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自我鉴定>民族团结论文 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关系论文(汇总5篇)

民族团结论文 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关系论文(汇总5篇)

时间:2023-09-23 16:48:34 作者:念青松民族团结论文 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关系论文(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民族团结论文篇一

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是当下乡村工作的两大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几年来这些来自高层的决策部署落地祖国南疆百色右江河谷,乡村之间各族群众形成你追我赶奋发探索的生动实践,并逐步开花结硕果。

笔者发现田东县平马镇四平村“以团结促振兴,以振兴保团结”的融合发展理念比较典型,到该村调研后成此论文,期望能为广西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四平村概况及做法

田东县平马镇四平村位于县城南郊右江河畔,与县城中心隔河相望,辖4屯886户3229人,其中汉族2874人,壮族304人,瑶族 33人,苗族18人。近年四平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近4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万元,成为百色市“产业兴旺红旗村”“生态宜居红旗村”“生活富裕红旗村”,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荣获“自治区生态文明村”“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称号。

3年来,四平村积极探索“民族团结+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民族团结+组织振兴”相融合促进乡村有效治理。村“两委”是四平村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四平村党总支部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83名党员。作为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结对共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2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各级领导先后多次带队到四平村开展调研、指导和检查,同时派出驻村工作队到四平村开展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印发《田东县平马镇四平村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认真落实自治区民宗委创建工作要求,制定《四平村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计划》,推进四平村完善“一委(部)两会三中心”组织架构,配齐配强人员队伍,初步形成党建引领、“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战斗堡垒”。通过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有机融合,强化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中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实施乡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发展。2021年6月10日四平村被评为“百色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至今不到一年,又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称号。

“民族团结+产业振兴”相融合促进产业兴旺。产业兴旺靠人才与科技。四平村依托本村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创建四平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以民族团结、产业兴旺为指导思想,以规模化、产业化思路,大力培养、大胆选拔各民族的人才骨干,通过从高校毕业生、乡村本土人才中选拔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愿意扎根基层的人才进班子;依托四平村番茄种植示范基地优势,发挥种植大户、种植能人、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作用,激发乡土人才内生动力。通过人才指引村民发展芒果、优质稻、西红柿种植等特色产业,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基础上,加强与该县农业龙头企业合作, 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加强本村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翻修农田灌溉水渠约6.1千米,安装产业基地太阳能诱虫灯44盏,建设番茄种植基地灌溉反虹管道改造提升2.64千米,新建四平村果蔬分拣及冷库项目等,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为产业兴旺奠定坚实基础。该村近年来西红柿产业种植面积约1700亩,年产量1.2万吨;水稻种植面积约1500亩,产量约900吨;芒果产业种植面积约3000亩,年产量0.41万吨,产值约1600万元,随着销售渠道的拓宽及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四平村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齐头并进。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四平村已从城郊村逐渐向城乡接合部生态村变迁。

近年来,四平村结合示范创建“乡村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质量逐年提升”的工作要求,开展“三清三拆”,提升村容村貌;对民宅进行风貌改造,村内实现全面亮化;开启“三微”(微菜园、微果园、微公园)设计建设,塑造美丽四平之“形”。通过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一系列举措,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2021年,四平村成功入选“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

“民族团结+文化振兴”相融合促进乡风文明发展。四平村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过程中,注重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凸显民族多样性的优势与特色。举办四平村蔗园山歌晚会、端午节龙舟赛、四平夏日芒果香、中华民族一家亲文艺晚会等,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知识,增强全村群众筑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意识。

为加强本村文艺传承,该村组织蔗园山歌、师公戏等文艺队经常性排演,收集、研究传统曲目,结合时代创作新曲,创作的《家乡美》《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等曲子广为传唱,师公戏入选自治区“非遗”名录,该村还将师公戏名剧《八娘过渡》的舞蹈改编成四平小学课间操舞蹈,从小培养孩子们对本村民族文化兴趣及认同感。形式多样的各族民俗文化活动,满足了各族群众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让村民物质、精神两条腿健壮起来,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民族团结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四平启示”

四平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为右江河谷地区乡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活样本”,笔者认为四平村经验对广西乃至省外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有如下启示:

以组织凝聚乡土人才,培育新型农民促振兴。四平村依靠党建引领,通过村“两委”、经济合作社组织,以党员作为党和各族群众的联系纽带,利用高校毕业生、经济能人、新乡贤、乡土文化能人等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一批掌握科学技术、有市场意识的新农民,深耕细作,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突出村民主体地位,让主人翁精神引领乡村振兴。四平村以本村各族村民为主体力量,通过加强与地方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合作,靠科学耕种,产业化经营,让农村、农民、农业在本村土地上相互依存,利益共存,把各族群众组织起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共享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本村文化进村小,培养新一代村民根植乡村的爱国意识。曾几何时,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有所分隔,一定程度上造成民族青少年跟本村本民族文化的隔阂。四平村把师公戏舞蹈等本村文化“去粗取精”进村小学校园,有利于从小培育各族儿童的爱村爱乡情怀,进而上升为爱国情怀,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意识有具体可感的着眼点,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乡风文明。

民族团结论文篇二

2011年9月,我成为一名小学生,兴高采烈的去报道,在学校里看到陌生的教室,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当老师告诉大家我是唯一一名蒙古族同学,大家好奇的眼光看着我,问我的家乡是不是住毡房?问我会不会骑马?问我为什么是汉族名字?不是叫高娃什么的,对我那么好奇的同学,问东问西,把我当做亲姐妹一样,都愿意与我做朋友,我那个高兴啊!

回到家我高兴的对爸爸说:“我是我们班唯一的蒙古族同学,班里还有土家族、回族、达斡尔族等等好多少数民族同学呢!”爸爸说:“那可是一个大家庭啊,你要记住,你的班集体是大树,你们各族小朋友呢就是大树的树枝,你们要团结,大树才能更茂盛。”那句话我深深的记在心里了。

渐渐的我与身边的同学都熟悉里,我也有了很多好朋友,孙妍晨是我最好的朋友,因为我胆子很小,每次放学她都会等我一起去小饭桌,手牵手,蹦蹦跳跳的像小兔子一样去,大妈看到我们总是乐呵呵的说:“看你们多亲像姐妹”,我们听了高兴的说:“我们本来就是亲姐妹啊!”

记得一次发学生奶,正好天气又下起了小雨,我和孙妍晨拎着牛奶往小饭桌走,因为我们个子小,牛奶拎着越走越重,怎么办呢?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先放下一件,两个人抬一件,走一段后,回来继续抬另一件,就那样我们往返往返把牛奶抬回了小饭桌,到了房子才发现,两个人都已经成了落汤鸡了,但心里是热乎乎的,因为我们齐心协力拿回了牛奶。

在我们班级里,我们都是民族的小花朵,我们会开得更红,开得更艳。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定,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民族团结论文篇三

现在上了初二,课程难度加大。有一次考试,一位汉族同学考的不怎么理想,当那位同学拿到自己的成绩时,不敢相信自己付出了努力但没回报,脸上好像挂着一大片乌云,有时还会落下“雨点”敲打在那不景气的成绩上,几天里都无精打采,维吾尔族同学看见自己的好朋友这般伤心,眼眶里慢慢透出了眼泪,突然他的眼神就变得坚定,我相信他一定下决心帮助朋友进步。

在之后的几天里,他和汉族同学形影不离,两人手上都有几本书,我有时会很早去学校,可是当我进班时,他俩已经进班开始学习了,维吾尔族同学把一道数学题讲了一遍,边讲还边看汉族同学的反应,之后又关切地询问汉族同学是否听懂,没听懂,维吾尔族同学又详详细细地把这道题讲了一遍。看着他俩这样努力,我相信,他俩的成绩一定会上一个大台阶,期中考试如期而来,一次考试后,汉族同学的成绩上了一个大台阶,他拉着维吾尔族同学的手,不停地道谢,维吾尔族同学的脸上也露出会心的笑容,之后,他俩就像亲兄弟一样好。

不仅维吾尔族同学让我记在心,其实还有一人……

跑步使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如果随时换步调,很容易摔倒,的确,班里有一次同学们下午出去锻炼身体,一个可爱的回族女同学正在跑步,不知是不是因为感冒,她的步调不停地在变换。

突然,“咚”地一声,回族同学摔倒了,她很吃力地坐起,一下子,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回族同学跑去,其中一个矮小的身影跑得最快,那是我们班的一个汉族女同学,汉族同学最先跑到回族同学身边,轻轻地扶起她,还轻轻地拂去她身上的灰土,汉族同学突然感觉不对,就将回族同学的裤腿轻轻地拉上去,发现她的膝盖上一大片被蹭破了,回族同学的眼泪开始“吧嗒、吧嗒”地往下掉,汉族同学为她轻轻揩去眼泪,然后缓缓将她扶起,并搀着回族同学慢慢走会了班中,有一道光慢慢地洒了下来,洒在了两位同学的身上,也洒在了其他同学的身上,真暖和!

此时此刻,那首歌又在我的心头唱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民族团结论文篇四

“我们新疆好地方呀!天山南北好牧场……”这悠扬的歌声飘过了天山,飘过了草原,飘过了沙漠戈壁。天山南北到处瓜果飘香;草原上牛羊肥壮,马儿奔跑;宽阔的田野上,金灿灿的麦浪翻滚着;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珍珠;苹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绿油油的瓜地里西瓜的个头一个比一个大;湖泊和池塘里的鱼儿多得赛过了江南……一曲优美动听的《新疆好》,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传唱着民族团结的歌。

在我的身边,到处都发生着民族团结的故事。可能它微不足道,但却像一汪潺潺的清泉,静静地流淌在我的心底。

我的维吾尔族同学阿里米拉,有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深深地嵌在圆圆的脸上,又长又密的睫毛微微向上翘着,活像一个芭比娃娃。自从我们认识之后,天天都能看到我们在一起的身影。

记得有一次,八年级要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阿里米拉想在班会课上用汉语为大家朗诵一首诗歌,可是,她的汉语发音不是特别准确,她便来找我帮忙。我每天抽十分钟教她读诗,每天只教一句,但每句诗里的汉字读音都读准确之后才能休息。短短的一句诗歌,我教了一个星期,但我一点不耐烦的情绪都没有,反而还给阿里米拉指导了怎样有感情地朗读。

在队会课上,凯迪里牙的一首汉语诗歌朗诵,博得了同学们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阿里米拉更是泪光闪烁,激动万分地说:“在这里,我要对我的好朋友说一声‘谢谢’,是她一句一句地教我读会了这首诗。”

在肉孜节来临时,阿里米拉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当我提着牛奶和茶叶按响门铃时,凯迪里牙早已笑吟吟地等在门边。我们两个好朋友来到客厅一边聊天一边吃酥香松脆的馓子,喝着清香四溢的奶茶,就像一对亲姐妹。

没过多久,我们的汉族传统节日—中秋节到了,我也热情地邀请了阿里米拉来我家做客。凯迪里牙到我家做客时,我为她准备了新拖鞋,新茶杯,就连擦手的毛巾也换成了新的。我还专门买来清真月饼和阿里米拉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给她讲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十点钟左右,我和家人把阿里米拉安全地送回了家。

肉孜节过去了,中秋节也过去了,可是我们这一对好朋友的感情却越来越深,越来越浓,深得像一口井,浓得似一团墨。

“但凡相信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繁荣的多民族国的家的人,维护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人都是兄弟姐妹。”所以,我希望我们各民族都团结起来,一同唱响民族团结之歌!

民族团结论文篇五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农村,土地种植面积非常广,做好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是推进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当今倡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要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以此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一、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概述

(一)农村经济管理要求分析

农村的主要发展目标是提高粮食产量,扩大种植面积,达到增产增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促进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在农村经济体制管理过程中,主要涉及到行政管理、执法监督两个重要方面。在这两个方面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执法,细化管理,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还要努力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把农村的经济管理推向新的高度,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最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开阔眼界,立足长远,不断学习国内外榜样示范村的丰富经验,找出新的发展方向,利用新的发展模式来适应新时期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且给予农民监督权利,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经济管理任务

农村经济管理要结合监督管理体制,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审计工作,因此要强化审计职能,探索出适宜云南省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会计工作广度和宽度,把先进村的经验引入到落后的贫困村,慢慢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实现农村会计工作的电算化,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能力,同时对于资产的管理,要把农村集体资产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以此保障集体资产能够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把减轻农民负担落到实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也应该属于农村经济管理任务的一部分。农村要走出一条拥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就要不断发挥农村自身优势,把服务业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联系在一起,形成规模经济。积极展开农业合作和试点单位的领头作用,利用讲座或实地讲解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发展知识、发展模式进行宣传,以此提高农民对于经济发展的认识、提高农民参与经济管理的积极性。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

(一)对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认识

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完善财务管理才能维护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完善的财务体系也是健全农村基层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协调农村经济各个环节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能力的提高必须做到财务管理组织的稳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严于执法,认真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深化经济组织的改革,从而保障农村产业经营模式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改革根本目标在于让广大人民受益,但是目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集体经济信息公开程度低、一些地区财务审计工作不健全,并且经济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不够等问题。

(二)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职能的认识

农村经济管理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因此要做好农村经济统计表的编报工作。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是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和规划,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的落实工作,把关于土地承包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保障农民的二次分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对农民的上访工作进行安抚和处理,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不受侵害。云南省一些地区还存在土地荒废现象,这样一方面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大规模的发展,所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做好土地优化管理工作,把荒废土地有效利用起来,种植本地区的优势农作物,这也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土地流转工作要制定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健全的体系,认真落实每一个细节。还可以适当的发展农村合作社,这样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能锻炼农民生产活动的组织能力,使我省的农业能够朝着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措施分析

(一)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经济管理人员的努力与配合,因此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和队伍建设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在对农村经济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不断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系。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能够体现队伍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在我省的一些乡镇,已经实现了定岗定员,岗位责任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当地人力资源优势,还能避免一部分人员的闲置。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要不断参与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学习中去,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能力,特别是关于审计方面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需要详细制定农村当地的财政收支预算计划,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二)提高农村经济的执法力度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持,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农村经济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工作人员的认真执行,在执行力方面,首先确立执法人员的责任体系,明确工作人员执法工作细则,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执法力度,防止执法目标不明确,执法方式混乱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严格的工作规章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有效展开我省农村经济管理的具体工作,农村经济工作以此制度作为基本指导,包含了对农村土地承包的处理方式、对农村合作社工作的开展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一一落实,才能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另外,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进行合理化的规范。

(三)提升调查研究能力

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随时面临新的改革,因此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工作人员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强化在调查研究和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方面的能力,使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系统的、全面地深入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农业也开始逐步走向信息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责任把农村经济的可靠信息快速传达给农民,并且指导农民如何按照最新经济信息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各级当政府在考察我省农村工作时,要对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制定出最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政策,而政府领导考察农村实际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农村经济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信息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发展的重点是提高经济收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努力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道路。基于此,我们能够看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各级各部门都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关注,不断强化每一个细节工作,优化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农村经济管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国家富强以及和谐农村的建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