产和负债现值的披露。检验结果表明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公告并没有使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2世纪8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讨论也涉及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两个方面。但从最近的文献看来,学者们倾向于结合中国的经济环境,将受托经管责任作为我国的会计目标。

葛家澍、刘峰(23)对我国目前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后认为,当前我国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上,即向资源委托人报告所委托资源的保管与经营情况。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作为财务报告目标只是一个总体目标。具体到受托责任的评价上,委托人对管理当局经营业绩将是最关注的。因此,提供有关经营业绩的计量及其结果的信息将构成这一目标下的主要内容。此外,企业经济资源的保管情况也是委托人所关注的,所以,关于企业经济资源的状况及其变动信息,也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信息。

《会计目标》课题组(25)从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资金来源、证券市场三个方面对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会计目标进行定位。表述为三个层次:一是会计应该提供有助于各类会计需求者进行各种决策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包括管理型投资人、职业投资人、企业经营者、贷款人、政府、公众等;二是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目前企业应主要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来看,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各类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三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适当提供对职业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梁爽(25)在剖析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几大环境因素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影响后指出,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是分层次、分程度的。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主要影响会计目标的存在,经济因素主要影响会计目标的定位。根据我国环境因素的影响,国家、银行和管理型投资人占所有法人企业投资者总数的绝大部分比例,证券市场的职业投资者比例较小,我国处于显性状态的投资人环境是管理型投资人,因而,应将会计目标主要定位在“提供经管责任信息”上。

周守华、肖正再(25)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涉及会计事项的各类交易中利益冲突与“纳什均衡”转换机理的分析,逻辑推导出“纳什均衡”状态下的会计信息质和量的规定性和财务会计目标。主要结论:一是会计目标就基本层次上来说,就是使会计信息系统趋向权益最优纳什均衡状态运行,但能否趋向最优纳什均衡或帕累托均衡状态,还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即外生变量能否使交易各方之间的博弈均衡实现最优纳什均衡或帕累托均衡;二是不同的外生变量即外部环境条件下,将有不同的纳什均衡结果。

大学论文文献综述篇三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际心理卫生协会强调“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运动的发起人是美国的c.比尔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费勒姆提出了“新人型理论”;奥尔特提出了“成熟者的理论”。...

美国是最早开设心理辅导的国家,......将“心理辅导”定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前苏联教育部1984年颁布“苏联普通学校心理辅导条例”;日本也积极从美国引进心理辅导。...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在个别地区、个别学校起步了。...,中小学真正起步是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于6月7日公布了结果,引起了国人特别是教育界的震动。...

198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9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益公约》,......199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1910月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再一次强调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上海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1994年上海教委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文件,并出版了有关教材。但他们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与此同时北京市西城区成了“心育中心”丁榕老师一马当先做了许多工作,但仍是把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条件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着较大不同,但至今没有人提出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成型经验。因此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文献综述范文3中可以看出,课题组成员翻阅了大量资料。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综述不多;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分析也不多。“农村”的特点不清,“方法途径”不知道新不新。这样会给后面的研究方向和设计带来麻烦。

四、文献综述的综述要全面、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大学论文文献综述篇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学生,他们正处在青年期,心理素质的水平还不高。当他们面临学习压力及社会的诱惑时,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这影响着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可能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成绩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盛的成果。各级领导和教师大都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它是一项思想性、科学性和长期性的教育过程,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关注,及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对于其实施的成果如何、对学生的具体案例却没有提到,这正是因为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进行测量。所以,在推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这项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受教育观念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1政策的落实与监督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相继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都对高校提出了对大学生经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然而,并没有相关配套的保障监督机制落实。刘聪谈到“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明确,具体有效的落实方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衔接存在问题。”钱焕琦也谈到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认识不足或者不清,导致各校发展状况极不平衡。就是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有力的支持,因而工作开展状况容易因校而异,多数学校尚处于自发状态。

2师资队伍不完善,素质不高

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以来,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始终被很多研究者所提到。他们认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师资十分薄弱,一是在数量上人才匮乏,二是在质量上,缺乏“质”的保证。在师资水平上,王小康谈到:“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体上还存在着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提出了具体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师资短缺、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低、队伍不稳定仍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

3理论建设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当属起步阶段,在实际开展活动中特别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魏晓娟谈到:“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普遍开展起来,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教育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突出表现在微观性研究、超前性研究不够,对影响机制、解决措施探讨较少,过分强调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理论深度不足。”王小康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宏观研究少,微观研究多;前瞻性研究少,事后性议论多;深入剖析少,浅层分析多;理论性研究少,经验性研究多;发展性研究少,障碍性研究多。这些也都必然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层次发展。”

4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受西方的影响,所采取或运用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许多完全照搬欧美国家,可信度低,不适合我国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李英姬谈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评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无评估。许多学校由于不懂得怎样评估,或者也没有什么部门要求进行评估,所以,只做不估。其二,简单化甚至单一化的评估。评估的方式、手段及内容均趋于简单化,评估指标单一。其三,错位的或片面的评估。”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王小康提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只有学校领导真正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了,这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建设,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要健全学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结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不断加大经费、场地等方面的投入,以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很多研究者都提出要抓紧培养专业师资,并加强对现有师资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简华、胡韬提到“我们应该加强培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保证培养与培训机构的经费投入;规范培养内容,逐渐全面实行资格认证制度,逐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要求;要对已经在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继续培训。”陈浩也提到“当前高校一是要积极引进心理学专业的教师,给教学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二是要对在职不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实行专业培训,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以便于更好地教育学生,而对于那些并不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予以清退,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目前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都是照本宣科,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只是一种形式,老师也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许志红、郝丽萍提到:“在积极编写和引进优秀教材的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真实反映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针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防止教学内容的同质性,促进教学内容更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使学生融入进去,切身领悟和体会其主体性,转变其自身的认知和态度、完善和优化他们的心理表征、促进其心理的反恩与建构。同时实行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课堂知识及时用到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各种真实的社会状态下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以往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多,主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措施方面的角度去探析,都是从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师资力量建设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去解决问题,但是缺乏对科学的评估机制的研究和制定,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还有对学生自身这一主体方面的研究也相对缺乏,忽视了学生的内省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以后的研究中要多关注这两方面。

大学论文文献综述篇五

xxx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小二号宋体)

学生姓名xxxx

学号

专业xxxxxxx

班级xx042

指导教师xxx

(以上全部用小二号宋体)

附件:

毕业论文题目文献综述(黑体二号字居中)

作者署名(宋体四号字,居中)

(所在院系指导教师:xxx)(楷体小五号字,居中)

摘要:(黑体五号字)………………(摘要内容)…………………………………

……………………………………………………………(楷体小五号字)

关键词:(黑体五号字)关键词1关键词2…………………(楷体小五号字)

abstract:(黑体五号字)…………(摘要内容)…………………………………

………………………………………………(timesnewroman小五号字)

keywords:(黑体五号字)keyword1keyword2…(timesnewroman小五号字)

…………(文字)………………………

……………………………………………………………………………………………………………。(宋体五号字)

一、研究背景及动态(黑体四号字)

…………(文字)………………………

………………………………………………………………。

二、评述(黑体四号字)

…………(文字)………………………

……………………………………………………………………。

三、结论(黑体四号字)

…………(文字)………………………

……………………………………………………………………………。

参考文献:(黑体四号字)

[1].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一般图书)(楷体小五号字)

[2]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期刊)

[3]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报纸)

[4]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标准、法规等)

[5]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专利)

[6]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原件日期[b].收藏地:收藏单位(收藏编号):起止页码。(档案)

[7]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古籍)

[8]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未定义文献)

[9]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析出文献)

[10]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载体为为“dk”、“mt”和“cd”等的电子文献)

[11]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相关范文推荐
  • 09-24 最新招人计划书(实用5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情况的变化。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计划的作用
  • 09-24 统计员转正报告(汇总7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
  • 09-24 幼儿园小班消防游戏活动方案(精选6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
  • 09-24 工厂现场管理总结报告(通用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
  • 09-24 幼儿园六一活动报道 幼儿园六一亲子活动总结(精选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 09-24 玩转色彩小班美术教案 幼儿园美术活动方案(模板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
  • 09-24 2023年春节总结语(汇总7篇)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
  • 09-24 最新教学反思关爱学生 关爱教学反思(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 09-24 学校通知会议 学校会议通知格式(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学校通
  • 09-24 2023年小蜗牛教案语言课大班 语言活动公开课后心得体会(实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