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2023年江味农金刚经原文 金刚经读后感(通用7篇)

2023年江味农金刚经原文 金刚经读后感(通用7篇)

时间:2023-09-24 00:19:08 作者:灵魂曲2023年江味农金刚经原文 金刚经读后感(通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江味农金刚经原文篇一

千余年来,《金刚经》作为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金刚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凝聚,是最为上乘的经文。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以浅显易明的解读及三十二首偈颂,对《金刚经》的主旨作出研究总结,其文深入浅出,得到读者的巨大共鸣。《金刚经》流传千年,社会上各种注释极多,整整一部经,始终围绕一主题,即“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均为性空幻有。此一说高屋建瓴,较为难懂,南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对经中疑难之处均作出详尽的解释剖析,从而揭开了《金刚经》的神秘面纱。

南师讲到,早在佛陀在世时,便告诉众弟子,在宇宙虚空中,像太阳系统一样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不可量,如恒河沙一样多。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类似于太阳系、银河系的星系、星团,确实浩渺无数,不可度量。而我们人类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大可忽略不计,人类认为十分强大的烦恼牵缠在宇宙中看来,是那样地微不足道。佛的境界不同于普通人的境界,不是因其有多强的神奇法力,只是看问题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换言之,佛法不是什么奥妙理论,只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为基,教给众人一些想开问题的方法,以便于使人平静应对各种现象,而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怪圈中受到来源于自己心理上的打击或伤害。

南师在书中有言:“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这在日常中未免有些不合情理,然而,佛经中所讲的人之快乐,是常乐、清净,不随聚散离合而变化,人在正视世间事理并明了、接受的基础上,不因事物显现而喜,也不因事物完结而悲,超然于暂时性的`悲喜之上,得到的却是通达、了然,始终如一的平静与恒乐。

“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过。”诚然,一个人思想做到随时安然是非常困难的,而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南师讲佛陀答得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在这个时候,就是当下,一念之间,这么一宁静的时候,烦……已经不见了。如果硬要想一个办法把烦恼降伏下去,各种办法只会徒增心里烦乱。只要每时每刻,顺其自然,事情一来,心反映出喜怒哀乐,但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南师用通俗的语言讲:“今天有一个人瞪了你一眼,害你夜里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个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无所住,我们看着一边,那一边就如梦一样过去了,没有了^一切都不要去管它。”其实能伤害人们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事情只显现了一刹那,而人的思想却可以将它无限延长。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归根结底,伤害人的正是自己的思想。

世间法的作风是,人们即使按佛陀教诲去布施,布施后也总想得到一定的好报,而佛法布施的真义是——布施,就是将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放下,布施完了就完了,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如此理解,我们为人民服务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服务完了就完了,就算没有回报,我们也同样去做。其实,真正的福报,本不在于各种暂时性的名闻利养,这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宠物一样,虽然能得到种种物质上的欢娱享受,却根本无谓自主智慧,如在车轮下丧命的宠物就数不胜数,因为没有智慧,其祸福完全操纵于他人或外物。能得到的一切有形之物终将毁坏,而真正的福报是大智慧的成就,是超脱了现实世界而得的大成就。

江味农金刚经原文篇二

金刚经修的是阿罗汉果,可照见五蕴皆空,得五神通,最终万法归心,观有为之皆妄,悟真性之常住。

楞严经讲得好:“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请仔细研读唱诵并修行,定会受益匪浅。

诚心念经功德无量

南无阿弥陀佛金刚经

江味农金刚经原文篇三

以前读金刚经,觉得比较难以理解。后读了地藏论坛里李十方师兄的一篇帖子,提到读憨山大师注的金刚经感觉很好,于是马上到网上找来阅读。虽说不敢说自己对金刚经理解得多好,但的确比以前更明白一些了。今天双盘打坐阅读憨山大师注解的金刚经,坐了50分钟,略有感悟。下面说一下末学的读后感,只是末学的粗浅感受,不正确的地方并非自己故造口业,实为认识的局限性,还请师兄们不吝赐教。

开始时,用数息法静心,会感到慢慢地呼气时,右腿内侧到脚这一段有某种气血通行的感觉,从而感到十分舒适。在坐了三四十分钟后,腿从最初的舒适状态变得越来越难受。此时,我首先想到,这具肉体本身就有生老病死,故是空的;在这具肉体上的这种腿痛的感觉,也是从刚开始的没有变为有,此生也,之后如果把腿放下来,腿痛就会停止,代之以一种短暂的舒适感觉,此灭也,故腿痛也是空的。认识到腿痛的空性,就能比较轻松地继续盘坐。腿痛的感觉也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的,也是因为不断“生心”的原因吧?之后,由于腿越来越痛,腿痛的感觉越来越密集,而容易让心里产生一种心烦意乱的感觉。这种感觉也是本来没有,由腿痛故而生,之后会由腿痛停止而灭,代之以一种快感。因此,这种心烦意乱的感觉也是空的。领悟到这点,就能较容易地降服产生出来的这种心。同时,由于这种心是有生有灭的,故并非“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那个本心。而我之所以没有见到这个本心,就是由于自己会因外界的各种境而不断地生出各种心,从而把本心给遮盖住了。比如说,如果把本心比作很低的背景白噪音的话,那么不断生起的心就好比前景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说话声、音乐、车水马龙的噪音等等。由于这些心都时起时灭,且不断有增减变化,故自己的心容易被这些吸引过去,而把背后的本心直接给忽略掉。为了求得本心,则必须把这些不断生灭的妄心都降服,让它们都过去,而不再追逐之,并进一步抑制妄心的重新生起,这样,在“背景里”的本心就会逐渐显露出来。

之后在公路上边骑车边持弥陀圣号时,想到持弥陀圣号,除了可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外,这也是把妄心挤出去,并防止更多的妄心生起的.一种手段。妄心减少后,本心就会逐渐显露。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群,心里感到不再如往常那样的执着,体会着一切皆空的感觉。路上的美女们成了提醒我们一切皆空的菩萨。看到一位盲人拿着盲杖行走,突然也感到他不再是那么可怜,毕竟他盲了的双目和他的肉体本身也是空的,而且他也不会由于双目这一对贼人而引起心里的波动(当然,我们还是要帮助残疾人的)。我们有一双能看的眼睛,这让我们能幸运地阅读佛教经典。但是,我们也要时刻提防着这一对贼人,神不外驰,小心地守护着内心。此时,由于对外界的空性的这种体会,而在心里产生一种十分幸福的感觉,不觉面带微笑。同时,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我思考着空的问题。既然汽车是空的,我这具肉体也是空的,为什么自己要躲着汽车,防止被车撞到呢?这说明,汽车和自己的肉体虽说性空,但相还是有的。我们心不着相,不是让我们在生活中不顾一切,而是一种抑制妄心以便寻得本心的方便手段而已。寻得了本心后,就会更加不着相,不被外界的各种境所动,从而守护着自己的本心,而不是让心不断地住于外界的相上。

反观现代生活,人们不断地住心于各种各样的事物上,比如金钱、美色、美食、影视娱乐、权力、名声、虚荣、工作等等,而且如果真的闲下来了,反而会觉得万般的不得劲。这样一边感觉极其的心力憔悴,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的心灵负担加码。何其谬也!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拓展阅读:抄写金刚经的注意事项

一,认真抄写,切忌潦草,这不是糊弄的事儿,能抄写一个字是一个字,务必一笔一划的描写。这样,心会很净。

二,抄写了一段经文,停笔后,不再继续抄写时,可以诵补阙圆满真言:ong,嘟噜嘟噜,扎呀木克,娑哈。七遍。补阙圆满。

三,抄写完整部经后,最好,留在家里供养,或放置在高处净处。要比统一回收好得多。因为,整部经文,代表你的一种愿力和念力。这种力量随着笔尖已经写在了纸上。你何必要把自己的“心力”送走呢?因此,最好自己留下。

为自己好好的抄写一部经。一笔一划,起妄念了,就停下来,在抄写的时候,一心一意,一笔一划,不起妄念,这样抄写的经书是很有力量的。

抄经别图快,这一点意义都没有,跟上学时抄作业没啥区别,是不是。

就一个字,一个字,一心一意,一笔一划的抄写,会培养定力。

看准一个字后,看好如何下笔,如何准确的描写,不要描写到字外面去。写一笔就是一笔,一划就是一划。这也是福德无量。

几天就抄写一部经的,这样不好!你说我就是写字快,就是因为你以前写字快,因此,抄经时,你要慢点写,越慢越好。这样静下心来慢慢抄写下来的经书,自己留着,非常好的。

为什么有的寺院开光要把抄写的经书放进去,因为,抄写的经书里面,有众生的心力,没有这种力量就没有灵气。聚集的越多,就是所谓的灵气越强!

乃至抄写完的经书,或以前废弃的经书佛像等,有的会封存好,放到山洞里,为什么如此?原因是这种念力,心力,对整个山都是一种加持。山精树怪都会受益。使非善的,受到佛法的熏染。

一些山里面的非人众生,最后就是因为护持那些残旧的经书佛像,成就了自己。

因此,我个人建议,你抄写完成,你就自己留着吧。那些手抄本的经书,放在山洞里,就会开启那些修行中动物如人一般的语言和智慧。你说手抄本的经书力量大不大。过去的书都是抄写的,纸字不能随便丢弃,除了对“字”的尊重外,还有就是不能对人的心力心念辱蔑,是有灵气的,因此,旧时,都要焚化了。

江味农金刚经原文篇四

不知道其他人读完《金刚经》之后有什么样的感觉?最近读完《金刚经》之后,感觉到佛家的经典还是很能让人内心平静的。很多人也许对于这样的宗教并不是特别的相信,可最起码这些经典的书籍还是可以启发心灵的。

都说现实的生活是比较浮躁的,更多人的心灵也都是太过于浮躁。从日常习惯方面也可以得出来,吃饭的时候喜欢吃快餐,参加培训班的时候希望有速成班。种种浮躁的理念的人,需要多看一些佛家经典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特别是有的人在追求事业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到调节自身的心理,内心平静才能够把很多事情做好,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讲的宁静以致远。

内心平静的人在看待事情的时候能够更加客观。特别是客观看待这样的事情,分析这些事情也可以分析的透彻。最主要是解决这样的事情,也可以找到最为好的解决的方法。尤其是事业当中有了这种平静的心情,处理很多事情便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最怕的就是有一些内心比较浮躁的人,总是希望很多事情可以快速的处理,可凡事一旦快起来,很难真正有效地处理的。

《金刚经》中包含的东西还是非常实用的。能够真正阅读书籍的人,一定可以想办法让内心平静。尽管有的人觉得内心平静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如果想要真正成就事业,就一定要让内心先平静下来,也只有先平静下来才能够耐心的处理很多事情。谁不想这一生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取得不错成绩的。说到底,为什么有一些人成绩一般?主要还不是内心太过于浮躁。

内心太过于浮躁的人,做事情的时候更加讲究所谓的效率。原本做事情讲究效率是没有错误的,可一味的太过于专注这样的东西,根本就不会搞清楚做这样的事情是否有意义的。真正搞明白用什么样的方法才可以把这样的事情做好是很重要的。用对了方法才能够保证具体的效率,否则很多人一味地尝试一些新鲜的方法,也是很难做好事情的。

此外,一个内心浮躁的人交朋友很有可能损失是比较大的,特别是这些人交的朋友,更多的还是想要利用朋友。一味的只想利用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很有可能最终也会被别人利用。

江味农金刚经原文篇五

《金刚经》是佛教大乘空宗的重要经典,对于中国佛教的许多宗派,尤其是禅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是金刚经的讲要,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般若诸经,以《大般若第二分》即《大品》为主干,《金刚经》则其根本也。龙树判《大品》前後为两道:般若道以善现般若为主(经有明文推重,所谓菩萨般若当於须菩提品中求也),善现之精义,此经即尽摄之;又方便道与般若道,次第相生,而方便为究竟,方便二十一品之要旨,此经复井然备之。故洽般若学者,以此为挈领之助,便利无穷也。

久金刚经移流行於印土之时代,已不可考,但勘之什译《二分般若》有《金刚品》,立名取义,均与之相关,可证其与二分并行,流传甚早也。奘译新本般若出,即已面目全非,不如罗什传龙树学,心知其意,犹能存古也。迨弥勒无着世亲时犹相继注释,直至奘、净两师抵印,仍及见其盛,是又足徵此经在印流行之久。至於传来中土,自柬晋迄中唐,三百余年间,前後凡经六译,元代尚有据番本重译之者。此经创译於姚秦罗什,什於弘始三年入长安,翌年即出之,当时应有讲述,惜其门下僧肇之注不存,莫得其详。但经文流布後,影响甚大,梁开善智藏(当时三大家之一)因持诵获福延年,广加倡导,信者日聚。昭明太子又科判为三十二分,益便诵持。後百余年,菩提流支东传弥勒无着学,亦於入洛之翌年(元魏永平二年)重译此经,并出世亲《释论》与《金刚仙论》,而後义学愈明。继此历陈、隋、唐各代,迭有翻译。其为之注疏者,至唐已逢八百家;宋人所集旧疏,今犹存五十三种。是经流传如此宏远,自有其不可磨灭之价值在,绝非偶然也。

此次讲本,於六译独取净译,以其翻出最晚,深谙旧译得失,而去取特精也。清人通理着《金刚新脉疏》,即尝推重之,谓能去奘师之泛,存什译之妙,文足传神,义无欠缺云云。今谓净译最可贵处,在能传印土当时所宗之本,学有所受,非同泛泛,不但译笔谨严而已。余译中有隋译,为未加修饰之原稿(唐人称为直本),由以见梵本之面目,可资参孜。又注疏中,印土着述有弥勒颂世亲释,及无着论本世亲释两种,今并取之;但讲意侧重於会通《方便般若》二十一品之精义(此乃中、印注疏家所未尝道及者),并不拘拘合於古注也。

先译经名,具足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无着论本七句义中,最後一句即释经之名义,唐贤窥基、圭峰皆用之。唯隋译无着论文字晦涩,解者不免穿凿。今须校刊藏译,始得其真。梵本经题,原为能断金刚,无着解之,分为二番:一依能断意解,般若为菩萨行之导首,具有能断之力;所断为何?即与正行相俱之见及邪行见也。一切邪行,以烦恼身见为首,是为邪行见,菩萨种种散动分别,即是法执,为正行见;正行见难知(平常不知为见),邪行见难断(惑根深固),非具极细密极坚牢之性如金刚者不能破坏。细者智因故,能知所不能知;真牢者不坏故,能断所不能断,般若行中,闻思修慧即具此金刚之性,而有能断之用,亦是金刚,亦是能断,故谓之金刚能断也。二依金刚形象解,如画金刚杵形,两端宽广,中间窄狭,以象菩萨行,地前、地上历时久远,范围甚宽;而入地一段,仅一念顷,为时极促也。地前为胜行地(论译信行地),必於义理决定毫无疑惑,此非易事,故须时长远;地上之行,凡佛所具,皆应具足,分分积集,以至圆满,亦非历劫不为功;唯中间入地,意乐清净(即净心地),一念间染净俱离,现观实相,为时短促,故极窄也。此借金刚杵形,以况菩萨行初中後广狭之殊,与前番从能断义立说者,又不同也。

次释经文三分:序分与流通分例同余经,可不赘述。正宗分依无着判又为三段,分配七句义之前三句:一种姓不断,二发起行相,三行所住处。一种姓不断者,此经全部详般若行,三世诸佛皆由此行而得成就,如是展转相承不绝。依佛家言,世必有佛,佛不常住,如是佛佛相承,有似儒者先後圣之继起,佛种乃不断矣。经首,妙生赞佛善摄、善嘱二语,即揭示此意,无着论本,特为提出,盖以示菩萨行之根源也。二、发起行相者,菩萨自发心以至成佛,皆行般若行,而有总相为之依缘。经文妙生三问,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即其相也。三行所住处者,般若行以三相为依,进求次第,亦如戒学之有学处,而得种种住处焉。依无着释住处,广有十八,略而为六。今以六住处分摄地前入地地上三段。摄、波罗蜜净、欲、离障四住处属地前,净心住处为入地,究竟住处属地上。从初发心以至成佛,尽於此矣。

一序分如是我闻至退坐一面。

文义明显,略不诠释。

二正宗分三

(一)佛种不断尔时具寿妙生在大众中至能以最胜付嘱嘱诸菩萨。

佛於弟子根已成熟者,转*轮时能以五句义(发起行至地)为最胜利益益之;其未成熟者,则涅槃时以五句义为最胜付嘱嘱之,为其不退之因。如是摄受不舍,故佛种不断也。

(二)发起行相

世尊,若有发趣菩萨乘者至愿乐欲闻。

三乘菩提以菩萨为胜,佛种不断,实有赖於菩萨乘之发趣也。云何发趣行耶?此有三问,以一应字贯之(隋译依原文直译,故三问有三应字):应住、应修、应摄伏,皆行之总相也。龙树智论四十二,释以念、修、住三者:初念,谓分别取相(正分别,非颠倒),必先於事(菩提等功德事)了知,然後心有所系,念兹在兹。次修,谓与定共行,若心散乱,则不能相续复习;行与定俱,相续一境,是之谓修。三住,谓得道不失,善能服膺护持之也。又从无着论释:住者,谓行之发动,即心之欲愿,先於胜法有欲求愿望,乃能作意住彼也。修行者,释同龙树,即相应三摩钵底(等至),与定心俱行也。摄伏其心者,於出定後折伏散乱之心,制令还住也。如是三者,显示行之全部过程,复名三道:初摄取相法,为摄取道;次由修无分别定成满,为成就道;三谓服膺不失,为不失道。一切菩萨行,皆不越此三种层次。

(三)行所住处六

1摄住处(即发心住处)佛告妙生若有发趣菩萨乘者当生如是心至更求趣想故。

行所住处,首标发心者,认得此心,而後住、修、摄伏诸事,乃有所依也。佛言当生是心,又以当生二字提起愿望,必自觉有此心,而後此心始存也。经说心之所缘有二句:一谓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圆寂(涅槃)而圆寂之;二谓雎令无量众生证圆寂已,而无有一众生入圆寂者。此皆菩萨发趣当生之心。就总相说,日众生之类,即指一切有情识知觉之生物。就差别说,又分三类:以受生判,为卵等四生;以依处判,为有色、无色(无色者,细色也,非色全无也);以取境判,为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心思构画为想,此亦有粗细之别)。无余圆寂异於方便及有余,乃有情真实安隐归宿之处。有情流转生死,原属不安,且非得所,故当令之入圆寂安隐处;所云寂者,即去其不安之原因也。菩萨虽发此心,而无我见,以平等心等视众生,离自他差别之想。视有情事,即己本分事,有情即我,一有情未成佛,即自我未入圆寂也。若有众生想,则我想(自体我执)、有情想(我所执)、寿者想(乃至一期寿命住执)、更求趣想(命根既断转趋後有执)诸人我想,展转相生,无有穷尽,不复成为菩萨矣。

以此段对勘《二分般若》,实赅摄其中《金刚品》一品要义,彼文详载须菩提问何故名摩诃萨,佛答能发不可坏如金刚喻心。是心坚固不退而有十相:一者我当於无量生死中大誓庄严;二者我当舍一切有;三者我当等心於一切众生;四者我当以三乘度一切众生入无余灭;五者我度一切生已,无一灭者;六者我当了解一切法不生相;七者我当纯以萨婆若心行六度;八者我当学智慧了逢一切法;九者我当了达诸法一相智门,十者我当了逢乃至无量智门。此中前五对有惰,後五对一切法,但二者相关:先须兴出离流转之想,披功德铠,大誓庄严(非有大力不能出离),欲令一切有情同其出离,有比实感,乃能舍一切有。能舍,则心自平等,於一切众生皆能灭度,而无自他差别之想。但此必须於一切流转法彻底了解不生之相;不生云者,谓如幻师幻草木为象马,随因变化,非自然生。此不生之相,须於一切事上体验,即以团向一切智智之心行之於六度,行与智应而得之。亦即六度赖般若之导引,了逢一切法所知通相一相,与所知别相无量相也:十心次第相关如是如是。菩萨发心,正如儒者所言尚志,佛之摄益付嘱於菩萨者莫先於此。有金刚喻心,而後有金刚喻行,乃至佛之成佛,最後一念亦为金刚三昧,所得智慧即金刚般若,是则始终展转,不离此一大心矣。今经於发心但举十句中间三句,以平等一体之心,又为十者肝髓也。须菩提般若精义萃於金刚品,此段抉择,益得其要矣。

2波罗蜜净住处复次妙生菩萨不住於事应行布施至所得福聚不可思量亦复如是。

菩萨发心以後,所事不出於六度四摄,但须清净无着,始成方便,龙树智论谓方便为智之淳净者,即无着不住也(《心经》云行染般若波罗蜜,深字即指方便)。今经云应行布施,所以示六度之发端,意实摄余五度。住者取相有着,行施而於事取相着想,则所得果报限於人天之有量福德,不能积集以趣证无上菩提。若能不住於事、随处、五尘、法,乃至相想,则施福喻如虚空,任举一方,皆不可量,始为菩提资粮也。行施如是,其余五度亦然,此即波罗蜜之清净义。

上文所言般若行之总相,每一住处皆含有之:如第一发心住处,经云当生如是心,即示住相;菩萨有众生想,则不名菩萨,即示修相,谓应无想而修也;由有我想等,即示摄伏相。此中住指行之发起,修明反复修习,摄则遣除散动,收摄不失也。今第二净度住处三相者,经云应行布施即住,不住於事等即修,乃至相想亦不应住即摄伏也。又三相之修,就所对言,七句义中别开为第四对治句,所治为邪行正行二见。今以施言,菩萨以不行施为邪行,能行施即邪行见之对治也;然行施而住於事等,即为散动分别,为与正行相俱之见,不住事等即正行见之对治也。对治二见,乃尽修义,全经言修皆准此。又三相中摄伏,就所离言,七句义中别开为第五不失句,由离二边,护持所修,使不失坏。通常解离二边为中道,尚觉空泛,按实则依义不依语而已,谓必与实际境界相应,不可徒在语言文字上揣摩也。依语则随语执有自性,不知其语为众生施设,原来非有也;但施设亦有自来,即离言自性原来非无也。惟依离言自性(义)行施,与实际相应,方为清净。具此正见,而後心有散动,随时能收摄矣。经中各段佛说即非与是名云云,皆明此义。

又弥勒颂世亲释,谓妙生三间,只有此一段为总答:发心数句答云何住,不住事等行施数句答云何修行,乃至相想亦不应住答云何摄伏。答间之文止此,自下各殴则皆断疑事也。发心即住,所余不外依此展转相生增上而已。此解自亦可通,但今据无着论,不取其说。

复次,此段舆大品般若相关之处,即在不住於事而行布施。不住为须菩提般若之精义,佛命须菩提说般若,谦让而後说不住法门,故大品所谈,要不外此也。又本经以下诸段,各各舆《方便般若》二十一品立义相当。方便初无尽品,次摄五品,皆说六度甚深,如虚空无尽,即此经所说不住行施福聚如空难量。彼就因言,行无所着,难知如空而无尽,无尽故方便甚深,成满胜义;今就果言,则无尽难量也。又摄五品说依一度作甚深行而赅其余五度,即本经之说布施以概余五;而无着世亲两论,皆以六度人施释之也。

3欲住处妙生於汝意云何可以具足胜相观如来否至应以胜相无相观於如来。

龙树《智论》九十四云:菩萨大悲化众,应具色身相好,示人胜仪;引生敬信,是亦化事之不可缺者。故此经第三住处,即说菩萨行六度而得佛身(色身法身)之所由,本段先就求佛色身行言。经中妙生答语,深得佛旨,谓佛说胜相,以引导众生,非即如众生所执而实有其相,故云胜相即非胜相也。佛广其意,谓众生烦恼身见为首,以佛胜相破彼染执,其实是假,故云所有胜相皆是虚妄,应以胜相无相观於如来,始得胜义离言自性而对治之也。此段具上说之菩萨行三相者,不以胜相观,属於住;所有胜相皆是虚妄等,属於修;应以胜相无相观,属於摄伏也。以下各段,例此可知。

次求佛法身行有二:一言说法身,二证得法身。妙生言颇有众生於当来世至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家计时,以五百岁为一纪,正、像、末法,岁各五百,後五百岁,即指末法也。其时法既衰微,故妙生疑问,是经所说句义尚获有生实想否?佛答,凡具戒、德、慧、菩萨,皆生实想,以彼等已於过去无量佛所广植善根,佛亦於彼等悉知悉见、护念不忘也。此段舆《方便般若》之方便品相当:彼处详言菩萨由无量劫供养承事诸佛广植善根,故能行於方便;又谓佛常护念诸菩萨;皆与此经文义相通。

又佛所说法,即是法身,法在即佛在也。菩萨於法具真实想,复於无量佛所多植善根,乃能如说奉行,而得生(现生)摄(当得)无量福聚。盖其依教修学,远离人我分别及法非法等想,是故功德难量也。此中法者指事(蕴处界等),想者指名;有此事谓之法,无此事即非法;有此名谓之想,无此名即非想。事名有无四类,皆於境界上分别,诸余区别,悉摄於此。我等想者即於五蕴等事上所生增益之执,小乘已离此增益,不作我想;但常闻说五蕴等故,遂生事想。不知事我相待而成,表面虽唯事想,实则我义随逐隐伏,但不自觉耳,故所观察,仍属粗浅。菩萨用心深细,既知法我相待,有法想即有我执,且知无法想亦不究竟,以法想之有无,仍相待立,细微法想仍存;必於境界非法想、非非法想,始成实想。无着释此义云:“第三无法想转,此犹有法取,有法取者,谓取无法故。”谓无法想即有法执,无法有法相待起故。此如先有五蕴等法,而後云五蕴等空,是意许有蕴而说之为空也。所以经云: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菩萨离我,於法非法皆不应取;如来於此深义说筏喻法门,佛所说法,喻同於筏,既济流转大河,筏亦应舍,以其为方便不可执也。菩萨欲求佛法身,依教修学,必如是了解,方能如教而住,是为真能存续佛之法身者。

下证得法身中,先就智为自性之证得说。妙生於汝意云何如来於无上菩提有所证否至皆是无为所显现故。

上说如教修行,是说行道;今云有所证否,是说证果。菩萨既如法行,究有昕证有所说否?妙生深契佛意,以为世俗有此欲愿,而胜义无证无说。一切圣者,不过据无为法之开显而安立,即从开显浅深差别之耳(无分别为有学,如性清净而为无学)。无为之法,非道所生,有佛无佛,法尔常住,何有所得而谓所证所说耶。

江味农金刚经原文篇六

长沙三多

长沙是一个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荆楚名城”,古城当然少不了古迹,下面让我来介绍介绍吧!

天心阁是长沙的古迹之一,它高约17.5米,有四层,每层有四个用琉璃瓦砌成的屋檐。天心阁外表壮观,炔炕丽,是长沙古迹中一颗闪光的珍珠。此外,还有历史悠久的马王堆汉墓,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著称的爱晚亭....真是处处都有传说,满眼都是历史。

长沙还是一个用绿化树包围起来的`城市,无论街头巷尾,看不见花草是不正常的。森林覆盖率达45%,人平绿化率达11.36%平方米。

长沙的巷子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长沙的巷子有“三美”:名字美,意境美,环境美。长沙最著名的街是以“天下第一街”著称的烟墨街,其次是步行街.坡子街....共有400多条呢!

长沙既是一个文明古城,又是一个被绿化.巷子包围起来的城市。

长沙三多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江味农金刚经原文篇七

达摩西来弘扬禅宗,在传授心地法门、顿悟禅法的同时,并推荐《楞伽经》作为禅修者的印心典籍。因此经名相丰富,说理繁多,译文生涩,对于修学顿悟的禅者来说,要去研讨它无疑是一大难题。因而到四祖之后,《金刚经》就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四祖道信就曾劝人念"摩诃般若波罗蜜"。(3)五祖弘忍创东山法门,普劝僧俗读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4)到了六祖惠能,与《金刚经》的因缘就更为密切了。

一、《金刚经》与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原是岭南一个樵夫,因为卖柴,路过街道,听到一户人家念《金刚经》,在心灵上产生了极大震动。从他后来见五祖时,与五祖两人的对话看来,惠能此时显然已开了智慧,只是没有大彻大悟而已,实在是宿慧深厚,来历不凡。

随后,惠能取得那个诵经员外的资助,拜辞老母,便千里迢迢地来到靳州黄梅县东禅寺,参见五祖。经过一番往返考核,五祖对这位边远山区的年轻人,不得不另眼相看。于是就安排他到槽厂劈柴、踏碓。过了八个月多,五祖要传法退居了,就让门人各做一偈,以表自己在修证上的见地。惠能的偈子获得五祖的印可,并传其衣钵。在传法时,五祖又为惠能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彻大悟。惠能发心求法到得法,都没有离开过《金刚经》。

惠能的悟道偈,也充分体现般若性空的思想。般若讲性空无所得。《般若心经》曰:"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金刚经》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所得。六祖的悟道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阐明的都是同一实质。

六祖后来在弘扬佛法时,总极力称赞般若法门。《坛经》说:"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又曰:"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得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5)这是说持诵《金刚经》功德无量无边,持诵《金刚经》能入甚深法界,见性成佛。

二、《金刚经》对《坛经》的影响

读过《金刚经》的人,再去接触《坛经》一定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打开《坛经》的第二品,便是《般若品》。此品以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为开头,展开了说法,接着显示般若的功用。祖曰:"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6)从第一义上来看,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的确没有什么差别。可是凡夫与佛因为存在迷与悟的不同:凡夫迷故,处处着境,没有智慧,因而便有烦恼;而圣贤以般若智慧通达诸法实相,不住于相,烦恼了不可得,当下就是菩提了。

进入《定慧品》,六祖又依般若法门,提出禅门修行的三大纲领。祖曰:"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7)何为无念?《坛经》的解释是:"于诸境上心不染着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无念并非什么境界都不接触,或者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接触外境的时候,心不染着境界,如同明镜,境来则现,境去则无。显然,这与《金刚经》所说的"人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样的。何为无相?《坛经》说:"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实相无相,但实相也并非离开万物,别有所指,这就需要有般若,以般若故不住于相,透过诸相,始能通达法性。《金刚经》也认为"实相者,即是非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何为无住?《坛经》释曰:"念念之中不思前念,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若前念不住即无缚,此是以无住为本。"心住于境,则是心为境所缚,倘不住于境,则解脱也。所以般若思想以无住生心,为修行的要领。

对于坐禅,六祖从对般若法门的体验中,提出了禅家特有的方式。比如以往坐禅,禅者注重坐相,并对坐姿式及用心都有一定之规,而《坛经》中却呵斥坐相。经中记载:"有神秀弟子参访六祖,祖问:汝师何为开示?对曰:常教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祖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过。(8)从般若法门的无住前提看,禅者假如拘泥坐相上的修行,本身就是住相,因为道乃无相,道遍一切处,自然应该从行住坐卧的一切举动中去体验。

又在坐禅用心方面,小乘禅观讲究从六根门头摄一而入,系心一境。而《坛经》却叫我们坐禅,要心无所住。祖曰:"此门坐禅,元不执心,亦不执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心故覆障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着即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9)这是从见性、观实相入手,以无住为方便。定即是慧,定慧一体,同小乘禅观,由定而慧,显然不同。

以上仅举几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其实《金刚经》对《坛经》的影响是全面的,而非部分,这有待于今后专门研究。

相关范文推荐
  • 09-24 2023年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
  • 09-24 最新体育老师室内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
  • 09-24 最新秋天的雨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 秋天教学反思(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09-24 最新个人动物卫生工作总结 动物卫生监督所个人工作总结(优质5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
  • 09-24 三年级英语计划(通用10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以
  • 09-24 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主持词 培训班开班仪式主持词(汇总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09-24 2023年暑假促销员实践报告总结(通用5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
  • 09-24 最新五年级语文半期质量分析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大全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五年级
  • 09-24 2023年联村干部述职报告(通用6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
  • 09-24 中班会吸水的纸教学反思(优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