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夏天来了活动教案小班(优秀8篇)

最新夏天来了活动教案小班(优秀8篇)

时间:2023-09-23 04:43:36 作者:GZ才子最新夏天来了活动教案小班(优秀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夏天来了活动教案小班篇一

1.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练习双脚纵跳触物。

2.锻炼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青蛙头饰、场地布置:长绳上系有各种害虫(害虫离幼儿高举的手15~20厘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和幼儿在集中场地上听音乐做韵律操,尤其多做一些下肢活动,使腿部关节和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的游戏内容。

2.幼儿想出多种办法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哪种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跳起来捉害虫。

师:现在就请你们试着跳起来捉害虫,如果你捉到了,请你告诉我你是怎么跳的。

3.教师请尝试成功、动作正确的幼儿告诉大家是怎么跳起来的并示范给大家看,教师小结纵跳触物动作要领。

师:跳前要蹲下一点,双脚一起用力向上跳,跳起后用手捉害虫。

4.教师请全体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练习。教师巡视,请动作正确的幼儿帮助动作不正确的幼儿。

师:刚才,老师接到山羊公公打来的电话,说它的庄稼地里有害虫,请你们去帮忙捉害虫,你们高兴吗?不过山羊公公家的门口有一个障碍物,我们怎么过去,对!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跃过去,小青蛙们出发!

5.幼儿进行游戏,当幼儿把虫子全部捉完游戏结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布置课后尝试内容。

夏天来了活动教案小班篇二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唱出歌曲愉快、神秘的气氛。能够迅速推测出斗篷里的小孩是谁,体验游戏的快乐。

2.迁移"猜娃娃"游戏的经验,尝试新游戏的玩法。

3.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时不偷看藏起来的小朋友。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斗篷1件《披斗篷的小孩》情景挂图1张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律动《摸摸你》

1.教师提问。

二、基本部分。

1.介绍小精灵引出故事。

2.出示故事情景图教师讲故事《披斗篷的小孩》,然后提问:

森林里住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小精灵,她特别爱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有一天,一群小孩到森林里去玩,小精灵悄悄地跟在他们的身后,趁他们不注意,用一件小斗篷把一个小孩从头到脚地包了起来,并唱起了歌(教师将这段歌曲演唱出来):"有一个小小孩站在树林中,他披着一件奇妙的小斗篷。站在树林当中,披着奇妙的小斗篷,站在树林当中,披着奇妙的小斗篷,你猜他是谁站在树林中?"孩子们听到小精灵的歌声,回头一看,真的有一个小孩被斗篷包裹着站在那里。

小精灵说:"你们猜一猜他是谁呀?要是猜对了,我就让他跟你们回去,要是猜不对,哈哈!今天他就要留下来陪我玩。"孩子们你看我我看看你,因为看不到斗篷里面小孩的脸,甚至连他衣服鞋子都看不到,这可怎么猜呢?小朋友们,你们能帮他们想一个好办法吗?对啦!看一看自已的周围少了谁,不就知道斗篷里面是谁了吗?孩子们一下了就猜出来了,小精灵没办法,只好放了斗篷里的小孩。孩子们高兴地欢呼了起来。可是要小心呦!小精灵正准备用斗篷再捉一个小孩呢!

古怪的小精灵用什么把小孩包起来的?

古怪的小精灵是怎样唱歌的?

孩子们是怎样猜出斗篷里的小孩的?

三、提出问题幼儿讨论

(如果小朋友们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应怎样做?)

四、学唱歌。

1.教师范唱歌曲《披斗篷的小孩》.并用"猜娃娃"的游戏引出活动。

教师:今天小熊、米老鼠和洋娃娃想和我们玩一个猜娃娃的游戏。小朋友把眼睛捂起来,听老师唱一首歌,唱完后再把眼睛睁开,猜猜是哪个娃娃躲在这件斗篷里。

教师用神秘的声音一边范唱歌曲一边把玩具洋娃娃放进椅子上的斗篷里,幼儿捂住眼睛倾听歌曲,唱完后教师请幼儿睁开眼睛猜躲在斗篷里的是哪个娃娃。

2.教师结合故事情景图范唱歌曲,幼儿跟唱。

3.教师指导幼儿唱出歌曲愉快、神秘的气氛。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

4.教师播放录音,与幼儿一起跟随录音演唱歌曲。

五、游戏"猜是谁"。

玩法:教师手持斗篷扮演古怪小精灵,幼儿背向教师,边做动作边唱《披斗篷的小孩》。教师趁幼儿不注意,用斗篷包裹住一名幼儿。当幼儿唱完一遍歌曲时,立定,回头。猜一猜斗篷里面是谁。猜对后,游戏重新开始。

请幼儿做古怪小精灵玩游戏。

玩时提醒幼儿向前走时不许回头偷看,否则取消一次游戏资格。

六、结束部分:

总结(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非常好,下课以后小朋友们可以继续玩"猜是谁"的游戏,回家以后把《披斗篷的小孩》这首歌唱给你的爸爸妈妈,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好不好啊!)

夏天来了活动教案小班篇三

蒙二班“小小独立夜”活动方案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仅需要温柔细致的照顾,还需要通过各种锻炼,使其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能够让宝宝们更加独立、坚强、勇敢,博苑幼儿园特开此“博苑小小独立夜”活动。方案如下:

博苑小小独立夜

6月11日(周四晚上)

1、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及独立能力

2、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乐于分享

3、增强幼儿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培养坚强的优良品德及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1、幼儿园准备:医药箱(体温计、创可贴、退烧药等急需用品)

花露水、消毒液、香皂、蚊香

2、家长准备:幼儿洗刷用品(牙膏、牙刷、洗脚盆、拖鞋)、换洗衣服一套、加餐(水果、小面包等)

1、幼儿离园时间,一起送其他小朋友离园。

2、 7:00 ――7:30写作业

3、 7:30――8:00分享加餐

4、 8:00――8:30幼儿自由交流、游戏

5、 8:30幼儿洗刷(刷牙、洗脸、洗脚等)

6、 8:50上床,睡前小故事,故事时间二十分钟

7、在幼儿睡觉期间,老师将时刻关注宝宝的情况,及时盖好被子、注意宝宝的起夜情况。

8、早上七点起床,进行起床后活动。

备注:本活动出于家长及幼儿的自愿,需要参加的宝宝请在本周三(6月10日)之前到班级教师处报名。

夏天来了活动教案小班篇四

开学初教师常常发现:幼儿们很多不愿与同伴玩,有的就算是愿意和同伴玩但不会玩;有的比较自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与小朋友争抢玩具;每天推人、抓伤现象较多,甚至偶尔还有咬伤等,就班级幼儿的交往能力现状做了家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家长事事都依着幼儿。虽然幼儿已有半年的幼儿园生活经验,但因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比较有个性,生活经验缺乏,在与同伴交往时容易发生矛盾,且不懂得处理纠纷的方法。因此,我们想通过这个主题家长会,向家长解读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幼儿的交往行为,通过多途径的“大带小”活动,让小班幼儿对大班幼儿的交往行为进行模仿、学习,提高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同时也让家长全面了解并指导幼儿正确交往。

1、通过多元化的“大带小”活动,让幼儿学会理解,懂得谦让、合作、分享,提高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2、让家长了解班级动态,家园互动,共同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

1、前期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

2、班级问题研究情况和实施方案。

3、社区活动记录表。

4、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幼儿的整体情况和个体特点,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让家长信服。

5、准备好会场,创设平等的交流环境,为积极沟通做一个良好的环境准备。

xx月xx日下午

(一)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本学期由我和另外两位老师一起见证您孩子的成长。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这次会议,我代表三位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希望通过今天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使家园协调一致,共同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好。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幼儿们一定会愉快地渡过每一天。

(二)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使大家了解小班幼儿在家庭中交往能力的现状。从调查表中能够看出家长能认识到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但有时因工作忙或者别的原因疏于对幼儿交往能力的正确引导。同时也希望教师能多组织表演游戏等活动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多给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多鼓励幼儿大胆地与同伴交往。另外还有不少家长介绍了很多家庭育儿的良好建议,如多带幼儿参加聚会,多让幼儿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多锻炼幼儿独立的个性,多让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等活动。

(三)小班幼儿交往的年龄特征分析

小班幼儿的交往范围小,活动中只关注自己,他们喜欢独自操作、平时活动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在角落摆弄材料,很少与人交谈,更加缺少就操作中的有关问题与同伴交流,即使有交流也是很快结束。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喜欢模仿,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活动,在托儿所模仿小朋友、教师行为,模仿大多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交往更多的是以玩具为中介而发生的,但这种交往常常是以负面的形式出现,如玩具被别人拿走发生争执,但慢慢的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也开始关注别人的语言和行动,并作出简单的回应。

(四)幼儿在幼儿园交往中的几种表现及行为分析

1、“我才是最棒”型

这类型的幼儿在行为上是非常强硬的,喜欢和大人交往,与同龄幼儿交往稍有不顺就会尖叫、打人、抓人,以自我为中心且带有攻击性,不顾他人感受,做事又缺乏耐心。其实,这类幼儿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困难,不知道如何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2、“什么都是我的”型

这种类型的幼儿往往给人的印象是有些霸道、不明事理,甚至是有些自私、占有欲强。玩具永远是别的小朋友手里的好,需要就直接去抢。好吃的东西就从小朋友的碗里抢,不好吃的就直接拨到别人的碗里。他们似乎难以理解“我的”和“你的”之间的差别,在他们头脑里似乎只要自己需要那都是“我的”。现在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一不顺心就大呼小叫,几乎所有的需求都能及时得到满足,也难怪他们对需要的、喜欢的东西不分彼此了。因为在他的观念中,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可是,当他来到小伙伴的群体中,这种原有的观念就行不通了,于是他就通过抢来达到目的。

3、“不要欺负我”型

这类幼儿在幼儿园里经常受到委屈,不敢反抗也不敢跟教师说,但回到家里跟大人说,一方面是希望从家人这里得到安慰,另一方面是期望大人能够帮助自己,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方法,在同伴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4、“我不好意思”型

这类幼儿在家、在外表现截然不同,民间俗称“在家是条龙,在外是条虫”,平时在家或单独面对个别同伴或教师时,说得头头是道,一让他到集体面前回答问题,总会说“我不会”“我不好意思”,表现得极度缺乏自信。很多时候,我们在家里对幼儿千般呵护、万般疼爱,于是家庭就成了幼儿最好的港湾,幼儿感到安全、幸福与满足,可与此同时,也扼杀了幼儿单独面对风浪的能力。

(五)开展“大带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小班同伴交往活动是幼儿生活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这对幼儿的成长、对他们今后融入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以大班哥哥姐姐为榜样,通过对他们模仿、学习,从多种形式的“大带小”活动着手,为幼儿提供多途径的交往形式。因为小班幼儿限于身心发展水平,各种知识、能力远不如大班幼儿,大班幼儿的出现无疑会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小教师”的作用。小班幼儿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不仅可以向大班幼儿学习幼儿园常规,还可以学一些简单的技能,通过交谈对话,锻炼幼儿的说话能力,促进语言的发展,从而逐渐培养小班幼儿掌握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六)本学期研究重点

首先要解决如何消除幼儿间的陌生感,让幼儿间相互接纳,然后渐渐从大班哥哥姐姐身上学会谦让和如何关心、照顾别人。可以开展以下活动来帮助幼儿逐步提高交往能力。

1.不定期开展幼儿园“大带小”活动与社区“大带小”活动

a.社区生日会

b.社区风筝大赛

c.亲子农场郊游

d.儿童节派对

2.开展各类游戏,让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

(1)开展一系列分享活动,让幼儿通过对大班哥哥姐姐行为的模仿,逐渐转化为我要分享。

a.晨间交谈:《趣闻连连谈》《我最喜欢……》

b.音乐游戏:《好朋友》《找朋友》

c.分享活动:《特色小吃》《自制蛋糕》《水果沙拉》

(2)提供机会,开展合作游戏,让幼儿懂得如何合作。

a.手工活动:《一起制作星球》《小蝌蚪》

b.生活活动:《哥哥姐姐教我穿衣服》

c.户外绘画、合作绘画:《拓印树叶》《石板画》《沙画》

d.表演游戏:《拔萝卜》《三只蝴蝶》《小蝌蚪找妈妈》

e.社区活动:《放风筝》《赏花》

3.每月召开一次班级家长会,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对家长在社区进行“大带小”活动时,进行指导策略的交流与探讨。

(七)家长配合事项

1、示范引导幼儿礼貌待客,鼓励幼儿与人分享。

2、积极报名参加社区活动,主动承担活动组织者、场地负责人等事宜。

3、结合主题活动为幼儿准备相应物品及材料。

4、认真填写社区活动记录表,并与教师交流幼儿的交往情况。

5.配合教师工作,鼓励幼儿大胆地与人打招呼,幼儿在交往中遇到问题可及时向教师咨询或在qq群上一起交流、探讨。

1、注意调动家长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善用开放性问题,引发家长的思考与共鸣。

2、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讨论时引导家长不要离题太远,注意把控场面和进度。尊重家长,不要突然打断家长说话,不要以居高临下或是唯唯诺诺的态度来进行交流。

3、汇总大多数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归纳出具有共性的问题和适宜的措施。

夏天来了活动教案小班篇五

1课时

亲子运动游戏活动

19—24个月

练习持物向指定方向走,指导孩子能做“下蹲拾物”动作,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通过游戏活动增强亲子关系。

长方形积木或塑料拼版,花片若干

教师指导重点及注意事项

一、念儿歌:造大桥

小宝宝,造大桥,

造好大桥桥上过。

一步一步桥上走,

手拎花片来回走。

二、出示积木

和宝宝说说积木的颜色、名称。

三、造大桥:

家长指导孩子抱一块积木走到指定地点,作为桥头,依次放好5块积木,造成大桥。

四、让孩子提着小篮子从桥上走过,下桥后拾起地上的花片再从桥上走回,这样反复走1——3趟。

五、数花片

六、小结活动

教师给积极参加游戏的宝宝奖励,贴上小动物标记。

小结宝宝活动情况。

提醒家长和宝宝在家多玩类似的游戏。

练习说短句,引导宝宝和家长一起和老师念儿歌,家长应及时表扬宝宝表现积极的情况。

鼓励宝宝说说积木的名称和颜色,提醒家长重复语言 ,帮助孩子记忆。

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将积木放得直一点,使之桥面平直,易于孩子行走。

鼓励孩子大胆勇敢地走,家长及时鼓励表扬孩子。

提醒家长指导孩子手口一致地数数。

夏天来了活动教案小班篇六

1、能跟随老师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及欢快的情绪情感。

2、产生喜爱上幼儿园的情感。

1、在桌面上分别用纸箱设置幼儿园、家庭的简易场景。

2、丁丁、爸爸、妈妈木偶各一个。

1、看看丁丁的家。

(1)教师出示木偶丁丁及简易场景。这是丁丁,这是他可爱的家,这是他喜欢的幼儿园。自从他上了幼儿园后,他就有两个家了。

(2)原来他喜欢幼儿园就像喜欢自己的家一样。

(3)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的家吧!

2、观看木偶表演。

(1)教师借助木偶和简易场景,边念儿歌边表演。

(2)早晨,丁丁是怎样离开家的?他高兴吗?你是怎么离开家的?

(3)到了幼儿园后,丁丁做了些什么事?他高兴吗?你在幼儿园会做哪些事情呢?

3、学念儿歌。

(1)老师把丁丁的事编成了儿歌,你们听!

(2)教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

(3)教师以欢快的情绪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4)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朗诵儿歌,念到“家”时加重语气。

(5)教师引导幼儿边自由地做动作,边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夏天来了活动教案小班篇七

1、使幼儿感受到物体移动与力的关系,获取有关物体移动需要力的具体经验。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1、各种形状、轻重不同的羽毛、纸团、皮球、积木、汽车、沙包、铁块若干。

2、室外准备器械:滑板车、大型积木、塑料圈等。

一、第一次操作活动,引出问题。

二、幼儿操作、探索

1、幼儿尝试操作、观察,教师指导,重点启发幼儿想办法让桌子上的物体动起来。

2、提问:请你们说一说用什么好办法让这些动起来?(幼儿用动作讲述表演)

3、教师小结:

原来,要让这些物体动起来,可以用手推、拉、扔,可以用脚踢,还可以用嘴吹。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教师提出新问题,让幼儿试着用不同的力移动物体。

2、教师小结:用力大,这些东西移动得就快,而且远;反过来,用力小,这些东西移动得就慢、近。

四、第三次提问,操作尝试,巩固教学内容

2、今天,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东西移动起来,我们知道轻的东西用力小,重的东西用力大;反过来,用力大,东西动得又快又远,用力小,东西动得又慢又近。

五、延伸活动:幼儿到室外操作巩固和感受物体移动的秘密。

夏天来了活动教案小班篇八

1、通过亲子互动感受妈妈对宝宝的爱,感受宝宝离不开妈妈。

2、通过观察画面初步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

3、知道“旅行”的含义,初步了解一些常用的旅行用品。

ppt、音乐。

1、情境导入:

老师想要去旅行了,你们说说出去旅行都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2、教师讲述故事:

(1)师:今天,蒋老师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书,书里的主人公也要去旅行了,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教师边出示ppt,边讲述故事。

(2)教师提问:

1他去旅行都带了些什么呀?

3、游戏:郊游

(1)带幼儿去商店买旅行用品。

(2)幼儿牵着家长一起去旅行。

1、教师在活动中设计的提问较好,体现开放式的提问,激发幼儿对家人的依恋和关爱。

2、本次活动采用亲子活动的意义不大,在亲子互动的环节上可作进一步修改。

3、采用的游戏不适合,可设计一些在要有过程中父母关爱孩子以及孩子为父母做事的游戏情节,用动作来表示自己对家人的关爱。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