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大班音乐朋友来跳舞教案(精选5篇)

大班音乐朋友来跳舞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3-09-24 02:13:36 作者:灵魂曲大班音乐朋友来跳舞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朋友来跳舞教案篇一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发挥幼儿想像力,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1、场地准备:多媒体、钢琴、磁性黑板、桌子两两对放

2、教具准备:课件《小雨点跳舞》、图谱标记、乌云妈妈的头饰

3、学具准备:人手一份绘画纸、记号笔

活动重点: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活动难点:用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并进行问答式演唱。

一、幼儿观看课件,引出课题。

1、课件中的小雨点与幼儿互动对话。

2、幼儿欣赏课件中的音乐故事《小雨点跳舞》。

二、学习副歌部分,探索用象声词表现风声和小雨点跳舞的声音。

1、幼儿学习演唱“风”的音乐片段。

2、幼儿学习演唱“小雨点”的音乐片段。

3、教师指标记,幼儿将副歌部分完整演唱。

三、学唱歌曲前半段。

1、教师一边出示标记,一边将歌曲前四句完整演唱。

2、教念歌词。

3、教唱歌曲。

四、完整演唱歌曲。

五、引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创编前四句歌词。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2、幼儿绘画,教师巡视,与幼儿轻声交流画面内容。

3、引导幼儿根据绘画作品创作歌词。

4、教师与幼儿将前四句歌词一问一答式对唱。

5、由男生扮演小雨点和女生扮演的乌云妈妈对唱。

六、与客人老师对唱。

课堂气氛活跃,课件使用合理,幼儿参与感强。但是活动节奏把握不够,时间有点长。

大班音乐朋友来跳舞教案篇二

1、熟悉三拍子歌曲旋律,学唱歌曲《雨点跳舞》。

2、尝试用绘画记录、创编“会跳舞小雨点”落在不同物体上的歌词内容。

3、看图谱完整演唱歌曲,体验创编歌词、合作演唱带来的喜悦及成功的乐趣。

熟悉三拍子歌曲旋律,体验歌唱的喜悦。

能把“会跳舞的小雨点”落在不同物体上的画面,填词演唱到歌曲中。

1、自制卡片式图谱,其中问号4个,小雨点4种(红、黄、蓝、绿)各2个,彩虹(︵)2个。

2、人手一份绘画纸、勾线笔。

3、幼儿已有绘画经验。

一、出示彩虹和雨点,学习副歌演唱部分。

1、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这个是?这个是?

彩虹会唱歌,雨点会跳舞,它们两个要和小朋友们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师:你们想知道彩虹是怎样唱歌的吗?请仔细听。

2、教师范唱“彩虹唱歌”的部分(啦啦啦……)

(1)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呀?你们也来试一试好不好?

(2)幼儿演唱“彩虹唱歌”部分

3、教师范唱“雨点跳舞”的部分(滴答……)

(1)师:刚才我说彩虹会唱歌、雨点会干什么呀?

(2)教师出示其它三个雨点(红、黄、蓝、绿)并演唱。

(3)引导幼儿说出最后一个雨点与其它三个雨点的不同。

4、请幼儿将彩虹唱歌与雨点跳舞连起来完整的演唱。

二、教师引出主歌部分,幼儿学唱歌曲主歌部分

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主歌部分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我这儿还有好多的图片呢,听我唱一唱。

你们发现了什么呀?

2、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范唱歌曲主歌部分,帮助幼儿理解“?”的含义。

3、幼儿学唱歌曲主唱部分。

4、随音乐完整演唱主歌部分和副歌部分

三、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创编主歌“?”部分歌词,同时在绘画活动中倾听教师完整范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师提出要求,每个幼儿只画一个地方,在教师唱完3遍后就完成绘画,幼儿作画;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说一说“小雨点是在哪里跳舞的。”

(3)教师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四幅图片填在“?”处,学唱主歌“?”部分歌曲。

a引导幼儿把所选4幅图片内容说完整,统一歌词;

b演唱主歌“?”部分歌曲。

四、看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引导幼儿用师幼、幼幼问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2、师:你们刚刚唱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多唱几遍,解决难点)

3、替换图片演唱

五、教师介绍歌曲的名字

师: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雨点跳舞》。

大班音乐朋友来跳舞教案篇三

1、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2、尝试仿编儿歌,体验下雨时的快乐景象。

认知准备:倾听了故事小雨人儿

材料准备:ppt

一、出示ppt一,引起学习兴趣

看,谁来了?小雨点爱跳舞,看看今天它到哪些地方去跳舞了?

二、分句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ppt二:小雨点,下呀下:

提问:

1、瞧,小雨点跳上什么地方?

2、小雨点跳上屋顶,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跳上屋顶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ppt三:提问:

1、小雨点又跳到哪里去啦?

2、小雨点跳到雨伞上,也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仔细地听听。

3、它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ppt四:提问:

1、小雨点真调皮,看现在它又到哪里去了?

2、小雨点跳进池塘里,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仔细地听听。

3、小雨点跳进池塘里,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三、学习儿歌

1、教师完整念儿歌。

2、引导幼儿一起学念儿歌。

3、对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说儿歌内容,幼儿——说象声词;再交换。

四、仿编儿歌

2、出示ppt五,启发幼儿:山顶,石头,小树,小花,小河,大树等。

3、教师仿编儿歌:如:跳到树上沙沙沙,引导幼儿模仿。

4、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五、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朋友来跳舞教案篇四

1、理解儿歌中“亲亲、洗洗、画画”的含义,感受儿歌的语言美。

2、学念儿歌,感受儿歌中下雨的情景。

学念儿歌,理解亲亲、洗洗、画画的含义

在儿歌里感受下雨的情景。

教学挂图60—7、磁带

一、生活经验谈话,引发活动内容

教师:下雨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下雨的情景,并请幼儿学一学小雨点落在地上、房子上的声音。)

二、欣赏、理解儿歌《小雨点》

1、幼儿欣赏儿歌。

(教师出示背景图片,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两遍,在动词处注意声调、语气的变化。)

2、鼓励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出示“小花”、“柳树”、“小河”的小图卡放在背景图上。)

3、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语言美,重点理解儿歌中“亲亲、洗洗、画画”的含义。

教师:为什么儿歌里说小雨点亲亲小花的嘴巴?洗洗小柳树的头发?在小河的脸上画画?

(教师引导幼儿体会小雨点和他们之间友爱、亲密的关系和情感。)

三、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雨点》。

1、幼儿跟随教师朗诵儿歌两遍。

(教师注意幼儿的发音,如“树”。)

2、教师:在朗诵到“亲亲、洗洗、画画”时,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3、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两遍。

4、幼儿扮演角色朗诵儿歌两遍。

(请幼儿与同伴两两合作,一人扮演小雨点,一人扮演小花、柳树、小河,然后交换角色朗诵。)

5、教师取下挂图,请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内容

2、幼儿与同伴自由仿编,教师再将幼儿仿编的内容编成一首新的儿歌带小朋友们一起来念。

大班音乐朋友来跳舞教案篇五

1、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大胆地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游戏地快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1、椅子排成圆圈,幼儿面向圆心坐。

2、音乐歌曲《找朋友》、课件。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幼儿自由回答)

师:怎样让别人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呢?(引导幼儿之间用体态语言表达和好朋友的友爱之情)。

师: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那关于好朋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进行部分

1、学习歌曲《找朋友》

播放音乐:《找朋友》

师: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你都在歌里听到了什么?歌里的小朋友都是怎样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好朋友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音乐里的小朋友是用“敬个礼、握握手”的方式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好朋友,小朋友这么有趣的歌曲我们也来学一学吧!(幼儿边拍手边演唱)

2、教师带幼儿先熟悉两遍歌词,然后再带幼儿跟唱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师:“我们怎样和好朋友“敬个礼”和“握握手”呢?(师引导幼儿学动作)

师:“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可以怎么表示?(拥抱)

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找好朋友,在两句唱完后要找到。

4、教师和幼儿表演《找朋友》

教师唱歌完整地示范一遍,让幼儿掌握动作,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歌表演。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