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最新珠海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大全5篇)

最新珠海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23-09-04 23:52:44 作者:BW笔侠最新珠海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大全5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珠海乡村振兴工作报告篇一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2x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2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xxxx万元,保障人口达xxxxx户,xxxxx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xxxx人,支出资金xxx。xx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xx%。x—xx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xxx名、困境儿童xxx名、散居孤儿xxx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x—xx月对全县xxxx名xx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xx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xx。x万元,202x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x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

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珠海乡村振兴工作报告篇二

根据安排,下面就xx乡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强组织、压实责任,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乡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抓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村级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把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运用到乡村振兴上,建立了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体系。进一步压紧靠实驻村帮扶工作队责任,强化教育监督管理,提升履职能力,切实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开展“回头看”,全面摸清底数,找准薄弱环节,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召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听取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在我乡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二)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强力推进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创建。我乡xx村和xx村被确定为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创建村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紧盯时限要求,有力有序推进创建工作。按照省级示范村创建标准,加快推进村庄编制规划,两村村庄编制规划预计本月底完成初步设计。认真对标三大类23项创建指标,全力补齐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短板。在已完成两村乡村振兴项目的基础上,实施红山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购置3立方米吸污车1辆,硬化粪污堆放场地约1500平方米。xx村积极融入全乡文旅发展大环境,依托集镇项目建设,美化绿化村内巷道,改造提升老旧院落,清理整治后院棚圈,村庄形象大幅提升。

机抽查等措施,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帐并进行跟踪销号。

(四)培育产业、厚植优势,不断夯实产业增收基础。全面落实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各项政策,在浅山区鼓励引导发展肉牛产业,肉牛存栏xx头,全乡牲畜现存栏xx万头(只)。着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加强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全乡总播种面积7918亩,天生场流转土地3700亩,规模种植马铃薯2400亩。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和“民俗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节会活动,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聚焦文旅产业发展短板,全面发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投资646万元的xx山南坡绿化工程项目可研编制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报告正在编制中。“东纳圣境”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优化完善设计方案,藏药浴宫、彩虹滑道、滑雪场、休憩长廊等基础项目正在进行可研编制。

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周转宿舍建设、祁丰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安装等17个项目已完工;集镇人居环境整治、xx村人居环境整治二期工程、祁文村自来水调蓄工程等3个项目计预计本月底竣工。

(六)聚焦民生、服务群众,持续增进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我乡累计接种新冠疫苗xx剂次,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第三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摸底工作全面完成。持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26.82万元。聘用核心区、缓冲区搬迁户生态管护员101人。深刻汲取“红山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各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彻底消除存在的问题隐患,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当前,我乡乡村振兴工作推动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多元化投资渠道不宽,项目资金短缺,致使个别项目进度缓慢。二是改厕工作进度较慢,离完成今年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三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效果还不明显。

(一)坚持增投入、补短板,大力推进各类项目建设。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汇报沟通对接,集成扶持政策、整合项目资金,争取未竣工的3个项目按计划顺利完工。实施好xx南山绿化项目,年内完成打井及管道铺设工程。多方筹措资金,争取“东纳圣境”文旅综合体项目早日落地实施。

(二)坚持抓整治、强弱项,着力改善农牧村人居环境。继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无垃圾行动,依托项目建设,抓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持续推进改厕工作,高质量完成剩余34户改厕任务,逐步建立吸污车辆运营制度,切实解决群众改厕的“后顾之忧”。加快推进陶丰村和珠龙关村“清洁村庄”创建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市县验收。

(三)坚持惠民生、增福祉,全面落实各类社会保障措施。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加强防疫物资保障,做好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扎实做好医保和社保收缴工作,确保参保率达到100%。落实好低保、零时救助等保障措施,确保困难群众受助及时、急难有救。

(四)坚持打基础、优环境,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把小集镇作为一个旅游大景区进行整体打造,下大力气推动民俗餐饮街、xx寺景区、东纳宾馆等现有旅游资源提档升级。大手笔做好“东纳圣境”建设这篇好文章,修建藏药浴宫、彩虹滑道、滑雪场、休憩长廊等基础项目,吸引各类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建设,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步入新轨道。

珠海乡村振兴工作报告篇三

(一)农村低保保障

一是全面加强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年初,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全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全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及时印发《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并及时召开专项治理动员会和政策培训会,大力排查整治农村低保领域的各类不正之风和违规行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农村低保工作作风建设。二是严格落实动态管理。按月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对象纳入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范围,把因病、因残及其他临时困难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作为重点,实现了“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动态管理”。每月保障金按时通过一卡通发放平台发放到位。三是及时上调保障标准。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及时制定《市民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关于调整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将我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38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430元,调整后的标准从xx年7月1日起执行,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xx年12月,我市在册农村低保保障对象3241户,5444人,其中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3660人,占全部农村低保人数的67.23%。全年农村低保保障金累计发放66848人次、1635.68万元,其中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发放保障金1000余万元,切实发挥了农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临时救助。

为切实提高临时救助效率,我市于xx年建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拨93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到各镇街道,启动紧急程序和人均救助金额不超过500元的由各镇街道动用备用金及时救助。人均救助金额超过500元的由按月及时审批,通过一卡通发放平台及时发放救助资金。截至目前,xx年共审批临时救助291户次,支出临时救助金99.92万元,户均救助达3434元;其中救助农村户籍165户次,支出农村户籍临时救助金4.69万元。为切实提高临时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xx年分两批共拨付给各镇街备用金31万元,确保各镇街有充足的备用金及时救助基本生活陷入困难的困难家庭,xx年累计支出临时救助金130.92万元。

(三)农村特困人员。

xx年1-12月,我市发放农村特困供养金1.175万人次,共计金额621.1632万元。为了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切实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我市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金标准于20xx年10月起农村分散特困人员供养金标准由原来的400元/人/月调整为500元/人/月,xx年7月1日起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金标准由原来的500元/人/月调整为559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实行动态化管理,已全部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纳入保障范围,特困供养金也准确及时的发放到位。

(一)继续严格执行农村低保、临时救助“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原则,切实加强主动发现机制,织密救助网络,兜实民生底线,服务疫情常态化防控大局。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包括受疫情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致贫返贫的群体按规定程序及时纳入农村低保或临时救助保障范围,科学合理确定救助资金额度,切实做到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救助额度科学确定、救助资金及时安全准确发放。继续执行好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指导各镇街通过运用临时救助备用金的方式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切实提高临时救助及时性和救助效率。

(二)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对已脱贫且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按实际情况给予不超过12个月的渐退期。密切关注已脱贫人群中收入不稳定、增收能力弱、返贫风险较高的群体及低保边缘群体,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于救助,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积极做好相关配合协调工作。此外我市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主动密切同青白江区沟通协作,做好成德同城化先行融合区发展战略下的社会救助融合发展工作。

(四)继续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对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实行月动态化管理,同时也会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的要求及时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调整,保障好困难群众的生活。

珠海乡村振兴工作报告篇四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投放涉农贷款11854万元,覆盖各类涉农客户1000余户,涉农贷款节余43193万元,较年初新增3942万元,增幅达到10%,同比多增1756万元。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创业担保贷款投放22笔515万,业务开办以来已累积投放10911万,带动就业人数近1500余人,为解决我县各类人员在创业进程中遇到的资金不足的难题,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大涉农资金投入,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

今年以来,xx银行xx县支行围绕"农民增收、农村更美、农业更强,持续加大辖内"三农贷款资金投放。同时,为了既适应县域和农村市场上客户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情况,又有效控制风险,增加第二还款来源,我们推出了农/商户保证贷款、农信担保贷款、创业担保贷款、亲情贷等产品,服务关于象主要为县域内的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经济主体。经过关于这些客户发放贷款,不仅支持了他们扩大生产经营,增加收入,而且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完备基础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

为进一步延伸服务半径,下沉服务重心,目前我行应用在乡下网点优势大举发展金融服务,合理制定机构网点发展计划,合理调整县域机构网点,延伸服务网络;并且在去年加强了物理网点建设,加强网点风险管控,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我行还积极推广"极速贷、"e捷贷、"移动展业等线上产品,有效提升了农户办贷体验。另外,我行还积极推进"信用村创建工作,深化"银村合作,实现"整村授信,村民凭信用即可获得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金融可获得性。

三、积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深入推进第二轮"大众创业惠民工程及助力乡村振兴等主体策划活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的宣传营销力度,加强联合人社等职能部门的宣传,提升群众关于创业担保贷款知晓率。在有效服务更多创业人群,保证创业经营者从"无业到"有业的`同时,用一揽子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缓解创业者"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四、保证粮食安全,助力粮食生产。

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收购,我行关于种粮大户、粮站、粮食收购商等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助粮贷,金额高、手续简便;同时,我行主动和粮食局、农业农村局的职能部门合作,开展推介会和企业走访,在今年开展的夏粮收购活动中我行投放助粮贷2620万元,同比多增775万元。

珠海乡村振兴工作报告篇五

今年以来,xx镇凝心聚力抓产业,迈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步伐。

(一)利用三个闲置。

利用老旧的学校、村部等闲置资产,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产业;租用闲置的农房集中发展云芝、羊肚菌、食用菌等现代农业,增加村民收入;引导一批妇女和中老年闲置劳动力参与技能培训,投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热潮。

(二)坚持三个培育。

培育加工产业。有效引进电子、鞋业、饮用水生产等产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培育高效农业。鼓励发展羊肚菌、云芝、魔芋、稻鱼轮作等高效农业产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培育种养大户。构建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三)把握三个重点。

实现产业转移承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做好产业承接,引导制鞋、电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我镇转移,努力发展镇域内工业企业。实现资本转行衔接。通过乡村振兴的带动,引导房地产、工业资本等投资到农业产业,给乡村振兴带来活力和希望。实现产业链延伸对接。对接经开区美妆谷和现代农业园,积极承接其原材料的种植和加工,发展黄桃、迷迭香、魔芋等种植业,提高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提升产业经济效益。

(四)引领三支力量。

“党建+能人”治乡。吸收本地能人进入党组织队伍和“支村”两委队伍,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带领群众致富。“乡友+资源”回乡。发挥在外乡友的资金、资产和人脉优势,引导回乡创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资本+项目”下乡。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将是经济发展的大舞台,引导转型企业在镇域内扎根,运营项目建设,壮大产业资本,服务广大农村。

20xx年我镇申报6个美丽宜居村庄点位,以现有的屋场分布、地形地貌、特色文化为基础,以xx市美丽宜居村庄创建45条验收指标为指导,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户主会进行动员宣传、研究讨论,确定点位实施范围,铺排建设项目内容,制定实施计划,邀请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屋场规划设计,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筹资筹劳,并将住户房屋分布图、规划设计图、户主明细表、创建项目铺排表、住户筹资筹劳计划明细表、创建项目实施计划表公示在屋场的核心位置,接受群众的监督。

(一)xx村石坝湾美丽宜居村庄。

位于xx镇xx村二组,共52户,181人。计划投入220万元,已动员群众筹集资金125500元,完成水沟护砌、清淤、安装护栏;山塘护砌、清淤、护栏安装;公路拓宽;苗木栽培、修剪;节能路灯安装、维护;广场提质改造、安装健身器材;垃圾分类场建设;石友元、胡泽良危房拆除;墙面美化;水稻、油茶、魔芋种植;各类文化宣传栏安装;群众议事厅建设。

(二)xx村安家湾美丽宜居村庄。

位于xx村九组,共54户,254人,计划投入260万余元,已动员群众筹集资金395280元,已完成山塘护砌、清淤、安装护栏;水渠护砌、清淤;公路拓宽;苗木已栽培,修剪;安装节能路灯;广场提质改造、安装健身器材、群众议事厅、娱乐活动中心建设;杆线移除;公共设施整治已完成;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胡普如危房拆除;墙面美化;水稻种植;各类文化宣传栏安装。

(三)xx社区景德观美丽宜居村庄。

位于xx社区二十组、二十一组;共126户,541人,计划投入180万余元,已动员群众筹集资金20000余元,已完成黄桃基地等产业项目建设,完成绿化、亮化、健身广场建设;拆除破旧烤烟房,正在进行标准化停车坪建设。

(四)xx村湖竹塘美丽宜居村庄。

位于xx村湖竹组、毛咀组,共66户,328人,计划投入180万余元,已动员群众筹集资金50000余元,已完成鱼塘护砌、部分公路护砌,广场清基整平,完成约1公里道路黑化及两旁绿化、亮化,推进小微水体建设。

(五)xx村排门美丽宜居村庄。

位于xx村十三组,共57户,273人,计划投入180万余元,已完成楚之源农副产品加工厂、xx隆隆食用菌种植基地等产业项目建设,已完成部分绿化、亮化、生态停车坪、仿古城墙等建设。

(六)xx村朝阳湾美丽宜居村庄。

位于xx村四、五组,共72户,338人,计划投入280万余元,已完成“稻鱼共生”等产业项目建设,启动了文化广场建设,河道护砌和两旁景观道、步道建设已完成征地。

(一)产业发展受限。

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产业带动。农业主导产业和完整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缺乏,产业结构分散单一,没能形成规模化,“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不明显。缺乏龙头项目,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容易导致动力不足。

(二)基础设施落后。

历史遗留债务繁重,财政增收乏力,各村(社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困难,导致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进度迟缓。

(一)发展优势产业。

与湖南农大合作,建设云芝大棚20亩,种植40万个菌包,预计产量8万斤,预计实现盈利80万元左右。建设羊肚菌标准大棚200亩,预计实现盈利400万元,通过培养本地人才、市场引导和企业带动,逐步实现稳妥推广。发展羊肚菌200亩,逐步做大优势产业,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从而带动和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二)快速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

进一步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组织外出观摩、召开户主会等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让群众成为美丽屋场的“缔造者”。群策群力、筹资筹劳,积极参与“院美”“室美”“人美”“厨厕美”“村庄美”的美丽屋场打造,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着力现代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培育。

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领军人才培育,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

(四)深入挖掘革命传统文化。

xx镇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散葬烈士73处,市级红色资源点12处,深入挖掘革命传统文化,建设红色文化纪念馆和文化广场,让广大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的革命思想文化熏陶中受到启发教育,内化成自身的优良品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