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种瓜活动反思总结(实用5篇)

种瓜活动反思总结(实用5篇)

时间:2023-09-23 03:16:16 作者:笔砚种瓜活动反思总结(实用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种瓜活动反思总结篇一

活动目标:

1、感受和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知道劳动是光荣的,懂得要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能够用真挚的情感演唱《种瓜》。

2、能在歌唱中表达劳动给人们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3、创编歌曲与动作。

活动准备:

1、西瓜图片一张。

2、幼儿以学会歌曲,《种瓜》。

3、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表情歌》、《春雨沙沙》、《母鸭带小鸭》、《笑一个吧!》《一个一个说》。

2、律动练习:《生活模仿动作》、《买菜》、《学做解放军》、《扮家家》《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奏乐曲帮助幼儿回忆乐曲名称。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过这首乐曲吗?

幼儿:听过。

教师:那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吗?(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乐曲的名字叫《小看戏》)。

2、请幼儿跟随钢琴边拍打节奏跟着老师的琴声来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

4、幼儿:开心。

5、那我们用快乐开心的心情来表演这首歌曲好吗?(幼儿齐唱)

三、新授部分。

1、小朋友们唱的真好听,那你们会表演这首歌曲吗?谁愿意来表演的。(请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编动作。

2、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那我们除了在墙根下种瓜,还能在什么地方种什么呢?(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4、小朋友们劳动开不开心啊?辛苦吗?

5、那你们都知道劳动很辛苦,所以你们不能浪费粮食,农民伯伯很辛苦是不是啊?

四、最后总结。

表扬创编歌词、动作,及上课认真的小朋友。

种瓜活动反思总结篇二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并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根据歌词内容与同伴自由创编从种瓜到结瓜的过程,边表演。

3.感受自由创编动作,以及与同伴共同表演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配套教学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1.到了什么?(幼儿简单讲述。)

2.教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西瓜的生长过程。

二、教师出示小木偶引起幼儿兴趣,并以故事形式帮助幼儿提炼歌词。

1.教师出示小木偶将歌词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并提问:

(1)我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种瓜以后还要做些什么事?

(2)西瓜是怎么样长大的?结出来的是什么样的西瓜?太大了就怎么样了?

2.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节奏的念歌词,并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示。

三、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欣赏教师的表演唱一遍。

2.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然后逐步退出,用手势、动作提醒幼儿记忆歌词。

3.教师清唱歌曲,并请幼儿随歌曲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四、幼儿与同伴一起边唱歌曲边表演。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进行表演唱,教师扮演“种瓜人”,幼儿扮演“大西瓜”。

种瓜活动反思总结篇三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学习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认识休止符,能完整正确地学唱歌曲。

3.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与歌词相对应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种瓜》的歌曲,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教师弹唱第一遍歌曲

t:这首歌里面种的是什么瓜?

2.再次欣赏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节奏,可清唱)

t: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3.第三次欣赏

教师将图谱按照歌词顺序排列,并依次提问:是谁种的瓜?在哪里种的?我是怎么种的?最后结了个什么?抱得动吗?(结合画面,巩固歌词)

借助图谱,幼儿跟念歌词2遍

三、学唱新歌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尝试着跟唱(要求能连贯地跟唱)

2.重点示范休止停顿处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词。

教师轻唱“大南瓜呀大南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拍手)

t: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呀?

重点练习“抱呀,抱呀”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

3.完整演唱,再分男、女生唱

四、歌曲表演

1.创编动作

教师弹唱歌曲后

根据歌词内容(关键词:浇水,看它,发芽,开花等),幼儿试着创编表演动作。

t: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都想出了适合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教师请幼儿上来表演,选取较好的动作,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动作。

教师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幼儿跟随。

2.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瓜”,幼儿扮演“小朋友”进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将幼儿分为两大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瓜”进行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种瓜活动反思总结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学会朗诵诗歌。

2.说出香瓜和黄瓜的外形特征,了解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

2.胖奶奶和瘦爷爷的手偶各一个;多媒体资料(香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3.实物香瓜和黄瓜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用左右手操纵胖奶奶和瘦爷爷,通过情景对话引出故事。

1.师:村子里有一位胖奶奶和一位瘦爷爷,他们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种瓜。

(出示手偶)

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

瘦爷爷:嘿!我是瘦爷爷。

胖奶奶:我最爱种瓜。

瘦爷爷:我也爱种瓜。

胖奶奶:我种的瓜又大又圆。

瘦爷爷:我种的瓜又细又长。

2.师:你们想知道胖奶奶和瘦爷爷他们种的是什么瓜吗?让我们一起来听诗歌《种瓜》。

二、教师完整朗诵诗歌一遍,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朗诵诗歌一遍,幼儿倾听。

2.请幼儿说说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各是什么瓜。

师:胖奶奶种的是什么瓜?瘦爷爷呢?

3.出示实物香瓜和黄瓜,请幼儿观察后说说香瓜和黄瓜的外形特征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可以从色彩和外形等方面比较)

师:(出示实物瓜)提问:

香瓜和黄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对了,胖奶奶种的瓜和她很像,是又大又圆的香瓜。瘦爷爷种的瓜也长得和他很像,是又细又长的香瓜。

三、教师朗诵诗歌第二遍,播放相关的图片(香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1.胖奶奶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种在泥土里。(泥土里)

瘦爷爷也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种在泥土里。

2.胖奶奶的瓜子发了芽。瘦爷爷呢?(发了芽)

3.胖奶奶种的瓜藤儿在地上爬。(地上爬)

瘦爷爷种的瓜藤儿往里里爬?(天上爬)

4.胖奶奶种的瓜开了花。瘦爷爷种的瓜也开了花。

5.胖奶奶种的瓜,花儿谢了结了个小瓜。瘦爷爷种的瓜。花儿谢了也结了个小瓜。

6.长啊长呀,哇,胖奶奶种的瓜和胖奶一样,又大又圆,那是什么瓜?(香瓜)

长啊长啊,嗨,瘦爷爷种的瓜和瘦爷爷一样,又细又长,那是什么瓜?(黄瓜)

7.提问:香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四、使用小朋友的书,学习诗歌《种瓜》。

1.师: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诗歌。

2.请各别小朋友尝试念一念诗歌。

3.集体朗诵诗歌。

五、在歌曲《种瓜》中,结束活动。

师:我们小朋友学过一首歌,叫《种瓜》。我们已经试着种过许多的瓜。今天,让我们再来尝试种种香瓜和黄瓜吧!

种瓜活动反思总结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了解西瓜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小看戏》、《小乌鸦爱妈妈》、《幸福拍手歌》。

2、律动练习:《洗手帕》、《学做解放军》、《头发肩膀膝盖脚》《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

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着是绿色,吃到嘴里是红色,吐出来时黑色,打一种水果名称。(教师小结对了是“西瓜”。)

2、你们知道西瓜是从哪里来的吗?(对了是种出来的。)西瓜好吃吗?(好)那你们想来种瓜吗?(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幼儿再次欣赏。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小结:我在田根下了一颗瓜,天天来浇水天天来它,发了呀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不下。

提问: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

3、师提问: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吃过西瓜,谁来说说西瓜的特征?(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西瓜它是在那里生长的?3、教师范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认真地唱出附点

5、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学会听前奏开始演唱。

(1)请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完整的学念歌词两遍。

(2)请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先请幼儿小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再请幼儿大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6、教师启发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出附点音符。

7、请个别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8、这首歌曲中有几小段。

9、你喜欢歌曲的哪一段,为什么?

小结:这首歌曲体现的是一个孩子在墙根下种瓜的一种美好的心情,我们在唱的时候也要表现出一种很欢乐的情绪。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