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最新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玉门市政府工作报告(通用5篇)

最新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玉门市政府工作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3-09-04 22:41:22 作者:雁落霞最新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玉门市政府工作报告(通用5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各位代表,一年来,尽管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但我们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取得了转型发展的良好业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支持监督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百万各族人民,向拼搏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酒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中央、省属驻酒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酒泉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资源性行业应对市场风险不足,服务业发展基础薄弱,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任务艰巨。二是项目建设落地制约因素较多,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偏低,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动力不足。三是工业经济运行困难,支柱税源贡献度下降,地方财政收入质量不高,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四是粮食、果品等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持续增收面临较大压力,改善偏远乡村和沿山片区基础设施,大幅增加贫困家庭收入的难度较大。五是个别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大局意识淡薄,担当意识不强,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制约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也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机制,强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主要成就及“十三五”规划纲要说明

各位代表,“”是酒泉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圆满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五年来,坚持政策导向抓机遇,把中央和省市委决策付诸酒泉实践,始终按照“五做五加强”总体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7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78亿元,是“”的3.8倍。瓜星高速、瓜敦高速和兰新高铁、额哈铁路建成通车,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万公里,比20xx年增加3710公里,路网密度达到963公里/万平方公里,98.5%的乡镇和96.6%的行政村通上了油路,开通国内航线21条,农林水利、交通通信、输电线路、能源管道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2.2个百分点,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稳步进入中等收入行列。财政总收入连续突破整数关口,跨上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4.8%,高于经济增速6.3个百分点,人均公共财政收入3238元,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五年来,坚持做精一产增效益,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富裕农民的有力支撑,大力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肃州、敦煌被授予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市发展高效蔬菜、名优果品、现代制种、特色中药材等优势产业210万亩,建成科技示范园区12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982个,农民来自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的收入比重达56%,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6%。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800多个,土地流转占比提高到33%,规模化经营占耕地面积的21%,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4个、省级龙头企业29个,形成保鲜贮藏能力40万吨,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率达62%。劳动力输转培训常态化,劳务经济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27%。

——五年来,坚持做强二产促转型,把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制定实施培育壮大首位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行动计划,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按期建成,风光电装备制造形成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以超高压为骨干、各等级电压相配套的外送电网实现全覆盖,新能源首位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6%。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加快,九大传统产业集群崛起,煤化工、硅材料、建筑建材等6个循环经济百亿元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9.6%。酒泉工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省级工业园区1个,各类园区入驻企业800多户,吸纳了27.1%的城镇就业,创造了近七成的地方税收,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0%以上。

——五年来,坚持做大三产扩规模,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提升产业层次的关键举措,深入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成商品交易市场74个、大型综合性商业设施5个、配送机构17家,新建改造农家店703个,商业网点面积达80万平方米,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8%,市场规模比20xx年翻了一番。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面推进,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为国家战略平台,锁阳城、悬泉置、玉门关申遗成功,敦煌文化产业园创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3%。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等22个旅游项目建成向游客开放,鸣沙山?月牙泉创建为5a级景区,文化、体育、养生与旅游业加速融合,户外运动等业态活力增强,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3.7%,达到151亿元,占gdp的比重由9.3%提高到27%。物流、快递、信息、金融、电商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五年来,坚持做美城市提品位,把建设明星明珠城市作为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以酒嘉一体化城市规划纲要和酒泉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坚持新区拓展和老城改造并举,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80亿元,比“”增加2.2倍,七县市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90平方公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24.5平方米增加到27.9平方米,城镇保障性住房供给率达到85%,集中供热实现全覆盖,管道天然气普及率达到59%,绿化覆盖率达到37.6%,市政道路、地下管网、电力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带动辐射效应增强。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由55%提高到98%,砖混结构住房比重由41.8%提高到62%,楼居式社区化中心村占比达到10%,城镇化水平达到56.7%。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立,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5.5%,单位gdp用水量、单位gdp能耗、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环境质量指数由75.8%提高到85.6%。

——五年来,坚持做实民生谋福祉,把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95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累计选拔6398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企业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到85%。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保持在90%以上,社保基金收入增长28%,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及报销水平分别提高50%、25.7%、142%和80%,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68.3%和1.2倍,五保供养标准翻了一番。扶贫攻坚成效显著,贫困人口由12.01万人减少到2.65万人,五年减少9.36万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级标准化学校创建面达100%,九年义务教育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我市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5%。每千人拥有文化“三馆一站”面积103.6平方米,人均体育场馆面积达1.6平方米,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5.6张、卫生技术人员5.1人,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达到33张,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各位代表,回顾“”发展历程,我们抢抓政策机遇,紧盯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经受住了转型阵痛、体制改革、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在探索奋进中坚定了发展信心,在实干攻坚中凝聚了各方力量,在创新实践中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水平,在应对挑战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为我们全面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未来5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事关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在20xx年7月就作了具体安排,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事关酒泉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今年10月又集中听取七县(市、区)、经开区和各部门专项规划编制情况,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人大会、市政协分别提出了专题建议,为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参考。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召开之后,市政府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进一步理清了规划编制的思路、重点和举措。按照市委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集聚各方智慧起草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并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被采纳。《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是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是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过程。经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形成的《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议。下面,我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关于形势判断

科学分析面临的环境和形势,是谋划“十三五”规划、抓好“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前提。综合判断,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压力增大,但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市同全国一样,在新常态下,投资拉动效应和资源带动取向减弱,结构转换升级更加紧迫,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等风险累积叠加,但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纵深推进,我市的区位交通、人力资源、产业集群、载体平台等优势更加凸显。特别是广大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烈愿望,是“十三五”发展的总体环境特征,也是我们迎接挑战、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我们转型跨越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二、关于预期目标

《纲要(草案)》围绕市委《建议》提出的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确定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

今后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是中央明确的目标要求,根据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翻番”要求测算,20xx年我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生产总值比20xx年翻一番,就是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产总值三项指标从15104元、7234元和405亿元分别达到30208元、14468元和810亿元。由于“”时期我市实现了比较高的增速,“十三五”时期三项指标年均分别增长2.4%、1.4%和6%就可以达到。但省上确定“十三五”三项指标增速分别为7%、9%和7.5%,综合考虑我市发展环境、发展基础和潜在增长因素以及需要达到全面小康、转型升级的目标,我们提出“十三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生产总值增长7.5%是经过积极努力可以实现的。从酒泉基础设施欠账大、内生增长动力弱、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的情况分析,投资仍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只有保持12%的投资增长速度,才能支撑7.5%的经济增速。在全省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于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全面小康综合指数达到85.9%,高于全省10.5个百分点,39项小康监测指标已有15项达到目标值来考虑的。今年我们已经有6个县市区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3%以内,20xx年将全部降至3%以内,再经过两年的巩固提高,贫困人口这个短板将彻底解决,在20xx年稳定脱贫是完全有把握的。这样的安排,既落实了省委省政府对酒泉的要求,也符合酒泉的实际,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目标,更是顺应了广大群众对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热切期盼。

三、关于重点任务

《纲要(草案)》突出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制度保障8个方面的内容。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一国家战略平台的建立,为我们开放开发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着眼开放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市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文化博览会、新能源博览会等战略平台和沿边优势,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相关省份,深化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和经贸合作,加快酒泉国际港务区建设,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着眼创新发展,立足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科技创新能力弱、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的市情特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重点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特色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力,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政策的引导作用、平台的支撑作用,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着眼协调发展,从我市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移民三元结构考虑,把完善城镇化发展机制、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点,引导农业人口在城镇落户,贫困人口彻底脱贫;着眼绿色发展,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我们赖以生存和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力度,加强土地、矿产、水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和污染防治,切实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着眼共享发展,从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加强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供给能力、共享水平和保障覆盖面。通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保障发展理念顺利实施。

4页,当前第31234

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在不经意间,一个季度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季度在工作中收获很多吧,快来写在总结上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优秀个人季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提升业务技能水平,强化自身风险管理意识。一季度来,我能够认真学习各项金融法律法规,积极参加行里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几个月的学习对我行的业务知识有了循序渐进的了解,“反假币”知识宣传的同时进步深化了对我行的业务品种熟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自我认知业务知识不精通特别是信贷业务的掌控度不高,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得加强这方面的业务学习,多看看制度汇编,积极向营业部请教业务技能诀窍,以便在面对客户时能够很好的显示出我们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客户营销,增加客户群体

只有不断开发优质客户,扩展业务,增加存款,才能提高效益。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已经勇于把自己推销出去,由于客观上地域、人际条件的限制及主观上个人能动性不够高业绩一直不显著,深知我的业绩一直影响着整个部门的发展,自己的担子很重,而自己的技能、营销能力和阅历与其客户经理业绩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总不敢掉以轻心,总在学习总结,怎样才可以更好的做好银行工作,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增强自己的信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在几个月的学习锻炼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业绩技能水平还不够熟练,有些很好的客户资源,原本有合作的可能性,但自己却不能很好的有针对性的为客户制定业务方案。第二,现有的客户资源,没有能够很好的深挖细刨,对于自己有目标的客户群体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介入机会。第三,有些工作做的不够过细,一些工作协调不是十分到位。

针对以上突出的问题,我将争取最大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学习,提升技能,只有具备完善的业务技能水平,开展业务才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第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营销,更新观念,争取以良好的心态和责任心,做出较好的业绩回报招行。第三,细节决定成败,今后我将努力完善工作细节,扎实基本功,实实在在,用心做事,反复磨练自己,戒掉惰性,勤以思考学习,勤于去开拓新客户。第四,增强部门、同事、银企之间等合作意识,加强团结,不断改进,力争做好银行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思想,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严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 隐患,努力减少安全事故,坚决遏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专门成立了专项安全排查工作领导小组,把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作为学校首要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岗。

三、安全排查工作全面有序,措施得力。

(一)第一阶段,宣传教育。

1、各班召开“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班会;

2、每班出一期安全黑板报;

3、宣传窗内办一期安全宣传刊;

4、各班办一期安全手抄报

5、举行安全知识测试活动;

6、利用集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注意交通、用电、饮食卫生等安全,还教育学生防火、防盗、防溺水等。

(二)第二阶段,进行班级内部自查与整改。

开学第二周为班级、办公室、远程教育教室、公共设施的自查阶段,对自查出的问题立即整改并报告给安全领导小组。对不能彻底排查的安全隐患必须书面报告安全领导小组,由安全领导小组制定整治方案、措施,限期整改。

(三)第三阶段,拉网式大排查。

(1)学校健全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安全工作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工作机构和人员,强化学校安全组织管理、责任意识,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和督查,做到工作落实到人,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2)设施设备安全。我校校舍房屋建筑手续齐全。学校的校舍及常用的设施设备已经维修或更新,检查更换了教室内不亮的日光灯管,维修了教室里损坏的门、窗、桌椅。现能够保证师生使用时的安全。

(3) 消防安全。我校定期检查人员相对集中或可造成安全事故的场所,如学生宿舍、食堂、阅览室、会议厅、锅炉房、燃气设施、供电设施、实验室等重点防火部位的安 全隐患,按照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对于学生比较集中的教学楼、宿舍楼等地方,配备了必要的消防设施;楼道内的电灯完好,能够正常使用,楼层 转向平台处加装了照明设施及应急照明灯;明确了整改责任人,确保防火安全。

(4)饮食卫生安全。做好流行性疾病的宣传及预防工作。学校食堂定点采购有关资料齐全,保存完好。加强了学生食堂、小商店的卫生管理,对炊事人员进行安全和卫生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的教育,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

(5)交通安全。严禁师生乘坐机动三轮车、低速载货汽车、无证照车辆;接送学生的车辆手续齐全,坚决禁止雇佣或使用报废车、拼装车、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以及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接送学生;接送学生的车辆严格按照核定人数载客,无超员现象。

(6) 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学校与公安、文化等有关部门联合,加大了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坚决取缔了学校周边违法的场所;门卫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查验来访人员身 份证,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防止非教学用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和管理刀具等危险品进入校园,学校周边环境目前良好。

(7)其它安全。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杜绝了师生因心理压抑或失常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校园暴力事件等。

一、销售拓展

来公司已经工作二年了,想到这里,受宠若惊的同时,更是感慨万千、如履薄冰。经过这二年的沉淀,我已从公司的普通一员成长为业务熟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记得刚进公司的时候,自己强烈意识到自己理论匮乏,实践经验不足等各类工作上的不足。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知识和销售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深入到实际工作的每个环节将显得尤为重要。在上半年的工作中的这段时间,我通过虚心向公司领导及同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及业务技能。在公司领导和同仁的关怀与支持下,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能,迅速提高了自己的销售技巧 ,也钻研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销售方法。并以雷厉风行、以身作则的销售作风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同。

二、工作情况

销售方面:(1)参加了潞城卓越水泥的开标后入围备选厂家之一和客户考察工作。(2)参与大伙房水泥的投标和考察工作。(3)努力挖掘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4)努力开拓非水泥行业的客户,如煤化工、矿热炉、玻璃、硫酸等新领域的拓展,以身作则,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5)推行项目小组,合理分配及协调公司部门工作。(6)积极的做好客户的商务关系。(7)明确项目管理和部门管理职能,较大项目公司高层直接参与项目小组。

在公司项目执行方面:(1)通过不断对客户的拜访,收取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和积累市场经验,现在对非水泥行业市场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2)客户考察公司的工程业绩,到公司总部考察,安排做好接待工作。(3)发现客户需求后,努力的给客户出各种技术方案和投资收益方案,满足客户要求。

(4)现在我逐渐可以清晰、流利的应对客户所提到的各种问题,准确的把握客户的需要,良好的与客户沟通。在这一季度的工作中,虽然还没有签下订单,但是我们拜访的部份客户逐渐取得了对我们公司以及技术的信任。(5)每天我坚持详细的安排当天工作计划 ,下午对当天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市场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大家一起分享,想办法 、找点子去解决。(6)在具体工作中,我努力的做好领导给没每一个工作,分清轻重缓急,合理的安排时间,按时,按量的完成任务。

三、存在不足

1.由于自身的学识、能力、思想、心里素质等的局限,导致平时工作中比较死板,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没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2.由于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东西不够,独立工作能力不足,工作中不够大胆,个人销售专业知识、基本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对公司的销售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由于个人的原因,进行严格的、全面的学习和提高个人能力,有一个很长的、艰难的过程。今年我虽然作了一些尝试,但深度、力度都还显不够。

4.对销售工作方面努力还不足。存在观念陈旧,工作不实,技术不精、质量意识薄弱、依赖心强等都亟待转变、改善和提高。进一步个人销售整体素质还有大量工作要作。

四、工作计划

1、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学习更多的非水泥行业专业知识、合同能源管理知识 、投资收益知识,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2、完善销售专业知识,建立一套明确的系统的业务销售办法,和奖励措施 。 销售管理是企业的重点,完善销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让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提成和奖励措施,可以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可以提高销售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3、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不断自我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4、销售目标的制定。把业绩考核 落实到每个人。一切销售业绩都起源于有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合作精神的销售团队是企业的根本。 根据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把任务根据具体情况分解到周,每天,来完成各个时间段的销售任务。

我认为公司发展是与员工综合素质,指导方针,团队的建设是分不开的。提高执行力的标准,建立一个良好的销售团队和有一个好的工作模式与工作环境是工作的关键。我相信通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市场开拓,对于提升我们团队每个人自己的业务能力,业务水平都会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针对市场的一些变化和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可以拿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应付一些突发事件。对于公司给我的这们一个项目可以全程的操作下来。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和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新的文化 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及销售水平,要再接再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遇到工作困难,及时与领导联系汇报,并寻找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继续巩固现有成绩,针对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争取做的更好,争取为xx公司的再次跨越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政府工作报告反映了最新和最权威的政府工作现状,并提出未来的工作计划,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一起看一下吧!

各位代表:

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极为复杂、发展遭遇较大困难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一手抓抗击雨雪冰冻、洪涝灾害和支援地震灾区重建家园,一手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已经实现。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8.65亿元,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7.84亿元,增长24.4%。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gdp能耗、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持续下降,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55%,全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天数为362天。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1.5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1.8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4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56元,增长7.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94.11亿元,比年初增长23.1%。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完成农业总产值198.94亿元,增长1.7%。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新增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各1家。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新增农业园区面积2.11万亩。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架构初步形成,国通物流成为全国农业保税项目、全国供港澳农产品中转处理中心。农业品牌建设加强,新增农业类广东省名牌产品5个。

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全社会工业总产值首破万亿元,达11658.31亿元,增长20.0%。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高端化逐步显现。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37亿元,增长6.6%。引入新型显示器件、电子信息、汽车配件、新能源等一批项目。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落后产能关停并转力度,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企业622家。积极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转移企业230家;首期投入资金1亿元,启动佛山(清远)、(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被认定为广东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业发展提速,出台《佛山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实施金融发展三项计划[1],创新试点计划全面展开,创业风险基金、信用担保基金开始运作,企业上市取得突破,新增上市公司5家。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初具雏形,aia(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后援中心奠基,picc(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数据中心动工。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成功举办第五届佛山(国际)物流洽谈会,签约项目98项,投资总额263亿元。易运物流市场、三山国际物流园等相继建成运营,“中国-新加坡(佛山)现代物流工业园”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商贸、旅游业优化发展,世界名牌折扣店签约进驻三水区,一批城市商圈设施不断完善。成功举办第二届佛山旅游文化节。文化创意产业、会展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迅速,佛山创意产业园初具规模,全国首个动漫主题虚拟创业园落户南海区,“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顺德)基地”正式运营。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市荣获“创新型(20xx)国家十强市”称号。佛山高新区实行“一区六园”新管理体制,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开工建设。产学研合作全面推进,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新增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省级研究院1家、省级工程中心12家、院士工作室1个、博士后工作站10家。品牌、专利、标准战略实施取得新成绩,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件,28个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公示阶段;参与制定并发布57项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省前列。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

(二)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目标,大力发展内外源型经济

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优化。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62.88亿元,增长21.9%。落实扶持民营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发挥政府参与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的融资放大效应,推动全市担保行业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近180亿元。南海区实施民营企业发展“雄鹰计划”[2],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难题。

招商选资力度加大。成功举办第二届佛山投资环境推介暨项目洽谈会,推出147个优质招商项目,签约投资239亿元。先后赴日韩、澳大利亚、东南亚、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全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8.07亿美元,增长14.9%。全年引进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66个,新增世界500强项目13个。

外经贸工作有效开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均保持增长,中东、印度、俄罗斯、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势良好。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22.14亿美元,增长11.6%,其中出口289.6亿美元,增长10.6%。鼓励企业参与联合国采购,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587家企业成为联合国采购注册供应商。企业“走出去”取得实效,新批准设立境外企业16家。

(三)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大力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与管理

以广佛轨道交通为重点的路网建设扎实推进。广佛轨道交通佛山段建设稳步推进,与广州主干路网的衔接有序进行。广佛-佛开高速扩建、广贺高速(三水段)、广明高速(西樵至更楼段)、江肇高速(高明段)等9个项目加快建设,广明高速二期、广三高速扩建等7个项目抓紧前期工作。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顺利推进,途经我市的铁路工程线行选址、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启动“佛山一环”南拓工程建设,一批市重点路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设力度加大,东平水道创建成为省文明样板航道。

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公交优先发展政策进一步落实,《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十大措施》得到实施。禅城区率先引入公共交通共同体管理新模式(tc)[3],南海区桂城街道、顺德区北滘镇率先开通镇内公交,市民出行环境不断改善。

组团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东平新城“南延东拓”发展范围初步确定,一批在建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大良-容桂组团供水管网连通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其他城市组团建设步伐加快。

“三旧”改造全面展开。完善“三旧”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出台鼓励支持“三旧”改造的政策措施,改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得到解决。全市启动“三旧”改造项目209个,完成改造项目69个,完成改造面积632.77万平方米。“岭南天地”、中国家居博览城等大型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电源建设和电网改造不断加强,天然气站和高压管网建设加快推进。第二水源地建设进展顺利。三年城乡防灾减灾工程累计完成建设总任务的92.4%。启动“无线佛山”建设,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达76.8%。

城市综合管理继续加强。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形成市、区、镇(街道)、社区四级城市管理格局。强化城市属地管理职能,探索“联合执法、专群结合、综合治理”城管新模式,城市综合执法和综合管理力度加大,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四)以汾江河综合整治为抓手,大力加强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强势推进。通过加大对污染行业的整治、推进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取得新成绩。违法违规用地专项整治全面展开,全市复耕复绿土地2.22万亩,拆除违章建筑186万平方米。

水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大力推进重点污染河段整治,全市累计完成主干河涌整治427.6公里,完成投资9.92亿元。实施汾江河综合整治“310”工程[4],完成工程项目11项。加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4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3万吨/日。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企业脱硫、使用清洁能源和“上大压小”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南庄、大沥和罗村等重点区域烟尘治理成效明显。

“绿地佛山”建设取得实效。确定“不开发区”战略。大力推进旧城区、道路的绿化提升和“示范路”建设,新增绿化面积727万平方米,改造绿化面积995万平方米,建设区级示范路3条、镇级示范路29条,“佛山一环”绿化提升工程任务全面完成。深入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全年植树311.4万株,营造各种主题林122个,完成山上造林3.92万亩。

(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启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效率大幅度提高;三水区镇(街道)区划顺利调整,市直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完成,佛山高新区管委会管理体制实现创新。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基本建立,分类改革全面启动。农村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制定《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南海区出台政策有效解决农村“外嫁女”及其子女权益问题,全市引入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基本完成。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共财政继续向民生倾斜,全年财政投入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201.4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2.5%,增长20.1%。试行了专项资金支出封套定额包干管理办法,开展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出台《佛山市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成功举办20xx佛山经营城市论坛暨城市可经营项目签约仪式,签约83项,投资总额442.26亿元。农信社改革顺利推进。信用佛山建设持续加强,我市被评为第三批中国金融生态市。

区域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从政策措施、资金、项目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强对各区的支持,千方百计统筹推动各区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以交通路网建设为切入点,加强与广州的合作发展,“广佛城巴”、“广佛快巴”如期开通,广佛年票实现互认互通。与港澳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果;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

(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在岗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7%。四级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安置失业人员4.24万人,介绍各类求职者就业22万人。社会保险待遇调整工作得到落实,征缴面进一步扩大,综合征缴率达98%。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市新增省、市一级幼儿园31所。职业技术教育整合、转型及新校园建设步伐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加强,祖庙修缮工程顺利推进。“敢为人先、崇文务实、通济和谐”成为新时期佛山人精神。“魅力佛山”、“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市民自行车大巡游”等系列文体活动取得成效。卫生和人口事业加快发展,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个、服务站230个。免费婚检、产检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积极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力度加大,我市户籍人口政策生育率96.2%,人口自然增长率4.81%。。全力支援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开展对口援建,累计捐款4.13亿元,救治、转送伤病员4638人,完成1.13万套22.5万平方米过渡安置房生产任务。

平安佛山创建不断深化。推进“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十好”和谐文明村居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果。加强严打整治和综合治理,强化国家安全工作,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开展领导“大接访”活动,及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成功应对自然灾害、手足口病、“三聚氰胺”等突发事件。开展产品质量、农产品安全检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公共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供应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圆满完成。三水区成为我省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市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各区配套资金2.3亿元支持旧村居改造。各级财政投入8715万元实施渔民上岸工程,解决无房户渔民住房720套。建设廉租房2068套。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中的13类政策性借读生及华侨子女、中国台湾学生已经纳入免费义务教育对象范围。先后建立居民门诊基本医疗和职工门诊基本医疗制度,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步入全民医保时代,全市参保人数362.5万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惠民平价门诊号”,新增提供“惠民产房”服务定点医疗保健机构11家。免费培训失业人员8880名、高技能人才9127名、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1.21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到1070元。调整低保标准,禅城、南海、顺德区调整为320元/人·月,高明、三水区调整为280元/人·月。为1.5万人次适龄低保家庭子女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生活补助政策。对全市低保家庭实行燃气价格补贴,食品消费增支部分按月给予补贴。

(七)以“廉政效能服务”为主题,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100%;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市政府顾问意见,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法制建设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取得成效,普法、执法、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解放思想活动取得新成果。全面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明确以“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为佛山发展定位。先后提出并实施金融发展三项计划、信息化发展“3+1”规划[5],出台加快推进产业强市战略的若干意见及14个配套文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大措施等,政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政风和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以“廉政效能服务”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启动行政投诉电子监察系统,充分发挥“12345”行政服务、行政投诉热线作用,查处并纠正严重影响行政效能行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事业,粮食储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港澳事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统计、档案、方志、人防、气象、扶贫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央、省驻佛山单位,驻佛山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佛山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友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任务艰巨,在调整中科学把握好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均衡发展难度很大;各种资源要素约束刚性增强,经济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亟待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严峻;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压力较大,区域发展不够平衡;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要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xx年面临的形势和目标任务

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我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两转型一再造”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综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20xx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严重后果还将进一步显现。国内经济运行困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经营普遍困难,市场消费信心不足。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促进经济增长的任务艰巨。但危机中蕴藏着重大发展机遇,我们看到,我市今年发展也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为促进经济增长,中央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强调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显示了中央促进经济增长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明确了珠三角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的战略定位,必将有力地促进佛山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提升、民生改善实现新跨越。三是我市有3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配套、较高的市场化水平,加上我市以制造业为主、以民营企业为主、规模企业发展迅猛,等等,为我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我们对问题认识较早,应对举措及时有效,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大措施,特别是先后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签订了总额达2800亿元的授信协议,有力地缓解了我市建设和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我们认为,只要我们正确估计形势,客观分析影响,勇于面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尤其要紧扣“科学发展、先行先试”这条主线,从解决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入手,扎实推进规划纲要的实施,全面落实中央、省、市促进经济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佛山一定能克服困难,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为目标,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加快自主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把佛山建设成为广东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的主力军,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排头兵。

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力争与本地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4.36%;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6%和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进出口总值力争有所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三个着力”:

(一)着力推进产业发展转型

做精做优做强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外汇农业和品牌农业为方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抓好陈村花卉世界、国通物流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流通网络,加快形成生产、加工、流通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加强优势农产品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实施信息兴农工程,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推行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生产,加强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提升农产品消费安全水平。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配套,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新型显示器件等产业,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继续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家电、建材、纺织等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建设“3+9”特色产业基地[6],大力推进广东省无线射频产业(佛山)基地、广东薄膜太阳能产业基地和顺德国家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等建设,促进加快形成具有佛山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信息化发展“3+1”规划,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技术与工业设计、产品构成、生产过程、经营管理等方面融合,全面提升产业优势。以招商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欧美、日韩、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作为招商重点区域,着力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办好第三届佛山投资环境推介暨项目洽谈会。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集群建设与资本运作有机结合,争取成为联合国产业集群与资本运作试点城市。积极实施“双转移”战略,按照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标准协助建设佛山(清远)、(云浮)产业转移园,配合做好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业、物流业、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等。抓紧落实扶持促进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力度,今年力争引入多家银行机构。全面实施金融发展三项计划,今年要在推动设立科技创业孵化基金,试点非标准公司股权质押融资等创新项目上取得突破。推进中新(佛山)现代物流工业园、华南国际采购及物流配送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结合产业优势和特点,整合各类会展资源,打造一批知名会展品牌。完善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建设一批总部经济大楼,形成总部经济带。大力发展以工业设计、网游动漫等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加快建设创意产业园区,推动“佛山制造”向“佛山创造”转变。优化发展商贸旅游业,推进世界名牌商品折扣店、大型商品零售批发机构、云东海等建设。办好第三届佛山旅游文化节。做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

加快内外源型经济“双轮驱动”,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持中小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推进“减税、让利、减费”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中小企业找准发展定位,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和产品结构,加大内销市场开发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家电下乡”,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土地、人才等实际难题。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促进外经贸稳定发展,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支持行业协会和企业组团参加国际展览、展销及境外经贸活动,通过展会平台扩大出口。积极开拓俄罗斯、东盟、中东、南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以信息化加快国际化,加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利用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子交易平台拓展国内外贸易。大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内销市场,扩大国内采购及产品内销。继续推动企业参与联合国采购。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国外投资设厂,开展国际化经营。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摩擦,改进口岸通关服务,创造良好外贸环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佛山。围绕建设现代产业的需要,着力抓好关键领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以新能源技术、新型显示技术、led(发光二极管)等为突破口,集中力量解决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促使一批重点院校、科研院所与我市共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以专利、标准和名牌为切入点,继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鼓励企业参与技术标准体系的研制;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区域品牌。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检测认证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突出抓好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孵化器。构建社会化、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用好科技发展专项基金。发挥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的作用。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完善和落实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一支高层次、国际化的优秀人才队伍,重点建设博士后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

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指导,促进五区共同发展。支持五区按照城市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进一步加强统筹力度,对重大项目在全市五区统筹安排;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优化各城市组团功能布局,推进城市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衔接;进一步简政放权,发挥区、镇(街道)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创新性。加快制定科学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领五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全市资源,支持禅城区大力发展城市精品经济,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建设“岭南天地”。支持南海区加快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顺德区推进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持高明、三水区加快重大项目和民生事业建设,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着力推进城市发展转型

加强城乡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带来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加强城乡规划统筹,将土地利用、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规划作为一个整体统筹编制,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今年要抓好镇(街道)、村(居)规划的修编完善,推动镇村规划与城市规划建设相衔接,使全市城乡真正实现规划对接、资源共享、联动发展。完善“不开发区”规划及实施机制。推进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加快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市、区、镇、村四级之间公共基础设施的对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金融、职业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引导城市资本、科技、人才为农村提供社会服务。

建立强农惠农长效机制,采取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税收政策和公共财政制度安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选择综合实力较强、基础条件较好、区域发展相对均衡的镇(街道),作为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以点带面,逐步带动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土地科学使用,塑造城乡宜居宜商土地利用空间。严格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等各项指标。把握我市作为广东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市的机遇,积极探索土地利用新模式,力争在优化用地结构布局、开拓土地利用途径、确保重点发展用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实施“三旧”改造“双百计划”[7],最大限度地盘活使用土地存量。协调促进城乡建设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强化规划调控土地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土地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率等指标考核,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禁违法违规用地,健全依法依规用地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国土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实施《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20xx-20xx年)》。加快与广州新白云机场、新火车站、南沙港等三大交通枢纽的路网对接,继续推进与广州、中山、江门、肇庆等周边城市主干道路的衔接,抓紧做好与港珠澳大桥道路规划的衔接,完善我市与周边城市的路网体系。稳步推进广佛轨道交通建设,启动广佛南延线建设,力争广佛环线立项动工。加快“佛山一环”南拓工程和市重点路桥项目的建设步伐,完善全市区域区与区之间的路网体系。配合做好途经我市的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武广、贵广、南广、广茂等铁路及珠二环、广珠西线等高速公路建设。抓紧编制佛山西站、新三水站和丹灶铁路物流中心、官窑货运站的建设规划。做好佛山机场民航复航筹备工作。加大港口、码头、河道等资源整合和建设力度,力争东平水道创建为国家文明样板航道。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加强公交站场和轨道交通接驳站场的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全市公交网络,大力发展镇内公交,继续推进广佛客运公交化、同城化,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便捷服务。采取更强有力措施推进电源电网和“上大压小”工程建设,缓解我市电力供应难题;继续推进天然气站和高压管网建设。加快第二饮用水源工程建设,力争下半年实现试通水。抓好第二轮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加强组团城市建设与管理,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组团城市规划及实施机制,统筹全市资源加快推进组团城市建设。东平新城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综合体[8]、公共服务中心、交通枢纽中心等项目建设,继续完善水利、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良-容桂组团要加大建设力度,尽快形成百万人口中心城区。西江新城、西南组团等其他城市组团要加快建设步伐,推动城市组团之间有效衔接与错位发展。以信息化提升城市化,加快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打造“无线城市群”,建设“u-佛山”[9]。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数据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灾难备份中心。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优先在市及各区中心城区建设数字城管系统网络,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建成覆盖全市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完善城市综合执法和综合管理机制,突出抓好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查控及市容市貌的整治,努力建设一个安定有序、文明洁净的现代化城市。

全面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把握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以推进广佛同城化为突破口,主动与广州密切联系,共同编制“广佛同城化”建设战略规划,就产业、交通、金融、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率先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积极加强与周边城市在交通路网、资源配置、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市场体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规划衔接和协作联动,突破行政体制障碍,共同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抓住我市成为商务部首批落实cepa示范城市和广东省cepa 5先行先试重点市的机遇,以项目为纽带,积极推进与港澳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科技等方面合作。支持我市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力争我市成为粤港澳金融合作区的金融创新试点城市。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三)着力推进环境再造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发展集聚力。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污染减排倒逼机制。加大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力度,全力抓好截污工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系统、引水泵站等工程建设,力争新建、续建、扩建24间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规模约75.5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7%。继续加强对传统耗能企业的整治提升,健全落后产能有效退出机制,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加快形成节约型生产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综合运用市场、价格、信贷、环保等手段,引导推动企业和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继续推进以汾江河(佛山水道)、内河涌综合整治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完成综合整治各项任务,稳步改善主要河涌水质。继续推进以改善空气质量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电厂、工业锅炉、窑炉等企业脱硫工程建设和清洁能源改造,着力治理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餐饮业油烟,不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目标。完善在线监控系统,强化环境监督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实施“美丽佛山”战略,继续推进立体绿化,突出抓好道路、河涌、庭院绿化和村后风景林改造,加快构建全市道路绿网骨架及河道绿网系统。大力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镇(村)、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创建活动。做好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

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积极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利用我市作为广东省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的优势,按照“培育、整合、改造、规范”四种类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今年重点抓好村居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解决好被征地农村居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进一步理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关系。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顺德区为试点,制订并实施“大部制”改革方案,推进政府机构及其职能调整,完善政府组织体系和行政运行协调机制。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加快行政审批电子网络一体化建设,努力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抓好劣势企业退出清理工作,推进水业、气业上市和上市公司重组,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加大财政体制改革力度,加强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节约财政开支和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扩大财政对公共事业、民生事业和“三农”工作的投入,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绩效预算、财务集中监管、公务卡结算制度等改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用到实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再担保机制和体系,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孵化基金等,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融资服务。积极开展资本运作,抓住创业板即将推出的有利时机,引导、鼓励一批优质民营企业尽早进入。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和管理体系,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信用佛山”。完善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完善招标、投标行政监管机制。办好20xx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会。大力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和社区民间组织等社会组织发展,建立健全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机制,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的监管模式,引导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提高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推进人文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核心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新时期佛山人精神,营造共享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进一步提高双拥工作水平。推动文化创新,不断提升佛山的文化软实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全市文化资源共享。做大做强“魅力佛山”文化品牌,大力开展周末系列、流动系列和高雅艺术系列文化活动,加强基层和谐文化建设,丰富广大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加强体现岭南特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重点抓好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南风古灶片区改造,基本完成祖庙修缮工程。利用我市陶艺、粤剧、武术等传统文化优势,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佛山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大力实施《佛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促进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完善和共享。以迎亚运为契机,办好佛山市第七届运动会和亚洲游泳锦标赛。

推进政务环境再造,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坚持政府重要事项和公共政策社会公示制度,完善行政决策专家论证、社会听证和合法性审查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阳光工程”。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引领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组织体系,加强条块之间的合作和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政令畅通,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行政执法监督,在政府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基础上,建立健全重大决策执行信息反馈、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机制。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快形成政府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民主监督制度。扎实开展各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各种腐败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努力塑造务实创新、勤政为民、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建稳定和谐发展环境。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城乡一体化培训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鼓励企业不实行生产性裁员。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开展城乡再就业援助活动。推广顺德区农民创业园建设经验,为就业困难群众提供就业渠道。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顺德区为试点,研究出台全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方案。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重点推动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创新具有佛山特色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低保和“五保”供养工作。实施低收入居民临时生活补助与物价涨幅联动,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园建设,推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形成办学特色。积极稳妥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加强国际教育交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强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合作办学,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培训任务。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继续完善“惠民门诊”、“惠民产房”服务,规范门诊基本医疗保险服务流程。改进医德医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强化医疗行业监管,健全医疗机构管理长效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人口与计生服务管理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开展“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十好”和谐文明村居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针对治安重点区域和“两抢一盗”等突出治安问题的严打整治,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生产企业法人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严格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完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健全信访工作机制,积极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与服务,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四川水磨镇恢复重建工作。

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1、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模式,率先推出水稻保险试点工作,争取试点险种覆盖全行业达到40%以上。

2、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住房保障建设责任,完成建设保障性住房2410套。继续实施渔民安居工程,全面解决264户人均住房面积不到12平方米的渔民住房问题。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全面落实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意见》,新建45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205间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

4、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居民住院和门诊基本医疗待遇;将大学生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纳入居民住院和门诊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惠及学生8.47万多人。

5、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加大对屠宰厂(场)的规范整治力度,积极推进生猪来源定点基地供应,完善生猪协议准入、购销挂钩制度,逐步建立肉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确保我市生猪质量达到“放心肉”标准。

6、解决农村居民“出行难”问题。基本实现全市200人以上自然村、革命老区5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目标,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

7、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建立健全扶持老区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一保五难”问题,改善老区生产生活环境。加大财政投入,今年优先解决老区“饮水难”问题。

8、改善市民文化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新馆建设,为基层群众购买公益电影1.1万场,引进约15场国内外高水准的艺术演出和展览,扶持重点文艺社团开展创作、演出和对外交流活动,资助服务外来工的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

9、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禅城、南海、顺德区由320元/人·月提高到350元/人·月,高明、三水区由280元/人·月提高到310元/人·月。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施分类救助。

10、继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今年1月起,对20xx年12月31日前(含本日)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21.38万多名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同时,妥善解决早期离开县以上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

各位代表!当前佛山正处于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更加迫切,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奋力拼搏,为实现“两转型一再造”目标,为建设我们更加美丽富裕的家园而努力奋斗!

3页,当前第1123

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各位代表: 

一、200*年工作回顾 

二、2004年工作安排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我们将认真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二)不断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 

(三)继续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 

(四)全力推进富民工程。 

全方位拓宽富民渠道,不断提高富民实效。 

(五)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 

(六)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七)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努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八)进一步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两提两增四抓”,在极为困难的形势下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呈现好态势。在全国、全省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新常态下,我市经济扭转了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下行的态势,实现逆势回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84.6亿元,比上年增长9%,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2981.1亿元,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3亿元,增长12.6%;外贸出口14.4亿美元,增长1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0.3亿元,增长11.2%。

——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32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8.2亿元,是年度目标的1.4倍。特别是一批谋划多年而没有干成的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获准开工,一个超千亿级的石化产业正呼之欲出;洛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获得文物、环保批复,即将取得国家核准;洛吉黄河大桥开工建设,黄河天堑又一条通途指日可待;引黄入洛工程主洞即将贯通,故县水库引水工程顺利开工,更优质的水资源将造福洛阳千家万户;老城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正式开工,隋唐城“一区一轴”九洲池、应天门项目加快推进,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将进一步彰显。

——先行先试带来新红利。我市先后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电子功能材料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中央直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点城市等,不仅为当前的发展带来了政策资金支持,而且为长远的发展赢得了主动。

——资源挖掘出现新亮点。工业、科技、文化、山水、生态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扬帆起航,传统制造业借智能化之力加速提升;中油一建研制的世界最大单门吊装系统,中信重工研制的世界最大功率、技术最先进的自磨机,河柴重工研制的国内最大功率高速柴油机,轴研科技获准路试的高铁车辆轴承,让“洛阳创造”享誉海内外;“双申遗”成功再添世界级名片,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成绩斐然,中央新影华夏文化产业园区、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文化旅游业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华夏文明第一河、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等项目顺利推进,林业生态屏障日益完善,魅力独具的宜居之城未来可期。

——载体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对全市经济的贡献显著提高。产业集聚区进入提质转型创新发展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配套服务和集聚能力明显提升。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全面铺开,泉舜财富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创新载体加快建设,洛阳大学科技园升格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意科技园开园运营,浙大科技园、莱普生智慧工场暨物联网创新科技园正式开工。都市生态农业风头正劲,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百花齐放”,形成了“一圈四带”的发展格局。

——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7054元和9763元,增长9%和11.5%。1.98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2.3万户城镇居民入住安置房。652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享受到保障房待遇。70852人实现脱贫。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额从16万元提高到25万元,异地就医结算城市扩大到20个,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99.6%。

——干群精神有了新提振。广大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锤炼,作风明显转变,效能不断提升。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新求变、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氛围日益浓厚、热情空前高涨,已经成为推动洛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面对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突出三大举措,加强运行调控,在新常态下实现了经济逆势增长。开放招商增活力。实施十大重点产业招商行动计划,全年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9个,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成功引进境内外500强企业12家,正威有色科技城、伊川汽车产业园、阿帕奇电动汽车产业园等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好项目相继落户。中信重工、一拖集团等一批企业与境外企业合作迈出新步伐,北企集团、北玻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入选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样本企业。服务企业解难题。坚持领导分包、落实帮扶政策、搞好要素保障、推进产销对接,强力实施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减负担、增效益”百日攻坚行动,支持优势企业扩能增产,帮助困难企业摆脱困境。深入开展银政、银企合作,通过组织银企洽谈会共签约项目5229个、资金793.4亿元,当年落实率超过98%。大力开展还贷周转金、增信基金、信用评级、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服务,缓解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难题。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334亿元;新增存贷比达到84.7%,创20xx年来新高。优化环境提效能。深入开展“庸懒散拖”专项治理、百姓问政、群众评诺等活动,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加大企业投诉案件查办力度,企业反映问题解决率达97.1%。加强企业周边环境治理,依法从严打击阻工扰工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了企业生产和重点项目建设秩序。

(二)针对结构不优的突出矛盾,启动创新引擎,强化项目支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建设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出台促进产学研结合十条新政,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新增院士工作站6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83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4个,40家企业入围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

先后与中科院自动化所、计算所、微生物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华大基因合作在洛组建创新机构。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5项。专利申请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7.5%和29.5%。高新区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扩大投资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实施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420个,带动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411.5亿元。围绕延链补链,启动有色金属、石化煤化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计划,中建材新型显示材料基地、恒阳铝业高档铝型材等162个项目开工建设;中信重工重装高科产业园、华茂新材料产业园等258个在建项目顺利推进;河南能源20万吨乙二醇、洛阳单晶硅半导体产业园等97个项目竣工投产。实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培育计划,以“一基地两园区”和30家骨干企业为重点,着力培育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引进培育电子信息企业150家,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中航锂电锂离子动力电池二期、中航光电技术产业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21个重大环保技术装备项目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目录,数量居全省首位。转变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和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6家、专业合作社148家,农业产业化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106个,完成土地流转101万亩。成功创建出口牡丹芍药花卉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洛建农业成为全省首家在上海股交中心e板上市的农业企业。多策并举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高成长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确定八大领域、六大园区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国移动呼叫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完工,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八里·唐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实施。哈他网络公司入选全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第3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成功举办。全省首家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城市旅游集散中心顺利投用。全年接待游客94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00亿元、增速高于全国9.3个百分点。

(三)针对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实施重点突破,加速释放发展活力。正式启动新型城镇化试点。编制完成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等相关配套政策,扎实开展市民化体制机制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出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和实施计划,积极推动洛粮公司、有色矿业等通过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与央企、省企战略合作,启动32家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顺利完成白马集团纺织搬迁升级改造。多点突破推进投融资制度改革。引进北大方正等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建设经营。组建宏科创新创业公司,搭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平台。顺利争取到财政部和亚洲开发银行ppp模式试点城市。成功发行洛阳银行50亿元小微企业金融债、洛钼股份49亿元可转债和中信重工10亿元公司债。全省首家金融租赁公司和我市首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开业运营。8家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通达电缆、轴研科技在资本市场再融资7.2亿元。深入推动政府机构改革。调整理顺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行政管理体制,减少市政府工作部门4个。稳步推进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加快网上审批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行政部门权力清单,取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74项、下放37项。出台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增企业户数、新增企业资本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2.5%和198%。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实施“小巨人”培育工程和“百千万成长工程”,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7%。

(四)遵循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突出示范引领,完善基础功能,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增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引领作用。示范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中原大道等项目启动建设,华能热电联产二期工程第一台机组即将投运,高铁大道、希望路跨伊河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用。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四大智慧城市样板点部分建成投用。持续提升城市支撑能力。加紧实施东、西、南、北环城道路建设,连霍高速洛阳至三门峡段改扩建工程竣工通车。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26.7公里、高速公路28.9公里、县乡公路238公里。开工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华润首阳山电厂至洛阳市区长输供热管网。新增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西工、伊新南等6座变电站建成投用。3g网络覆盖城区,4g网络覆盖热点区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高效运行。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县城建设。坚持安置优先,稳步推进旧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全年累计开工1884万平方米、竣工1788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县城提质扩容和重点镇、旅游名镇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885个行政村环境集中整治全部达标,81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顺利实施。硬化通组通户道路20xx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46.1万人。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269个,完成扶贫搬迁4.4万人,社会化扶贫工作受到国家表彰。老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我市被确定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加强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5个重点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5个循环经济园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竣工投用,14个综合节能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左右。137家工业企业实施废气治理,80项重点减排工程、27台电力机组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建成投用,拆除燃煤锅炉32台,淘汰黄标车、老旧车2.9万辆。大气质量、主要河道断面水质达到省定目标。完成造林45.3万亩、林业生态圈建设10.8万亩;市区新增绿地214.7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6%。栾川县入选“国家园林县城”,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五)顺应全市人民的美好期待,倾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96.1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1.9%。省定民生工程、市定民生实事全部完成。促进就业创业。强化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11.5万人、再就业3.5万人。在全省率先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助保贷款工作,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6亿元,扶持2.7万人成功创业。全年培训农民10.3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万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县乡村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全覆盖。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全面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启动实施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加快市第五人民医院新区医院、河科大一附院新区医院二期等工程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新区医院建成开业。开工保障性住房2.7万套、竣工1.9万套。启动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农村老年幸福院284所,新增养老床位3200张。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4所,引进名牌学校6所。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普通高中改造。美丽园丁教育基金培训项目累计培训教师1.59万人次。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和职教园区4所职业学校二期项目全面启动。我市顺利通过国家语言文字二类城市评估。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新编戏剧《穆桂英挂帅》《洛阳令》广受好评。组织文化惠民演出600余场。孟津、新安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新增全民健身活动场地50余万平方米。我市荣获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和第12届省运会金牌数、奖牌数、总分一等奖。不断创新社会管理。110联动工作实现全覆盖,群众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均在95%以上。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化解信访积案,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依法打击处置非法集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六)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改进作风,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深入开展“五查五看五争当”活动,针对查摆出来的“四风”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着力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先一公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作风建设的常态化环境、长效化机制进一步形成。主动接受人大及其会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制订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提高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等议案得到较好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效果良好。提请市人大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3部,出台政府规章1件,清理规范性文件1788件。强力推进政府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公务消费、用车、住房管理制度,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8.8%。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共查办案件215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119人次;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284个,追究责任241人次。与此同时,军民融合发展质量和国防动员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统计、审计、人防、气象、地震、档案、史志、残疾人工作、妇女儿童事业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不平凡、不容易、不简单!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尽管困难很多,但是结果超出预期。我们深切体会到:洛阳之所以能够在巨大的困难面前破浪前行、砥砺奋进,正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和老同志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洛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各种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民增收、农村脱贫的难度增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群众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不强,行政效率不高,一些部门和领域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对于以上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xx年总体要求及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洛阳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战略的开局之年。

站在新起点,认识新常态,洛阳加快发展的政策利好很多、机遇十分难得!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洛阳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好的宏观条件和稳定的政策环境。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一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一带一路”重大经济战略加快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将密集面世,一大批推动结构调整、促进创业创新、扩大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将陆续出台。特别是我市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和信息惠民等试点城市,加之洛深合作全面启动,将在扩大有效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城乡建设等方面为我们注入新的活力。只要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牢牢把握新机遇,就一定能够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打造洛阳经济的“升级版”!

站在新起点,明确新定位,洛阳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路径更加清晰!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提质增效的态度非常坚决,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十分明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大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四个河南”建设方兴未艾。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描绘了洛阳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美好蓝图,进一步明确了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文化示范区、最佳宜居地、开放创新城的战略定位。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与省会郑州错位发展,紧盯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把美好的愿景变成现实!

3页,当前第3123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