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计划>2023年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案 冀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大全5篇)

2023年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案 冀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大全5篇)

时间:2023-09-24 02:23:25 作者:字海2023年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案 冀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大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本提出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3.愿意跟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4.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教学设计是沿直线传播的。

5.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

6.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二、材料准备:

1.搜集发光物体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实物等;每组有三块规则的纸板.尺子.剪刀.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等。

2.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第一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第二部分。

三、教学过程:

(一)寻找光源。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2.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实施过程:

1.分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活动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学校周围及室内寻找发光的物体,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讨论。有些学生如果提出月亮是发光的物体,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认识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如果学生找的不是发光的物体。教师就不告诉学生直接的答案,引导学生设法进行验证。

4.教师给学生讲解基本的分类启发学生对知道的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二)我看见了光。

活动目标:

1.能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正确地用文字记录实验现象。

3.能从多次实验结果中,发现光传播线路的特点。

4.能设计实验,并找出生活实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5.能与小组同学研究光传播的特点。

6.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光的密切关系。

实施过程:

1.分组时要3人一组,活动时间要一个半课时。

2.活动时,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哪幅图能看到手电筒的光,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按照两图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学生在组内多次进行实验,可以让前面两块硬纸板的孔对正,第三块与前两面块的孔不对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并得出初步结论。这个活动大约需要25分钟。

3.完成以上活动之后,教师启发.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结论,如用塑料软管和蜡烛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初步结论。即当用笔直的塑料软管对准蜡烛时可以看到光,而当软管折成一定角度时再看蜡烛,就看不到光,当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引导,并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醒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4.活动的最后任务,教师应结合课本中的图,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包括有关的技术和设备,鼓励学生用所学的原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同时,从另一角度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实验结论。

(三)拓展知识

许多光源可以发热。太阳光会使空气变得很热。火和电灯既产生光又产生热。你见过在炉子上被烧热的铁板了红光吗?我们感觉不到星星发出光的热是因为它们离我们太远了,事实上许多星星发出的光比太阳还要热。萤火虫儿不发热是因为荧光不产生热。

(四)拓展活动

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案篇二

科学探究目标: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题目,改进生活。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教学预备:搜集有关声音作用、噪声危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进: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熟悉四周的世界。

二、活动一: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1、观察图中的图片,声音告诉我们什么?

2、讨论声音还有什么用处?把自己知道的与同学交流。

3、什么样的.声音令我们烦躁?

三、活动二:减少噪声

1、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2、讨论: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3、讲解: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至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路上图标(禁止叫嗽叭);耳机内放上厚厚的垫子;马路两旁种很多树木。

讲解: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这是由于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科学实验证实:10米宽的树带能使噪声减弱30%,20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声减弱40%。

4、提问: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

四、拓展

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用文字或图表示出来。

五、总结全课

7光的传播

学生小组合作实验

多次实验,边实验边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中。

六、总结

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案篇三

曲别针、铁钉、铜线、铝片是导体。

塑料尺、陶瓷片、气球、干木条、橡皮是绝缘体。

(十八)用旗语传递信息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

优点:能在互相看得见的范围内有效的传递信息。

不足:不太准确,比较麻烦,受距离和时间的限制。

(十九)信息传递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几个步骤?

信息传递经过编码、传送、接收、译码等过程

(二十)从古到今的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喊话、骑马送信、驿站、烽烟、烽火台、信鸽、电报、电话、传真、网络

(二十一)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么样?是不是所有的塑料都有这种现象?

塑料制品遇热有的会变软,有的没有明显变化,有的不发生变化。根据塑料受热后的性质不同,可以分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二十二)怎样制作小磁针?

材料:缝衣针,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曲别针

方法步骤: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20次。

(二十三)怎样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1)用悬吊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在小磁针的中间系一根细绳,悬吊起来,旋转,静止后,指南的一端是s极,指北的一端是n极。

(2)用水浮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把小磁针放在塑料泡沫上,放在水中,静止后,指南的一端是s极,指北的一端是n极。

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案篇四

《光的传播》一节教学力求体现自主创新教育的主要思想,力求探索有效的自主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本节教学自主创新教学的优势表现无遗,基本做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但是,也有几点疑问和思考:

1.由于学生手头资料限制,对光源的发展史和同种均匀物质中关沿直线传播认识不多,影响了学习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类似难找的资料,应由教师指定或提供大致范围,使学生容易找到。

2.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查资料的局限性,而忽略了用多媒体充分展示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留下一个较大的遗憾。

3.光学实验的器材,部分让学生准备或许更有挑战性和多样性。

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案篇五

科学探究目标:能按照物体和透光程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本组的发现与其他组进行交流。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将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依据。能正确说出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会产生什么现象。

教具预备:手电筒、一瓶矿泉水、玻璃杯、书本、玄色布料、报纸、卡片纸、小玩具、白纸。

教学过程

一、引进: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时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

二、活动一:

1、提问: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老师:让教室的光线暗一些,做好分工合作,并提示操纵方法,提示后再让学生做实验。(与桌面平行,与物体保持适当的间隔,且间隔不变)

学生实验并分类记录:

2、教师领着学生总结:提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个概念。

3、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三、活动二:影子

1、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会有什么现象?

2、将烛炬前后、左右、上下移动时,小兔的影子有没有变化?

四、总结全课

省略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