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最新洪灾受灾情况报告(通用5篇)

最新洪灾受灾情况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3-09-23 10:55:29 作者:雨中梧最新洪灾受灾情况报告(通用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洪灾受灾情况报告篇一

6月2325日,我乡连续遭遇强降雨、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到236毫米,全乡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都不同程度受到灾害,辖区内群众房屋及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现将我乡受灾情况汇报如下:

据统计,全乡受灾人口14696人,紧急疏散转移群众1余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59人。尤其是三角坝村、燕窝村、双山村、转角村和场镇受灾特别严重。持续强降雨引发了道路塌方、桥梁损毁、山洪等自然灾害,交通、电力、通讯、供水、供气一度中断,房屋倒塌,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受灾严重,渔塘受淹冲毁,水利、电力和广播通信等设施损毁,损失巨大,但本次暴雨灾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一、农业受灾情况

据统计,此次暴雨灾害冲毁大量农田,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受损。全乡农作物受灾面积4476.5亩,成灾面积3494亩,绝收面积2332亩,其中:水稻1479亩,玉米2121亩、辣椒26亩,莲藕21亩,其它农作物641亩,李子基地冲毁5处32亩。这次造成玉米成片绝收的有燕窝村5个社394亩;双山村2个社30亩;转角村3个社130亩,三角坝村1社40亩,3社68亩。共造成农业经济损失517.5万元。

二、房屋受损情况

据统计,暴雨洪水造成大量房屋倒塌,部分房屋严重受损,共造成房屋倒塌71户268人138间。其中:全垮户25户91人51间(其中五保户3户,低保户8户,一般户14户);严重受损17户68人37间;一般受损29户109人50间;(其中:低保户8户,优抚对象1户,一般户35户);农村受淹农户135户472人。燕窝村村办公室房屋和设施设备严重损毁,已成危房。共造成农户房屋财产损失513万元。

三、基础设施损毁情况

据统计,全乡有2处山体滑坡(梨子村和老林村);损毁农村公路(包括厂梨路)路基55处2415平方米;路面44处3700平方米;塌方68处3365立方米;桥梁8座210米(其中:厂溪大桥挡墙损毁,拱圈断裂,已成危桥,要求有关部门鉴定);涵洞64道;堰塘损毁18口,水库损毁1座,水渠冲毁9605米,渔塘受损4口(燕坝黄乐培农家乐3个鱼池冲毁,家具冲毁,造成经济损失60多万元),电力设施电杆折断31根。由于洪水淹没了厂溪大半个场镇,导致部分天然气管破裂、进水,约2.5千米的输气管道需更换或维修。造成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全乡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1113万元。

四、场镇受灾情况

据统计,场镇进水户628户(其中受灾严重户437户),受灾人口1800多人,大小商铺268家,其中:2个超市,经济损失各10多万元;卫生院冲毁药品和医疗设备,造成经济损失21万余元;厂溪乡中心校冲毁学生食堂设备、粮食和学生学习用品,造成经济损失32万元;庞家坝王小勇废品收购站废品全部冲走,造成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庞家坝搅拌场损失30多万元。场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20多万元。

据估算,此次暴雨洪灾给全乡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达3073.3万元,损失惨重,全乡群众的基本生活仍存在问题。恢复十分困难。

洪灾受灾情况报告篇二

由于受低层切变和西南急流共同影响,光泽县出现了持续强降雨过程,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暴涨,灾情十分严重,洪水水位均超过92年“7.4”和98年“6.22”洪灾,为超百年一遇特大洪灾。灾情发生后,我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组织抗洪救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雨情。从元月1日至6月24日,我县降雨累计2076mm,超历年全年平均降雨量138mm。从6月16日8时至6月24日24时,全县平均降雨量660mm。其中,县城区降雨量达677mm,相当于历年5、6两个月平均降雨总量,降雨量最大为崇仁乡806mm,期间19日02时至20日02时24小时雨量382mm,创历史新高。

2.水情。由于前段已普降大到暴雨,土壤含水饱和,加上出现短历时特大暴雨迭加,造成河水暴涨,6月20日01时汇流口水位233.10米,超警戒水位4.60米,超保证水位2.70米,超过百年一遇洪水,城区洪峰持续时间长,超历次洪灾,超警戒水位持续75个小时,超保证水位持续27个小时。

这次洪灾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县城被淹,农田被毁,大量的道路、民房、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被冲毁;曾一度造成全县水、电、路、讯中断;城区受淹面积67%,受灾面之广,受灾人数之多,灾情之严重为历史之最。据统计,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1.12亿元。

1.受灾面广人多。全县8个乡镇及工矿企业全部受灾,受灾户数28343户,人口115365人,转移人口35526人,其中投亲靠友30052人,集中安置5474人,因灾死亡1人。

2.农业损失惨重。耕地被冲5.8万亩。其中不可复耕1.5万亩,农作物被淹11.98万亩,其中水稻7.07万亩,经济作物4.91万亩,特别是烟叶损失惨重,被淹32684亩,其中绝收11170亩,重度受灾8100亩;林业苗木损失509亩,冲走木材3508m3,毛竹70.79万根,畜牧业家禽死亡292.8万只,牲畜5162头;水产养殖受灾面积17000亩,鱼432万尾计2017吨。

3.基础设施毁坏严重。民房进水10580户,倒塌3614间,烤房进水460座,倒塌132座;水利受损2871处,其中堤93.6公里,渠37.7公里,人饮水166处;电站被淹56座,电杆倒杆365根,线路353公里;道路冲毁路基54.89公里,桥72座1508米,涵洞375个,通讯基站45个,倒杆2365根,线路222公里。广电倒杆1215根,光缆338公里,电缆533公里;城建、学校、教育等基础设施损失5319万元。

4.企业受损严重。全县工矿企业受灾79家,商贸企业10家,三资企业10家,直接经济损失2.76亿元,工商户986家,直接经济损失1972万元。

灾情发生后,我县根据不断变化的雨情、汛情,按照省、市防汛抗灾救灾的工作部署,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汛抗灾救灾工作方案,全县紧急动员,组织方方面面力量,投入到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之中,做到部署超前、指挥科学、责任到位、重点突出、措施有力,使全县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得到有序有效开展。

(一)高度重视,及早部署,全面做好抗洪救灾的`各项准备。

一是提前安排部署。进入6月份以来,县防汛指挥部、县气象局通过电视、短信平台多次向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发布强降雨预警信息。6月13日全市防持续性强降雨工作视频会议后,县委、县政府连续多次召开防汛抗灾工作专题会议,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指导思想,研究部署防汛抗灾各项工作。要求各乡镇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务必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严阵以待,做好防洪救灾工作的准备。特别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进一步对学校、企业、在建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低洼地带、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等重点部门、重点部位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不留死角。同时,实行二十四小时动态巡查,一旦发生险情,立即转移群众。与此同时,县四套班子成员分赴挂钩联系乡镇、村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县、乡两级主要领导实行通宵值班制,密切关注汛情变化。二是严格落实责任。从14日开始至今,全县干部取消节假和双休日,县直机关组织干部深入乡村,各乡(镇)组织村干部及“八大员”到组到户,实行包组责任制,加强带班值班,保障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全县各成员单位按照防汛责任分工,及时备齐备足各项防洪抢险物质。气象、防汛部门加强防汛会商,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宣传部门加强防汛防灾知识宣传工作,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水利部门做好水库科学调度,提前腾库,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公路、交通部门及时做好危险路段交通管控、疏导工作;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效能办、防汛办对干部在职在岗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确保人员到岗、责任到位。三是做好队伍、物质准备。县防汛指挥部组建了由武警、消防战士20余人组成的应急抢险分队,每个乡镇都组建了一支20人以上的应急抢险队伍,汛前进行了多次实战演练。民政、卫生、供销等部门紧急调运储备食品、粮油、食用水、防疫药品、建材等各类救灾应急物资。县财政建立拨款应急机制,确保资金应急调配之需。

(二)精心组织,紧密配合,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工作。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领导靠前指挥。6月18日下午灾情发生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立了办公室和应急抢险组、气象预报组、设施保障组、治安保卫组、救灾物资组、宣传报道组等“一室六组”,从相关县直部门和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加强统一指挥调度,县委谭论书记立即赶赴受灾最为严重的止马镇、李坊乡,慰问看望受灾群众,指导防汛抗灾工作。在外地参加“6.18”活动的县政府符水俊县长,通过电话了解灾情,指导防汛抗灾工作,并于19日中午12时前赶到光泽。同时,县五套班子领导带领县直挂村单位、挂村干部在第一时间深入到乡、村、组防汛一线,协调指导防汛抗灾工作。在我县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市政协林景华副主席根据市委统一安排于6月19日赶赴我县指导抗洪救灾工作至26日。期间,市委雷书记、市政府裴代市长多次打电话询问并指导光泽的抗灾救灾工作,并派来73122部队支援光泽抢险救灾。市政府兰斯文副市长为光泽调度了两辆消防车和14名消防官兵,帮助城区消淤。此外,国家防总太湖流域管理局防总秘书长、副局长吴昊云,国家防办防汛二处王志良处长等领导深入我县视察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省海洋渔业局刘修德局长、省民政厅林守钦副厅长亲临我县了解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其他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关注和指导我县的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另一方面,部门紧密配合。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各乡镇村受灾情况,统一协调指挥,统筹调配。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预备役民兵紧急调集冲锋舟、橡皮艇等抢险器材,集中力量对受灾地区开展抢险和搜救工作。交警、巡警部门在受浸严重的各个路口引导群众,严禁行人和车辆涉水进入,并全力加强街面巡逻、交通指挥,采取紧急措施对城区西关大桥、跃进桥等两座危险的桥梁进行临时交通管制,确保行人和车辆安全。交通部门紧急调集调动8辆宣传车和20余台客车,及时转移城区受困群众,按市防汛指挥部要求,及时通知所有营运车辆在险情排除之前停止运行。民政、卫生等部门紧急调集食品、药品、食用水等物资,对受困群众进行及时救助。经贸系统筹集大米、蔬菜等救灾物品,及时送到受灾企业。建设系统排涝抢险组分赴积水浸水严重的街道和公路,及时开展排涝抢险。公路、交通、供电、供水、通信等部门对水毁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积极开展抢修抢通工作。水利、气象等部门全天候加强对全县山塘水库的巡查和监控,全力做好水情和灾情的实时监控、预测和统计上报工作。国土部门24小时不间断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的巡查和监控,宣传、教育部门按市防汛指挥部要求,迅速通知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停课,妥善安置学生,确保在校寄宿生的人身安全,及时通报最新汛情。与此同时,县、乡(镇)、村三级党员干部全面发动,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始终坚持在第一线抗洪救灾。至26日止,全县共出动武警官兵、公安干警、预备役民兵和县、乡、村各级干部2300多人次,出动冲锋舟24台次,运输车辆200多辆,排涝机械设备20多台次,共解救受困群众398人,安全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55万人,确保了人员安全。

(三)突出重点,迅速行动,及时安全转移和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在防汛抗洪救灾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确保洪灾期间人员安全。全力转移。灾情发生后,县抢险应急分队、各乡镇应急抢险队伍迅速展开救援,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动员一切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转移受灾群众,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20日到达的增援部队31集团军180多名官兵兵分三路深入受灾乡村、社区一线紧急转移群众。截止6月26日,全县共转移群众3.55万人。妥善安置。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做到“三个保证”,即保证群众生命安全、保证受灾群众生活正常、保证灾区社会安定稳定。一是保证群众生命安全,对已转移的群众,认真细致地做好安置安抚工作,同时,加大加密巡查监测工作力度,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在险情排除之前,确保不让一个转移出来的群众盲目回流。对工作不细致、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到位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二是保证受灾群众正常生活需求,对转移的群众实行投亲靠友和集中安置等办法,全县受灾群众主要安置在学校、村部、祠堂等比较安全的场所,每个集中安置点均有值班干部、有医护人员。落实受灾转移群众生活补贴制度,对分散安置人员给予每人每天10元生活补贴,集中安置给予每人每天15元生活补贴。紧急调集了一大批大米、食用油、食盐、饼干、方便面、矿泉水、医药等物资,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截止6月26日,所有转移群众都得到妥善安置,其中投亲靠友30052人,集中安置5474人,设置集中安置点100个,其中100人以上集中安置点17个。截止目前,全县共下拨救灾资金274万元,紧急发放救灾物资被褥2281床,衣服2100件,帐篷200顶,大米40.6吨,方便面2140箱,食用油1371桶等,基本可满足灾民生活和应急所需。三是保证灾区社会安定稳定,组织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和乡(镇)、村(场)、社区干部深入各受灾点,积极做好受灾群众慰问和思想安抚工作,消除受灾群众的沮丧和埋怨情绪。同时,加强灾情信息发布,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这次洪涝灾害的严重性及造成的巨大损失,引导动员广大受灾群众快速投入抗灾自救各项工作。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一方面加强社会面的巡逻守护,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及时掌握社会动态,积极化解矛盾,稳定受灾群众情绪,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市场供应,防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民生,确保灾后人心稳定。

(四)快速抢修,强力推进,全面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工作。

洪峰一过,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下设8个专门工作组,由县委常委担任工作组长,分别负责组织协调基础设施抢修、受灾群众安置、灾后恢复重建和社会稳定等工作,具体抓了几个方面的工作。抓紧抢通基础设施。把水、电、路、讯等水毁基础设施放在抗灾救灾工作的首位,县防指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基础设施抢修工作,要求尽快做到“四通”。增援部队31集团军领导多次亲临一线指挥抢险救灾,180多名官兵兵分三路深入受灾乡村一线快速抢修道路桥梁。南昌铁路局派出600多人在我县境内抢修鹰厦铁路;省电业局从龙岩抽派210名专业技术人员,省移动公司派出41名专业技术人员,省邮政派出技术人员8名增援我县,目前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抢通,其它基础设施也在进一步恢复中,较快地恢复了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确保了救灾物质的及时运送和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组织开展卫生清理和消毒防疫工作。灾后第二天,组织县直机关干部、杭川镇、鸾凤乡和各社区干部群众1500多人,按照划片包干的原则,开展城区所有大街小巷、院落和城郊地带的卫生清理和消毒防疫工作,同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村、学校指导卫生清理和消毒防疫工作。全县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完成消杀面积350万平方米,完成14.5万人的饮用水消毒,确保大灾之后无疫情发生。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各项协调服务,为企业提供生产必需保障,全力支持和服务圣农等重点企业,使受灾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目前已有15家规模企业恢复生产;同时,组织农业、烟草专业技术人员19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灾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特别是做好农作物的抢收抢种或改种、烟叶抢烤等各项工作,保障救灾种子、化肥等物资的供应。尽早谋划灾后重建。一方面,认真做好灾情核实、统计和上报工作,为开展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积极做好筹措重建资金等灾后重建各项准备工作,着手研究制定重建有关政策和灾后重建统一规划建设工作方案。此外,还号召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捐助献爱心活动,全面发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捐助活动,为受灾困难群众捐款献爱心,并确保捐赠款物及时如数发放到每个受灾群众手中,让我县受灾群众充分感受到全县大家庭温暖,感受到党的温暖。

(五)、广泛宣传,舆论引导,努力营造防洪抗灾救灾良好氛围。

自从进入主汛期以来,县内各新闻媒体单位注重防汛工作的宣传,及时公布我县雨情水情,加强防汛工作及防灾减灾相关知识宣传。防汛预警预报后,县委宣传部及时成立了防汛救灾宣传报道调度中心,宣传系统8支抗洪救灾新闻报道小分队,立即赶赴一线开展新闻报道,县有线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防汛抗灾工作的紧急通知,24时小时不间断公布雨情、水情,滚动播放全县防汛抗洪救灾相关内容,期间还组织调集8辆宣传车,在城区范围内用高音喇叭向低洼地带、地灾点及沿河、沿路群众宣传安全防汛和防灾减灾知识,动员并组织群众迅速撤离。灾情发生后,利用各种媒介准确报道汛情灾情和全县抗灾救灾进展情况,加强防灾减灾及灾后恢复自救相关知识宣传,及时报道抗灾救灾过程中的好人好事和好的做法。同时,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加强对社会舆情的分析研究和对网络等媒体的监测监控,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有效地进行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抗灾救灾舆论氛围,鼓舞干部群众士气,增强抗灾救灾信心。

由于领导得力,部署超前,指挥科学,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奋战,顽强拼搏,把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减到了最低限度,且在短时间内基本抢通了水、电、路、讯,全县社会治安和灾区群众情绪保持稳定,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对下一步的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县委、县政府也将于30日作出了全面安排和紧急部署。

洪灾受灾情况报告篇三

(一)雨情

根据省水文部门统计分析,6月30日20时至7月2日4时我省大别山区、江淮中部降大暴、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大别山区金寨县、霍山县、桐城市一带,其中金寨县泗洲河站463mm、前畈424mm,霍山县歇马台站321mm较大。暴雨中心金寨县泗洲河站最大12、24小时雨量分别为325mm、470mm(30日18时至7月1日18时),均排有记录以来第一位,最大1、2、3、6小时降雨量均排历史第二位。金寨县青山站、张畈站各特征时段降雨量均排有记录以来第一位;各时段最大点雨量均排有记录以来第一位,重现期超过50年一遇。

7月1日20时至2日8时,全市降雨主要集中在舒城东部,金安、裕安南部,霍山南部和北部,雨量普遍在3050毫米之间,局部达80毫米,其它地区降雨基本在10毫米以下。六安城区及各县区城关累计降雨量:六安城区7.4毫米、霍邱0毫米、金寨2.6毫米、霍山17毫米、舒城42.2毫米、叶集0.5毫米。全市共11个站点降雨超过50毫米(舒城9个,金安2个),最大降雨舒城农科所80.4毫米。

(二)水情

7月2日7时,淮河润河集水位21.46米,较昨日降0.11米,低于警戒水位3.84米;正阳关水位19.70米,较昨日涨0.01米,低于警戒水位4.30米。

受水库泄洪和降雨共同影响,淠河横排头于2日0:时12分出现洪峰,洪峰水位55.49米,洪峰流量4640立方米每秒;6时水位55.24米,流量4020立方米每秒,目前水位正在逐渐回落,7时水位已回落至55.15米。

受强降雨影响,六大型水库全部超汛限水位,省防指先后调度各水库开闸泄水,并逐步加大下泄流量。2日7时,梅山水库超汛限水位4.34米、响洪甸超4.19米、磨子潭超8.32米、白莲崖超12.41米、佛子岭超1.5米、龙河口超2.22米,梅山水库下泄流量500、响洪甸500立方米每秒、磨子潭300立方米每秒、白莲崖2100立方米每秒、佛子岭立方米每秒、龙河口800立方米每秒。目前各大水库除白莲崖水库外,水位仍在缓慢上涨。

梅山、响洪甸、磨子潭、白莲崖、佛子岭、龙河口水库最大入库流量分别是8200、3800、2500、4500、3400、3670立方米每秒,最大出库流量分别是622、500、324、1680、1950、836立方米每秒,各水库削峰率60%到90%不等。

洪灾受灾情况报告篇四

7月5日、6日,我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出现特大暴雨3站、大暴雨5站,盐津县普洱镇最大雨量达320毫米,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水富6县25个乡镇155884人不同程度受灾。截止7月7日18时,因灾造成7人死亡(其中盐津县5人、水富县2人)、5人失踪(其中盐津县3人、水富县2人)、9人受伤(其中盐津县3人,水富县6人),紧急转移安置5290人,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502.41万元。

一、灾害基本情况

(一)农作物受灾:因灾造成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7.845万亩、成灾面积4.013万亩、绝收面积1.78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70.2万元。

(二)水利设施受灾:饮水管网因灾受损92.68千米,损坏堤防43处、4.508千米;堤防决口3处,防洪沟冲毁4处,损坏护岸5处,损坏灌溉设施560处,1个水文监测站受损,9座水电站受影响,1座小(二)型水库受损(盐津县落雁乡石门关水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210.4万元。

(三)民房和城镇基础设施受灾:民房倒塌304户766间、严重受损918户2402间、一般受损3635户7739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97.8万元。城镇道路、供水管网、污水管、垃圾处理设施、路灯、挡墙、绿化、截洪沟、雨水管网等因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383.26万元。合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981.06万元。

(四)交通基础设施受灾:国省干道线灾情:(1)g85水麻高速公路61公里范围内多处发生不同程度受灾,4处坍方约12500方,7处泥石流约20550方,有2处路基被冲毁约80米;(2)g85昭麻高速公路:护坡受损2101立方米,驳岸、挡墙受损3处650立方米,塌方10处5000立方米;(3)g213公路多处塌方和路面受损,路面受损30公里10万平米,塌方6处500方;(4)水绥二级公路护坡塌方18400方;(5)彝绥线盐津、水富3处塌方260立方;(6)昭谢线彝良境内塌方600立方。

全市农村公路受损1904.7公里,桥梁损毁31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073.4万元。

(五)教育基础设施受灾:68所学校受损,造成倒塌校舍1间,形成危房3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01.26万元。

(六)卫生基础设施受灾:房屋受灾面积3895平方米,滑坡220平方米,挡墙开裂150立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61.39万元。

(七)输气管道受灾:水富境内天然气管道暴露在可视范围内400余米,天然气管道沿线挡土墙被冲毁损坏3处,管道因洪水冲刷露管18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60.9万元。

(八)电力基础设施受灾:35kv变电站受损7座;35kv线路倒杆(塔)5基,35kv线路断线0.3公里;10kv线路倒杆(塔)64基,10kv线路断线8.682公里;0.4kv线路倒杆(塔)83基,0.4kv及以下线路断线20.34公里;0.22kv线路倒杆(塔)76基,0.4kv及以下户表受损1762个;10kv台变受损19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36.15万元。

(九)通信基础设施受灾:基站、杆线、光缆、机房不同程度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07.65万元。

二、抢险救援情况

灾害发生后,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紧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立即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防汛应急预案,迅速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指挥长的昭通市“7·05”自然灾害抢险救援指挥部,紧急动员市直相关部门和灾区干部群众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科学抢险救援。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公投公司等部门领导亲赴灾区指导抗洪救灾;市委、市政府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盐津、水富、绥江等重灾区,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市、县两级部门迅速组织救灾力量,调集救灾物资;消防、武警和公安干警、民兵应急分队,按照不漏一人、不遗一户的要求,迅速搜救失联人员、转移安置被困群众,及时疏散国省干道和内昆铁路铜鼓溪站滞留车辆及人员;切实做好伤员救治、遇难者善后及家属安抚工作,统筹做好查灾核灾、舆论引导等工作。抢通生命线工程。盐津县、水富县、绥江县及市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部门迅速组织精干力量赶赴灾区,紧急开展道路、电力、通信、供水等生命线工程抢修恢复工作。目前,昭麻二级路、绥水二级路、柿凤二级路、彝绥线等干道已抢通恢复,水麻高速公路除少部分不愿绕道的大型货车外,全线无滞留车辆,预计7月10日前可抢通实现单边通行;铜鼓溪站滞留火车已于7月6日11时30分驶离开往昭通,内昆铁路货物运输已全线恢复,旅客运输预计7月9日可全部恢复;损毁电网已恢复供电38282户,占65.7%,绥江县、水富县7月11日前,盐津县7月12日前可全部恢复供电;受损通信已恢复70%,其中受灾乡村集镇已全部恢复,偏远村组近日可全部恢复;灾区群众生活用水已基本恢复。全力保障群众生活。及时安排救灾资金520万元,调运帐篷、棉被、衣服,采购方便面、矿泉水、大米、食用油等物资送往灾区,全力保障转移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交通中断的普洱镇、滩头乡,当地党委、政府及时采购矿泉水、干粮等应急食品,有效保障了群众正常生活,确保了社会稳定。严防次生灾害。市委、市政府派出5个实地督查组,对全市11县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由各县区负责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制定监测防范工作方案,并严格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加强应急值守。针对近期我市连续出现的极端天气和严峻的防灾形势,市委、市政府领导到市应急办、市水利、气象等部门,实地督促指导防汛减灾工作,抽查县区应急值守工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等制度,加大监测预警、隐患排查、信息发布等工作力度,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做好防汛抗灾工作。接下来昭通市将继续做好失联人员搜救和伤员救治、群众转移安置、加快抢通生命线工程、抓好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治理、精准做好查灾核灾工作,尽快启动恢复重建等工作,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洪灾受灾情况报告篇五

6月7日和6月11日-14日,东安县境内持续普降大到暴雨,其中11日晚上57.6mm、12日白天89.5mm、14日晚上23.4mm,造成部分乡镇山洪暴发,湘江、芦江流域河水骤涨,农田被冲毁或淹埋,农作物受灾严重、损失较大。面对严峻的洪涝灾情,县委、县政府紧急部署,东安县农业委主动作为、积极配合,科学应对,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受极端天气影响,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89万亩(其中水稻2.81万亩、蔬菜0.65万亩、玉米0.32万亩,其他0.11万亩),成灾1.92万亩(水稻1.42万亩、蔬菜0.25万亩),绝收0.69万亩(水稻0.54万亩、蔬菜0.1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50万元以上。白牙市、井头圩、芦洪市、新圩江、花桥、川岩等乡镇受灾较重。6月7日晚八时左右,鹿马桥镇出现近几十年难遇的雷电暴雨大风天气,伴随乒乓球般大小的冰雹,持续近两个小时,全镇各村农作物及农业设施受到相当严重的影响,其中金易德种养农民合作社受灾最为严重,21个蔬菜大棚全部毁坏,标识牌(8米*12米)完全倒塌,30多亩玉米、30余亩荷花和各种大棚蔬菜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70多万元。东安县新作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损毁大棚近300个,面积160余亩,损坏商品蔬菜15吨左右,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以上。

1、成立应急分队,分赴灾情一线。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东安县农业委及时召开机关股站长以上农业抗洪救灾紧急会议,成立由蒋笃刚主任任组长的抗洪救灾领导小组。按照委领导联系乡镇分工责任制,全委干部分组成立灾情核查组、救灾种子调运组、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组和资料信息组,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查灾核查灾情,积极开展农作物分期分类技术指导,通过采取清沟排水、增施追肥和叶面肥、加固棚体、及时采收、合理改种等措施,科学有效地应对灾前防范、灾中自救、灾后恢复农业生产。

2、实行全天侯值班,及时核灾报灾。严格实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委领导手机及办公室值班电话24小时开通。按照“日上报、周汇总”的基本要求,建立灾情日报制。在乡(镇)上报农作物灾情的基础上,迅速派员深入灾区,调查了解各乡镇农业生产受灾和农业基础设施损毁情况,了解掌握灾情,核实灾情,及时如实上报,确保灾情信息统计准确、上报快捷,救助及时。

3、强化部门协调,积极防灾定损。进一步加强与气象、保险等部门的联系,提前掌握极端气候的发生变化,做到防患未然。同时,根据核查的灾情,主动配合保险公司进行灾情查勘、登记、定损、理赔等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给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4、加大服务投入,全力减灾救灾。紧急启动农作物种子救灾备荒应急预案,及时协调调运水稻种子,保障灾后用种需要。及时印发《农业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灾后稻田改种水稻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0.8万份,指导农户灾后恢复生产。

1、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对淹没时间短的农田,指导受灾农户清除田间淤泥、清洗农作物叶片上的泥沙,进行灾后恢复性栽培;对淹没时间长的农田,在清除淤泥后,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旱则旱”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灾后补种改种,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加强灾后病虫害防控。农作物被浸受淹后,生长发育及抗逆能力受到影响,病虫的侵染与繁殖危害会加快,流行性病害、迁飞性害虫、夜蛾科害虫、福寿螺等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也会加重,东安县农业委积极组织农户加强洪涝灾害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因洪灾带来的病虫害等次生灾害。

3、保障农资供应与安全。积极组织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救灾物质储备调运。同时,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切实保障好灾后农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4、加强农业灾情核实上报。密切关注灾情发展,继续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灾情核实工作,及时上报灾后补损、恢复生产的进展情况。

相关范文推荐
  • 09-23 最新基因突变教学反思与评价(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
  • 09-23 最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格式(实用9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社会实践
  • 09-23 最新没签就业协议书能毕业么吗(汇总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没签
  • 09-23 职业生涯规划书职业目标(优秀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职业
  • 09-23 中班说课稿 中班备课教案(精选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 09-23 举行三八妇女节活动 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领导致辞(汇总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
  • 09-23 上学期期中教学工作汇报(实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
  • 09-23 最新培训就业协议书(实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 09-23 最新电子租房合同有效吗(优质10篇)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书面协议,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我就给大
  • 09-23 最新高三历史计划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精选8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