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大班合作真快乐教案(优质5篇)

最新大班合作真快乐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3-09-24 11:29:23 作者:字海最新大班合作真快乐教案(优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班合作真快乐教案篇一

1、学习歌曲的基础上,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3、产生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的情感

1、 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等。

2、 经验准备:谈话活动: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对郊游的活动产生向往。 活动过程:

兴趣,游戏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

1、教师范唱或放歌曲录音

2、歌唱:《郊游》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

(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3)学唱歌曲,教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4)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大家唱得真棒,我们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样的?春风吹拂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在这样美好的季节我们去郊游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 重点提示幼儿注意:白云飘飘,春风柔柔…….的唱法,要求声音轻柔、甜美。

4、教师用琴反复教唱,指导幼儿找出歌曲相同部分。

5、随音乐伴奏带演唱歌曲

1、 刚才我们高兴的唱着歌,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此时此刻你们想干什么?(游戏)

2、听音乐即兴表演:划船、钻山洞、拍手、过小桥……等等,教师适时指导

3、分组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旋律相同部分做相同动作。

大家玩的很开心,可是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乘火车回家吧!

大班合作真快乐教案篇二

1、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感受到郊游的轻松愉快。

2、掌握x x xx x这一节奏,并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

3、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正确使用乐器节奏,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和b段音乐的优美。

录音机、磁带、节奏展示板、水果贴画、乐器。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郊游》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并表现郊游的情境。

谈话活动:教师与幼儿谈论春天郊游引出歌曲《郊游》。

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今天给小朋友门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这首歌曲啊是和郊游有关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郊游》让幼儿体验歌曲欢快情绪,感知歌曲节奏。

刚才有没有发现歌曲中有哪些部分不一样的?再来听一遍歌曲。

2、小朋友们发现歌曲一开始比较欢快中间部分比较优美最后一部分又变的欢快了对不对?小朋友们真聪明!

3、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进行表演,跟着音乐加上动作来表演一下。

4、出示节奏展示板,认识节奏并让幼儿正确的打节奏。

1)(出示节奏展示板)有没有哪个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啊?

这是节奏象(认识小节线)这样的符号x我们读“哒”xx象这样两个挨着下面画横线的我们读“哒哒”要连起来读,象这样x―的我们要把“哒”拉长,下面来跟老师一起一边拍手一边练习一遍。

2)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打的前面两小节节奏是一样的然而后面的就不一样了为了区分开来我们就用红红的小苹果来表示,后面的就用黄黄的梨来表示,(重复的地方让幼儿粘贴)接下来的这几小节和前面的都不一样我们就用绿绿的小西瓜表示。

5、认识乐器并让幼儿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认识乐器,并教幼儿使用乐器。

2)刚才我们贴苹果的地方我们用双响筒伴奏,贴梨的地方用响板来伴奏,贴西瓜的地方用沙棰来伴奏。并分别用乐器来打节奏。

三、结束部分

游戏:《小小音乐会》

教师扮演指挥家,幼儿扮演小演奏家一起给歌曲伴奏。

大班合作真快乐教案篇三

1、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

3、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乐曲图谱、铃鼓、双响筒、圆舞板等。

一、律动导入

1、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

师哼唱,请一个幼儿示范。

二、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观看a段图谱:我们先看a段,上面有什么?(脚印、手)表示什么?(可以踏脚和拍手)你怎么用这些动作表现节奏?(请一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学习a段的节奏型。

2、分析b段节奏型:这是什么符号?(出示波浪线)可以怎么表现?(摇或晃的动作)请一幼儿示范。

3、引导幼儿发现结束句不同的地方。

师:后面的a段和前面的.a段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请小朋友来示范一下可以怎么做?(全班幼儿练习一次)

4、视情况而定:哼唱,幼儿做动作一次或跟着音乐做动作一次。

三、启发幼儿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

1、启发幼儿说说乐器特点。

师:“瞧,我请来了三种乐器(出示铃鼓、双响筒、圆舞板),你们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铃鼓:可以拍、摇、晃。比较抒情;双响筒:高低音,像脚步;圆舞板:声音短促)

2、为乐曲配器。

师:“你们觉得a段适合用什么乐器呢?a段适合用双响筒;(贴上双响筒的图标)b段的比较抒情,适合用什么乐器?(铃鼓)最后的部分我们要让歌曲更热闹些,可以怎么做?(用上全部的乐器)

四、幼儿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哼唱,让幼儿学习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

师:“请小朋友轻轻地请出小乐器,我们试试用乐器演奏一遍吧。请认真看图谱,注意什么时候要轮到哪种乐器演奏。”

2、指出演奏的不足,连贯地演奏一遍。

3、跟着音乐,看图谱完整地演奏1―2遍。

师:“我觉得小朋友可以听音乐来演奏了,我们来试试吧。”

4、幼儿看指挥演奏1―2遍、

师:“小朋友真棒,现在我有个更难的,请小朋友不看图谱,眼睛看着老师的指挥,把乐曲演奏一遍,可以吗?”

五、结束活动

师:“请小朋友带好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到教室轻轻地放好小乐器吧。”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大班合作真快乐教案篇四

(二)活动主持者:园长、教师、家委会委员

(三)活动对象:小班、中班幼儿及家长、教师

(四)活动时间:20xx年4月22日

(五)活动地点:夹山茶叶基地

(六)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感知与探索周围的自然环境,感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客观存在。

2、通过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让幼儿能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并喜欢周围环境。

3、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

4、为父母和孩子有创设一个情感交流的机会,增进家长与小朋友之间的亲子感情。

5、通过郊游活动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使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融入到一起去。

(七)活动准备

1、活动前通知家长做好准备,给孩子穿上园服,带一套衣服、毛巾、帽子及去游玩所需的物品,自带饮用水等。

2、准备好幼儿来园、离园登记表,郊游时所需的纸巾、药品等等。

3、为每一位家长准备一个装垃圾的袋子。

(八)活动的具体步骤与过程

1、家长来园集中。做好登记工作,让每位家长都把当天所使用的手机号码写下来。发给家长每人一张郊游须知。

2、家长到齐后,向家长讲述特别要注意配合的地方:

a、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防止走失,不要让幼儿去池塘或水池边玩。

b、全部家长到达目的地后,跟着本班老师,不要自已走开了,统一进园。

c、进园后,要听老师及导游的安排。

3、到达目的地后组织家长进园并再一次统计人数。

4、休息时间,让幼儿与家长们坐一起与同伴们分享自己带来的食物,家长指导幼儿把垃圾放到垃圾筒里或放在垃圾袋里,不要随地乱丢。

5、开展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活动,大家一起把夹山茶叶基地的草地上的垃圾捡干净。

6、返回幼儿园。

7、家长登记好离园时间后,离园。

8、郊游活动结束。

(九)后续活动

1、语言活动:讲述一位名人的故事,由家长当评委,对每一个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

2、绘画活动:大组画,教师、幼儿及家长一起画“美丽的夹山茶叶基地”。

3、想象活动:教师、家长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未来的夹山茶叶基地会是什么样子”。

4、家庭活动: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多观察,多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家长适当的向孩子讲解。

大班合作真快乐教案篇五

通过引导幼儿用乐器表现音乐,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感受乐曲中的欢快和抒情,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和对春天美的感觉。

1.会唱歌曲。

2.乐器(小铃、串铃、木鱼)。

(一)歌曲《郊游》

t:秋天来了,让我们出去走走,去郊游,用歌声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唱出欢快和抒情的对比感觉。)

(二)动作表现《郊游》

l集体动作表现歌曲节奏

2.分组动作表现歌曲节奏

t:去郊游要请老师走在前面,小朋友跟在后面,导游为我们介绍风景。老师在前面拍手,小朋友跟在后面拍腿,导游带我们去看白云(拍手和晃手)。(幼儿分组担任角色,动作表现属于自己角色的节奏。)

(三)乐器表现《郊游》

1.为角色配器

t:小乐器也想和我们一起去郊游,有小铃、串铃和木鱼,听听它们唱歌的声音为老师选一个乐器为小朋友和导游也选一个乐器。(引导幼儿根据音乐为老师、导游和自己选择合适的乐器。)

2.乐器表现

t:带上你的乐器跟着音乐去郊游。听音乐分组操作乐器,老师指挥。

t:换一个角色,换一种乐器试一试。(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操作提示:

为三个角色找乐器时,老师可引导幼儿根据角色需要配上合适的乐器。例如:老师走在前面用小铃让后面的小朋友知道前进的方向,在郊游时跟着老师不迷路;’为小朋友选择木鱼,因为木鱼的声音“的.笃的笃”就像在走路;为导游选择铃鼓,摇奏的时候就好像白云在天上飘过。用生活经验解释配器,为抽象的声响赋予情景,既便于幼儿操作,又能增强幼儿的想象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