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最新大班感恩贺卡课后反思 感恩教学反思(汇总5篇)

最新大班感恩贺卡课后反思 感恩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0 04:09:47 作者:薇儿最新大班感恩贺卡课后反思 感恩教学反思(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大班感恩贺卡课后反思篇一

在感恩节当天下午我们举行了“感恩节半日开放活动”,通过感恩节的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从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孩子的日常活动中,让孩子学会爱家人、爱朋友、让幼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更好的成长。

活动中幼儿在一个关于爱的绘本故事中学会了表达自己想感恩的人,孩子们无拘无束的表达着《感恩诗歌》,迎来了家长的一阵阵掌声,接着进行了《大手护小手》活动,孩子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对亲人的爱,幼儿在给家长擦护手霜时家长感到惊喜和意外的'幸福,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为老师也擦上自己的护手霜,真的是好感动的一刻。

在亲子游戏《恰恰恰》中,无论是年轻的家长还是年老的家长都带着孩子按照老师的指令游戏,看到每个家庭随音乐集体舞动,家长及幼儿感受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为了让我们的感恩活动更富有意义,最后在家长和孩子们大胆的书写和绘画中表达出了自己想感恩之人,展示到心型展示板上,家长和孩子们都参与其中,很快布置成一个其乐融融的爱心世界,上面布满了每一个家庭亲手制作的独具匠心的祝福卡,孩子美丽的画面和父母感谢融入其中。我们的伙房人员给孩子们制作了好吃的南瓜饼和酱香鸡腿,孩子们吃着香香的美味还不忘给他们的家长一起分享,家长们脸上自始至终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很满意孩子们的表现,我想是因为他们也像我一样知道感恩,学着会感恩了吧!

在家长的一声声赞许中圆满结束了感恩节半日活动。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更是大力支持,部分家长主动帮助老师整理班级环境卫生工作,直到同我把“感恩世界”展览到走廊才离开,我为此而感谢,因此而感恩一切,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

大班感恩贺卡课后反思篇二

音乐课是培养欣赏那个音乐的人,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五年级上册《感恩的心》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音乐上册最后一单元《爱满人间》中有一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叫《感恩的心》。

上课前我了解到这首歌好多学生平时常听这首歌,对这首歌的旋律比较熟悉,学起这首歌来一定能够唱好。但当我上课时,却发现,学生们在唱这首歌时感情总是不到位,有些同学甚至就是在那死气沉沉的唱。当时看到这样的情景真的很恼火,这么感人的歌曲同学们怎么就不能动人、深情的去演唱呢!我冷静思考了一会,灵机一动就跟他们讲了这首歌曲的由来,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她爸爸很早就离开了人世,从小她就和妈妈相依为命。

有一天,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很晚了,但妈妈却还没回来,小女孩焦急地等待着。终于小女孩决定了沿着妈妈每天上班的路去找妈妈。她走啊走,走了很远的路,总算找到了倒在路边的妈妈。起初小女孩以为妈妈是因疲劳过度而睡着了,但后来她才意识到妈妈已经死了。她拼命摇妈妈的手,却发现妈妈的手里一直紧紧地握住一块年糕……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泪水在她的小脸上划过,小女孩在雨中一遍遍的“唱”着这首《感恩的心》。

在给学生讲述这个故事时,我自己都忍不住要掉下眼泪来,听完这个故事,很多同学都被感动了,这时,我播放了《感恩的心》,同学们都感动的哭了,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同学们就多了一份真挚、热烈的感情。借此契机,我又引导学生说说:你想到了谁?想到了什么?你想对谁说什么?通过学生的发言、讨论,最终让他们懂得,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这首歌曲虽然是家喻户晓,但是要想激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还是有待斟酌,如何让这节课更加生动,让这首歌的音乐形象走进学生的心中。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急于揭示课题,以父母的艰辛为话题,拉开课堂的帷幕,让学生回忆自长大父母的是如何一路照顾自己,寓教育与其中,激起学生对父母感恩的意识。

五年级的.学生对一定的事物都有所辨别和认知,所以在这节课的中,我引领学生走进这首歌的背景,从歌曲的背景入手,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音乐形象,以歌曲打动学生,对接下来的歌曲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学生的情感也易于升华。

歌曲容易走进学生的心中,但是用一些相关的辅助活动来助力,推动学生的情感那也是有效的,在这一节课中,我除了指导学生用情感歌唱,还增加了跳手语操,感受手语操的乐趣和蕴含,让学生从心底去感受音乐的真谛,从心中体会感恩所有帮助自己的人。

在这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我创设情境氛围,播放一段音乐,在音乐的推动下,我声情并茂的诉说,唤起学生内心心絃,引领学生回顾帮助自己的人(父母、老师、朋友、兄弟姐妹等等),尝试想象面对这些人,请学生用内心的情感演唱给这些人,表示谢意,学生的情感从中得到升华,还有的学生眼眶含着泪,这也足以说明,歌曲也触及到学生的情感,达到了教育目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大班感恩贺卡课后反思篇三

效果简介:

这是一个雪景贺卡,诗意的房屋、雪景;可爱的雪人、袅袅的炊烟;浅浅的脚印和随机的雪花,这些组成一幅美丽的雪景图,也使这张贺卡充满了情趣。但贺卡的制作也因此变得稍稍复杂。

主要应用技术:

文章中主要学习如何系统的设计贺卡并有效的管理数量巨大的元件。掌握贺卡制作中场景的布置,颜色的应用,气氛的营造等方法。制作中关键的技术还有使用随机函数实现逼真的雪花效果。学习如何巧妙合理地使用素材设计出有灵性和个性的作品。

图1

点击这里下载源文件

制作步骤:

设置场景的大小为400px×300px,背景为白色,帧频为12fps。

设计元件

1.按快捷键ctrl+f8打开“创建新元件”面板新建一个名为“房屋”的影片剪辑元件。

2.在“房屋”元件的场景里按快捷键ctrl+r打开“导入”面板导入一幅房屋背景图。为了让读者看得清楚一些,故先将背景色设成黑色。如图2所示。

图2

3.按快捷键ctrl+b把房屋图片打散,然后炊烟那一段图片,按快捷键ctrl+x剪切下来。如图3所示。

图3

4.打开“创建新元件”面板新建一个名为“炊烟”的图形元件,在“炊烟”元件的场景中按快捷键ctrl+v把刚才剪切的炊烟图片粘贴到场景中。

5.双击库中的影片剪辑元件“房屋”,回到其编辑场景里。接着新建一个“炊烟”层,然后打开库,将刚才制作好的“炊烟“元件拖到“炊烟”中,并调整其位置到“房屋”的烟囱上,如图4所示。

图4

以上的步骤看上去好像多此一举。其实不然,这就是合理利用素材的技巧了。因为这样做可以在不添加元件的情况下让设计出炊烟袅袅的效果。产生有人气(动)的感觉,使得整个动画不至于死气沉沉。下面来看看“炊烟”的具体制作方法。

6.按住ctrl键,同时选中“房屋”元件场景中两个层的第35帧,并f5键插入帧。接着选中“炊烟”层里第35帧,按f6键插入关键帧。右键点选“炊烟”层的第1帧并选择“创建补间动画”命令。如图5所示。

图5

7.选中“炊烟”层第1帧中的“炊烟”元件,然后使用“工具”面板中的“任意变形”工具把“炊烟”元件缩小到看不见为止,其位置仍要在烟囱上。到这里“炊烟袅袅”的效果就设计好了。

现在,打开库,按住ctrl键选中“房屋”元件和“炊烟”元件,然后右键单击阴影选择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移至新文件”命令,在弹出的“新文件夹”面板里输入新元件管理文件夹的名字“雪屋”。如图6所示。

图6

在设计大型的动画,譬如mtv时,我们总要使用文件夹来管理元件。这样做可以非常方便地管理、调用和编辑元件,大大的节省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建议读者在设计复杂动画时应该把一段动画中的相关元件归并到同一个文件夹里。

8.其它景色的设计。首先把场景的缩放比例设置成200%。接着在雪屋的图片上抓取一块后面设计中用来衬托背景的雪地图片。既图7中蓝色线条框中的部分。

图7

新建一个名为“雪地”的图形元件,并把刚才裁剪地图片粘贴到场景中。如所示。

图8

9.再创建一些图形元件,然后导入一个雪人,脚印。雪树可以可以在“房屋”中截取。所有其它元件如图9所示。

图9

10.“文字”影片剪辑元件的设计可以随意,就看读者想说些什么了。关键是要能和动画相映成趣,相辅相成。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多说什么了。但要注意,文字动画的设计不能太花哨,尽量少设计文字动画,少用各种字体,也尽量不要使用形变动画和透明动画,否则会增大文件体积。

11.设计随机雪花。这是本例中的难点,涉及到不少flash编程的知识。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

新建一个名为“雪花”的图形元件。把场景比例设置成800%,然后在“雪花”元件的场景中,按住shift键使用“椭圆”工具绘制一个直径为5px的圆。如图10所示。

图10

12.打开“创建新元件”面板新建一个名为“落雪影片”的影片剪辑元件元件,如上图。在库中双击影片剪辑元件元件“落雪影片”进入其编辑场景。把场景中的“图层1”改名为“雪花”层,接着从库中把图形元件“雪花”拖拽到该层的场景中。

13.选中“雪花”层的第40帧按下f6键插入关键帧,接着右键单击第1帧选择“创建补间动画”命令,然后选中第20帧再插入一个关键帧。

在引导层里画一条曲线,然后让第1帧和第40帧的“雪花”元件吸附在曲线的左端,第20帧的雪花吸附在曲线的右端。如图11所示。

图11

15.新建一个名为“落雪”的影片剪辑元件。从库中把“雪花影片”元件拖拽到“落雪”的场景中,选中第3帧按下f5键插入帧。点选场景中的雪花影片,在“属性”面板里给影片剪辑“雪花影片”取个实例名称“snowflake”,如图12所示。

图12

16.在“落雪”元件中新建一个“脚本”层。如图13所示。分别点选中该层的第1、2、3帧,然后按下f7键插入空白关键帧,并按f9键打开“动作”面板,键入如下代码:

图13

第1帧中的代码如下:

n=1;

//变量flakes用来控制雪花的数量,即可以控制雪花的密度

flakes=100;

第2帧中的代码如下:

i=1;

while(i=flakes){//控制雪花飘落速度

this[“snowflake”addi]._y+=*2+2;

i++;

}

if(n==flakes){

n=1;

}else{

snowflakesize=()*30+30;//复制雪花影片

n++;

}

第3帧中的代码如下:

//制造影片的回路,让影片可以不停地播放

gotoandplay(2);

代码不是很多,也不是很难理解。代码中,()用来产生随机数字,其返回的值在0到1之间,但不包括1。duplicatemovieclip()的作用是复制影片剪辑。_x属性和_y属性在影片剪辑在场景中的坐标值,也就是它们在场景中的位置。_xscale属性和_yscale属性是影片剪辑的水平和垂直缩放比例属性。而this对象的作用则是引用影片剪辑实例。

设计主场景

1.在制作主场景之间,我们先来看看主场景所有的层以及上下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4

2.把主场景中的“图层1”层改名为“背景”层,见图14。按快捷键“shift+f9”打开“混色器”面板,如图15所示进行设置。

图15

接着用“椭圆”工具在场景中拉出一个圆(不要边线),并在“属性”面板里设置这个圆形的宽、高为480px、380px。最终设置如下图(白色区域为场景,场景缩放比例为50%)。如图6所示。

图16

3.新建“雪地”层。打开库,将库中的图形元件“雪地”拖拽到该层中,然后用“变形”工具将其拖动放大,最终设置如图17所示。

图17

4.新建“景色”层。然后从库中将“房屋”元件和其它元件都拖拽到场景相应的层中,然后设置好他们的位置。相同的元件可以重复使用,譬如场景中的雪数,就可以复制调整其大小,如图18所示。从而减小文件的大小。

图18

5.脚印的设计稍微繁琐了些,但不难,多用几次快捷键ctrl+t打开“变形”面板调整脚印的大小和角度,这样遍可以事半功倍。从库中把影片剪辑元件“雪花”拖入到场景中。

6.新建一个“文字”层,用来放“文字”影片剪辑元件。然后打开库,把读者自己设计的“文字”影片元件拖到该层中。

现在按快捷键ctrl+enter观看最终效果。笔者相信,在学习了该例后,读者定能够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贺卡了。实例中,背景的主色调采用了粉红色,其设计理念是:表达出朋友或恋人的洋溢的热情,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看着这张贺卡,你一点都不会觉得冷,即使雪依旧在下。

另外,贺卡制作中场景的布置,譬如树的远近大小,雪人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这个就要读者多多积累经验了。其原则的近大远小,彼此不能太近。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素材,设计出有灵性,有个性的作品。希望读者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大班感恩贺卡课后反思篇四

《flash遮罩层动画的制作》教学反思

林承富

本课主要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系统,对学生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就力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知识的展现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得到,而不是单纯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讲解和演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flash实例,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学会了遮罩效果的基本制作方法,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最终,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较为积极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实践、探究,初步掌握了flash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及简单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获得了完成动画作品的成就感。

以下是我对这一节课从准备对具体实施的一些体会:

一、关于教学准备的反思

本课的导入,采取的是由教师展示几个遮罩动画的实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导出本课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通过对flash遮罩概念的理解,来完成遮罩动画制作的这一学习任务。在备课时,侧重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的提高,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规律,我们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进行分解。也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本节课主要采取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首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演示已做好的遮罩效果图,形象、生动、直观的引出遮罩感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知识的展现,采取的是结合形象化的事物和实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这样有利于加深对遮罩原理的理解和制作方法的掌握。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遮罩的概念出发,遮罩概念的理解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更形象地说明遮罩,又利用挖空的纸片与学生进行现场模似遮罩效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明白遮罩的层次与出现的形状有着直接的关联,提醒学生注意层与层的位置,引发学生产生疑问进行思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为以后的讲解打下伏笔。进而将实物搬到flash场景中来让学生能更深层的理解遮罩的效果,再由静态的.遮罩效果的演示深入到动态遮罩效果的演示。

本课的任务,采取的是难度不同的分层次的任务,这样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既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也能够照顾到大部分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并且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究空间。

判断遮罩层和被遮罩层,进面制作出动画效果。并根让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使他们有自豪感、成功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共同完成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加以激励和指导,并在最后阶段进行分组合作,互相交流,互相提高,使全体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都能有所收获。

最后,我还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随着学生作品的完成,最后以作品上传的时间、质量、创意来进行交流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注意肯定每组作品的优点与特点,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且针对每组出现的问题,分析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

大班感恩贺卡课后反思篇五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当学生们对学习产生一定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们更好的去接受知识,flash动画也不例外。当今,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呈现出一种情绪化形式,既当对某些课程感兴趣时,其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积极性较高,当学生们面对一些不感兴趣或相对较为枯燥内容时,其学习效率及积极性会显著降低。当今我国大部分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就需要在flash动画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结合flash动画教学的特点,提升flash动画教学的.课堂生动性,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外flash动画教学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们在学习flash动画过程中具有一定选择性,同时flash动画教学应当开设实践环节,让学生们多动手,多动脑。

2.2作品欣赏及教学演示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对课程产生一定兴趣后,学生们就会产生一定的求知欲,这也意味着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因此flash动画教学的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flash动画教学的首堂课应当尽量不要急着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演示一些热门flash动画或校内优秀作品等方式来开启学生们的求知欲,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能促使学生们觉得flash动画并不难。同时在后续课堂中,应当加强flash动画演示,可演示一些目前流行的网络贺卡flash动画等,让学生们理解flash动画的趣味性及时尚性。当学生们充分flash动画的时尚性后,他们就会通过自己动手给朋友以及亲人寄送flash动画贺卡等方式进行实际操作演习,这是一种效果明显的教学方式。

2.3模仿教学,锻炼学生们的操作能力

flash动画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实践操作是学习flash动画的必然要求。因此实践教学中的案例模仿是构建学生们观赏flash动画到自我完成制作flash动画的一个有效手段。学生们在对优秀作品及演示作品进行模仿的过程中体会制作者的角色选定以及动画布局等,学生们既对flash动画作品进行了赏析,也在模仿过程中学习锻炼了自己的操作能力。这样不仅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动画制作水平。在对案例进行模仿的过程中,模仿并不是要求学生们只是一味的对作品进行模仿,更应当注重的是学生们在模仿过程中掌握构思动画、设计动画以及制作动画等一系列步骤,并领会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这也是flash动画模拟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另外在模仿教学中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们在模仿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充分合理的建议使学生们进行深度思考,促使学生们勇于对他人作品进行质疑,鼓励学生们在自己的模仿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另外模仿教学不仅仅只是注重模仿,更是为了促使学生们进行超越,积累能力,为学生们的独立创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2.4项目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