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最新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优质10篇)

最新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优质10篇)

时间:2023-09-05 10:38:09 作者:BW笔侠最新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优质10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篇一

2018年我通过询问干部、走访群众、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加上多年村干部及村支书工作实践,对沙港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深刻的了解。通过调研分析。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沙港村,位于流芳乡北部,占地面积平方千米,东邻都昌凤山村、西与舜德南湾村接壤,北与城山横山、辕门村交界,均流公路路贯穿境内,距乡政府公里处。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468户,总人口1840人,其中党员42人。据统计我村可耕地面积3289亩,其中有水稻田2098亩,旱田1200亩,兼顾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17年人均纯收入7907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鱼塘、窑厂,年创万元。今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大约500余人,较去年少100人左右,在外务工人员每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沙港村共有党员42人,村两委成员4人,在村书记蔡绍诚、主任蔡晓斌、副主任柳江波、副主任陈志霞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沙港村两委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沙港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以来,村两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并获得了当地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为村民铺上了水泥路并完善了配套管道设施,为村民解决了行路难的老问题,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来源和构成看,小农思想依然严重,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仍然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的阻力。

(1)农业结构欠合理。本村经济作物仍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大多数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结构单一,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我村发展规模农业经济的障碍。

(2)集体经济单一化。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仅仅为鱼塘、土地流转管理费。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而搁浅。

(1)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农业体系。在积极发展规模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特色农作物,和引进配套深加工产业体系,打破单一发展格局。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特色农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由于本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财政情况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资金不足而搁浅。建议考虑筹建村办创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身潜力。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同时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一名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新时代村支书,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沙港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篇二

一、农村农村基本情况

全县辖8镇10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共有农业人口19.9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0.2%,其中,贫困人口4.9万人,移民23769口人;全县共有林地面积190万亩,造林面积1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6%,居全省第四位、全市第二位;县内水资源总量3.241亿立方米,人均1300立方米;预计到2015年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29元,同比分别增长7%和13%。

二、2015年主要工作

(一)农业循环经济区初具规模。农业循环经济区以汤道河镇为中心,辐射、xx3个乡,截至目前,xx等项目均已投产,xx交易市场现已开工建设,xx专业市场已投入使用。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坚实步伐。2015年,全县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16个,完成投资13.5亿元。其中,能源利用、优质蜂蜜深加工、xx等项目均已投产营运;xx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基本形成了一个产业一个龙头的生产格局,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65%,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三)农业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林果基地,严格落实1000万元经济林奖补政策,全县共栽植果树635万株,其中板栗350万株、山楂125万株、苹果93万株、核桃60万株、梨2万株、采摘园5万株,建设100亩以上家庭果场30个、10亩以上家庭果园200个,建设采摘园15个、605亩、14万株。设施菌菜基地,大力实施1000万元设施菌菜贷款贴息政策,全县新民展设施菌菜大棚4000多亩,规模发展到8000亩,位居全市第二位。基他特色基地,新增蜂群3000箱,全县达到了1.2万箱;生猪栏40万头、年产水产品2万吨、中药材2万亩。

圾压缩转运站、500多个垃圾池,14个示范村均已完成四清四化任务。

(五)农业农村保持整体稳定。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战略,70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认真落实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和返迁移民劝返工作,保持移民整体稳定;全力抓好“三防”工作,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水灾和疫情事故,农业农村保持整体稳定。

虽然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基地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大部分是以种养初级原材料为主,且以散户种植为主,规模化程度不高;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xx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仅x家,农业龙头企业少,农产品加工能力弱,示范带动能力不大;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健全,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有形和无形市场体系,农产品品牌少,只有两个著名商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薄弱,市场价格极不稳定。二是改革开放力度不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程度不深,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仅为4.5万亩,占全县农村耕地面积的23%;全县x大集团投资农业仅有3家,京企、央企等投资农业的还是空白,改革开放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电力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全县水浇地面积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6%,林果产业基地有效灌溉面积22万亩,占全县经济林产业的25%,而且水电配套设施多数随着农业项目建设而建设,企业和种养大户发展受到限制,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四是农业融资十分困难。由于农业企业存在投资大、效益低、周期长、风险高等实际情况,多数企业家不愿投资农业,单靠农户自身的资本积累,很难筹建农业龙头企业,即使勉强投资建设,也只够前期建设,缺少流动资金,很难筹措资金保证正常运转,最终因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产业的民展。

二、下步工作思路及建议

(一)总体思路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统领,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发展高效、生态、富民产业为目标,优化特色种植业,规范规模养殖业,提升加工物流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一主三特”产业格局和“三次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主要措施

为确保到2020年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立足于全县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11335”工程(1个园区建设,1个主导产业、3个特色基地、3个重点工程、5个保障措施),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顺利开展。

经济区倾斜,强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区建设。一是做产业循环。大力发展一批型煤、木煤、有机肥和食用菌工厂化等产业项目,加大对农业农村秸杆、柴草、畜禽粪便及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缓解因发展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压力;鼓励畜禽粪便和秸秆还田做肥,发展经济林和设施菌菜产业,建立畜禽养殖-沼气沼液-有机肥-林果和菌菜生产模式,建设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二是做基础设施。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打捆使用各项支农资金重点向园区内倾斜,突出抓好以水电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同时对新上的规模较大的农业加工企业,给予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三是做市场体系。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汤道河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打造成为全县最大的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积极组建农村经济人队伍,统一到县农牧局登记备案,按照销售量的大小给予奖励;鼓励发展网络市场,将农产品相关信息公布到网络上,通过网络强大的宣传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确保农民根本利益。

2、做强主导产业。全县共有板栗46.8万亩、3000万株,年产板栗2.6万吨,板栗产业是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继续加大对板栗产业的扶持力度,做强板栗产业,将板栗打造成为全国板栗标准化栽植示范园区。一是做规模。加大板栗的栽植力度,在适宜板栗生长的地方应载尽载,免费提供苗木,并对100亩以上的给予水利配套和技术指导,力争基地规模达到65万亩。二是做质量。加大对原有板栗树的管理,引进先进的栽植、剪枝、施肥等技术,聘请国内有经验的果树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来格按照专家的指导意见和板栗种植操作规程进行管理,不断改良板栗品质,提高板栗的单产产量和板栗质量。三是做品牌。立足本县板栗基地是全国唯一一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托神栗食品有限公司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板栗的科技研发力度,生产板栗系列产品,将神栗品牌打造成为全国驰名商标,神栗食品有限公司进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事业行列。同时加快推进板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挖掘板栗栽培及贸易史,筹建板栗博物馆和板栗资源圃,筹办板栗文化节,提高板栗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园,增加果农收益。特色养殖业:规范发展生猪产业,严格控制规模养殖,并对原有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排污治污设施,确保环境达标;稳定发展水产品产业,规模控制在2万箱以内,严格控制饵料鱼生产,防止水环境破坏和水产品质量;适度发展绒山羊、肉牛、柴鸡等畜禽产业,严格实行舍饲圈养,防止破坏生态资源;鼓励发展养蜂产业,充公发挥御蜂园、蜂旺养蜂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种蜂培育,不断优化蜂蜜产量,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蜂产品深加工,生产蜂胶、蜂王浆等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一轮农村电网改造规划,加大电力实施力度,提高农业发展电力保障能力。通过水利、电力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不能实施项目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种业大户给予水电等基础设施扶持力度,确保企业和种养大户用水、用电需求,促进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5、强化五项保障措施。一是强化规划引导。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的原则,抓紧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板栗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充公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快速科学发展。二是强化政策资金支持。按照每年产业化资金不低于1500万元、经济林1000万元和农村面貌发行提升1000万元的标准,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以后,根据全县财政收入情况,适当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促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逐步改善贫穷落后的面貌,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三是强化科技服务。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支持神栗、康美、广盛居功能饮料等公司深入开展农企对接、农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加大对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发挥高等院校科技人才作用,对农民进行业务培训,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强化改革开放。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力度,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全面推进金融制度改革,放大资金效应。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给予更为优惠的政策扶持,力争引进一批外资、京企、央企项目落户县城,提升企业经营水平。五是强化督导检查。加强对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尤其是全县农业的重点项目,按照在建项目抓推进、新建项目抓开工、谋划项目抓跑办的原则,强化对乡镇和部门的考核力度,并给予奖惩,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个人能力的重要依据。

(三)几点建议

虽然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发展势头保持良好,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为确保农业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做大农业贷款担保服务中心。今年农业贷款担保服务中心共注入本金2500万元,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担保贷款12500万元,解决了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资金难题,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农业贷款担保服务中心,放大了资金效应,为企业和种养大户提供了有力保障。按照省工信厅的规定,县级担保服务中心注册资金本金不低于5000万元。二是制定农村土地流转奖励政策。鼓励规模化种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和企业、种养大户创业热情,制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奖励政策,按照流转土地面积给予奖励。三是加大争取项目和资金奖励。鼓励各级各部门和个人跑办项目、争取资金,建议制定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奖励政策,年底兑现,激发跑办项目和争取资金的意识。

一、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1、 村级经济薄弱。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经济基础较差,村落不整,经济基础差距较大,经济滞后。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来源,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同时,村集体经济相应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2、常驻人员老弱严重。青壮年多数在外打工或读书,在西部的两个村里尤为明显,村内青壮劳力多外出务工,或因为子女入学到县城租房或买房居住,常年在村里居住生活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3、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近几年来各村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公路、通讯、饮水、沼气池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西部的两个村子各组之间的道路有的还是土路,影响群众通行,农产品的外运受到严重的.影响。

就业、从业门路窄,本身没有一定的技能,导致非农就业比例低,并且一部分的贫困户多数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把经济来源限制在农田收入上。

二、帮扶对策措施

村子要增收确实收需要创新。这几个村子都是以传统种植为主,自然的经济来源单一农田收入,一旦受灾,收入剧减。帮扶按照 “十七大”大的要求、科学发展的思路和“真学真干,福民强市”为指导,用实际行动帮助村民致富。 村子要发展确实需要指导。相对来说,农村信息不灵、眼界不高、思路不宽。特别是现在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年轻的人,要么在外读书,要么在外打工,常年生活村里的除了小孩之外大多数是年老体弱的。要又好又快发展,也需要相应的进行点拨、指导和帮助。

贫困群众确实需要帮扶。经过这次深入调研,发现村里的的确确还有一部分群众,生活比较艰苦。对于这一大批,生活存在困难,特别是那些年老多病的群众,确确实实需要我们党委政府给予帮助,确实做到从根上脱贫。

在入村了解情况的过程后,通过听取该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并进行实地察看后,总结出该村今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和办法。

要从项目、调整种植结构上下手,多想办法、多出点子,想方设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四个村子的工作重点是发展集体经济,只有集体经济壮大了,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在张庄和落沟村薄皮核桃、花椒小范围的种植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特别是落沟村的花椒种植已初见成效,得到了实惠。推广新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比如:进行牛、羊育肥等项目,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和引进外部资源,努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努力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村一品”品牌,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

二是及时解决群众面临的吃水难和行路难问题。首先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维护和管理。通过修建蓄水池、泵房,铺设用水管路,改善硬件环境的同时,做好设备技改和维护保养工作。干群合力,村民积极参与。村两委班子,充分发动群众,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群策群力,带领村民共同解决吃水难、行路难的问题。

扶贫,在争取低保补助的同时,由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以及村里的企业对困难户进行救济。与镇党委政府的党组织、党员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帮扶活动相结合,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对就业、从业门路窄,没有技能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多提供就业信息,并联系上级劳动部门,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让尽可能多的贫困劳动力掌握技能,增长才干,增加收入,加快致富步伐。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要激励和促进劳动自救,鼓励部分劳动自救人员积极退出低保。把低保工作的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救助低保与扶持低保脱贫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把低保人员的进与出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低保农户摆脱贫困,打造动态性低保。

一、基本情况

福安村委会毗邻番香村,畅好农场中间,地理位臵得天独厚,交通便利,气候宜人,福安行政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373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 46 名,其中女党员 14 名,男党员 32 名;少数民族党员 46 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橡胶、槟榔、冬种瓜菜、养殖业、劳力外输等,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4102元。村支部有文化室,安装远程教育站点。

二、调查方式

1、走村入户,深入群众个别访谈

2、与村干部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三、近年来的变化

2

(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一是彩色电视的普及,大部分村民都使用上了电视,得益于政府政策对电视接收器的补贴,电视的普遍使用,使村民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二是摩托车和手机电话的普及,在调查的过程中大部分家庭都使用上了摩托车和手机,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帮扶使得农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是村里出现了个别经营户,政策好了,路子宽了,致富路越走越好,个别富有经营头脑的群众当起了老板,发家致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给周边村民起了带头作用。

四、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1、 村级经济薄弱。福安村经济来源主要靠劳务输出和少量的农业、养殖业经济收入,经济基础较差。因地理环境四面环山,山坡多,平地少,所以能用于农业发展的地比较少,人均几分地,严重制约了农民靠种地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来源。

2、常驻人员老弱严重。因村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村内青壮劳力长年多外出务工以补贴家用,村里仅出的几名大学生毕业了都留在城市工作,能起致富带头作用的人才基本上没有,常年在村里居住生活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上成为自家逢年过节、招朋待友的桌上菜。主要经济收入基本上就靠政府补贴,外出务工维持生活。

4、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近几年来福安村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公路、通讯、饮水、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却是一个严重影响村民生活的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调查的过程中,常常有民众反应生活用水都是靠挑水解决,而农业方面常常因水源的问题导致农作物减产或农用地荒芜。

5、贫困户发展难。在了解情况中发现四个村民小组都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户,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种表现:一是家庭人口数量多、病号多,患病者缺医少药。二是家庭劳动力少,文化水平低。三是就业、从业门路窄,本身没有一定的技能,并且一部分的贫困户多数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把经济来源限制在农田收入上。

6、村级班子整体办事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业务知识不精。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五、个人意见和建议

1、认真贯彻各级党委政府精神,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建设。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每个月至少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一次、召开民主生活会一次,通过不断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各方面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2、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通村公路及时维修和清扫,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保持交通畅通,物资运输安全便利。加大什阳文明生态村建设,可以利用什阳发展文明生态村过程中当一个示范点总结发展经验。

3、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重点做好橡胶、槟榔、冬种瓜菜等经济用物的发展。加大鱼塘养殖项目,积极利用好自身环境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吸引投资。

4、倡导文明新风。遵守法纪、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建立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全程便民代理等服务进组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

5、搞好双创工作。实现“三清”,即: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班子”人员,同时深入发动群众,形成建设合力也非常重要。作为选派干部,首先团结好村支两委成员;其次深入宣传到农户;再次与全村农户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户关心福安村、建设福安村、美化福安村。

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篇三

今年以来,我镇服务业发展切实抓住城市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立足实际,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统筹发展,全镇服务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新的增长。

一、今年以来发展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12月份,我镇完成服务业纳税营销196865万元,同比增长99.92%,占年计划目标的116.87%;完成国地两税5712.04万元,同比增长39.86%;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6206万元,占年计划目标的80.46%,其中,完成经营性投入5550万元,占年计划目标的.55.5%。从主要经济指标分析,我镇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增长速度较快,基本达到或超过了进度要求,这主要得益于新引进公司的快速见效。其中新引进的3家运输公司预计今年可新增销售15000万元,新引进的3家贸易公司可新增销售8个亿;同时,通过良好的服务,派克贸易有限公司可比去年增加销售3亿元。在抓好现生产的基础上,我们还大力抓了招商引资,目前,有xxx销售公司、着名汽车4s专卖店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之中,保证了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按照年初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我镇对重大项目高度重视,专人负责,层层落实,各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1、大合速二期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

(1)、登山步道。总长874.9米,已于6月份全部完工。

(2)、部分别墅。其中三栋别墅总建筑面积906.22平方米,土建全部完成,已转入外场施工,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道路、绿化、装潢,并交付使用。

(3)、汽车通道。该通道连接尚书湾和安定寺,总长6800米,计划于月底前全部完工,沟通删节号景区。

(4)、会议中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xx十八湾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项目相关规划图纸正在设计中,计划于明年2月份启动建设。

2、xx生态休闲农庄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总投资13059万元。目前,大棚主体、内部各功能区工程建筑已基本完成,内部设施正在调试之中;道路路面沥青摊铺也已结束;外场绿化正在加紧施工中,已铺设草坪砖9000平方米;山体瀑布工程已全部完工;服务员培训工作已全面展开;同时,相关手续也正在加紧办理之中。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9月5日由xxx专门召集有关部门在xx召开协调会,对资金、工程进度及相关手续办理进行了专题协调。整个项目计划在明年10月份竣工,并投入运行。

3、环镇北路商贸街店面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2xx万元。目前,该项目主体建筑已完工,外墙装饰已全部结束,外场绿化施工正在紧张施工中。同时,已开始招租拍卖准备工作。全部工程计划明年10月份完工并交付使用。

4、集镇1号拍卖地块。该项目位于集镇环镇西路与人民路交汇处,总占地面积74亩,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由市富安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一期占地4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售楼筹备处也正在建设中。

三、服务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镇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不足,主要为:一是地处远郊,服务业受城市辐射的影响较小,长期以来处于一个相对局限的范围内发展,发展服务业人气不足;二是由于园区建设还未达到一定的规模,园区建设的带动效应、小城镇建设的集聚效应、十八湾生态修复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未体现,镇区人气聚集度不高,制约了三产服务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三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土地进一步严格控制,同时,资金的不足也制约了物流园的启动建设等等,似的服务业发展缺乏载体。

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篇四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问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根据石柱县委、县府、县扶贫办的要求,我镇派出专人3名,前往沙子镇鱼泉村进行了调研。

鱼泉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80户,154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53户,建卡贫困人口40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104元,较全镇人均纯收入3498元少394元。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3年,贫困户中的计划生育户153户,未解决人饮安全卫生的750人,未通广播的组7个,未通电话的组3个,电话普及率60%,电视入户率50%,全村支柱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村内现有五保户11户(19人),镇通往村内公路全部未硬化,未通人行便道的组7个,涉及里程40余公里。农村住房砖混结构比例为4.37%,村内现有危房户420户,急需新、改建房270间10800平方米。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人饮、基本农田、农田水利、贫困户住房、生态移民、村级组织建设、医疗卫生、文化阵地、农村通讯通电、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农技推广)和发展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上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阶段,一遇灾害,常常绝产绝收。

二是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传统保守的粗放经营状态,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吸纳能力差,生产力水平低下。

三是结构单一,该村经济以打工和种植业,特别是以种植玉米和洋芋等为主,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弱小,其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增产不增收。

四是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五是信息闭塞,与市场对接能力弱,农业生产随大流,盲目性大,农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

六是致贫因素多,返贫比例高。因多种自然灾害、子女上学、因病就医、市场风险、工程建设、工伤事故等因素影响,常年返贫人口与脱贫人口基本相当,减贫速度缓慢。

因此,加大扶贫投入,特别是贫困村整村脱贫力度已刻不容缓。

1、农产品销售难。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等多种原因,造成农产品销售难,如果大规模发展某种优质、高效产品,势必会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损伤农民的直接利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农业技术推广难。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农业新技术难度大,并且基层现有的极少的农技人员主要精力放在种子、农药、化肥的销售上等多种原因,致使农业技术推广难。

3、农业项目选择难。地方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一心想的是如何发展地方经济,如何为民增收,如何让农民致富,但农民认为调整产业结构除非包赚,否则很难调整,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包赚不赔的项目的确很难把握。

4、规模经营运作难。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农户对土地都有自己的经营权,地方政府只能进行指导和建议,很难进行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

1、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精神扶贫,激活农民的潜在发展动力,帮助农民转变落后观念,转换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树立自强自立观念、自力更生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勤劳致富观念、积累观念、科技观念等,尽早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2、实施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充分挖掘劳动力潜力,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3、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当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引导农民规模生产,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使潜在的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创造最佳经济效益。根据鱼泉村的实际情况,应该在白果树栽培、核桃树培育、菜牛发展、中蜂养育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力争在3年内达到白果树1000亩、核桃树1000亩、菜猪年出栏xx头、中蜂3000群的规模,让农民真正有致富项目。

4、加强基础设施建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消除坑洼土路,修筑一些水泥路,解决农民出行难;加大水利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鼓励引导农民积极进行医疗投保,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5、加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贫困地区往往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中。因此,要将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密切联系起来,控制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同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户给予资金、物资、技术和教育等方面的优先扶持和适当的奖励。

6、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切实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等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升学率,减少失学率,加强基础教育。

7、把握好小额贷款和扶贫资金的使用。中央、市、县为帮助农村贫困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了一部分帮扶资金,发放一定数额的小额贷款。我们要坚持以项目扶贫为载体,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尊重经济薄弱村干部群众的意见,使扶贫资金和小额贷款用在刀刃上,做到好事办好。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问题。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强群众观念、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xx届五中全会深刻阐述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性保证。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就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乡地域辽阔,农民居住比较集中,流动人口不多,文化水平较低、鉴于以上因素,我乡逐年加大对群众工作的开展力度,并随着形势的变化,积极探索着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经验和办法,力争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当前,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但如何将群众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局,这就对我们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采取新措施、树立新观念、探索新办法。

1、与群众“面对面”。

与群众“面对面”,才能体察民情民意,切身感受群众的疾苦,找到群众工作的方法,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的频次要多,形成常态化。覆盖的群众要多,不指定对象、缩小范围。采取的形式要多,不满足于开开座谈会、听听汇报、看看典型,要通过主动接访、网络互动交流等,与群众坦诚谈心交心,为群众释疑解困。

2、与群众“心贴心”。

联系群众,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与群众打交道,就要放下“官架子”,随和亲切。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与新社会阶层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年轻人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年人说话,给顶了回去,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了解群众的要求、不熟悉群众的话语方式。如果领导干部开诚布公、虚怀若谷,群众自然愿“掏心窝子”讲实话。

3、与群众“实打实”。

越是基层群众,越是讲究实在。心实不实,决定着能否真正被群众信任。我们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实在人,说实在话,办实在事。当前,全自治区正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作出公开承诺,并且不折不扣兑现,决不搞形式主义。

1、当好倾听者。

正确对待群众牢骚和意见。乐于倾听群众意见是一种政治智慧。乐于倾听群众呼声,就是要把群众意愿作为执政用权的第一信号,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开言路,问计于民,特别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甚至反面意见,营造让群众敢于说真话的环境。

2、当好引导者。

诚心理解教育群众。做群众工作,真诚平等地沟通,是最有力的武器。要会做、善做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沟通交流,相互理解,深化信任,达成共识,有效地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使他们真正领会党的政策,达到由群众去做群众工作、由群众团结更多群众的效果。

3、当好组织者。

学会组织发动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把群众真正组织发动起来,就能创造奇迹、干成大事业。我们要学会组织发动群众,多管齐下,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好各级组织、党支部的作用。善于在激励感染中组织群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臶”,变指派命令为行为感召,变喊破嗓子为做出样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影响和带动群众。

1、对群众福祉要格外重视。

服务群众,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发展各类社会事业,大力实施民生项目工程,把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

2、对群众权益要格外保障。

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体制机制,实施公正性的政策措施,推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党员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符合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决不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正确调处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方法,依法公正解决群众问题。

3、对群众疾苦要格外关注。

要重视群众诉求,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畅通信访渠道,提高信访办结率,强化便民服务大厅的作用和工作效率。真心关爱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多做帮贫扶困、送温暖献爱心的工作,对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群、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一)有的地方由于没有集体经济支撑,农村基层政权

运转遇到了难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导致当地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农村黑恶势力乘虚而入。而有的地方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在权力分工、职能区分上“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交替出现,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协作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转效率,削弱了基层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而有的地方,由于体制机制约束力不强,村务不透明,侵占集体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引起当地农民群众的不满。另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村青壮劳力进城务工,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农村成为老人、妇女与儿童的留守地,农村社会问题更加复杂。这些新问题已经成为引起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当群众的意见与干部不一致,不去用说服、教育、引导、示范的办法进行,习惯于用命令、强迫、压服要求群众;在政治、政策的宣传上,认为现在电视、报纸、电脑等现代化传媒已经普及到一定程度,不需要也不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去教育群众;在群众的联系上,认为现在的农民是自己干自己的事,无需干部再去指手画脚。

(三)群众情绪还存在着对立。在农村基层群众中,群众认为干部不象话,干部认为群众不听话,群众不信任干部,干部不理解群众的现象时有发生,基层干部一些经常性的事情缠身,很难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经济发展上。

以上这些问题,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的不断积累加剧,有些是老问题发生的新变化,有些是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总的来看,都是我国农村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在交织,情况更复杂,问题表现得也更为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群众学习政策、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各种诉求也会越来越多,这些因素都促使当前既是农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和问题相对较多的时期,对此我们也应该抱着积极、客观的态度来对待。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不必刻意回避,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其次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把做好农村群众工作放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长期努力;既要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又要加强实践探索、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要做好农村群众工作,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研究农村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新机制,不断推进农村群众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群众利益为上。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任何情况下,广大基层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办任何事情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推进具体工作,也要采取群众能理解接受的方式方法,最大可能地实现和维护好群众利益。

二、实事求是为策。党的政策是原则,它来自于基层的实践,但不一定完全适应某一地方的实际。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吃透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实情,创造性地加以贯彻。要反对唯书、唯上、不唯实的做法,也要反对借口不符实际,延缓党的正确政策的 贯彻,做到上情与实情相结合,党的主张与群众愿望、群众能力相统一。

三、多予少取为本。农村、农民的全面实现小康是全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要更多从政策、资金、智力等方面给农村、农业、农民予支持,以帮助农村、农业、农民尽快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三农"问题不很好解决,国家不稳,群众不富,民族不兴。要切实减轻不合理的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致富。

四、宣传示范为重。做好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一定要突出针对性,扩大覆盖面,强调实际效果。要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群众接受的方式,切忌生硬难懂、简单说教。在推进一些根本上有益于群众,但群众一时又难以理解或认同的工作时,一定要用典型引路,用事实启发,不能一味埋怨指责,甚至强制推行。

五、方便及时为限。群众工作无大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基层干部通过努力大多数都能解决;群众工作也无小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果基层干部解决不力或不及时,群众就有看法,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对群众反映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分析,能办的马上就办,一时不能办的要给群众一个明确的时间,不可能办的也要给百姓讲清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六、感情储备为先。新的形势下,做农村基层群众工作矛盾会更多,需要各级干部用更真挚的感情去换取老百姓更大的理解和支持。要用亲人般的感情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干部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情,群众也会真心实意地支持和拥护干部。

七、诚实守信为高。做好农村基层群众工作,基层干部说话办事一定要讲信用,做得到的就讲、就承诺,做不到的决不能欺骗群众,求得一时的满足。群众最讲实际。党的组织和干部只要失信群众一次,党群干群关系就会疏远一次。失去群众的信任,党的任何工作将一事无成。

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篇五

韩xx

14天

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

xx年7月27日

实践报告题目

调查背景

实践目的

一、教学总结

二、数学总结

三、素质总结

四、心智发展

艰难求学路,教育体制。

根据xx年暑期社会农村调查我们得知:尽管国家已经免除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但是仍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拿不起食宿费而辍学在家务农,每个月仅仅40元钱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完成上学梦。

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这个团队进行为期14的支教和助学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情况。

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对大学里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以充实暑期生活。

暑假里,在三门峡卢氏县文峪乡张村小学支教,在其周边贫困的乡村展开助学活动。在那里我度过了忙碌又充实、辛苦而愉快的暑假。之所以辛苦是因为我不断地从内心去学习、理解、完善工作中的新事物;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战胜困难是我不变的目标,成功的喜悦是我永恒的追求。

通过总结,我将自己从暑期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收获分为以下四项: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心灵很纯净就像一块碧玉,就像一潭清泉,就像一片绿荫。

第一学时:利用多个游戏让孩子了解心理学,毕竟心理学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

第二学时:讲述若个故事让孩子从中总结道理,并让孩子们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第三、四学时:教授歌曲《感恩的心》,引领孩子感恩社会、集体、父母、朋友、兄弟姐妹。

第五、六学时:教授歌曲《少年强》,激励孩子寻求梦想,做一个有关理想的游戏美丽岛,帮助孩子确定梦想,给他们鼓励。

第七、八学时:讲述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怎样高效率的学习。

因为有孩子们很配合,教学进行的比较顺利。孩子们渴望学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聪明活泼可爱用来形容他们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我的专业优势,把我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里,巩固了我的所学,也让我体会到我储备知识的不足,回校后要加强学习。

卢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它所下属的乡自然很贫困。

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直到现在还有人家在窑洞里度日,家里的平地很少,一般情况下,户主出去打工,女人留在家里种地、养孩子。

我走访的一家情况是这样的:家里现有3口人,有父亲、姐姐和妹妹,母亲因病早逝,家里背了几万元的外债,大姐已婚,二姐外出打工自己还顾不住自己,父亲先天右手有残疾,现又患有肾结石,妹妹上高二,学习成绩很棒。

在调查的过程中父亲强调说无力供养小女儿上学,想让她辍学,她死活不答应,还好孩子争气,成绩总是排名前三。

这样的家庭在那很常见,尽管家庭贫困,可孩子们学习非常认真。

本着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的理念,我们会将调查结果反映给我们的学校,以便学校给予相应补助。

1、扎实的专业知识。

2、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即俗话说:大家的心要齐。切不可各怀心思,南辕北辙。因为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大家的思想高度统一了,才会真正把支教和助学落实到行动中去。

3、团队作战的精神,不强调个人英雄主义。

4、强烈的责任感。个人要在团队中找好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能。一旦发生问题,千万不可相互推委,要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如果缺乏这点,那团队将无法凝聚,也就更加谈不上发挥超强战斗力了。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协调能力,使自己不断进步。

两周的实习中,我同样在心智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

1、正确对待挫折

实习中遇到很多不顺利的事情,何去何从?古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经过实习进一步明白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树立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自己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学会了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2、更加重视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很多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做事情也变得简单、轻松和高效。

3、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1)注意领导的指示,认真领悟其中的意思。要认真仔细的领会判断,学会察言观色。同时面对多个领导时更要注意保持平衡,要不偏不倚。对领导要热情,要多关心领导。

2)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重要,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管闲事。

3)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热情外,对来访人员也要好,要一视同仁。对领导热情是为了自己,对其他人好是为了良心和生命的意义。

4)不要贪小便宜。尽量不要让单位的公共设备私人化。

5)要热情大方,要处理好和同事关系,那对于自己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甚至比和领导的关系更加重要。

4、自学能力很重要

在实习中认识到很多自己的不足。刚开始一段时间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实践经验不足,不会运用。但渐渐认识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非常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动脑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暑假的实习工作不仅是对我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和动手能力的一次提高,更是对我思想上的一次洗礼。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任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对我今后走向社会祈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与人文明相处等一些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是我们初涉社会的开端,迈向残酷而美好的未来。我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使自己更加成熟。我要一直坚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奋斗和前进。那段日子里我所体验到的一切一生我也不会忘记。希望那里的孩子能好好上学,我们会及时把收集的资料交给学校。

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篇六

村位于镇政府2公里处,南与村相邻,北与村相邻,西至村,东至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亩,总人口人,共户,由个村民小组组成,其中有名低保户,五保户。我村交通便利,村里共有砖瓦厂和养殖场等企业余家,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和外出务工。

基础设施现状:由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以及在我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在交通方面,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已基本解决,四条总长7.26公里的水泥硬化路贯穿我村;在用电方面,覆盖率达到100%,且全年故障率控制在0.1%以下;在用水方面,村委已于20xx年上半年对吃水困难的一,二,三,四,八,九组居民进行了送水工程,村民吃水不再难;在住房方面,我村的小区建设已取得第一阶段的成功,由于地下煤层采空,我村八,十组部分房屋成危房,经开会研究,动土施工等一系列程序,两组共97户居民已经全部搬迁到统一规划的小区中居住。但这些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今后,我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一个很大、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我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及治安管理工作现状:一直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得以深入开展和广泛宣传,使村民对计划生育这项战略性的国策有了深刻的认识,绝大部分群众都能够自觉遵守,我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一步步走向成熟,连续三年,我村被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检查验收并得到好评,但仍有极少数的群众,由于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不能够很好地执行党和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因此,计划生育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同时,经村两委班子和治安主任的努力,我村近几年没出现过一起事件,打架斗殴,小偷小盗现象也不复存在,极少数发生口角现象都通过村委会协调及时被制止,治安管理工作趋于稳定状态。

2010年三,四月份,手足口病开始蔓延,我村十组连续出现3例病例,我主动申请负责我村手足口病的防控,那些天,我每天早早起床步行半个多小时赶到十组小区处监督村医对外环境进行消毒,待外环境消毒完毕,我挨家挨户上门提醒和查看村民内环境的消毒,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每天最少四次喷洒84消毒液进行消毒,同时到人多的地方对手足口病的知识进行讲解,消除村民们谈病色变的观念,对他们宣传十五字方针,要真正做到家庭及个人的卫生清洁。对于已出现的3例病例,我每天和村医一起上门查看病人情况,同时做好隔离记录,到现在为止,我村组小区及与其紧挨着的组小区再无一例病例发生,孩子们的健康有了保障。

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篇七

关于党员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目前,全区共有xxx个党委(xxx个镇党委)、xxx个党工委(xxx个街道党工委)、xxx个直属党总支,共有党(总)支部xxx个,其中农村xxx个,共有党员xxx名,其中预备党员xxx名,女党员xxx名,农村党员xxx名。元月至12月底,全区共发展党员xxx名,其中女xxx名,25岁以下xxx名,25岁至35岁xxx名,36岁至59岁xxx名;大学文化程度xxx名,大专文化程度xxx名,高中、中专文化程度xxx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xxx名。

1、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不断加大指导力度。为了加强对全区党员发展工作的指导,区委制定了《--党员发展规划》,各党委、工委、直属党总支按照区委的要求,坚持把党员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研究,并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党员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指导性目标任务,明确党员发展要突出五个重点:一是发展村委会班子的非党成员,包括村组干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发展优秀返乡知识青年,从根本上改变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的状况,增强党组织的活力;三是发展农村致富能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四是发展工作在一线的工人、教师和干部;五是发展妇女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的性别结构。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党员队伍的整体结构得到了一定改善,一大批年龄轻,文化程度高,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的优秀同志加入了党组织,特别是在农村,一些科技致富能手入了党,有些还走上了村支部书记的岗位,成为带领群众科技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从而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2、完善培训制度,突出培训要点,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一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在确定积极分子的同时,指定素质高、党性强、有责任心的党员作为其培养人,要求积极分子在培养期间定期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既使积极分子时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又使党组织及时掌握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二是区和基层大党委每年举办1--2次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内容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历史功绩、党务方面知识、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处分等,通过培训,激发政治热情,增强入党的光荣感。三是严格党员发展工作程序。要求各党委、工委、直属党总支把党员发展程序制作成流程图印发到各支部,使支部严格按照流程图进行操作。同时,区和街镇定期对基层组工干部及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党务水平,确保党员发展工作的规范性。四是积极探索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和无记名投票制度。在一些街镇推行了确定积极分子和接收预备党员公示制度、无记名投票制度,要求村党支部在确定积极分子和接收预备党员前,将其基本情况和现实表现向广大党员群众进行公示,充分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公开评议,然后进行无记名投票确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通过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发展家族党员、关系党员和亲信党员,增加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

3、明确考核内容,强化考核措施,推动党员发展工作。为了使党员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区委坚持把党员发展作为各党委、工委、直属党总支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每年根据党员数和支部数,严格按照发展程序,发展一定数量的党员。明确提出对违规发展党员的党组织和有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在党建工作考核中扣分,对无正当理由3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党支部,不能评为先进党支部,支部书记不能评为先进个人,并派专人进行调查,弄清原因,及时落实补救措施。各党委、工委、直属党总支也把党员发展作为考核党支部和支部书记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当年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或两年不发展党员,特别是故意压制致富能手和优秀中青年入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坚决予以调整,从而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发展党员的`责任心,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4、创新活动载体,促进活动开展,提高党员发展水平。区委始终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增强大家入党的积极性,从而真正把那些热爱本职工作,有致富能力,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人吸收到党内来,有效地提高了全区的党员发展工作水平。一是在全区先后树立了xxx、xxx、xxx等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书记的典型,通过宣传他们的艰苦创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事迹,使广大群众感受到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是无比光荣的,加入党组织也是无比光荣的,从而增强他们入党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全面开展“双示范”活动。目前,已在全区建立了xxx个科技示范基地和xxx个党员科技示范户,并把示范引导和典型引路任务分解到各个层次,落实到每一个基地和示范户,使他们担负起培养致富型党员和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责任。在活动中,广大党员走在了改善农业结构和致富增收的前列,提高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了党组织的向心力,使一大批致富能手和优秀中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而为农村党员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在一些街镇开展“双培双带” 活动。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先进分子和党员中的优秀分子结成对子,使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培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通过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把那些在群众中有威信、素质较高的致富能手培养成积极分子,吸纳为党员,改善了党员队伍的结构。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致富能手的带动作用,提高了党员的威信和党组织的凝聚力,真正达到了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培养的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就目前全区党员发展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近年来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由于前几年对农村党员发展工作重视不够,在发展方面缺乏积极有效的措施,现在欠帐较多。二是各系统、各单位、各地区党员发展工作不平衡,机关及事业单位的人入党积极性普遍比较高,而一些关闭、停产企业中的下岗职工,想入党的很少,经济落后村入党积极性没有经济相对富裕村高。三是各级党校和党员活动室,尚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用,一些党支部的培养教育仅限于支部活动,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四是个别村党支部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不按程序办,特别是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时间,讨论入党时党员的到会人数,表决结果,党员的审批程序等有具体要求的关键点上,不依法办理,引起基层党员的上访。

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员发展的重视还不够,缺乏深入的学习,没有真正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二是个别党员对组织发展缺乏正确认识,思想狭隘,在发展党员中以自己的私利评价一个人够不够党员标准,特别是个别村支部书记,担心吸收了党员而影响到自己书记“宝座”的稳定性,而存在阻挠发展的现象。三是个别支部工作长期瘫痪,党员不能很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支部,党组织威信不高,对党员群众缺乏凝聚力、吸引力,使群众入党积极性不高。

三、几点建议

1、积极培养,狠抓教育,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党员发展工作的源头,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充实积极分子队伍,加强培养教育上,主要抓好五点:一是建立申请入党人员和积极分子名册,坚持每半年调整一次,及时为每个入党积极分子指定培养联系人,提出具体的培养任务和要求。二是重视发挥共青团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指导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三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积极分子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会其精神实质,激发其政治热情,增强其申请入党的光荣感和政治责任感。四是建立定期集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制度,每年培训1―2次,时间不少于40小时。五是注重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锻炼,有计划、有目的地把他们放在艰苦环境和关键岗位,分任务、压担子,促使其尽快成长,早日加入党组织。

2、坚持标准,保障质量,规范党员发展工作。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及有关规定,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特别要重视三个环节的工作:一是重视党员大会的讨论和审查,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同时认真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二是重视党委的严格审批,对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或经审查认为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审批。三是重视对预备期满后转正的考察和研究,对具备党员条件的要按期转正;对不符合条件的要按照规定延长其预备期,待其完全符合条件后再予以转正。同时要严肃发展党员纪律,对搞突击发展、降低党员标准等违反发展规定的做法,必须严肃查处并予以纠正;对不按规定程序接收的党员一律不予承认,并追究有关组织和责任人的直接责任;对利用发展党员拉关系、徇私情、弄虚作假的责任人要给予党纪处分。

3、实行工作责任追究制,把党员发展落到实处。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实行责任追究制,建立 “直接责任人”考核办法,把对党员的发展作为考核基层党委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党员发展的指导任务具体落实到各党支部,重点落实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支部的发展对象。发展时要注意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支部书记的工作,特别在农村,防止一些村支部书记怕别人入党影响到自己的位子和存在宗族偏见而阻碍党员发展,对因个人私利而阻止别人入党的支部书记要进行认真教育,帮助其端正思想;二是党员的工作,避免一些党员因个人恩怨而影响正常的组织发展,对无正当理由而蓄意阻挠组织发展工作的要给予一定的教育或党纪处分;三是发展对象的工作,要教育其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决不能硬性拉入党内。

4、适应形式,拓宽视野,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党员发展的新领域,比如:新的社会阶层、农民工群体、外资企业、民办院校等等,这些领域以前都是党员发展工作涉及不到的地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这些群体人员的增加,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就必须积极深入地做好在这些领域的党员发展工作,各级党组织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办法,在这些领域设立党组织,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发展党员,做好党建工作,以推动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篇八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又作了进一步的强调。为进一步巩固农村综合改革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舒城调查队以今年掀起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契机,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改革发展历程进行了调研。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改革历程

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近三十年来,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先后实行了三项重要改革: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分配关系改革;以完善农村上层建筑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第一步改革奠定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二步改革理顺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第三步改革将使农村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农村税费改革以来,通过正税清费、减免直至彻底取消农业税,进一步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迈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步伐。但是造成农民负担重的一些深层次原因还没有根除,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弊端依然存在,必须不失时机地,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对此,我省审时度势,于在18个县(市、区)先行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20下半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综合改革会议,至此,全国的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开。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我县相继进行了五次规模较大的农村改革。一是1982年开展的以“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内容的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5年7月又开展了二轮土地承包)。二是1992年春的撤区并乡,全县的区委区公所全部撤销,合并成30个乡镇,乡镇政府所辖的站、所、办至相继组建最多的已达17个,合并后人口规模最小的乡镇仅有4000余人。三是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直到20初,农业税的全部取消,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质和量的飞跃。四是乡镇机构改革,精减人员,定编定岗,分流安置,对相关站、所、办撤并为10个,在此之前的,开展了乡镇自聘人员的清理清退工作。五是、年的农村综合改革,20全县由30个乡镇合并成29个乡镇,2005年全县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再次进行改革,由原有的29个乡镇合并成21个乡镇,时年春,各乡镇又进行不同规模的并村工作,政府所辖的站、所、办再次精减合并成“四办两中心”。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以乡镇便民服务大厅为依托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在年春节前后相继挂牌办公。这次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是,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投入办学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此与之相适应的乡镇机构,财政、教育等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二、农村综合改革的成果

近三十年来,通过实施农村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生改善、民心相向,农村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一是镇村规模趋向合理,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农村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就拿我县一个乡镇来说吧,自1992年撤区并乡以来,相继由五乡一镇合并而成,镇域面积由原先的不足60平方公里扩大至29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七分之一,属全市面积最大的乡镇,人口也由原先的不足万人增至4.5万人。通过农村综合改革,原5个乡镇的小集镇逐渐向中心镇聚拢,集镇人口由原先的不足人,现已发展成近万人,集镇面积由原先的不足2平方公里发展至现在3平方公里。目前集镇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职能部门设置齐全,105国道、318省道穿街而过,交通便捷,茶叶、板栗、竹木、盆景花卉等专业市场日臻完善,已成为霍(山)、岳(西)、潜(山)、金(安)等周边地区特色农业产品的重要交易中心和集散地。中心集镇已初具规模,集镇建设正由东向西稳步发展,集镇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环境生态、风光无限。

二是政府机构有效整合,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通过农村综合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新体制的建立。农业相关站所合并成农综中心,撤销了教育办,组建了中心校,根据区域划分,撤并了农行、国税、粮贸公司等单位,扩大了农村信用社服务范围,创建了便民服务大厅,稳步实施了乡村卫生组织管理一体化。这种合理调整乡镇政府机构和事业站所设置,妥善安置分流人员,从而完善了公共服务体系,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加快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农村义务教育改革重点落实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义务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农村的方针得到了很好贯彻。县、乡新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形成,充分体现了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以事权定财权,财权支出向公共服务倾斜,向基层倾斜,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范专项补助,有效减轻了基层财政负担。

三是惠农和减负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民生的改善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随着中央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等各项惠农和减负政策的落实,农民是欢心鼓舞,农民抓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建设新农村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村基础建设加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面貌改观,农民生活改善,和谐文化构建,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四是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镇、村区域面积的扩大,综合财力增强,经济发展方式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方式转变加快,势头强劲。近年来,在农业经济发展上,一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加快,特别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二是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以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民将主导产业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发展特色经济的步伐加快,创建一村一品,突出重点、宣传特色、创优品牌。在资源经济的发展上,重点是加快了水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资源优势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在工业经济的发展上,重点是加大生态工业的招商力度,取得既要绿水青山,又要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三、目前乡镇农村综合改革亟待完善的问题及其对策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的三十年,仍有以下三点突出的问题在改革中亟待完善和提高。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问题。改革,意即改变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以适应客观情况。改革就要打破事物中旧的条条框框,以创新的思维、实事求是的精神,制定适应新阶段、新形势、新特点的改革措施,并付诸予以实施。在试点改革中,有的地方不能创新思维,亮点不多,经验推广效果不显著,有的地方怕触及矛盾,改革有流于形式、求稳怕乱之嫌;在区划调整的工作中,有的地方被动应付,撤并镇、村力度不大;在机构改革中,有的地方分流与安置不能很好结合,以人为本难以体现;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有的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不能联动,形成了机构简单撤并,内部管理仍是各行其是,服务型政府得不到很好打造;在惠农政策的落实上,有些环节不够合理,操作性不强,群众有意见。以上问题的存在,其根源还是一个思想不够解放的问题。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因此,我们要把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上来,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作出努力。

二是改革措施落实不够完善问题。

1、干部人事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有的地方在区划调整中,除原领导班子成员以全县统筹安置外,其余干部至今无任何调动,造成撤并乡镇干部的人员堆积,人浮于事,撤并的机构仍存在几张皮现象。建议以县统一调配,合理配置,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撤并的机构要完善职能,强化分工。

2、乡镇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乡镇机构改革不同步。撤并乡镇至今仍然存在多个中心校的管理体制,导致乡镇内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学校非教学性支出。建议,每个乡镇只能设立一个中心校,对本辖区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其余的管理机构进行撤并,只履行教学管理职能,不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3、村级规模的调整还有很大空间。由于农村综合改革时,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力度不大,留有很大的空间。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交通日趋便捷,以及计划生育的控制,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有的村人口便出现了负增长。建议,村级规模还可以适当扩大,稳步撤并,以便于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进一步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三是改革环节中不尽合理的问题。

1、转移支付等专项资金在安排环节中不尽合理。区划调整,就全县而言,降低了行政成本,就单个乡镇和村而言,区域扩大,人员增多,工作难度加大,行政成本提高,同时,因以前乡镇均负债运行,撤并后乡镇债务加大。但各级在安排转移支付和项目资金把撤并乡镇与未并乡镇同等看待,不尽合理。建议,各级在安排转移支付、财政预算、项目资金安排中,对区划调整的乡镇、村要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以推动撤并乡镇、村快速健康发展,解决资金运行中的诸多困难。

2、惠农政策在运行落实中仍存在一些不太科学的决策。如村村通路面宽规定为3.5m,随着村村通公交工程的实施,汽车进入家庭已成现实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仅有3.5m的路面已不能确保乡、村道路的畅通,已不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议,村村通未实施的村,其路面要增至4—5m宽,避免二次建设的资金浪费和土地协调困难问题。库区移民补助,原迁移民的后代都享受与原迁移民同等补助不太适宜,群众意见较大,同时规定原迁移民后代是女性外嫁的,其后代不能享受与男性后代同等的移民补助政策,有悖于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重男轻女之嫌。建议,原迁移民的后代的补助资金要统筹用于所在村、组的基础设施建设或公共服务建设,其待遇不论男、女要同等享受;另外,中央补助到农民手中的一些农业补贴,可以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以镇村统筹集中用于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集中群众的零散资金办大事,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其资金使用应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以镇统筹的由镇级人代会讨论通过,以村统筹的以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3、集镇建设资金匮乏,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集镇建设步伐,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富民强镇的需要,但目前各级对扶贫资金、涉农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以及抗灾赈灾等资金安排到村的较多,单就乡镇集镇建设方面的资金项目较少,又由于乡镇集镇受区位、土地等方面的制约,依靠自身发展后劲不足,难度大,导致集镇建设的步伐较慢、品位不高。建议,把乡镇集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方阵,加大集镇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以乡镇集镇建设为龙头,向周边村庄辐射,带动整个村镇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同时应把街道居委会纳入转移支付范畴,保证街道的正常办公经费,为加快集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4、基层财政吃紧,干部精神状态欠佳,有碍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力和组织保障。我县多数乡镇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行政村的干部工资和各项支出主要是靠转移支付,由于财力有限,导致镇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低,镇、村工作经费运转困难,镇村主要领导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对上争取资金,严重影响了抓经济发展的和新农村建设的精力。以笔者所在乡镇为例,镇干年平均工资不足2万元,村干年平均不足6000元,除此之外无其他任何福利待遇,随着物价的上涨,这种工资水平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消费,镇干的工作热情普遍不高,村干的年龄偏大,有能力水平的年青人不愿到村任职,从而导致了镇村干部创新工作无动力。建议:乡镇党委、政府在千方百计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力的同时,请上级要切实关心镇、村干部工作与生活,关注镇、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增加镇、村转移支付,提高村干工资待遇,实施村干养老保险,建立村干工资增长机制,解决村干的后顾之忧,为镇、村干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财力和组织保证。

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篇九

一、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地面积占91.2%,是××省重点林区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多年来,林业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要求,围绕构建“绿色××,富裕××,和谐××”这一主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目的,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多项生态建设工程为支撑,从增加林业贡献率着手,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实施了速生丰产林、世行贷款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森林资源持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加强;深化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态效益、产业效益、林农效益凸现;打造了全省重要的木材生产、加工和交易基地,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结构渐趋合理,林业产业建设迈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241.9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17.45万亩的57.9%,其中有林地面积196.99万亩,灌木林地面积27.76万亩,疏林地面积6.52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66万亩。森林覆盖率5从1978年的20.1%增至的53.8%,活立木总蓄积量533.82万立方米,20林业产值突破了2亿元,力争超过3亿元。

(一)第一产业稳步发展。林木培育业在林改、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场建设驱动下,全县群众造林积极性高涨,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速生丰产林发展迅速。目前有速生丰产林93万亩,其中杉木30万亩、华山松20万亩、桉树15万亩、川滇桤木等速生商品林28万余亩。20建设10万亩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速生丰产林,实现100万亩以上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目标;经济林树种结构渐趋合理。核桃、板栗、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从的2.57万亩增至年的10.39万亩,产量89.18万吨,2009年继续建设核桃10万亩、油茶1000亩;绿化苗木事业发展加快。育苗面积从20的213亩增至2008年的3375亩,年产绿化苗木及花卉2120余万株(盆)。特别是以“滇东木莲”为品牌的绿化苗木基地初具规模。

(二)第二产业初具规模。全县共有林产品加工企业45家,2008年生产锯材12931 m3,实现产值2564万元;生产细木工板10961 m3,实现产值2849万元,2009年预计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

(三)第三产业逐步壮大。菌子山、凤凰谷具有较好的景观优势和森林旅游资源,2009年接待游客27.9万人次,涉林产值7027万元。

二、基本做法与典型经验。

(一)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林产业发展。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结构科学、质量优良的各类森林覆盖,才能发挥生态系统整体防护功能,才能构筑良好的森林生态屏障;建设林木利用率高、产品增值效益明显、产业链条长、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才能较好的联结带动农户增收,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因此,建立符合县情、林情的发展思路与制定科学的产业建设规划,走有序、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现代林业发展的精髓。我县根据区位、气候等优势,确立了速生丰产林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绿化苗木基地和深加工基地等系列基地建设规划,并始终不一的坚持,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作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明确责任,严格落实,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机制。我们实行各级领导干部任期林业产业目标责任制,签定责任状,将林产业成绩作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每年按制定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考核并兑现奖惩。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三)调整结构,靠山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焕发出群众空前的造林、营林、护林热情,投资发展商品林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热门”;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场整体功能进一步完善,推动了林业服务体系、经营体系、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和流转体系的建设,加速了林产业结构升级和良性循环发展,使林业收入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事实证明,林业既能显现生态、社会效益,又能很好发挥经济效益,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调研乡镇农村发展工作报告篇十

按照要求,我局对全旗文化事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和思考,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旗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十一五“期间,围绕新农村建设,实行项目捆-绑、集中投入,建成了6个镇综合文化站、97个“农家书屋”和一批高标准综合活动室及农民文化广场,争取到价值200多万元的图书、声像设备和体育器械;新建塞上星、园子渠文化健身广场两处;投资2000万元的文化会展中心,成为全旗标准性建筑,旗图书馆整体搬迁到楼内办公,新购置了桌椅、电脑、书架及图书3.8万册;2015年,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杭锦后旗支中心,并投入运行,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绿色的信息网络环境。“十一五”期间,是杭后历史上公共文体设施建设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效果最为显著的时期。

挥了重要作用。四是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十一五”期间,创作了一批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品、舞蹈、歌曲等优秀作品。其中,河套艺术团编创的大型歌舞晚会《水源·酒缘·情圆》获全旗第二届专业文艺汇演金奖、优秀组织奖,新创作的歌曲《河套新娘》、《河套话》及舞蹈《古泉恋》、《嫁》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李小平作品《庄户人家》获2015感动中国新歌新曲二等奖、《摘枸杞的姑娘》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河套人家》获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萨日纳”奖;文化馆长崔瑞军很多美术作品在各级各类书画展中获奖。

3、文化产业进程加快。随着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全旗文化市场出现了档次逐步提升,规模不断扩大,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的局面。全旗有各类文化体育经营实体200多家,经营项目涉及音像租赁、网吧、歌舞厅、电子游戏、摄影摄像、书刊租售、印刷、文化艺术培训、体育彩票销售、健身美体和文化用品经营等行业。

二、存在的问题

可以作为文化活动场所,但普遍无力改造修缮,现有文化活动室大多陈设简陋,藏书量不足,且种类少、更新慢,设施、设备老化、陈旧,不能满足需求。

二是基层文化建设尚未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收入逐年增加。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群众对高尚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知识结构的改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已从过去单纯的兴趣爱好变为现在广泛的“求富、求知、求美、求乐、求新”的多元化需求。广大群众想通过文化活动来提高生活水平、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使用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加快增收致富步伐。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由原先被动的适应变为现在主动的选择,逐渐成为基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然而,目前我旗基层文化总体上与这种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没有抓住群众的文化兴奋点、跳出小文化的圈子;部分地方的基层文化工作形式还比较单一,活动次数少,群众参与面窄、关心支持率低;大部分群众的闲暇时间被打牌、搓麻将、看电视占据,文化活动仅为单纯的娱乐活动,文化真正的教化功能弱化。

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实用有趣的地方特色相当缺乏。从乡镇来看,几乎没有专职人员,大部分文化工作有名无实,只装个门面,农村文化队伍专业骨干力量大量流失,农村文化队伍人才匮乏,素质较低,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文化工作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1、充分认识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创建文化大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文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出支预算和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为”的误区。

盖全旗的.文化设施网络。

3、努力培养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当前应建设组织好三支队伍:一是建设一支民间文化队伍,积极支持民间文艺团体、文化示范户、文化经营户等的发展,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引导他们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在经费、场地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扶持;二是建设一支专业文艺工作者队伍。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特别是文化馆、文联、剧团的创作者、演员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为基层多创作贴近群众、生活气息浓郁的节目,努力为基层文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营造一个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环境。

4、保证基层文化建设的长效性。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覆盖面广、牵涉领域多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促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保证基层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财政在基础建设、日常管理、设备器械更新维护、重大活动等方面给予经费保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文化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可以采取城乡共建、文化帮扶、社会捐助、村民集资等方式吸收鼓励民间资本对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和建设设施的投资或捐赠,形成一个以政府投入为主,各类民办、捐赠以及其他形式为补充的基层文化投入机制。

立文化示范带,带动了全旗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要积极发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建设,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通过政府行为组织和发动群众参与,形成群众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播知识,提高群众自身对文化的认识,从而变成一种自觉的需求。

6、积极培育文化市场,大力兴办文化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文化市场,普及新时期先进文化。积极繁荣文化产品经营和演出市场,鼓励开发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娱乐项目,以及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特点的娱乐项目,提高大众的参与度。二是抓好管理。按文化市场管理法规,规范文化市场行为,打击文化市场中的各种违法经营活动,维护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同时搞好对行政管理者自身的管理,做到依法行政。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提倡社会文化社会办,鼓励社会法人、自然人兴办文化产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办文化的新格局。注重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新兴的地区性节庆文化与经贸活动的结合,提高群众参与率。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先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促使新风尚蔚然成风。农村迈着奔小康的步伐,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文化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丈八寺镇位于旬邑县南部塬区,现辖17个自然村,总人口11420人,土地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43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90元,目前共建成18个文化活动站(室)。

二、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文化设施短缺。各村的文化室基本都处于闲臵状态,虽然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但广播却名存实亡。由于文化设施的短缺,农村的老年人谈天喝茶搓麻将,青壮年劳作经商打扑克,从而诱发了赌博现象的产生,败坏了村风民风。

2、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镇、村干 

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整体把握。他们甚至不知道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以致不想抓、不愿抓。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搞经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同时亦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文化建设不好搞,费钱费力不讨好,而勉为其难、虚于应付。

3、镇村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农民文化参与积极性不高。大都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以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如此现象,固然与大量青壮年且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外出打工,留守老少病弱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认识不到先进文化的重要性有关,但镇村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

薄弱的环节。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工程,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有效举措,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头戏。通过完善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方便人们就近快捷享受文化服务。

2、培育引进人才,稳定文化队伍。要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政府要统筹兼顾,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理顺体制,落实编制,稳定文化队伍,为乡镇文化干部创造一个必要的工作环境,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群众文化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新农村文体能人,不断发展专兼职结合的新农村文化队伍,并通过精心培育、加强业务辅导,逐步提高新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是积极扶持镇村建立各类文体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文艺、棋类、球类等文体活动,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农村文化网的网头,起着核心作用。它能选择合适的方式把广大农村中具有参与文化活动兴趣和志愿的农民朋友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文化活动群体。而建立农村文化网的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把文化网建设纳入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中,积极培养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农村的文艺团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和水平。同时,要发挥“点”的导向作用,开展网点结对,采取“抓大带小”、以强扶弱的策略,根据幅射效应,带动文化力量较弱的村落。继而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多创作符合人民群众需求、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

4、积极开展“送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机制。要将送文化下乡列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要列入目标管理考核,不断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使“送文化”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二是政府设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免费送电影、送戏、送图书到农村及开展大型文艺进村(社区)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三是积极邀请县文体局艺术团体到农村演出,在保证演职员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保证让广大农民多看戏,看好戏。文化单位可加强与科技单位的协作,在每部文艺片前放映农业科技宣传片,既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又可以集中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

5、要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催化剂”。一是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农村政策和中心任务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二是要弘扬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结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三是抓好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形成农村讲科学、讲文明、讲道德的新风尚。四是抓好民间文化挖掘。民间文化是村落的源头,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对村民最具召唤力和诱惑力,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力。

一、农村文化现状

xx镇地处闽江中游北岸,辖x个行政村和x个居委会,拥有近xx万人口,系国家重点项目xx库区移民迁建重点乡镇。库区搬迁20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xx镇逐步建起了综合文化站、农民闲活动中心、农民健身活动场所和文化广场,办起了农家书屋和农民画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闽东库区文化。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程度的制约,我镇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滞后。从全镇x个村和x个居委会来看,文化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发展很不平衡。其中双坑村文化广场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计划投资80万元,目前只完成投资30万元。

不实际,可抓可不抓,况且文化工作出成效不是几天或几个月的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举动,因此就用短期行为来替代长期目标,对待文化工作应付检查的多,真抓实干的少。

3、农民文化出现边缘化。没有了乡土文化熏陶,又加上受市场经济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农村乡土文化出现边缘化程度增强。如我们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我镇拥有x个行政村(居),而农家书屋却只有8个,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知识文化需求。特别是比较偏远后洋、村里等村群众的知识文化来源途径比较少,导致农村文化存在很大缺失。

4、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经费不足。今年我镇的人饮工程、黄樟公路等为民办实项目紧锣密鼓,可用文化阵地的资金不足、缺口较大。计划投资60万元建设的一座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资金尚没有着落,以及双坑村文化广场也因资金供给不足而暂时停工。

5、农村文化协管员的素质和待遇有待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文化工作的要求。xx镇共拥有农村文化协管员13名,但都不是专职文化干部而且没有大专学历以上的协管员,对农村文化工作不是很熟悉,还不能随心应手地抓好文化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三、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村 2

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文化设施是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必备空间,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前提,对保障人民群众文化基本权益、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我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党委、政府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的总体建设规划中。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落实本地文化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在规划、建设、投资、土地等方面予以倾斜,共同推动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二是要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公共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行。

2、要深刻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要正确认识文化的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对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其次,要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可从两个层面理解“文化”:一是精神的文化,包括人的政治思想的树立、精神的塑造、道德修养的熏陶、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素质能力的培训、思维方式的引导等方面。二是物质的文化,包括文化活动的方式方法、载体与场所、产品与内容、组织与实现等各个方面。

3、加大对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努力打造成为农村乡土文化新特色,以此来弘扬地域传统民族文化,激励中小学生奋发图强,健康向上,激发他们爱国、爱乡、爱家,热爱自己民族的大众文化热情,倡导乡风文明。同时镇文化站在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在选书配书上因地制宜。镇文化站根据各村(居)农村经济产业特色和农民需求特点,在内容选择简明、通俗、易懂、实用的农业科技、文学、生活、妇儿等6类图书,配送到各个农家书屋,以此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二是在开放时间上因时制宜。在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上坚持以人为本和因时制宜的原则。各村(居)根据农民的作息时间规律和农业生产规律,确保农民群众的借阅时间需求。三是在管理操作上严格依规。每个农家书屋都制订了书屋管理制度、管-理-员职责、图书借阅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选配了有一定文化层次、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专、兼职管-理-员进行管理。并组织开展管理人员培训,使得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做到了对农家书屋的所有书目都经认真核对、接受、登记管理,促使农家书屋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文化发展方面,一是以xx、xx等为代表的外出学习油画制作的青年,他们在外学成归来后,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鼎丰、创野和创艺等多家油画工作室,招募学生、接收国外订单,逐步形成双坑村油画产业雏形;二是xx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内设棋牌室、书刊阅览室、青少年文体活动室、综合展示厅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拥有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生活、文化、少儿和综合等各类图书3000多册,同时,文化站还建有多功能活动厅、培训基地和宣传专栏等配套基础设施,以此打造文化新亮点。三是呼吁文化部门挖掘和推荐健康向上乡土文化,并积极引导和宣传,营造农村良好文化宣传氛围。四是鼓励和支持乡镇以地方乡土文化为依托,创作贴近农村生活题材的乡土文化产品,通过宣传,群众反应好的要予以奖励,从而充分发挥文化站的阵地功能。

伍的业务培训,深入学习上级有关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会议精神、指导方针、先进经验、发展现状等知识。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再次,要拓宽用人渠道。要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不断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与指导,积极培养农民群众文化骨干。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应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解决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构筑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镇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为我镇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