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有趣的纸盒教案反思 数学活动教案(模板8篇)

有趣的纸盒教案反思 数学活动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3-09-23 18:39:06 作者:琴心月有趣的纸盒教案反思 数学活动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有趣的纸盒教案反思篇一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目标:

1、复习圆形和方形。

2、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3、能正确匹配圆和方。

活动重点: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剪好的圆和方形的图形若干

2.圆和方的积木若干,串项链的绳子幼儿每人一份

3.圆形和方形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圆形和方形

――“小朋友,这是什么形状?

――小朋友看一看圆形是什么样的,方形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摸一摸,感知一下圆形和方形)

二、串项链

1、教师示范:

――“小朋友,今天啊,我请来了两个朋友,它们的名字叫圆圆和方方

――小朋友先看老师,老师先拿一根绳子把圆圆串起来,挂在脖子上,

――这是什么啊?(项链)

――对了,小朋友真聪明,我的项链漂不漂亮啊?

――你们想不想串呢?

2、幼儿操作:

(串完以后让幼儿找后面的老师帮忙系上,告诉孩子说:“请老师帮我系上”,系完以后对老师说:“谢谢”。)

――你们串的项链可真漂亮啊,请你们说一说你们串的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

――啊,这么多颜色啊,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好多好多颜色合起来就叫作“五颜六色”

――小朋友一起说一遍“五颜六色”(让幼儿学说五颜六色)

三、游戏:《圆圆和方方找家》

在教室里画一个圆形和一个方形

教师说:

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三二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二三四五六七,

圆圆,圆圆在哪里?方方,方方在哪里?

请你快到圆圈里!请你快到方块里!

四、活动延伸:《吃饼干》

准备圆形和方形饼干,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饼干,说出是什么图形,幼儿之间讨论,然后可以吃掉。

有趣的纸盒教案反思篇二

大班数学:分豆豆

备课日期第七周星期一

1.继续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解画面,学习5的组成,知道5分成两份只有4种分法。

2.引导幼儿能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引导幼儿按特征分解画面,学习5的组成。

1.教具:实物图一幅,数字卡片(1—5),分合号,特征标记。

2.《幼儿画册》上的画面“分豆豆”。铅笔、橡皮等人手一份。

方法与手段:启发探索法、操作法。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活动:复习4以内的组成。

师:“小朋友,我们来玩个碰球的游

戏。你们的球和老师的球合起来是2。”(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答:嘿嘿,你的1球碰1球.以此类推复习3、4的组合。)

幼儿和老师一起来玩碰球的游戏。注意要听仔细,速度不能太慢。

采用这一小游戏

有趣的纸盒教案反思篇三

油画棒、图片若干张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体会空间位置的评议和旋转。

一、师幼互相问候,并以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入。

4.我们的.好朋友怎么不见了,大家快找找吧,小朋友们快看这是谁呀(胖胖猪)奥,胖胖猪在做什么呀?(看花呢)小朋友们快看他们的花园真有意思呀,看看他们的花园是什么形状的,他长得像什么呀(田字格)

教师出示自制的大田字格,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小朋友们快看带田字格里有几块空地呀(四块),咱们有几位好朋友呀(四位)这边这个蓝色的小花是谁种的呀?(不知道)那老师也不知道呀?咱们看看有没有什么标志,奥,小朋友们快看这有一个指示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指示牌中标志的意思。

二、师幼互动

教师分发图片和油画棒引导幼儿做书中练习。

有趣的纸盒教案反思篇四

活动准备:

1、教具:木制圆柱体b组:高度一定,直径渐减。

2、错误订正:在教具上,每个圆柱只能嵌进相合的园穴。

活动过程:

基本提示:1-p:用圆柱体b以圆柱找穴练习。p为pairing(配对)的代表符号。

1、准备地毯,介绍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工作的是插座圆柱体”。教师示范从教具架上把圆柱体取下。用双手托握教具两端,(大拇指在后,小拇指弯曲托住底端,其余三指略微弯曲把住前面和侧面)搬运。

幼:用眼睛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2、将圆柱取出,放在木枕下方。

师:“这是插座圆柱体”。

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师:“插座圆柱体在哪里?”

幼:“插座圆柱体在地毯上。”

师:“这是什么?”

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3、教师握住圆柄。

圆柱体底部朝上一手触摸圆柱体的直径和洞穴直径,尽兴配对工作。

4、请小朋友试试看。

师:你想试试看吗?

幼:好的。

5、将教具、地毯归位。

有趣的纸盒教案反思篇五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今天小朋友带来许多橘子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看看你们能不能挑战成功。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师:这张记录表有几列?左边的'一列有数字,这里的数字表示橘子的瓣数。如果你的橘子有9辨,你就在9右边的“我的橘子有几瓣”那一栏中。做上你喜欢的记号。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以后我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二、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见表二),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小小的橘子里还有这么多的秘密,都被我们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还会发现更多、更神奇的秘密呢。现在我们就拿着橘子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分享吧。

有趣的纸盒教案反思篇六

1.在搭纸杯的游戏中,探索10以内数量的不同组合方式。

2.积极尝试,感受各种不同的分合方法。

3.活动中能认真倾听、细心操作,大胆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1.纸杯每人10只。

2.幼儿操作记录单、水彩笔。

一、导入活动:怎样搭杯子

1.数杯子

教师:这里有一些纸杯,请你帮我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你是怎样数的?

2.搭杯子

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就用十个杯子来玩一个搭纸杯的游戏。

(1)幼儿自由尝试。

(2)请幼儿介绍搭杯子方法,教师总结

3.新经验拓展:围圈市搭杯子

二、竞赛游戏:谁的方法多?

1.介绍游戏规则:

(1)请用10个杯子搭出三层。

(2)数一数每层分别有几个杯子,把数量记录在记录单上。

(3)搭好一次,记录一次,最后我们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教师示范搭杯子并记录

2.游戏一:

(1)幼儿尝试搭出三层

(2)介绍记录表

游戏二:搭出四层

游戏三:搭出五层及五层以上

三、挑战游戏

提出挑战:搭出七层杯子。教师给幼儿做示范,怎样搭出七层杯子。

四、总结

有趣的纸盒教案反思篇七

1、通过尝试种花游戏,复习巩固按标记进行分类的方法,感知集合的形成。

2、初步感知交集,发展幼儿的辨别能力,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

:多媒体教学课件学具:

1、幼儿操作板及各种花人手一份2、游戏用各种花及标记若干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复习巩固标记

1.认识花

师:“今天,我们要和电脑娃娃玩游戏。”“草地上开满了许多花,你们知道有什么花吗?”让幼儿知道花园里的花除了种类(郁金香、喇叭花)不同外还有颜色(红色、蓝色)不同。

2.按标记种花

师:“草地上有两个什么形状的花坛?”(一个是三角形、一个是长方形;三角形上蓝色标记,长方形上有小标记)

师:“电脑娃娃想请小朋友把花按标记种在花坛上。”(请幼儿帮帮电脑娃娃种花)

3.幼儿操作,按标记种花

师:“小朋友真棒,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花和花坛,请小朋友按自己花坛上的标记种花。”(幼儿在自己的操作板上按标记种花,教师指导。)

二、初步感知交集

1.电脑演示,提出问题

师:“蓝色的小花不高兴了,它即想跟蓝花在一起又想跟小花在一起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2.感知交集

师:“我们来看看,三角形和长方形中间有个什么图形?”(小梯形)

引导幼儿说出小梯形里应该种蓝色的小花。

3.幼儿操作、感知交集

三、游戏:《花仙子》

复习巩固标记,进一步感知交集

四、结束。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幼儿园外面也有许多美丽的花坛,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花坛可以种花。”(听音乐出活动室)

有趣的纸盒教案反思篇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学会把用过的东西放在学具筐里。

活动准备:教具: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学具:幼儿两张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图形分类。

出示大小、形状各异的长方形、梯形若干,提问:"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请一位幼儿操作。"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2、认识梯形。

出示梯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梯形上面边短,下面边长;上面的两条边平平的,不一样长,有四个角,不一样大。"

3、引导幼儿观察直角梯形、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都是梯形吗?""那一个图形是梯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的?"(它上下两边平平的,不一样长,四个角不一样大)

二、小组活动

第一组:变梯形。"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们变成梯形。"

第二组:给梯形涂色。

"看看图中都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梯形都涂上颜色。"

第三组:梯形找家

给各种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梯形找到自己的家。

三、活动评价

重点请个别幼儿演示是怎样变梯形的,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