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布置超市教学反思总结 初中学生作业分层布置的教学反思(大全5篇)

布置超市教学反思总结 初中学生作业分层布置的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4 07:01:02 作者:笔砚布置超市教学反思总结 初中学生作业分层布置的教学反思(大全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布置超市教学反思总结篇一

作业的布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课讲得好,作业的布置无非是给学生任意划几个题做一做而已。然而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作业的布置实际上也是一门艺术,布置的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那么所起的反馈作用、巩固新知识的作用也就迥然不同。

前不久,我有幸听一位特技教师讲授一篇语文课。在课将要讲完是,教师开始让学生听写学习的生字、新词,然后师生共同进行订正。评定完毕,恰值下课铃响,这位教师就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同学们,回家后把刚才写错的字、词用心写正确。这里,教师是针对学生各自的知识缺陷,因人而异地予以填补的,其用心良苦令人佩服。

于是我想起另外一件事:一天晚上,无事到邻居家串门,邻居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正在“伏案疾书”。我走近探身一看,他正在抄写当天新学的生字新词,说是老师让学生每次必写十五遍:他写字的速度却是快得惊人,刷刷刷,顷刻间便写完一行,令人奇怪的是,每写完一行,他总是从头数一下,如果超过了十五个字,一定要擦去多些的。等到他把字写完,他妈妈让他听写几个生字新词,他去要很费劲的'回忆,而且写出来的很多都不正确。当时我想,老师布置这样大的作业与其说是抄写,倒不如说是笔和纸张的摩擦,完全的一种机械的重复。

两位教师同样是布置作业,效果竟然如此不同。究其原因,前一位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实际,因人而异,精心设计作业,在学生知识的凝固点上加温,于学生思维的淤塞之处进行疏堵,学生不但轻松愉快地改正了错误,而且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谓两全其美。后者呢,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认为只要量大,一味要求学生死抄硬写。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被迫敷衍应付,知识的原委都很少去思考,结果是浪费了时间,学生学得也不轻松,效果欠佳,教学质量也是差强人意。

布置超市教学反思总结篇二

老师,有些话我不敢对您说。今天借着写作文的机会,让我一吐为快吧!老师,您布置的家庭作业实在太多了!

老师,您还记得吗?每当临近期末考试,我们都得做最后的冲刺。所以,少不了复习提纲。您几乎每天发一张复习提纲让我们写。虽然提纲上试题满满的,我们还是硬着头皮努力完成。您知道吗?有一次,我写一张复习提纲写到了晚上一点。写着写着,我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突然,一个噩梦把我惊醒了。我看了看挂钟,已经凌晨四点了。我多想继续倒下就睡,可是还有作业没完成,只好赶紧写完剩下的作业,最后才放心地睡觉。可是第二天醒来,我一直都晕乎乎的,别提有多难受了。

一次中队课,我们知道了西班牙的小朋友几乎不留作业;某某国家除双休日外,还有一天是不背书包的日子……我们是多么羡慕这些小朋友啊!

老师,您别再给我们布置那么多作业了好吗?哪怕周末给我们留下一天属于自己的时间,我们也会觉得很幸福。

老师,您能接受我的建议吗?

布置超市教学反思总结篇三

快乐作业,享受学习

我们五年级数学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作业实施时,先对学生进行分层。表示学习比较自觉,各项掌握得比较好;表示学习相对比较自觉,各项掌握得尚可;基础比较差。

针对这道有思考价值的题目,我给班里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作了如下安排:想出一种解决方法;两种解决方法;两种以上的解决方法。在刚学会了通分的基础上,很多同学都先想到通分,先把两个分数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1/5=4/20;1/4=5/20。

可是以20为分母时,4/20和5/20之间没有分数,这时候就陷入困境,于是很多人转换了方向。

把1/5和1/4分别化成小数:1/5=0.2;1/4=0.25,比0.2大又比0.25小的小数有0.21、0.22、0.201…把这些小数分别化成分数︰0.21=21/100、0.22=22/50、0.201=201/1000…这样的方法相对简单,符合同学的.思考水平。

的同学也想到化小数的方法,同时想到了方法二:把1/5和1/4通分后得到︰4/20、5/20,然后,我们找到“中间的”分数是:4.1/20、4.2/20、4.3/20、4.01/20…再把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转化成整数并化简,从而得到:41/200、21/100、43/200、401/…这些分数,都是比1/5大又比1/4小的分数。这样比同学提高了一个思考梯度。

同学比前面两类学生想到了更多好方法:

4/20=8/40=12/60=16/80=…

5/20=10/40=15/60=20/80=…

1/5=2/10=3/15=4/20=…

1/4=2/8=3/12=4/16=…

③把1/5和1/4通分后得到︰4/20、5/20,然后,我们找到“中间的”分数是:4.1/20、4.2/20、4.3/20、4.01/20…再把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转化成整数并化简,从而得到:41/200、21/100、43/200、401/2000…这些分数,都是比1/5大又比1/4小的分数。

通过大家这样的方式寻找,结果发现比1/5大2比1/4小的分数有很多很多,它的方法也有很多很多。

这是对于思考题分层作业的操作,在平时《数学补充习题》和《数学练习册》的布置时,我们也采用了分层布置的方式。的同学每道题目都要完成,除了思考题,的同学相对简单的基础题目可以不做,只做具有思考水平的题目。这三个层次的作业,一层比一层更多给学生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一层比一层更具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求新求趣的欲望,从而达到以运用促识记,以运用促理解,以运用促内化数学基本常识的目的。这种形式的作业,在达成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又为张扬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较好地消除了学生对作业的枯燥感、无奈感。

这样的方式的同学既学得轻松,作业量又少,当然更喜欢数学了。的同学羡慕的同学作业少,于是下定决心好好努力,争取赶上。的也在努力赶上。分层作业的布置使得数学学习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相信在这样的模式操作下,我们的智慧数学课堂会越具生命力。

布置超市教学反思总结篇四

一、关于学生分层的反思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差异,再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在编排座位时,我们采用三人一小组、六人一大组的原则。a段同学在中间,b、c段同学在两边,这样能更好的`便于讨论、辅导、交流、提高,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也利于小组合作的开展。由于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都会有相应的提高或降低。因此,根据每个学生提高后所达到的新水平,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每个组学生进行相应调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不断进步,教学反思《关于初中学生作业分层布置的教学反思》。对于个别退步的b组和a组同学,可以降到后一组来适应自己。而进步的学生可上升到前一组。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差的逐步解体,好、中层不断壮大的目的。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关于作业分层布置的反思

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以a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

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的尝试中,也感到由于受教学经验、水平所限,同时精力也非常有限,目前仅仅能保证每个单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到两次分层作业,作业设计内容的层次性把握上有时也并非完全合理。

三、关于小组合作的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办法是以组间异质、组内异质为原则,并根据学生的层类情况,将学生分到小组中。在将学生分到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各组之间基本保持平衡:

(1)应使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

(2)要注意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

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这是实施”分层―合作”教学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分层作业具有许多优点,它能让各类学生学有所得,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自主钻研的舞台,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当然,它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仍会存在种种弊端,这也是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和改进的。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坚持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和布置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作业,同时应尽可能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布置超市教学反思总结篇五

历史作为一门小副科,按理是不应该布置作业的,但现实往往很无奈,偶尔我也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大致分为两类:

一、常规性作业

个人认为,学生的历史作业为我市的《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因为学校要求教师有批、学生有改的'痕迹。有时课堂上有时因为这样那样原因,该完成的练习没有完成,就需要给学生留作业了,要求学生必须于规定日期完成,以免影响批阅。当然也有余地,考虑到学生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我会把相关题目分为必做题、选做题两大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要求,落实分层教学,尽量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二、活动性作业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常常会布置学生一些周末作业。内容多为活动性的,如搜集历史小故事、阅读人物传记、做一个历史性的小调查、观看一个历史类的电视节目等等。这类作业大多数学生是喜欢的,毕竟和常规作业有些区别,做起来没压力,在玩中就完成了。有些不喜欢历史课的同学偶尔会通过这类活动逐渐喜欢上历史,这也是我所期望看到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