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计划>2023年一份的商业计划书可以带给你哪些改观 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优秀5篇)

2023年一份的商业计划书可以带给你哪些改观 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优秀5篇)

时间:2023-09-24 01:46:47 作者:笔舞2023年一份的商业计划书可以带给你哪些改观 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优秀5篇)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份的商业计划书可以带给你哪些改观篇一

  2、 为何使用你们的产品;

  3、 用户购买你们的产品或服务,是因为产品价格独特,还是考虑其他因素;

  4、 用户对你们产品或服务又和改进要求;

  5、 要以表格形式,按销售额自高而低的顺序,列出三个经销商的名称、销售额和销售量。

  6、 若本公司有意向,请随时准备提供更完整的销售资料。

一份的商业计划书可以带给你哪些改观篇二

当我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刚开始写商业计划时,那时的一份所谓的“??普通计划”远比今天我看到的更长、更复杂。商业计划变短了。这可能是因为它比以往更为常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商业计划。同样,对阅读商业计划的银行家和投资者来说,“短”也是一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人们现在很少有时间去费力地阅读文件。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现在商业计划的趋势是回归基础,并要求具有良好的预测和可靠的分析。“易于快速阅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如果你希望人们阅读你的商业计划,并让大部分人都很快理解,那么我建议你一定要保持简单。不要将商业计划和博士论文或终身任务混淆起来。保持简单的.措辞和格式,并保持计划短小。

但不要将简单的措辞和格式与简单的思维混淆起来。保持简单的原因不是因为你没有充分开发你的想法。简单是为了把你的观点快速且轻松地传达给阅读它的人。

考虑到这一点,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简化商业计划。

防止散文化。成功的商务写作很容易阅读。人们将略读您的计划,有些人会试着在通电话或翻看电子邮件时读它,所以把深度散文化留着以后写伟大的小说吧。当制定你的计划时,记住以下这些建议:

不要使用长而复杂的句子,除非为了表达语意而必须这样做。短句就很好,更容易阅读。

避免行话、术语和缩略语。您也许知道nih的意思是“非我发明”,kiss代表“尽量简单”,但不要以为别人也知道。

使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如“使用”而不是“利用”,“然后”而不是“在那个时间点”。

列出要点是有好处的。它们帮助读者更容易消化信息。

避免“赤裸裸”的要点。需要解释时要用简短的解释将他们具体化。未解释的要点可能会令人沮丧。

保持短小。现在大多数商业计划的平均长度比以往都短。最多20—30页的文字中就可以涵盖你需要传达的一切,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加上另外10页每月预测,管理层简历和其他细节的附录。如果您已经制作了一个40多页长的计划,那你的概括能力一定有问题。

当然,规则也有例外。例如,我最近看到一个连锁咖啡店的计划,包括所选择地点的照片,模拟菜单和其他选择地点的地图。图形使计划更长,但他们增加了实际价值。产品照片、地点照片、菜单、蓝图、平面图、标志和标牌的照片都是有用的。

使用商业图表。请您将重要的数字安排得很容易找到并容易理解。使用汇总表和简单的商业图表突出主要数字。请在附录中将相关的详细信息安排得容易找到。另外:

使用条形图显示最低限度的年销售额,毛利率,净利润,现金流和净资产。

三维条形图看起来比较精巧,但二维条形图通常更容易阅读。做图表时要确保数字是显而易见的。

堆垒条形图会使总数更容易看到。如果您的销售划分成段,就用堆垒条形图以显示总数。

市场份额和市场区间使用饼图。

任务和里程碑显示为水平栏,左边带标签并且日期在顶部或底部。大多数人称之为甘特图。只显示主要任务和里程碑,因为太多的细节会使这些图表难以阅读。

在汇总表中始终把数据源放在靠近的图表的地方,让读者可以迅速参考他们,并识别图表中的数字。永远不要让商业计划的读者无法找到图表的数据源。

不要使用未在文中引用的图表。如果在汇总表中源数字不是十分明显,确保您指定的附录中包含详细的数字。

一份的商业计划书可以带给你哪些改观篇三

中文名称: 开普勒

性 别: 男

生 卒 年: 1571~1630

国 别: 德国

生平简介

开普勒于1571年12月27日生于德国的符腾堡。开普勒幼年体弱多病,12岁时入修道院学习。1578年进入蒂宾根大学,在校中遇到秘密宣传哥白尼学说的天文学教授麦斯特林,在他的影响下,很快成为哥白尼学说的忠实维护者。159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被聘请到格拉茨新教神学院担任教师。1594年他得到大学的有力推荐,中止了神学课程,去奥地利格拉茨的路德派高级中学任数学教师。在那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学。15出版《宇宙的神秘》一书而受到第谷的常识,应邀到布拉格附近的天文台做研究工作。1600年,来到布拉格成为第谷的助手。次年,第谷去世,开普勒成为第谷事业的继承人。

开普勒视力不佳,但做了不少天文观测。169月30日在蛇夫座附近出现一颗新星,最亮时比木星还亮。开普勒对这颗新星进行了十七个月的观测并发表了观测结果。历史上称它为开普勒新星(现在知道,这是一颗银河系内的超新星)。16,他观测了一颗大彗星,这就是后来的哈雷彗星。开普勒对光学很有研究。1604年发表《对威蒂略的补充,天文光学说明》。16出版《光学》一书。这是一本阐述近代望远镜理论的著作。他把伽利略式望远镜的凹透镜的目镜改成用小凸透镜。这种望远镜被称为开普勒望远镜。开普勒还发现大气折射的近似定律,用很简单的方法计算大气折射,并且说明在天顶(不像第谷所相信的在高度45°)大气折射才为零。他最先认为大气有重量,并且正确地说明月全食时月亮呈红色是由于有一部分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折射后投射到月亮上而造成的。

开普勒用很长的时间对第谷遗留下来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起先他仍按传统观念,认为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但是经过反覆推算发现,对火星来说,无论按哥白尼的方法,还是按托勒密或第谷的方法,都不能算出同第谷的观测相合的结果。虽然黄经误差最大只有8′,但是他坚信观测的结果。于是他想到,火星可能不是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他改用各种不同的几何曲线来表示火星的运动轨迹,终于发现了“火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于焦点之一的位置”这一定律。这个发现把哥白尼学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用开普勒本人的话说:“就凭这8′差异,引起了天文学的全部革新!”接著他又发现,虽然火星运行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最快时是在近日点,最慢时在远日点),但是,从任何一点开始,在单位时间内,向径扫过的面积却是不变的。这样,就得出了关于行星运动的第二条定律:“行星的向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这两条定律,刊布于16出版的《新天文学》一书内。书中又指出,这两条定律也适用于其他行星和月球的运动。

16,开普勒发现了关于行星运动的第三条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等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这一结果发表在16出版的《宇宙谐和论》中。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为经典天文学奠定了基石,并导致了数十年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1618-16,他出版了《哥白尼天文学概要》。书中叙述他对宇宙结构和大小的观点。在1619-1620年期间出版的《彗星论》一书中,他指出彗尾总是背著太阳,是因为太阳光排斥彗头的物质所造成。这是在距今两个半世纪以前预言了辐射压力的存在。

开普勒当时最受到人们钦佩的工作,是1627年出版的《鲁道夫星表》。这是根据他的行星运动定律和第谷的观测资料编制的。根据此表可以知道行星的位置,其精确度比以前的各种星表都高,直到十八世纪中叶,它一直被视为天文学上的标准星表。他于1629年出版《稀奇的1631年天象》一书,预言1631年11月7日水星凌日现象,12月6日金星也将凌日。果然在预言的日期,巴黎的伽桑狄观测到水星通过日面。这是最早的水星凌日观测。至于那次金星凌日,因发生在夜间,在西欧看不到。

开普勒对天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他的一生却是在极端艰难贫困的条件下度过的。1630年,他有几个月得不到薪俸,经济困难,不得不亲自前往雷根斯堡索取。到那里后他突然发烧,1630年11月15日,开普勒在一家客栈里悄悄地离开了世界。他死时,除一些书籍和手稿之外,身上仅剩下了7分尼(1马克等于100分尼)。

研究领域:

天文学、光学、数学、物理学和哲学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1、《宇宙的秘密》——开普勒受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神秘主义宇宙结构论的影响,用数学的和谐性去探索宇宙。他用古希腊人已经发现的五个正多面体,跟当时巳知的六颗行星的轨道套迭,从而解释了太阳系中包括地球在内恰好有六颗行星以及它们的轨道大小的原因。他把这些结论整理成书发表,定名为《宇宙的秘密》。这个设想虽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却也是一个大胆的探索。

2、《新天文学》——该书收录了开普勒的天体远行三大规律中的两条,既“火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于焦点之一的位置”和“行星的向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宇宙谐和论》——1612年,开普勒发现了关于行星运动的第三条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等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这一结果发表在1619年出版的《宇宙谐和论》中。

4、《哥白尼天文学概要》——书中叙述他对宇宙结构和大小的观点。

5、《彗星论》——该书于1619-1620年期间出版。书中指出彗尾总是背著太阳,是因为太阳光排斥彗头的物质所造成。这是在距今两个半世纪以前预言了辐射压力的存在。

6、《鲁道夫星表》——1627年出版

7、《稀奇的1631年天象》——1629年出版

8、《对威蒂略的补充,天文光学说明》——1604年发表

9、《光学》——1611年出版。这是一本阐述近代望远镜理论的著作。他把伽利略式望远镜的凹透镜的目镜改成用小凸透镜。这种望远镜被称为开普勒望远镜。

10、1611年,开普勒发表了《折光学》一书,阐述了光的折射原理,为折射望远镜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一份的商业计划书可以带给你哪些改观篇四

首先,请让我们来看看商业计划书(businessplan)的主要功能作用是什么?只有明确了核心目标,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打击!

商业计划书(businessplan)的核心功能:一是对已经开展或即将开展的事业有一个全方位的定位与安排,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功能(产品)定位、客户定位、市场区域定位、分销渠道安排、战略联盟、事业步骤设计、现金流分析、融资结构设计与安排、风险分析与规避等;第二个核心功能,就是吸引投资人关注和投资;第三个功能不是很急迫,但同样重要,即在未来的运作过程中进行进程监控与计划调整。

以上目标中,满足第一个目标最重要,也最核心,融资目标是第一目标的附属目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撰写一份优秀的商业计划书呢?

第一,对你项目的核心功能价值进行深入剖析,所谓功能价值,如你发明了一种水稻,这种水稻含纤维素比例极大,而含糖量少,那恭喜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所有女士女孩们都会爱上你,因为,这个主食他(她)可以吃饱,而摄糖量低于普通的米食。简单讲,项目有一个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核心功能价值,这是任何一个项目最基本的东西。其它价值如:提高技术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发现了一个几十吨的金矿、现成的品牌价值、渠道价值等等;对这个功能价值的介绍要真实、清晰、准确,能有确实的证明更重要,不要夸夸其谈,给人浮而不实的感觉,老实说,投资商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性格不成熟的项目发起人”,你从文字上就知道其严重性了!

第二,对你同类的产品、模式等进行竞争分析。事业没有竞争是少见的,有竞争不怕,那就创造优势,力争最优。那么,全方位的仔细调研就非常重要,事实上,这个调研不仅对我们自己制定战略、设计商业模式非常重要,同时,对投资人也极为重要,投资人有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从行业中寻找出头或拔尖的机会,那他首先就要了解该行业,了解机会,了解你的项目能带来什么样的投资机会。一旦他看到了,并认为确有这样一个巨大的潜在机会存在,那么你就离融资成功近了一大步!重要!

第三,设计商业模式。记住,这是商业计划书最核心的阶段和部分,前面的所有工作都是为此而服务的。简单一句话,你如何从业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各个环节去规划、设计。

这一项至关重要,因此,我再提一行给各位朋友强调一下。

第四,团队安排。有时我们是有了人才去安排事,但更多的时候是有了事才去“猎”人,我想我们的事业会两方面齐头并进,一方面,我们发起人具备什么样的关键经验和核心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要从朋友或其它企业“挖掘”我们所需要的人。团队安排的要点在于:与项目成功最关系的岗位一定要有合适的人。另外,对项目总需求人数有个估计,这样才能知道总的运作费用需要多少。

第五,认真阐述营销策略和可行手段。在商业计划书中不需要你做出一份可直接用于操作的营销计划书,但在这里,你要清楚地告诉投资人有效的营销策略、渠道、手段,既要节约,又要有效、高效。关于营销方面的书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第六,现金流分析。对于新的事业,建议第一年按月或按季将资金使用和收入列出来(可用excel表来做这项工作),每月有一个资金余额一项,这样,你自己或投资人看起来就一目了然,免去了你痛苦的解释。当然,能做好的前提,还是你对业务合理的预期,对投入较为准确的估计,而这些,将是你将来向投资人要钱或谈判股权的焦点所在,理由,理由,合理,合理。

我们的一切业务,最终都将体现在资金流上,其实你不懂也不要紧,让懂的人给你按月讲解或解释清楚就好,然后,你会觉得,呵,原来财务如此简单!另外,因为你是股东,你也必须去懂一些基本的财务问题,为你的投资着想,建议你花三天时间学一下财务。

第七,融资方案策划与融资结构设计。这一点可能是大家比较困难的,倒不是做一个方案出来困难,而是难在设计出一个合理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融资方案数十上百种,针对本项目设计一个或几个什么样的方案,每一个方案的融资结构如何安排,是否能满足相关投资人的投资回报和风险偏好要求等等,较难,建议你还是请教专业的人士,实在找不到,就找我们吧:鼎博泰投资顾问。

第八,风险分析与风险规避。很多人认为这是例行公事,大错特错!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把钱存银行没风险吗,有,银行也会倒闭,银行实际利率去掉通货膨胀后可能是负的,等等。所以,你不要告诉我你的项目没有任何风险,相对的,低风险可能也意味着低收益。针对一个具体的项目,重点要从政策法律、技术进步、竞争、执行力、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等角度重点分析,并计划出因应对策。这个对策能说服你自己吗,若不能说服,重来!

第九,关于摘要。摘要很重要,商业计划书大多会有几十页,而投资人每天会看数十份类似的项目,因此,一定要精心设计一份三页以内的摘要。核心就是要把我前面介绍的内容揉成清晰、简明的介绍。另外,我建议各位朋友最好准备一份一目了然的融资ppt文件,其好处是,为投资人的眼睛着想,当然,最终也为你自己着了想。

一份的商业计划书可以带给你哪些改观篇五

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称,天文学家们发现了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它距离地球1400光年。

很多朋友说到达开普勒需要5亿年,我只能说,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么我们人类的科学和教育水平就真的堪忧,我们可能5亿年后也未必能够到达,甚至5亿年后我们未必会选择出发。我认为这件事情是可以做得到的,而且是在你我有生之年就可以实现的。用一句话来简单叙说我的计划:根据狭义相对论,如果我们驾驶飞船以略低于光速的速度抵达,虽然从留在地球上的人的角度看,经过的时间要超过14,但是在驾驶飞船者的角度,经过的时间是远远少于1400年的,可能只需要,甚至是1.4年。做到这一点,不需要违背现有的物理学规律,甚至,基本上不需要物理科学理论上大的突破,只需要把现有物理科学工程化就可以做到。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可以作为一个公司的商业计划。

市场现状和用户需求

迄今为止,所有的人类都出生和死亡在这个半径为6371km的行星上。几千年来,人类砍伐森林、抽干沼泽、水漫平原,再铺上总长数万公里的铁路并且兴建城市。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污染猖獗,使得地球对于人类自己来说也越来越不适宜居住。人类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来对抗自然,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无法预见的副作用。

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想要离开地球,向外太空迁移,但是有些东西制约了我们迈向太空的脚步。现在的人类最远只到达过384400 km (1.281光秒)外的月球上,而且只有1969年至1972年间的12人而已,从此再无人类登上任何地外星体。

更为致命的是,我们现在用于太空探索的人才和金钱并没有变多,而是变得更少。我从一篇名为《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文章中看到,美国总统的年度预算共有20xx亿美元,只有预算中的1.6%将用于探索宇宙。

关于恒星际旅行的可行性报告

关键点一:光速是绝对的,而时空是相对的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诺兰导演的电影《星际穿越》,cooper带领团队去了一趟位于黑洞卡冈图雅附近的巨浪星,cooper本来只打算在巨浪星上花费20分钟,结果却耽误了3个多小时,等他们回到空间站,空间站上的黑人宇航员已经孤独地度过了23年之久。

很多人把这部电影当成毫无科学依据的大片去看,殊不知这部影片背后有一位非常伟大的物理学家——基普·s·索恩,加州理工大学费曼物理学教授。按照索恩所著的书中的一些提示,巨浪星附近因为黑洞引起的巨大引力,以及巨浪星自身超快的运动速度,都导致了时间的膨胀效应,而且膨胀的倍数可以分别通过公式计算出来。

如果我们想要抵达1400光年外的开普勒,我们可能无法借助和操纵引力让时间膨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理论上来说可以获得的速度来让时间变慢。

如果你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5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你经历的时间流膨胀和空间收缩大约是一百万亿分之一,这个太小了,你明显感觉不出来。但是我们如果能够加速到光速的87%,那么时间膨胀效应和空间收缩效应就明显可以感觉到了,这个时候的时间流比静止的时间流大概慢两倍左右。1400年的时间在我们这里只需要700年就可以度过。

因此,我们只需要接近光速,比如99.99%的光速,抵达开普勒;如果达到99.9999%的光速,可以用两年到达;如果达到99.999999%的光速,可以用两个月到达。这并不违背科学定律。

关键点二:加速回归定律

我下面所写的技术只需要很多钱。

第一是冬眠技术。冷冻技术可以急速冷冻人体,这已经在动物身上有了成功的尝试,不过技术上仍有难度。现在已有商业公司提供冷冻服务,但他们目前暂不能提供解冻服务。我们可以先把人冻起来,然后把冷冻的人扔在飞船上,然后等科技进一步发达之后再从地球获得解冻技术。这一思路的核心在于我们人类已经掌握了恒星际生存的大杀器——安塞波(ansible)技术,也就是实时量子超距通讯,即使相隔几千光年,我们依然可以实时通讯。

第二是纳米技术。我们需要纳米技术制造更轻的飞船材料以及能够代替人类工作的机器人。

第三是常温核聚变发动机以及反物质发动机。常温核聚变技术目前已经有很多商业公司在进行研究,yc甚至投资了一家初创期的常温核聚变技术公司,相信这项技术很快可以投入到商业使用。但是常温核聚变发动机不足以将飞船加速到接近光速,因此核心技术依然是反物质发动机。

商业化手段

在我们需要的关键技术中,动力技术,也就是常温核聚变技术以及反物质发动机是关键之一,超距通信技术是核心之二,而冬眠技术则是核心之三。我们可以确定未来的技术进步,但是我们无法确定哪一项技术会率先取得突破。

plan a

假设动力技术率先取得突破,我们可以将飞船加速至光速的99.99%,这样我们到达开普勒的时间大概是20年,这样我们无须使用人体冷冻技术,只需要常规人体冬眠技术就可以到达。在这个方案中,对于量子通信技术的进步要求也不是很高,只需要实现量子超距通信即可,并不需要量子计算技术的进步。

plan b

如果我们最终未能掌握反物质发动机技术,我们手头可用的动力技术只有常温核聚变,那么恐怕我们无法将飞船加速到接近光速,最好的可能性也恐怕只是光速的20%左右,那么我们必须依然借助于另外一种技术,就是量子计算机技术。我们的飞船不是一升空就再也无法更新技术的单机状态,而更加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的“云+”端。我们在地球上研发的任何新技术,都可以源源不断地更新到飞船上。

只要我们到达了开普勒,只要我们到达的飞船上有一台量子计算机,我们就可以再制造并传输过去无数台量子计算机,而这些彼端的计算机群体可以把整个人类群体瞬间移民过去。到那个时候,我们将可以向每一个想要移民的人类个体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这是不是一个良好的商业计划?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