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幼儿园脸谱教案设计意图 幼儿园脸谱活动反思(通用5篇)

最新幼儿园脸谱教案设计意图 幼儿园脸谱活动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09-24 14:47:14 作者:灵魂曲最新幼儿园脸谱教案设计意图 幼儿园脸谱活动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脸谱教案设计意图篇一

我们大班第二个主题活动是《中国娃》。在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后,孩子们知道了我们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伟大的国家。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国一些特有的民间活动和艺术,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而京剧与脸谱是我国特有的戏曲艺术,应该让幼儿了解和感兴趣。京剧脸谱的图案设计非常夸张, 带有装饰性的图案美,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

9月21日我进行了大班美术活动《京剧脸谱》的跟进式研课。活动一开始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先欣赏京剧片段,京剧的唱腔很吸引幼儿,他们一听到就开始议论自己的感受。欣赏京剧片段后,让幼儿通过观看很多个京剧脸谱图片制作的课件,京剧脸谱那夸张的面部线条,鲜艳强烈的色彩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视线。本次活动的设计重点定位在欣赏京剧脸谱,所以活动的第二环节着重欣赏探索脸谱颜色和图案。

活动摘录:

师: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它里面藏了许多的秘密,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找一找它的秘密?(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色彩及造型的感受与理解。)

师:老师带来了几张京剧脸谱,我们一起来观察他们的特点吧!

幼:有的说像个面具,颜色很多,有的说有点可怕,丑死了。

师:那是油彩画到了脸上。(我自觉在解说的时候有点罗嗦,以后要做到语言解说精炼。)

师:出逐个示黑脸、红脸、白脸,这些脸谱上用了哪些颜色?比一比一个脸上,哪种颜色多,如果黑色颜色多的,就叫他黑脸,如红颜色多的就叫红脸。

幼:第一个黑色脸谱上有黑色、白色、红色、脸色。(幼儿说出了是黑色最多,叫出了那是黑脸。)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找出了颜色,这些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教师小结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很勇敢的人;白色的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的坏人。幼儿对刚直、忠诚这几个词有可能不太理解,教师用好人和坏人做了概括。)

师:你们看看脸谱左边和右边的图案是不是一样的?(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

幼:左边和右边一样多。

师:颜色也一样吗?

幼:也一样,左边黄色,右边也是黄色。(幼儿对对称已经理解,在平时的绘画中我很注重这方面的练习。)

师:脸谱上有哪些形状的图案?

幼:有的像树叶,有的像太阳,有的像蜗牛的壳,有的像火……(对图案形状幼儿有丰富的想象,所发的时间较长。)

接下来的环节是绘画脸谱,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小朋友对于对称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孩子们在动手画时,听课老师们提出,让幼儿自己直接画五官然后画各种图案有点难度。如果老师能准备事先画好五官的脸谱,效果更好,因为京剧脸谱对孩子们来说接触得少,一个活动内又要欣赏又要创作绘画,内容太多,超出了刚学习半个月的大班幼儿的接受能力。

上完这个活动后,听课老师为我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如本活动是着重欣赏还是绘画。同时我觉得有些细节方面还应当有所优化。在引导幼儿发现京剧表演和平常表演不一样的地方时,幼儿最先提到的是衣着和头饰,我应该及早把幼儿的关注点引到脸谱上。在讲解颜色时,可依据幼儿的思路来一一探究,说出颜色中隐藏的秘密,应该给幼儿更多自由议论和互相交流的时间,然后再让幼儿表达对脸谱的感受,那样幼儿才能充分表达对脸谱的感受。最后评价部分,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可先让多名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说出自己对脸谱的理解,这就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还要抓住几个点清楚精辟的评价,当时觉得自己评价的很盲目,没有抓住重点。

本活动,我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绘画操作能力,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京剧脸谱的丰富色彩,体验到各种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幼儿园脸谱教案设计意图篇二

本堂课是一堂有关学习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课,主要想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我我国国粹的精彩,了解关于京剧角色的分类及用色的讲究,最终结合理解及已有的知识经验绘制一张京剧脸谱装饰画。

本堂课课程安排上基本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作品将在第二课时课堂辅导中逐步达到预设要求。

在设计这堂课时,首先我考虑到了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课堂要求相结合,学期初学习了肖像线描画,在人物头像及五官比例方面,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京剧知识方面,学生相对比较欠缺,所以我主要采取引导的方式。

一、接下来以结合音乐与美术的舞台艺术文化——京剧,引出了本课的主题,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领悟出脸谱在京剧中的重要性。

二、由此,开始了对脸谱知识的认识,主要让学生了解脸谱的作用——角色的`代表性,引出了“生、旦、净、丑”四大分类,学生在这部分环节较被动,主要由于对于这四项分类比较抽象,这里以适当的提问及引导授课方法来达到讲课的目的。

三、讲授完角色分类,由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京剧角色来导出颜色的分类:如学生会提到: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包拯、白脸的曹操,以此对脸谱的颜色来对角色进行人物性格、特征、舞台功能的分类。这个环节主要采用排除法,让学生通过对已有认识的人物来决定颜色,以此得出其余颜色可能代表的人物特点,从很大程度上也让学生学习了不同的思考方向。

四、最后是提出了脸谱的表现方式:绘画、手工……提出本堂课的作业要求:完成一张以绘画形式为主的装饰画,并展示四张范图以供参考,进行适当的示范,提出绘画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难点。

在这五个环节的设计中,虽然能较完整的传授知识,但是在层次上,还是出现了偏差。

(一)讲评作业时,主体应放在学生本身自评上,提高学生的自我鉴赏能力。

(二)课前如让学生事先进行对本课的预习,在讲解脸谱角色及色彩上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也能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脸谱的知识。

(三)关于“生旦净丑”的讲授缺乏了形象性的比喻,没有达到完全理解的目的。

(四)时间分配上,重难点突出的还不够。

我会以此课为参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的展开思考,争取更全面更完善的备课方式,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脸谱教案设计意图篇三

本次活动我以传统艺术---京剧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让幼儿对我国的国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京剧脸谱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能够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发其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在活动中根据幼儿思维直观性的特点,我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通过欣赏经典的京剧表演片段及京剧脸谱的图片,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京剧艺术魅力,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对京剧艺术和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基本造型特征进行观察讨论时,我采用实践操作法,将一幅脸谱图沿着中心线对折,很快幼儿就发现了左右对称的特点。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到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我感受到幼儿在主动学习中构建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让他们在对京剧有一定的了解下创作。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一些中国的传统艺术,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京剧脸谱这个活动是《中国娃》这个主题中的一节美术活动。京剧脸谱对于我们南方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受到地域的限制,京剧在我们这个地方不是很流行,故而他们对于京剧脸谱这样东西也很陌生。所以在我拿到了这节课的时候,我特地上网找了很多有关京剧和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为我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

在活动一开始的导入环节中,我给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了一小段京剧的视频,通过让幼儿观看京剧来对下面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不至于什么都不认识。我们班的小朋友在看的过程中,很投入,也许是京剧这样东西是他们不曾接触过的。观看结束后,他们会主动的提出各种问题,比如:为什么他们说话和我们平常的说话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的脸上要化这么浓,这么奇怪的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一一给他们做了回答,并且适时的出示了本次活动的主角——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答案,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

为使这个活动尽量减少纰漏,我就精心的准备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自己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活动目标方面,我觉得经过调整后,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在活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的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着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没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京剧脸谱两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终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园之类的,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后来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是我要注意的,在提问的过程中要仔细的想清楚后在提问,要不然会误导幼儿回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甚至严重的话会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不下去。这个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的时间。

“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我就请班级上学习、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儿回答,结果就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

“看一看”这个环节是让幼儿对京剧脸谱的颜色的认识。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让幼儿观察脸谱的颜色对称,夸张等等,让幼儿一一了解到了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各有含义。比如说:红色代表忠诚、黑色代表刚直,好人、白色代表计谋多的人、黄色代表坏人、蓝色和绿色代表勇士、金色和银色代表神话里面的人。在让幼儿观察脸谱颜色对称的环节中,让幼儿说一说京剧脸谱左右两边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而在看一看京剧脸谱的夸张方面,主要是引导幼儿看京剧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看一看它们为什么会这么粗,这么大的,并且请了几个幼儿来说一说。这样画是为了让下面的观众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他们表演的人物是什么性格的。通过这个环节,向幼儿一一解释清楚,这样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京剧脸谱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也让幼儿在下面的创作环节中知道这个京剧脸谱的创作是不能瞎画的,是要有一定的要求的。

“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涂色、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环节中我觉得不足的是: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再次或是小结一下对称条件,也没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儿出现了对称的颜色也没有用上,他们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许幼儿涂色时会注意到色彩的变化与对称。

这是我对《京剧脸谱》整个活动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细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的教学途径。

幼儿园脸谱教案设计意图篇四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美术欣赏活动却是教育实践的冷门,那么如何在美术欣赏教育实践中切实体现新《刚要》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尝试的问题,为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我放弃了比较有经验的计算和语言教学活动,而以我从没上过的美术欣赏活动作为我开放的课题,旨在通过老师们和领导的观摩对我此次活动给以指导,从而使我的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不断提高。

本次活动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在活动中根据幼儿思维的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通过欣赏《唱脸谱》,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京剧艺术魅力,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对京剧艺术和脸谱产生兴趣,在感受脸谱的对称性上我没有让幼儿枯燥的观察,而是在拼脸谱的游戏活动中亲身感受脸谱的对称,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后边的脸谱设计环节中幼儿不用教师提醒就能设计出一幅幅图案和颜色对称的脸谱是我没想到的,由此我感受到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在游戏探索活动中构建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在引领幼儿感受脸谱的色彩上我有些急于总结,看完脸谱应该给孩子们自由议论和互相交流的时间,然后在让孩子们表达对脸谱的.感受,那样孩子们才能充分表达对脸谱的感受,即使一些孩子不在众人面前表达,在下面议论时也能发表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旁观者”和“听众”使每个孩子都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来。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一些中国的传统艺术,萌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也得到提升。

幼儿园脸谱教案设计意图篇五

京剧脸谱这个活动是《中国娃》这个主题中的一节美术活动。京剧脸谱对于我们南方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受到地域的限制,京剧在我们这个地方不是很流行,故而他们对于京剧脸谱这样东西也很陌生。所以在我拿到了这节课的时候,我特地上网找了很多有关京剧和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为我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

在活动一开始的导入环节中,我给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了一小段京剧的视频,通过让幼儿观看京剧来对下面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不至于什么都不认识。我们班的小朋友在看的过程中,很投入,也许是京剧这样东西是他们不曾接触过的。观看结束后,他们会主动的提出各种问题,比如:为什么他们说话和我们平常的说话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的脸上要化这么浓,这么奇怪的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一一给他们做了回答,并且适时的出示了本次活动的主角——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答案,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

为使这个活动尽量减少纰漏,我就精心的准备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自己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活动目标方面,我觉得经过调整后,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在活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的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着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没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京剧脸谱两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终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园之类的,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后来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是我要注意的,在提问的.过程中要仔细的想清楚后在提问,要不然会误导幼儿回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甚至严重的话会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不下去。这个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的时间。

“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我就请班级上学习、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儿回答,结果就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

“看一看”这个环节是让幼儿对京剧脸谱的颜色的认识。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让幼儿观察脸谱的颜色对称,夸张等等,让幼儿一一了解到了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各有含义。比如说:红色代表忠诚、黑色代表刚直,好人、白色代表计谋多的人、黄色代表坏人、蓝色和绿色代表勇士、金色和银色代表神话里面的人。在让幼儿观察脸谱颜色对称的环节中,让幼儿说一说京剧脸谱左右两边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而在看一看京剧脸谱的夸张方面,主要是引导幼儿看京剧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看一看它们为什么会这么粗,这么大的,并且请了几个幼儿来说一说。这样画是为了让下面的观众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他们表演的人物是什么性格的。通过这个环节,向幼儿一一解释清楚,这样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京剧脸谱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也让幼儿在下面的创作环节中知道这个京剧脸谱的创作是不能瞎画的,是要有一定的要求的。

“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涂色、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环节中我觉得不足的是: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再次或是小结一下对称条件,也没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儿出现了对称的颜色也没有用上,他们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许幼儿涂色时会注意到色彩的变化与对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