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2023年诗经总结归纳内容及意义(实用5篇)

2023年诗经总结归纳内容及意义(实用5篇)

时间:2023-09-10 21:48:28 作者:影墨2023年诗经总结归纳内容及意义(实用5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经总结归纳内容及意义篇一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1、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3、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诗经的表现手法,一个最显著特点便是“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1、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直陈其事。诗经中大多数文章都运用了这种手法。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如:小雅中的采薇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但写的形象鲜明,而且通过情景对称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2、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是气言托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等,使诗中人物更形象。

3、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顾名思义上打比方,典型篇章便是《魏风硕鼠》中利用“硕鼠”形象的揭示了深刻阶级寄生虫的本质。还有《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总体来说,《诗经》中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诗经》的主要内容

1、农事诗,反映了周代的农业生产活动,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如《豳风七月》、《周颂臣工》、《周颂噫嘻》、《周颂丰年》、《周颂载芟》、《周颂良耜》等。

3、婚恋诗,即篇幅众多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和妇女命运的作品。风诗里这类作品尤其多,约占风诗的三分之一。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

4、燕飨诗,又称燕饮诗或宴饮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是周人重礼乐、尚亲情、笃友谊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产物。如《小雅鹿鸣》、《小雅常棣》、《小雅伐木》、《小雅宾之初筵》、《大雅行苇》等。

5、怨刺诗,其中民歌里的怨刺诗,以辛辣的笔调嘲讽了统治阶级的行径,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等;还有一些贵族文人的作品,产生于西周末期春秋前期,多为感时伤世,切中时弊之作,《小雅北山》、《小雅十月之交》、《小雅大东》、《大雅民劳》、《大雅板》、《大雅荡》等,尽管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命笔,但依然可以看到当时政治生活的情景。

6、周族史诗,主要指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反映周部族祖先形象和周部族迁徙、发展、壮大等内容的诗歌。是《诗经》中描写一个部落早期发祥历史的作品。

《诗经》中绝大部分都是抒情诗。其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从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构成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卷。如:《七月》、《氓》、《东山》等,都是以描写细节冗长的著名诗篇。以上都是长篇的作品,但在《诗经》中短小的诗也富有比较丰富的细节。如:《齐风十亩之间》中:“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经》中大部分诗是主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刻画来反映诗人内心的感情,都应了“以我现物,物皆看我之色彩”这句话。

《诗经》主要采用四言诗和隔句用韵,但亦富于变化,其中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式,显得灵活多样,读来错落有致。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的特点,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但也有一些作品句子长短变化很活,语气很自然。如:《邶风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经》中有许多作品,质备章词句四旋。有的只换几个字,使诗歌赋予音乐感,便于吟咏,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风充良》。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诗经封面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o》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论语为政第二》载: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诗经总结归纳内容及意义篇二

赋、比、兴的手法句式的章法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赋运用得十分广泛普遍,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抒写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

《诗经》中比的运用也很广泛,比较好理解。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豳风·鸱鸮》、《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而一首诗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更是丰富多彩。《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分别以柔嫩的白茅芽、冻结的油脂、白色长身的天牛幼虫、白而整齐的瓠子、宽额的螓虫、蚕蛾的触须来比喻美人的手指、肌肤、脖颈、牙齿、额头、眉毛,形象细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动态描写,又把这幅美人图变得生动鲜活。《召南·野有死麕》则不从局部比喻,而以“有女如玉”作比,使人由少女的美貌温柔联想到美玉的洁白、温润。以具体的动作和事物来比拟难言的情感和独具特征的事物,在《诗经》中也很常见。“中心如醉”、“中心如噎”(《王风·黍离》),以“醉”、“噎”比喻难以形容的忧思;“巧言如簧”(《小雅·巧言》)、“其甘如荠”(《邶风·谷风》),“巧言”、“甘”这些不易描摹的情态,表现为形象具体的“簧”、“荠”。总之,《诗经》中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再现异彩纷呈的物象。

《诗经》中“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关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如《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兴句和后面两句的`祝福语,并无意义上的联系。《小雅·白华》以同样的句子起兴,抒发的却是怨刺之情:“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这种与本意无关,只在诗歌开头协调音韵,引起下文的起兴,是《诗经》兴句中较简单的一种。《诗经》中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缺的部分。《郑风·野有蔓草》写情人在郊野“邂逅相遇”: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清秀妩媚的少女,就像滴着点点露珠的绿草一样清新可爱。而绿意浓浓、生趣盎然的景色,和诗人邂逅相遇的喜悦心情,正好交相辉映。再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和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互相映衬。而桃树开花(“灼灼其华”)、结实(“有蕡其实”)、枝繁叶茂(“其叶蓁蓁”),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出嫁后多子多孙、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愿。诗人触物起兴,兴句与所咏之词通过艺术联想前后相承,是一种象征暗示的关系。《诗经》中的兴,很多都是这种含有喻义、引起联想的画面。比和兴都是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如《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毛传”认为是兴,硃熹《诗集传》则认为是赋,实际二者并不矛盾,是起兴后再以赋法叙写。河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而三章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心情,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如《周南·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三章里只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芣莒的整个过程。复沓回环的结构,灵活多样的用词,把采芣苡的不同环节分置于三章中,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除同一诗章重叠外,《诗经》中也有一篇之中,有两种叠章,如《郑风·丰》共四章,由两种叠章组成,前两章为一叠章,后两章为一叠章;或是一篇之中,既有重章,也有非重章,如《周南·卷耳》四章,首章不叠,后三章是重章。

《诗经》的叠句,有的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如《豳风·东山》四章都用“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开头,《周南·汉广》三章都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结尾。有的是在同一诗章中,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如《召南·江有汜》,既是重章,又是叠句。三章在倒数第二、三句分别叠用“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

《诗经》中的叠字,又称为重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以“丁丁”、“嘤嘤”摹伐木、鸟鸣之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依依”、“霏霏”,状柳、雪之态。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和重言一样,双声叠韵也使诗歌在演唱或吟咏时,章节舒缓悠扬,语言具有音乐美。《诗经》中双声叠韵运用很多,双声如“参差”、“踊跃”、“黾勉”、“栗烈”等等,叠韵如“委蛇”、“差池”、“绸缪”、“栖迟”等等,还有些双声叠韵用在诗句的一字三字或二字四字上。如“如切如磋”(《卫风·淇奥》)、“砲之燔之”(《小雅·瓠叶》)、“爰居爰处”(《邶风·击鼓》)、“婉兮娈兮”(《齐风·甫田》)等等。

《诗经》的押韵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还有后世诗歌中不常见的句句用韵。《诗经》中也有不是一韵到底的,也有一诗之中换用两韵以上的,甚至还有极少数无韵之作。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如《芣莒》,将采芣莒的动作分解开来,以六个动词分别加以表示:“采,始求之也;有,既得之也。”“掇,拾也;捋,取其子也。”“袺,以衣贮之而执其衽也。襭,以衣贮之而扱其衽于带间也。”(硃熹《诗集传》卷一)六个动词,鲜明生动地描绘出采芣莒的图景。后世常用的修辞手段,在《诗经》中几乎都能找:夸张如“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卫风·河广》),对比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卫风·氓》),对偶如“縠则异室,死则同穴”(《王风·大车》)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数量众多,富于变化。国风中对语气词的驱遣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雅、颂与国风在语言上这种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体身份的差异。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出自贵族之手,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有许多采自民间,更多地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的口语。

诗经总结归纳内容及意义篇三

1、释名:《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代《诗》被推崇为儒家的经典之一,所以称为《诗经》。

3、《诗经》的收集和编订。

采诗说:采诗官员采集民歌,以了解民情,“观风俗,知得失。”

献诗说:天子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4、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前者是分类,后者是艺术手法。

《诗经》的分类:主要依据音乐为标准,分风、雅、颂三类。

“风”也称“国风”,是带有各地特色以民歌为主的诗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15个地区的乐歌,共160篇。

5、《诗经》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地域。

大致论定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不过春秋中叶。前后大约5间。

地域是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了江汉流域。

6、《诗经》的作者:

大部分篇目的作者难以确考。具有集体创作的性质。

7、《诗经》的流传:

“四家诗”是汉代传授《诗经》的鲁、齐、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

三家诗:《鲁诗》为鲁人申培公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属今文经学派,并列于学官,魏晋以后先后失传。

《毛诗》为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苌所传,属古文经学派。东汉列于学官,经学大师郑玄作《笺》,故得以流传。

诗经知识点:《诗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

1、周部族的史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2、农事诗。

《豳风·七月》这篇农事诗的杰作,反映了周初农业生产情况,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和生活,是一幅形象而又真实的社会生活画卷。

3、颂歌与怨刺诗。

歌功颂德的作品占有一定比例。

也有不少怨刺诗。

《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鄘风?相鼠》

4、战争和徭役诗。

表现将士们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昂扬斗志,如秦风中的《小戎》、《无衣》

反映了对长年征战服役的厌倦和对自身遭遇的伤感,如《小雅·采薇》和《豳风·东山》。

学好语文的方法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四、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们古代中国留给我们的无可替代的文化财富,学好文言文也是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一点之一。要学好文言文,我们要多去读,多去理解哪些词的意思,去学一些基本语法,去被背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各大难点。但这些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时间慢慢的积累。你也可以有空多去图书馆看各种文学书籍。

诗经总结归纳内容及意义篇四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共305篇。之前我们总是讲是311篇,那为何我们目前只讲305篇了呢?这个是因为,这其中有6篇笙诗,这就是唯有书目没有内容的,因此后边我们就把这六篇删除开,这6篇分别是“鹿鸣之什”中的《南陔》﹑《白华》﹑《华黍》与“南有嘉鱼之什”中的《由庚》﹑《崇丘》﹑《由仪》。《诗经》亦是中国第1篇现实主义诗文,创立了我国诗文现实主义的本源。这一点许多人会搞错,误认为这是浪漫主义的本源,关键缘由是常常听多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语句,却不知道诗经里边描述的更多的基层老百姓的痛苦,更多的是体现现实主义的内容,所以是1部现实主义的诗文。

2.《诗经》的具体内容

《诗经》的内容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髓部分有对感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还有怀故乡、思征人及反压抑、反陵暴的怨叹和恼怒,常用复沓的技巧来不断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通常唯有几个字不一样,体现了民歌的特点。《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奠之诗文,祈康年、颂祖德。《大雅》的笔者是贵族文人墨客,但是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意,除开宴会乐歌、祭奠乐歌与史诗而外,也写下了一些体现老百姓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还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奠之诗文。从思想性与价值艺术上看,3颂不如2雅,2雅不如十5国风。

诗经总结归纳内容及意义篇五

雎鸠鸟在水中的绿洲上不停地鸣叫,那文静美丽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从船的左右两边去捞它。那文静美丽的姑娘哟,日日夜夜都在追求她。

窈窕的姑娘追求不到,日日夜夜思念她,思悠悠,唉!翻来覆去睡不着。

长短不齐的荇菜,从左从右去采它,那文静美丽的姑娘哟,弹琴鼓瑟向她表示亲近。

长短不齐的荇菜,从左从右去挑选它。那文静美丽的姑娘哟,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蒹葭》译文

浩荡的芦苇,莽莽苍,晶莹的`露珠化成白霜。我所心爱的人儿,在河水的那一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漫长。若要顺流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在水中央。

摇曳起伏的芦苇,青而未黄,芦苇上的露珠还闪着银光,我所心爱的人儿,在水草相接的地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高,若要顺流而下去找她,(她)宛如在水中高地上。

变幻不定的芦苇,苍苍莽莽,岸边的露水尚未干爽,我所心爱的人儿,在河水遥远的彼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曲折。若要顺流而下去找她,(她)好像在水中注洲上。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按音乐的不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和“小雅”,有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即十五个诸侯国或地区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间。“颂”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歌词。

《诗经》中的作品形式多以四言为主,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蒹葭》选自《诗经国风》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

4、《蒹葭》以蒹葭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5、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7、《诗经》中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8、《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7、你如何理解《蒹葭》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8、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蒹葭》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答: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足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9、《关雎》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10、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

11、《关雎》以雎鸠和荇菜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美好情感。诗中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本诗表达了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情感。

12、《关雎》中的“流”“采”“d”释义有何异同,说说这样使用的好处。

答:流:捞取采:采择d:挑选。这几个词都用来描写淑女采摘荇菜时的动作,本质上没有不同。这样的变换,避免单调重复,使文章富于变化。

13、《诗经》中常采用“兴”的手法,即先从别的事物说起,以引起所咏之物,用以寄托情感。请以本诗为例,谈谈这些“兴”的句子对表达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首章以雎鸠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第二章以荇菜的参差,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d之”,兴起想象中的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的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提示出来了。

14、诗中的“湄”“坻”“濉薄b”各指水的什么地方?

答: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坻:水中的高地。“濉保核边。“b”:水中的小块陆地。

15、本诗每章以“蒹葭”和“白露”的不同状态起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主人公不能走近“伊人”而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16、《蒹葭》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内心情感?

答:不顾艰难险阻,对意中人穷追不舍的精神和深切怀念之情。

17、《关雎》与《蒹葭》都可以看爱情诗,但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很的差别,请你就此简要说说。

答:《关雎》重于叙事,本诗重于情感;“窈窕淑女”是实实在在的人,“伊人”则若即若离;《关雎》以人写情,本诗以景起情;《关雎》“具体”,《蒹葭》朦胧。

相关范文推荐
  • 09-10 租房安全协议书合同(实用6篇)
    现今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合同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那么合同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合同优秀范文,
  • 09-10 2023年污水管顶管施工专项方案(大全10篇)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
  • 09-10 2023年防溺水家长会议发言内容(优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
  • 09-10 最新电子版租房合同下载 住宅租房合同(精选9篇)
    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那么合同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
  • 09-10 最新采购员工作职责描述(通用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 09-10 听课感受和收获 听课学习感受心得(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
  • 09-10 2023年陪诊是啥意思 劳动合同下载(大全8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减少和防止发生争议的重要措施。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合同范本
  • 09-10 2023年学校就业协议签了没去会赔违约金吗(实用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 09-10 最新转预备党员表态发言几句话(实用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 09-10 2023年国企合同制员工调动工作流程(精选5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合同范文,仅供参考,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