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2023年论坛发言稿格式及 校长论坛发言稿(实用6篇)

2023年论坛发言稿格式及 校长论坛发言稿(实用6篇)

时间:2023-09-22 08:32:57 作者:笔尘2023年论坛发言稿格式及 校长论坛发言稿(实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论坛发言稿格式及篇一

各位领导、专家、同行:

下午好!

非常感谢教育局能组织这次论坛,给予我们有一个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听了前面几位校长精彩的演讲,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校长们丰富的管理经验使我受益非浅。我是一个刚出道的年轻小辈,借此机会,谈一谈对“三好学生”评价机制的认识,恳请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前段时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在上海教育论坛上发出倡议:废除在学生还没有成熟时就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的“三好学生”评价制度,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应该受到鼓励。一石激起千层浪,顾明远教授的倡议立即引起教育界的大讨论,一时间教育论坛上贴子纷飞,众说纷纭,观点不一。4月23日,山东电视台还以电视直播的形式,邀请多位教育专家学者进行现场讨论.那么,实行了50多年的“三好学生”评选是否还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是该废除,还是在原来的评选标准上加入新内容呢?我认为应改革"三好学生"评价机制,肯定和鼓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教育部和团中央在全国推行以“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为标准的 “三好学生”评眩评选的比例占学生总数的5%至10%。 经过50多年的评选工作,这种评选制度暴露了很多弊端。

一、“三好学生”评选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5%至10%的评选比例让多数学生可望不可及。比如一个班40个学生,若以5%计算只有2个同学能评上“三好学生”, 以10%计算也只有4个名额。再评上4个积极分子,剩下的还有32个学生呢?他们辛辛苦苦地学习了一年,什么荣誉也没有。以前说高考是过独木桥,现在评三好学生不也是过独木桥吗?我可以肯定的说,有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时间,一项荣誉都没有被评上,难道他们就没有一点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地方。可怜的比例使“三好学生”的评价机制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成为了少数人的专利,无形中拉大了其他同学跟“三好学生”的差距,人为地给学生分等级。

二、过于重视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学生要做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三好学生”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学习成绩前10名的学生,才有资格评选,把“三好”变成了“一好”,造成了人人钻进书本,起早摸黑做题目,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个性能力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只会做题目专一“人才”。

三、夸大了“三好学生”的作用,使评比披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

大家都知道,评上省级“三好学生”升学可以加5分,这5分就是天上掉下的陷饼,就是金钱。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机会评上“三好学生”,想方设法给学校和老师送礼拉关系,你抢我夺。 “三好”在这关键时刻兑现为考场上的“特权”,使“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披上浓厚的功利色彩。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么三好学生评比就一点好处都没有?我说有,并且有两大好处。第一、三好学生的评比使少数人受益,加了分考上大学。

第二、三好学生的评比繁荣了一个行业,什么行业呢?配镜行业。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学生的眼睛一年比一年差,配眼镜的商店一年比一年多,生意却还一年比一年红火。可能所有人都想不到“三好学生”的评比却能促进配镜行业的繁荣,使配镜业成为中国最具发达的行业之一,中国眼镜生产的数量在全球的遥遥领先。

“三好学生”的评比竟然能促进配镜行业的繁荣,这是教育的悲哀哪!可见, “三好学生”这上世纪50年代的产物,已不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现在我们正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我认为应建立科学的 “三好学生”评价体系,结合“以生为本”理念,把传统的“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 “三好学生”标准,变成“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的新三好学生标准。

去年,我们南溪小学尝试做了大胆的改革,学校里开展“校园十佳少先队员”、“阅读之星”、“艺术之星”、“交际之星” “故事之星”、“体育之星”“数学之星”“文明之星”等评比,班级里开展“全面发展好少年”,“优秀少先队员”评比。

这项改革实施后,学生主动参与申报评选,他们的个性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使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五年级学生潘文俊同学天生内向,沉默寡言,不善表达,自从他申报“故事之星”评比后,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已能够单独讲故事,最后拿到了“故事之星”奖状,连内向的性格也克服了。

为了能评上“校园美容师”,学校原来要求每人种一盆花,有的学生一个人就栽种了5盆,甚至8盆。“校园美容师”的评比,激发了学生种花的积极性,原来的人手一盆花,现在达到了人手三盆花,有力推动学校的绿化建设,今年我校就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建造了10个花坛,三座假山,两条石子路,种植了大量的黄杨、杜英、雪松、塔柏,使原本单调的校园逐步形成雪松高耸,假山矗立,花盆林立,曲径通幽格局。

改革半年后,我们惊喜的发现,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荣誉感更强,竞争的氛围更浓了。畅想美好的未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预测,“艺术之星”可能就是未来的歌星、画家。交际之星也许就是未来的外交家,体育之星,或许就是未来的刘翔、姚明。这预测可能是一种错误,但今天,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能做的,应该做得到的是给学生一个舞台,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肯定和鼓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以上是我结合一年来我校的改革实际所发表的见解,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论坛发言稿格式及篇二

大家好!畅谈校长管理方略,共议学校内涵发展,于我而言,有“镜中花,水中月”之嫌。在此,我只想与各位交流一下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谈到学校内涵发展,首先,需要明确内涵、内涵发展这两个逻辑概念。内涵主要是指概念所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内涵发展是指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明确了这两个概念,学校内涵发展就不难理解了:学校内涵是学校本质属性的总和,学校内涵发展则体现在学校管理效能高、教育质量高、综合实力强、特色明显上。

可见学校的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学校内涵的发展,至少应该包括: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教学质量的发展,管理水平的发展,办学环境的发展,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从可持续的发展观看,内涵发展是今后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只有深入理解学校教育的内涵才能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我就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办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我校建校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人文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将“人本思想”贯彻到办学的方方面面,树立了“育人为本”的服务观。

一是为学生服务,提供让学生与家长满意的优质教育;二是为教师服务,从细微处力争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教有所长、教有所得”。将“人本思想”渗透于学校管理,从而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要发展,领导班子是核心。 我们要求学校领导要讲大局,能容人、容言、容事,谅人之过、容人之短、学人之长,把开拓进取与求真务实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严谨细致、艰苦创业、团结协作、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弘扬起来。强化“一荣俱荣、一损惧损”“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共识,要以德树威,以信强威,以情助威,以仁升威,工作面前讲原则,利益面前讲风格,在工作落实的环节上,在管理的精细化上,在追求工作的实效上狠下工夫。职责明晰,配合、协作意识要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政令畅通。

根据学校总体工作目标和班子成员的能力特长及意愿倾向,进行详细的责任分工,具体、明确,使他们始终有事可抓,天天有事可办。有明确分工的基础上,提出了各部门之间团结合作的要求,彼此配合,提高组织和领导能力,达到学校与教师同进步的目标,从而建立起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集体,为教师队伍建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没有一支思想高尚、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也不可能使学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为此,我们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点。学校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三年为一个聘期,三年期满后,全员解聘,重新聘任,从而优化了教师队伍。

在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出实招,创设为教师提升业务能力的制度和环境。特别是在小学部各教研组坚持开展以“同课异构”为特色的研课、磨课活动,在初中部各教研组坚持开展“每周一课”活动,开展备、上、听、说、评、改一体化教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学生的质量、特色,体现了学生的发展水平。校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质量的竞争,学生发展水平的竞争。学生发展水平高,学校的竞争力就强,学校的发展环境也就好。新课程改革的主题词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把“学生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这充分表明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论坛发言稿格式及篇三

各位校长,同志们:

下午好!江西省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长期以来,全省中小学校长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员工,用智慧和心血,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我省基础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为我省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各位校长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教育战线的全体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借此机会,跟大家简要谈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到,“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6.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3%、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7.04%,高中阶段教育迅速发展,毛入学率达64%,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子弟“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无论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无论是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高度,还是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角度,教育的作用都日益彰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为教育摆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但同时,我们也为教育前所未有的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感到责任重大。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上好学”的问题就日益成为我省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新需求。基础教育规模和数量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结构和质量的问题已成为突出矛盾。毫无疑问,今后我省教育仍然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但这个发展已不再是注重数量型发展,而是要注重质量型提高;不再是注重外延型扩张,而是要注重内涵性增长。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的新任务是什么?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解决让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问题,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定为教育规范管理年, 将校长队伍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这次举办全省中小学校长论坛,目的就在于搭建校长对话的交流平台,共筑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高地,凝聚管理智慧,规范学校管理,创新发展途径。我们殷切地希望校长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依法治校、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精髓,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城乡教育共同进步,进而全面提升我省基础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校长队伍建设的成绩与问题

我们说,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构建完备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投入、课程改革、考试与评价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等都是制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还是校长队伍建设。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核心,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的素质、水平、能力高低,特别是校长专业精神、精神境界的高低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甚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兴衰。有学者指出,要办好一所学校,仅靠校长一人是当然不够的,但要搞垮一所学校,有校长一人就已经足够了。尽管这个话可能偏颇,但却有一定的道理。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历来十分重视和关注校长队伍建设,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开展了建国以来首次江西省中小学优秀校长评选工作,评选出江西省首批优秀中小学校长201名,对推进校长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20我们和省人事厅联合出台了《江西省中小学校长管理暂行规定》并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颁发执行,这对校长队伍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校长培训工作,不断加大校长培训的力度,提高校长培训的质量,对新任校长开展“任职资格培训”,并将此列入任职的必备条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持证上岗”;对在职校长开展每五年一轮的提高培训,在此基础上,我省去年还启动了校长高级研修班。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我省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工作成绩显著、具有表率作用的优秀校长。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相比,我们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应该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校长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有待提高,创新精神和办学治校的能力有待加强,民-主科学的现代学校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待突出。有些校长思想浮躁,不善于深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不愿下苦功夫、下大气力。有些学校决策不民-主,校务不公开,招生、收费不规范,教师、教学、学生的管理不严格,后勤管理、安全稳定工作不到位。我想,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理性地看到所存在的问题是完全必要的,我们要结合规范管理年来完善、来提高,在今年的规范管理中尽快得到改变。

三、对校长的期望和要求

应该说,长期以来,我们的校长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作出了贡献,但我今天要提出五点要求与校长们共勉。

第一,我们的校长要争做一个有目标、有追求的校长。这个目标和追求就是争做“教育家校长”。温家宝在、年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教育家办学”的要求。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在2007年第二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教育家校长”的几个标准,我觉得可以作为我们中小学校长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她说:作为教育家校长,一定不挑剔学生的出身、相貌、性格和天资,从心底真心爱每一个来到他学校的学生,而不会只喜爱能给自己和学校争得所谓的名声和荣誉的学生;作为教育家校长,一定要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变为教育的机会和手段,让自己和教师的一言一行,让学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角一景都体现出教育理念,而不会为了省心省事,甚至急功近利,去简单管理和教育学生,以避免承担风险和责任;作为教育家校长,对事情的选择和判断一定是从学生出发,来看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对教师的评价一定是取决于教师教书育人的态度,而不会以分数来给学生排队,也不会简单地以升学的情况来评价教师;作为教育家校长,一定把自己的理想变成每一天的努力,把日常的繁杂工作与追求理想融为一体,不会因为困难、挫折、寂寞、不被理解,甚至担心影响自己的名利而动摇信念;作为教育家校长,要有两个境界:一是带出一所好学校,可以实践“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二是构建好的学校文化,可以做到“一个好校长走了还是一所好学校”。作为新时代教育家的校长应该追求并达到这两种境界。

第二,我们的校长要做一个有思想、有理念的校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应该说,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既是校长职业化成长的要求,也是校长专业化程度的标尺,是校长能否成为好校长的关键。一位校长,你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学校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质量观等,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你的办学行为,从而也就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你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校长要努力使学校充满思想、充满灵性、充满创意,使全校师生充满激-情和创意地从事教与学。做到这点就是有思想有理念的校长。

第三,我们的校长要做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校长。为国家强盛而教书,为民族复兴而育人,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大家知道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学美国,是美国大教育家杜威的弟-子,回国后,凭着博士、教授的头衔,他完全可以走一条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路,但他没有这样,他脱下西装、皮鞋,穿上中式小棉袄,戴着瓜皮小帽,走进民众之中,推行平民教育,甚至连过年都奔波在外。他自己作诗说:“上车过旧年,下车过新年。年年车上过,也算是过年。”这是什么?这就是一种崇高的使命感。今天我们提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这对校长来说首先就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要求。

第四,我们的校长要做一个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富有创新精神的校长。校长要有志向和抱负,要努力把自己所在的学校办成当地的学校,办成老百姓欢迎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志向,没有这样一种抱负,对学校的很多问题你就会无动于衷,甚至会出现偏差。比如,你可能只追求分数,“分分计较”,只在乎升学率,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少数几个升重点的学生身上,而对绝大多数学生不闻不问,这与我们的教育方针相背,也与校长该有的“大气”、“大雅”、“大智”、“大德”不相吻合,也是绝对办不好学校的。

大家知道,当前学校办学中有很多“两难”问题---既要高质量, 又要轻负担;既要均衡化,又要有特色;既要加快发展,又难以一时加大投入;既要培养精英,又要面向大众;既要引入竞争机制,又不能把不合格教师全部推向社会;既要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又不能忽视考试成绩,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校长们认真地、理性地加以思考,并脚踏实地带领全体师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根据大会的安排,明天上午,山东杜朗口中学的校长将应邀来论坛讲学,一所薄弱的农村学校何以能够成为享誉全国的名校,靠的就是创新。1943年,陶行知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希望校长们要勤奋好学、开拓创新,并将学到的先进理念创造性地用于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去,做x难题的行家里手。

第五,我们的校长要做品行高尚、以身作则的校长。我们说,好校长是一个品行高尚的校长、是老师和学生都尊敬的校长。校长要管好学校,除了你的权力带给你的外,你的人格魅力,你行的端走得正,你“爱校如家,爱师如兄,爱生如子”这些品质是不可或缺的。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受到教师的尊敬、学生的爱戴和群众的称赞。说实在的,当校长的乐趣也就体现在教师的尊敬、学生的爱戴和群众的称赞中。也只有这样,你才会体会到事业的崇高,享受到工作的乐趣。上海交大二附中李首民校长讲的就是让学校成为学生终生留恋的地方,这是一种很高的要求。

各位校长,今年是教育规范管理年。一会儿,全省优秀中小学校长将向全省中小学校长发出《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学校管理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的倡议书,我希望全省中小学校长积极响应,每位校长都从我做起,为加强教育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让我们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以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来定位我们的工作,为实现江西基础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为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战略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论坛发言稿格式及篇四

各位老师,下午好!

很荣幸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到学校工作,至今已有近四年的时间了,但由于本人一向低调,可能还有不少同事不太认识我。我叫黄华丽,计算机组教师,一直担任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现在担任16级综合5班班主任。

接学校通知让我上台发言,让我很是意外,不知道说些什么,从何说起,因为在坐的老师和领导比我更有发言权。所以有说的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下面就从以下几外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学校发展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办让家长满意的教育

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已近一年的时间,虽然班主任工作很辛苦,但能从班主任的工作中学习到很多东西。班主任能更深入地了解每一名学生,有更多地与家长接触的机会,知道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对孩子的期望,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学到东西,将来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首先,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的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就是学校的成长。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发展的舞台,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更宽广的舞台。

只有学生认可了,家长才能满意,家长满意,才能赢得社会的口碑,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研究课程设置,合理地开设课程

以就业为导向,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所谓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要睢准就业,学生就业时需要什么要的能力,我们就教什么样的能力。

我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初中的基础课程就跟不上,成绩差才到了职业学校,到了高中,学习高中数学、英语等基础课更是困难。高一年级开设的都是文化基础课,每天都让他们对着古诗词,各种高难度的数学公式,满眼不认识的英语,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种煎熬。同时,等到他们就业时,这些知识基本用不到。因此,可以考虑减少文化课的课时量,而改为学习与就业相关,对就业有用的课程。

另外,对于专业课课程的选择,也应如此,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偏重实践的课程,而一些专业性强,难度大的理论课可以考虑少开或不开。

三、提高专业课教师业务水平

打造专业品牌,树立信息技术学校对马鞍山人心中的地位,需要培养一批肯干教师,有更高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

这需要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的知识不断学习,及时通过网络、书本各种渠道掌握专业发展方向,为指导学生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人个发展,通过让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或送出去学习等各种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论坛发言稿格式及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很荣幸今天得此机会与大家做一次简短的读书心得交流!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久远”。

古语又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我们不能真正的从书中寻找到富贵与美女,但书中自有我们所需要的,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我想我们读书读的就是一种需要。最近拜读了《江苏教育》中的一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书中自有你所需》。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的感受如下:

文中提出:要以语篇为单位进行整体教学,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无论是生词还是句型都应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思考,结合文化语境背景进行分析。

我的体会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篇章。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根据a部分的不同情境话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整合文本,进行个性化设计。

文中提出:你的板书是否简洁,图画是否生动活泼,结构造型是否精巧,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这是评价课的。有效性的标准。

我的体会是: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斥着英语课堂的今天,很多老师通过课件演示省了板书的生成与设计,迫不得已时,草草了事。

板书首先要能够较好的概括文本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所学知识点。板书还应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观察与想象的空间,简洁明了。

文中提出:教师的发音标准,能根据角色的不同,变换声调和音色,能够激起学生跟读模仿的兴趣。

我的体会是: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老师很少模仿课文录音练习朗读,依赖于现代化的多媒体、录音机展示课文内容,一旦抛开了这些教学用具,拿起课文来领读或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交流时,发音难免带有浓重的“地方特色”。

文中提出:教师的反馈,有语言性的和非语言性的,如:手势、眼神、微笑等。 我的体会是:虽然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语言性的反馈,但却忽视了非语言性的反馈。有时,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可以给孩子信心。当上课时,有学生在桌子下做小动作时,老师走过去轻轻地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得到的效果往往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厉声批评的要好。

读书就是学习,就是反思,就是进步,就是成长,让我们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论坛发言稿格式及篇六

我来之前,跟童xx先生通了电话,他非常希望能来参加这次盛会,但是身体状况不允许,特让我代他向各位问好!

多年前,我就跟童老师一起策划,准备编一套“闽籍学者文丛”,现在这个策划选题给了福建人民出版社,他们非常感兴趣。由于童老师工作比较繁忙,正考虑邀请在座的张xx或谢xx老师来牵个头,具体的文稿征集、编选工作由我来做,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我本科就读于xxx师范学院(xx师范大学),硕士在福建师大,博士在北师大,xx年博士毕业后到《文学评论》编辑部工作。我的母校闽南师范大学正准备成立一个“闽籍作家、学者研究中心”,届时可能会邀请在座的各位做一些学术指导工作,在此谨表诚挚的谢意!

文艺批评的变革与创新,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据说,我们一年出xxx多部小说,可是这并没有带来文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反而造成了一个文学日益被边缘化、不为人们重视的局面。

当文学突然变成了文化消费品,文艺批评不再是“精神助产术”,而是变成了一种学科化的职业。由于缺乏一种活跃的知识分子生活,这种职业批评貌似专业性参与、理论性反馈,实际上不过是“以学究之陋解诗”(王夫之语),给作品贴上毫无实质意义的理论标签,使批评沦为智力操作游戏。除了生产过剩的、正确的“废话”,这种批评基本上无助于精神切实的生长,既跟不上文学创作的步伐,也提不出多少中肯的意见或看法。

显然,我们的批评家更多是一个知识论意义上的研究者,而不是文学世界的有效介入者、行动者,不是那种用心灵阅读、给文字带来生命的“第十位缪斯”。

值得欣慰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闽派批评家”(如谢冕、童庆炳、孙绍振等)有一种活跃的、敏锐的、精深的鉴赏力,既具备专业素养,又有独立思想和现实情怀;他们禀有钱钟书说的“识英雄于风尘草泽之中,相骐骥于牝牡骊黄以外”;“衡文具眼,迈辈流之上,得风会之先”的远见卓识,因此,不仅能够进入自己所喜爱作家的内心深处,而且以极具前瞻性的慧眼,使人们意识到这些作家的重要性。

一个完整的文学世界是由作家和批评家构成的,没有反思的文学活动是残缺的。在我看来,中国当代文学的贫乏,文艺批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难道不是这样吗?从某种意义上说,“闽派批评家”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这次的盛会不过是重装集结,必将再次发出时代的最强音!

愿以此与大家共勉!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