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教学反思(通用5篇)

最新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09-23 04:55:51 作者:字海最新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教学反思篇一

历史教学往往存在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的状况,教师上课只把知识点一教了之,根本谈不上学法的指导,学生则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重点,学生画横线这种现象,严重妨碍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智力的开发、人才的造就。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已成为我们每个历史教师的共识。

历史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大胆发言的机会。比如对“中华文化的勃兴”这节课的学习,可以提问“你知道春秋战国时有哪些著名的思想家吗?你喜欢其中的哪一位?为什么?”而后让学生先看书准备,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激烈的各抒已见中就将几位大思想家学活了,理解透了。由此可见,课堂是活生生的,是学生的乐园,只要教师耐心引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课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万不可就课本知识照本宣科。“用故事激趣导入”这是历史课的一大特色,如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教师可以先讲讲“荆柯刺秦王的故事”,既而提问“荆柯应不应该刺杀秦始皇呢?秦始皇在历史上到底有何作用?”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兴致极高,会迫不及待地啃起书本。整节课,学生都会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教师只要稍加点拨,本课的重点——秦始皇巩固国家的措施就会很自然地掌握了。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看书找重点内容,会让本就枯燥的历史课堂更显得索然无味。

历史课程的改革给所有的历史教师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机遇。只要经过磨砾,教师观念得到更新,理论得到充实,实践得到提升,我们将满怀信心,为历史教学开辟一片肥沃的土地。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教学反思篇二

申小敏

【设计理念】

1、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学生模拟中国、美国、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召开记者座谈会以及表演美菲、中美发言人相遇时的情形。

2、通过分析中菲黄岩岛对峙,引导学生思考国际关系变化的实质,培养学生主权意识和爱国情怀。

【教材分析】

学习这一框的知识有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国际关系变化的实质,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对外活动,达成第四单元的学习目标。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归纳演绎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时事热点感兴趣。学生有着丰富的网络知识和搜索筛选信息的技巧,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辅助自己的探究成果展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模拟中、美、菲外交部发言人召开记者座谈会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的过程。

能力目标:学会透过现象认识国际关系的实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清中国所处的复杂的国际关系,感悟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坚决维护我国正当权益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感。

【教学重点】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教学反思篇三

时间:6、7世纪1、伊斯兰教建立时间:7世纪建立者:穆罕默德地点:麦加

领导人:孝德天皇2、阿拉伯国家建立:622年建立(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内容:630年,征服麦加,麦加成为圣地

作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632年基本统一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教学反思篇四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反对封建势力出卖中国主权的革命运动。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本节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情境学习。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问题:进入初中,就没有儿童节了,那时属于你们的节日是什么节呢?以此把学生带入到课题,引发学生对五四这个节日由来的质疑、思考,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五四运动的故事非常简短,如果老师教给学生只要几分钟,寥寥几句话就可以说完,但真正理解它还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给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来理解领悟。所以,在课前就布置学生收集了一些信息,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波及了哪些国家?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课外收集资料,来加深理解。

从而增强学生感受、体验、领悟的情感过程,获得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受90多年前莘莘学子们对祖国的满腔热爱。

败笔之处:

1、对学习理解能力薄弱的学生关注不够。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让所有学生都变成优秀生,是不现实的,但让他们都有提高,总是可能的。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全部学生,尤其是学习薄弱的学生,应予以更多的帮助。

2、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在课堂的结尾之处,原本设计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这首歌给学生欣赏并吟唱,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感受五四精神给青年们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深远意义,但因为时间关系未能实施。所以,如果能在时间处理上更合理,教学效果会更好。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教学反思篇五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学科九年级历史备课教师

一、导入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它是如何走进封建社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三、自主学习一大化改新

阅读课本24到25页,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问题批注,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1、日本什么时间出现了奴隶制国家?什么时间那个奴隶制国家统一了日本?

时间:1世纪前后五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2、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

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背景7世纪中期,改革派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国际:中国隋唐的繁荣强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决心改革。

3、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是谁?进行改革的日本天皇是谁?

时间:7世纪中期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中臣镰足

进行改革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

内容:

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5、想一想日本大化改新是向哪一个国家学习的?

向隋唐时期的中国学习。

四、自主学习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阅读课本25到26页,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问题批注,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1、伊斯兰教是谁创立的?他为什么要创立宗教呢?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创立的

创立宗教的原因:自然条件恶劣,多神崇拜,长期分裂,混战不休,商路不畅。商业衰落,外族入侵。

2、穆罕默德有哪些主要活动?

6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传教

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攻打麦加城,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632年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五、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

形式: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

要求:组长组织讨论,1、2号同学做好记录,2、3号同学准备展示

(1)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

(2)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2、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何作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