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汇总8篇)

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汇总8篇)

时间:2023-09-23 03:52:34 作者:HT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 勿以善小而不为演讲稿(汇总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篇一

“杭杭,吃晚饭了!”正在写作业的我听到妈妈熟悉的叫喊。“哎呀!又要洗手,我的手又不脏,烦不烦哪?”我不情愿地走进了洗手间,趁妈妈不注意,故意将水龙头打开,听着水哗哗地流了一会儿,又关上,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了。“嘻嘻,妈妈又不知道我没有洗手,我怎么这么聪明!”我暗自窃喜。

“哇!好丰盛啊,有鸡腿。”说着我就用手拿了一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慢点吃!别噎着!”妈妈提醒我。“看下新闻吧!”说着爸爸就按动了遥控器。“下面播报新冠肺炎的最新资讯,截止20__年2月14日,全国累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数已经达到66577人,死亡人数累计1524人。”电视机里传来了播音员阿姨严肃的声音。“这个病情传染地很快啊,在家里我们一定要加强个人卫生,出门戴口罩,饭前便后勤洗手,开窗透气多晒太阳……袁雨杭,你有没有洗手?”爸爸义正言辞地问我。“洗……洗……洗过了。”我一边啃着鸡腿,一边结结巴巴地说。哎!幸亏没被我爸发现,说实话我还真有点害怕。

吃完晚饭,我回到房间继续写作业,太困了,就趴在书桌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咦?我这是在哪儿?这里怎么会有一个超大洗水台?啊!这不是我家的卫生间吗?我怎么变成像蚂蚁一样小了?”还没等我说完,一个超级大的手掌向水龙头开关伸去,我好奇地抬头望去。“诶?那不是我自己的手吗?”正感到莫名其妙,一些细碎的声音飘进了我的耳朵,“老大,看来今天我们是小命难保了……”“别慌别慌!看那小子只不过打开了水龙头,并没有洗手。我们只要等他吃饭的时候,偷偷溜进他的嘴巴,就完成了我们伟大的计划,到时候,只要我们大量繁殖,那小子就倒霉了。哈哈哈哈哈哈……”“老大英明……”此时,我早已被吓得瑟瑟发抖,毛骨悚然。

接着,我眼前一片空白,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场景又来到了我家的洗手间,我又看到一个巨大的袁雨杭走进洗水台,打开水龙头,和上次一样,我又听到了一些零零碎碎岁的声音。“大王,那小子经常假装洗手,估计这次也不会真洗。”可在我预料之外,这次的我居然真的把手伸向了水龙头,并且抹上了洗手液,还用了七步洗手法。“啊!大王,这小子怎么会真洗?我们小命不保了……”

迷糊的我从睡梦醒来,急忙冲进洗手间,打开水龙头,抹上洗手液,认认真真的把手洗了一遍又一遍,我仿佛看到那个病毒头领和病毒小卒们一个个被水冲进了下水道。

从此以后,每次吃饭前我都要认认真真地洗手。“勿以恶小而为之。”我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有时候,漫不经心的一件小事可能正是那致命的一击。

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篇二

今天,学校组织了一部电视专题片来观看“学习道德榜样,赞美中国经典,做个贤惠的人”。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感动。古人说:“不要把好事情想当然。”我的理解是,一切都应该从一件小事、一件好事或一件善意的小事开始,对我们自己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个偶然的、无关紧要的行为,但它可能会给别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中帮助他人的两种道德模式始于他们周围的琐事,因此成为人们学习的好模式。

谢亮,一个普通的老人,从9月22日起,谢爷爷就一直在东直门举着自制的“自愿指路”牌子给行人指路。起初,他走在人群中。后来,为了更好地引导人们,他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登记了所有5000多个车站和停车标志,并把它们记在心里。感谢爷爷他十年无私奉献,十年如一日,一分钱也没有收到,其目的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每次他听到感谢,那都是他最好的收获。即使他生病了,他仍然很担心。他拔出针,慢慢走出病房,走出医院,来到他指引的地方。他看到了一个非常快乐的场景:许多学生举着牌子,上面写着“自愿指导”。他们看到谢爷爷,齐声说:“谢爷爷,我们是小谢亮!”原来,谢亮爷爷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感染了他周围的每一个人。谢爷爷的事迹告诉我们要帮助别人,要快乐!

这种自愿劳动的精神不仅归功于爷爷,也归功于陈光标先生。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非常乐于助人:在他上小学的暑假里,他在路边卖水,为了一便士随意喝。他在暑假挣了三四元钱。看到一些学生付不起书费,他把辛苦挣来的钱捐给了付不起书费的学生。出乎意料的是,他成长为一名企业家,从一个小作坊到亿万富翁,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普通人到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凭借超过1亿元的慈善捐赠,他走出了众多民营企业家中独特的创业轨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后,陈光标是第一个带领救援队到地震灾区参与救援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夫人,他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人,他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人”。

“不要做任何好事”。虽然我们今天不能做任何大事,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我们可以为年老体弱的祖父、祖母和怀孕或抱孩子的阿姨提供座位。当你看到路边的垃圾时,你可以伸手把它们放进垃圾桶。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过马路时,我们可以小心地帮助他。看到学生有困难,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些都是帮助,都是良好的道德品质。

事实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简单。只要你仔细考虑每件事,多想想别人,道德就会伴随着你和我。

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篇三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名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它的意思是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修船工在修船时发现了船上的小洞,他并没有因为船主没有让他修破洞而不去管这个破洞,而是在船身涂漆的时候顺便就将这个破洞给修补了,试想一下,如果修船工没有补这个破洞,那么后果是很严重的,可能船主的孩子们就再也回不来了。有时候在我们眼中的一件小事件或顺手而为之的一件小事,再别人看来无异于救也行径或是雪中送炭的温暖,就像你的微笑如果像一缕清风一样拂过,别人收获的将是一个温暖的春天!

小善,是一种心灵的温度。曾有一位作家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一个雪天的早晨,他去图书馆借阅书籍,不经意间看见保洁员正在拖地。图书馆里的人进进出出,人们鞋底的雪在室内立刻融化,变成黑乎乎的脚印。保洁员不得不一次次的擦拭,直到有位送水工推门而入。送水工探头看了看又退了出去,不一会儿他再次进来的时候,脚上套了两个塑料袋,生怕踩脏了地板。保洁员站在一旁,眼光里有一种温暖的感动。送水工的善举,只不过是两只简易的鞋套,可是在哪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却在他人的心中,如春天般温暖。

小善,是一种人生宽度。一对老夫妇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去一件小旅馆。年轻的客房服务生查阅客房登记后抱歉地告诉老人客房已满,他看着这对蹒跚的夫妇满脸焦虑的样子,便提出老人可以住在他的房间里,他只需要前台坚持一夜就行。第二天老夫妇离开的时候,递给年轻人一份聘书,邀请他担任自己名下一家跨国酒店的领班。前台服务生的善举,只不过是担心老人淋雨,将自己的'房间借给了前来投宿的旅客,可是他的善举,却为她带来的人生中重要的机会。

善的对面是恶。有善的存在,必然也有恶的伴随。

置之不理货不理不睬几乎成为我们现代人的习惯。有人说别人的事以我无关,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无需去在意他人的事情。也有人说,自己都管不了自己那里还有时间去管别人,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外面打打球,跑跑步。不错,对于他人我们不能强烈要求什么,更不能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苟责。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善念与善心束缚与高阁之上,会降低我们的道德素养。

如今的社会,扶起路边摔倒的老人反被诬陷于“罪魁祸首”,还有一些碰瓷事件的市场发生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没得到救助,不得不令人深深反思:为什么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冷漠,是什么改变了我们原本善良的本性?虽然这是一个并不完善的世界,但是我们也不应杀掉人与人之间最纯美的爱。

在生活的大车轮中,我们应该追求一份尽善尽责,将自己的善念投入到生活的点滴中,让我们的善促进和谐。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用小行动,点燃大热情。相信善良的力量,相信人性的美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请铭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篇四

从前,有个村庄,这个村庄靠近黄河旁,为了防止水患,村里的人筑起了一条堤。

第二天雨停了,老农出门后看见好多人往田地里奔跑,老农也跟着去了。走到田地前,田地里的秧苗只露出几个头,还东倒西歪,原来是黄河里的水冲淹了农田。老农真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和村庄说蚂蚁洞的事,才闹成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什么事要从小处着想,不能看事情小,就不以为然,这样只能引以为患。

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篇五

坐车时看见有一些小学生给老人让座,让我想起小学时的一次让座经历。

很清楚的记得,那天老师因为讲题拖堂了,收拾完书包后,急急忙忙的奔向车站。我站在车站前,车还没来,我懒散的踢着脚下的石头,望着天空,那时的天空没有雾霾的笼罩,显得干净多了,洁净的天空中飘着几朵云,脸上不禁扬起了笑容。车来了,我熟练地刷卡,上车,四处张望着,望着车上每一个座位。遗憾的是,车上的座位已经坐满,我叹了口气,低着头,玩着自己的手指头。过了几站,有人下车了,我补了一个空座位,注视着上车的人群,映入眼帘的有一个老奶奶和一位挺着肚子的阿姨,车开的本就不稳,再加上车上人群拥挤,他们也都跟着摇晃起来,但车厢中的人似乎根本就没注意这两位需要照顾的`人,都自顾自的看着自己的手机。我低下头去,也打算像其他人一样,无视这幅情景,可低下头来,心里却又难受起来了,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内心深处,我知道我若是不让座,那便是以善小而不为了。我抬起头,下定决心,站了起来,车厢中很安静,人们都注意到我的举动了,抬起头来看向我。我张了张嘴:“我……,你……。”我望向这两位都需要帮助的人,到底该让给谁坐呢。这时,车厢有人瞄我,我顿时慌了起来,老奶奶没说什么,只是对那位孕妇说:“你坐吧。”这时,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感觉很舒畅。可又看向老奶奶,她那么大的年纪了,若是自己的家人看到这幅情景,一定会担心的,可我现在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就这样,老奶奶站了一路,下车后,我望着暗黄的天空,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现在想起那副情景,却也满是深深的愧疚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篇六

在我眼中,许多古人之言都是有很深的学问,就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来讲,就寓意深刻。

的确,很多的“善小”能使他人受益非浅,但相反许多的“恶小”却使人失去了太多。或许有些人最后成为无恶不作的强盗,只是因为儿时的一丝贪念,小偷小摸图的是那一时的快感,而正是这样的“恶小”的累积导致了一个个的悲剧发生。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

而有的时候,一件小事的作用你却不能忽视,它也许能阻止一件悲剧的发生。记得曾经吴王要攻打楚国,警告他的大臣们“如有劝阻者斩”,吴王有个年轻的门客忧心忡忡,强行谏言不是办法,于是就怀揣着弹弓,彻夜站立在后花园,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衫,他依然坚定地站立着,三天三夜过去了,吴王来到他的跟前说:“你是我的得意门生,何苦这样呢?”年轻人回答:“请您看看那棵树,树上有只蝉,蝉高高在上,哀怨地叫着,却不知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把身子贴在隐蔽的地方,一心只想捉蝉,却不知有一只黄雀躲在一旁,黄雀伸长脖子一心想啄螳螂,却不知我正拿着弹弓瞄准它,您看,它们都只求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身后隐伏的祸患啊!”吴王听后大悟,立即下令停止攻打计划。这位吴国的谋士通过一件很小的比喻就轻而易举地阻止了一场血雨腥风,挽救了吴国可能的灭顶之灾!一件小事的功力可别小瞧!

“善小”、“恶小”、“小善”、“小恶”其实往往就在你的一念之间,把握身边的每一次的机会尽力为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善事,你将拥有更多的朋友!

最后提醒大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共勉之!

(二)让善举成为习惯

有个小故事讲道,一个漆工为一艘船涂漆,顺便把船上的漏洞补好,不久,船主感激地赠予漆工一大笔钱。原来,船主的孩子们驾驶那艘船出海,船主忘记补船洞,料想孩子们会殒命海底。不料,漆工信手拈来的善举,拯救了孩子们。听了船主的感激之言,漆工淡淡地讲,那是我顺便补的。一句“顺便”,透出了漆工做善举的习以为常。

由此可见,貌似微小的善举,一旦成为一种习惯,不仅会带给他人恩惠,还透出了感人肺腑的魅力。我们社会,正需要呼唤:让善举成为习惯。

“顺便”而为的善举,一旦集腋成裘,成为行动的习惯,就会成为社会的亮点。数年前,天津老人白芳礼在74岁高龄之际,决心把蹬三轮车的收入全部捐献给贫困学生。他坚持到90岁,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对老人而言,捐助一个或几个贫困学生并非难事,但10多年如一日地积累善举,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风尚。善举成为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就是一种壮举。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30年来义务赡养6位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资助了14名贫困孩子上学。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林秀贞一两天、一两月地奉献爱心,并非难事,但她把善举当作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就为我们社会树立了一座不普通的道德丰碑。

曾几何时,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爱心奉献的'习惯。这些年来,随着南京彭宇案的发生,见义勇为的美德,有时会转化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在佛山,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过马路,两度被车辆碾压,18个路人冷眼漠视。在福州,83岁退休老干部摔倒路边,众人围观却无一施救。两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旁人的“善意提醒”,让她们缩回了手。老人就这样失去了生命。一旦人心的冷漠替代了善举成为习惯,我们的社会风气便会阴霾密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善举的动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品质和善良。当它成为一种习惯,就凝结成对他人、对社会的真情。有一位先贤说:“人最可贵的品质可以用4个字概括,这就是智慧、善良。”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把善举视为一种习惯时,社会才会有秩序,更加和谐温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故事中的漆工无意中得到了丰厚回报,但他更欣慰的,是对几个孩子生命的拯救——这种欣慰,是漆工把善举当做习惯的最丰硕收获。“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看似信手拈来的善举,也许会改变他人的命运。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无论是官员还是打工仔,无论是白领还是小摊贩,都应该学习那位普通的漆工,满怀慈善之心帮助他人,从身边事、眼前事、平凡事做起,力所能及地扬善举,摒恶行。

让善举成为习惯。一个人的点滴善举,在日积月累后可以汇集成爱的江河。一个民族的善举,历经岁月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善举成为习惯,便是“人人献出一份爱”,此时,丑陋龌龊难以容身,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勿以善小而不为

做好事不分大小,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行善之心。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做一个行善之人的基本要求。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样的,小的善事都不做又怎能完成大善之举。而且人们判断一个人的心地是否好往往通过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一个微笑,一次弯腰,一个眼神都可以表现内心修养和内心本质。尽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力所能及的善事,每天付出一点,你将收获更多。

美国航天飞机爆炸的惨案至今令人心痛。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小的零件造成的。如果检查人员细心一点,也许就可以挽回几条鲜活的生命。有一个寓言叫一个马钉导致了一场战争的失败,还有著名的“蝴蝶效应”,这一切也许可能性很小,但还是能引发巨大的影响。

善事无大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扶老太太过马路,为人指路……这些都是我们从小都知道的。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够做得到。

如果当小悦悦在穿越马路时,司机能够减慢自己的速度,或者那十八位路人中任何一人伸出援手,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件小事,然而却可以救活一个年幼的生命。要记住,你的举手之劳有可能换来别人的无限感激。

材料中的修船工只是顺手补了一下船上的漏洞,却让船上的孩子平安归来,自己也得到了一个大红包。也许他认为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件很小的善事,可是却给几个孩子带来了平安。所以别嫌弃善事小,做善事不分大小,只有那些口是心非之人,才百般地找借口。

中国首善陈光标说:“一个人有一百万捐出了一万,一个人有一万捐出了一千,你能说他没有爱心吗?”爱心不是靠捐出多少钱,也不是靠你付出的和你拥有的比值。我们应该多做善事,而且理所当然地做,不带目的。

最美司机因安全停车这件小事而得到人们的深切哀悼,雷锋做了无数件小事成为一种精神象征,阿里木助人为乐却感动中国。小事不小,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善良的心风雨兼程,就能够成就自我。

行善无小事。只要人人都有善必行,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一起行动,不管大事小事将爱的火把在手中传递,诠释着爱的伟大魅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篇七

其实并不尽然,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会有的。”可见,没空可能是因为时间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并不是否定生活的快节奏,而是“没空”不是拒绝去做一些重要的事的理由,看望父母、锻炼身体等等,这些重要的充满正能量的事,我想无论多忙,都应该抽空去做吧!

另外,也要从个人角度去反思,你的时间真的被合理运用了吗,未必吧?比如,在运动的时候,听听英语,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尝试;坐公交也可以去放空内心,思考一些学习内容,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灵感呢......

在管理学中,有个这样一个观点,一位领导的'工作每天是繁忙的,那么一位优秀的领导会这样做:每天优先把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做完。希望这个建议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有所帮助。

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篇八

家里的废品又增加了许多,于是爸爸就找了一个收废品的人卖掉了。

那个收废品的人年纪可不小了,估计有80岁了吧,看上去比我爷爷都大。虽然他身体还算硬朗,可爬上我们家的六层楼,也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真不容易。再看看他的衣服――半新蓝色中山装,肩头和袖口都蒙着一层灰,下半身穿着一条褪了色的灰布长裤,裤腿挽到小腿中间。脚上的鞋子已经磨出了洞。

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我的心不由的颤了一下。爸爸让他进屋坐一会儿,喝口水,他却没有进门,只是笑了笑,一边连声称谢,一边手脚麻利的整理着废品。他过了称并仔细的算了一算之后,用浓重的家乡口音对我说:“一共是4块8”。然后就在口袋里掏呀掏,掏出了一些成毛的纸币。爸爸在一旁直接对他说:“不用了,这些废品,我不要钱了!”那人却说:“那不行,我虽然是个收废品的,也不能白要别人东西!”。

爸爸好说歹说,他才没有执意付钱,我们帮他把东西提下楼。这一小小举动使老人再一次对我们千恩万谢,并发感慨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见过那么多人,还真没见过你们这样的'好人呀!”。

我顿时也感慨万千,不知道是因为老人家的自尊还是爸爸的体谅,抑或是我们与这位老人的萍水相逢和一面之交的场景——我们父女这些个不值一提的小小的举动居然让老人产生如此大感激。

从那以后,我们家再没有卖过废品,也再没让别人上楼来取过废品——有了废品我和爸爸妈妈就会顺手捎下楼,送给门口的老人。

多年来,我们坚持如此,不是为了别的,而仅仅是举手之劳,与此同时也使得我们的内心有着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或许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温暖他人的同时,也会温暖着我们自己,感染着周围的人,就能够使这种文明渐渐的传递下去。

有时我们的一点小小的举动,对自己来说并不重要,但是有可能给他人带来莫大的感触。我们不应忽略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去方便他人、帮助他人。生活无小事,点滴可成金,勿以善小而不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