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2023年教育学有哪些研究方向 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大全5篇)

2023年教育学有哪些研究方向 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23-09-24 04:07:45 作者:QJ墨客2023年教育学有哪些研究方向 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育学有哪些研究方向篇一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在国家进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特殊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也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思想品德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根本保障,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教会这些学生如何在生活中明辨是非,让他们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使这些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健康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中去,用自己坚强的意志与乐观的心态去回报社会。由于这部分学生的特殊性,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需要广大的特殊教育教师耐心与细心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只有教师在工作实践之中长期地坚持,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切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与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这些特殊的学生真正接受与理解教师所传授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知识。

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

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教师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更应该把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成长与生活环境作为备课的重点,这样才能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学生才能够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与扎实的掌握,并能够在生活实际之中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使学生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与认识,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思想的源头上净化学生的心灵,不断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研讨辩论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与其阐述的人生哲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

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在教学实践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在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我认为特殊教育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在认知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认知上不同程度与层次的缺失使这些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与正常的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之中,教师更应该把教学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设计,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特殊教育的教学主体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孩子普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教学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发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予以纠正。

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分层施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

首先,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身体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也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学生在生活之中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导致这些学生在生活之中对是与非辨别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这些学生身体上的缺陷使家长在他们的成长之中对其过于溺爱,这些学生身体上的缺陷与家长的过份溺爱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性格比较孤僻与自私,不会与人沟通与交往。这些性格特点也给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教会学生与人沟通与交往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让他们能够树立自信心,以阳光、乐观的心态融入社会中去。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使他们在生活中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自卑感,他们在生活中害怕与人交流,内心长期充满着各种压抑与不满,这也是这些特殊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使每一名特殊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与生活中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不断克服自卑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坚强地面对自己的生活,教给学生对逆境的应对方法,使每一名有残疾或残缺的学生都能做思想上的巨人与生活的强者。

五、结束语

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问题,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真正做到分层施教,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教育学有哪些研究方向篇二

吉林省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马俊艳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在国家进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特殊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也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思想品德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根本保障,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教会这些学生如何在生活中明辨是非,让他们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使这些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健康发展,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用自己坚强的意志与乐观的心态去回报社会。由于这部分学生的特殊性,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需要广大的特殊教育教师耐心与细心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只有教师在工作实践之中长期的坚持,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切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与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这些特殊的学生真正接受与理解教师所传授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使学生慢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这些学生也能够在学习中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不断养成文明的语言习惯与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对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 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教师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更应该把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成长与生活环境做为备课的重点,这样才能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学生才能够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与扎实的掌握,并能够在生活实际之中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使学生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与认识,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思想的源头上净化学生的心灵,不断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研讨辩论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与其阐述的人生哲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 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在教学实践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在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我认为特殊教育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在认知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认知上不同程度与层次的缺失使这些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与正常的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之中,教师更应该把教学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设计,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特殊教育的教学主体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孩子普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教学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发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予以纠正。

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分层施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

首先,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身体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也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学生在生活之中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导致这些学生在生活之中对是与非辨别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这些学生身体上的缺陷使家长在他们的成长之中对其过于溺爱,这些学生身体上的缺陷与家长的过份溺爱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性格比较孤僻与自私,不会与人沟通与交往。这些性格特点也给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教会学生与人沟通与交往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让他们能够树立自信心,以阳光、乐观的心态融入到社会中去。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使他们在生活中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自卑感,他们在生活中害怕与人交流,内心长期充满着各种压抑与不满,这也是这些特殊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使每一名特殊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与生活中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不断克服自卑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坚强地面对自己的生活,教给学生对逆境的应对方法,使每一名有残疾或残缺的学生都能做思想上的巨人与生活的强者。

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问题,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真正做到分层施教,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教育学有哪些研究方向篇三

(篇一)

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三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开阔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爱护公共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一课,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和为什么要参加,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村庄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1、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篇二)农村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现状分析

一、村小《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分析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村小《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甚至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实在令人担忧。笔者长期在乡村工作,对村小《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有较清楚的了解,现就村小《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村小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很紧张。最好的也是n+1的模式,基本上是一个班一名教师,这个教师担任班上的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即所谓的'包班制'。连语文、数学两科都很难有专职教师,《品德与社会》课就更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语文老师兼任吧。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大,大多是以教师工作量的大小,课时负担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这种搭配方式造成《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因此,兼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自己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没有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笔者所在乡镇的教管组曾组织各科教师到村小巡回示教,听《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比听语数课的老师要少得多,到了评课的时候,有许多教师表示是学校临时指派来的,对《品德与社会》新的课程标准知之甚少,对这门课的教学谈不出什么道理。使组织者的一片苦心付之东流。可见,村小《品德与社会》课的教研还是一片空白。

2.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教学方法严重滞后。

3.贪多求全面面俱到,教学目标设定不明。'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它是教与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着眼于教而落脚于学。

由于村小《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许多适用于《品德与社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都很少使用。受教学条件限制,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广泛用途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更是无人尝试。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严重 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没有专职教师,缺少教学骨干,村小《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单枪匹马,各自为战,加之对新的课程标准学习、钻研不够,教学中不能对整个教材体系进行整整体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总觉得讲得不够,结果是什么都提一下,该讲的没讲够,讲透,不该讲的又讲以一大窜。笔者曾听一位老师上《我们自己定规则》一课,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自己定规则'。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讲'自己定规则'的好处,讲学习上有什么规则,由做人的准则,又讲到为人正直,敢于揭发坏人坏事等等,结果学生理解不了。本次课要学习的'自己定规则,怎么定规则,定什么规则',学生没有搞清楚,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学任务没完成。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明白《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一样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4.评价机制不科学,应试教育阴魂不散。

村小《品德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既不考虑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更不看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解决了哪些问题;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考试试卷。有的学区甚至对全区同年级学生考试的分数从高低进行排队,以名次定奖惩,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有时民办教师的去留与否往往也由此决定。

这样,教师就不会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整体落实。而是偏重知识技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应试教育依然盛行。于是就出现了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死记硬背的现象。笔者曾听过一节村小教师执教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将一篇课文课后四个问答的答案,几个词语的解释,有关的判断题、填空题抄了满满的一黑板,把书中需要记忆的部分要学生划上记号,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熟读成诵。下课之后,笔者有意让学生进行行为辨析,有许多人就只知道,'对'或'错',而不知道到底为什么'对',为什么'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任务,是培养文明和谐社会合格公民的最重要的途径。上述几种原因,严重景响了村小《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由此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必须马上着手解决。)

教育学有哪些研究方向篇四

在建党99周年之际,阿盟公安局交管支队第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阿拉善民间收藏博物馆,重温党的红色历史,追寻红色印记,让党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上经历了一次洗礼。

在博物馆内,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民间收藏大师、阿拉善收藏协会会长、阿拉善博物馆理事付有祥老先生向全体党员简单介绍了博物馆的创建及收藏情况。全体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红色记忆厅、游牧记忆厅、百姓生活厅及临展厅。

从中共一大到十三大,一本本鲜红的“红宝书”党章记录了我们党从创建到成熟的光辉历程;一枚枚毛主席像章拼成的“祖国山河一片红”“内蒙古吉祥”等经典展品既蕴含着付老先生对一代伟人毛主席的那份情结,更寄托着老人对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愿望;数10中文字30个版本的毛泽东选集近万册,各种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轮旋全集数千册,述说着几代人的红色情怀,让参观学习的党员同志深受震撼!

参观完后,在党员活动室,支部书记杨粉兰从“追寻足迹、回顾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感悟历程,体会什么是红色精神;做好当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三个方面给大家讲述了一堂精彩的党课。

通过开展此次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党员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鼓舞了奋斗热情,使参加活动的人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红色革命历史教育和精神洗礼。

参加活动的党员纷纷表示:今后将时刻牢记入党初心,以红色精神锤炼信仰信念、砥砺干事创业、坚守根本宗旨、鞭策自我革命,努力发挥党员作用,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争当先锋、勇当模范,为推动全盟公安交管工作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学有哪些研究方向篇五

摘 要: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聋哑学校的德育教育也是关乎到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思想品德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特殊教育 思想品德教学 心理素质培养途径

21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在特殊教育思想品德教学中,明确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把握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是提高德育实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下面本人谈谈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几点经验,供同行们商讨。

一、完善德育工作,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上下功夫。

1、通过学习,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内涵广泛,而在诸多素质中道德素质是最主要的,它决定了其他素质的价值取向,并为其他素质的提高提供动力源泉。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形成特殊学生完整的人格和培养特殊学生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为他们将来能独立生活于社会打下基础。基于这一点,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的首位,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教育理论,尤其是特殊教育理论,思想得以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得以破除,克服传统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忽视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弊端,不断探索单特教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渗透心理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的教育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和理解道德观念,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以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在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可通过讲故事、谈话、讲解等方法,帮助聋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领会教材说明的道理,接受思想教育,使他们在情感上发生飞跃和升华;通过讨论、表演、实践活动、调查等形式逐步引导聋哑学生把所接受的教育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

3、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进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如何,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的严格要求和具体措施,也依赖于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求的一致性。因此,必须动员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使各种渠道都发挥作用,才能形成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合力。

二、创设一个和谐的心理氛围

为了使聋哑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在教学中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样,每当老师向他们投以赞许的目光、信任的点头、爱抚的微笑,聋哑孩子都会感到快乐和鼓舞。老师的这种爱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而且也能够促使聋哑学生把教师的要求化为自己内在的动力,积极去实现老师提出的希望。反之,如果我们的老师对学生带着厌恶感,特别是那些差生在老师的眼中是包袱、负担,那么师生之间就会出现严重的情感障碍,必定影响学生的成长。

三、在思想品德中分层次的心理素质培养

1、低年级的养成教育

聋哑学生因受其生理条件的限制,获取信息量少,更容易表现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由于

学生年龄小,又是在娇纵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缺少同龄的伙伴,往往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不合群”的心态。因此,合群心理的培养,人际交往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意识,愉快地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可以使聋哑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中年级自我意识的培养

中年级的学生一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自信心薄弱。而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由于听视觉的缺陷,与之相反,自卑感却困扰着大部分的聋哑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不如他人,感到压抑和不满,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势必对聋哑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坏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保证,只要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克服自卑感,寻求良好的自我发展途径。

3、高年级良好的意志品格的培养

比起健全孩子,聋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处在这一时期的聋哑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社会家庭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挑战,一旦遇到困难挫折,他们往往更脆弱,更容易灰心丧气。这时教师就要告诉学生:“人生逆境十有八九”,困难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如何战胜困难和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探索聋哑学生心理健康之路才刚刚起步,需要来自社会、家庭以及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从观念上牢牢树立起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思想意识,并且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一步一步走下去,与聋哑学生以心交心、以心换心,我相信特教学校思想教学中的心理素质培养一定会开花结果的。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