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最新海上钢琴师感悟(优秀7篇)

最新海上钢琴师感悟(优秀7篇)

时间:2023-09-04 22:02:07 作者:笔尘最新海上钢琴师感悟(优秀7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上钢琴师感悟篇一

电影结束了,黑白字幕缓缓划过,我却不忍关掉视频窗口。凄婉的小号声,声声切入心中,悠扬,却沉甸甸地压在胸上。心中的忧伤像是浓茶,久久不散。我不肯失掉这珍贵的悲哀,把时间条拉回他在虚空中演奏的一刻。

他,被遗弃在船上,被锅炉工养大,他叫“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他是天生的钢琴才子,在船的舞厅里,他在风暴中与钢琴起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述人心,他是钢琴的灵魂。然而,他被环境束缚在船上,尽管世界从他身边经过,他却不敢走进这个世界。

他一生都没有离开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亚号”。他也曾爱慕那位平凡但出尘的姑娘,却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却在舷梯上望着无边的世界迟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正走进他内心的朋友,却拒绝与他下船而选择死亡。

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拥有百万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仅仅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怎么选择其中的一条?怎么选择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地,一个人生?我无所适从,只能选择一种方法死去。”于是,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演奏中和破旧残废的船——他的世界一起爆炸殆尽。

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幸福是他心中的远方,生活的梦想始终存在,可他一生畏缩至死。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所缺失的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使他习惯了孤独,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为了一个永远存于心中的悲剧。

海上钢琴师感悟篇二

第三次重温了《海上钢琴师》。 不论第几次看,它都是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在所有我曾读到过看到过的故事里面,许久没有一个人如1900般让我充满了迫切的冲动,想要去理解他,懂得他,感知他。

不住心里的激荡,大雨滂沱。不是难过,是深深的疼惜。是一种幸好遇见的庆幸与荣幸。

1900被遗弃在弗吉尼亚号游轮的头等舱里,一个黑人煤矿工在一架钢琴上发现了他。

因为是新世纪的第一天,养父丹尼给他起名叫1900。由于没有相关的出生证明,丹尼担心他被人抱走,所以1900从来没有离开过船舱。他就在这船一样大的摇篮里长大,他不知道海的尽头还有其他世界。就像他单纯地以为“妈妈”是一匹马,一匹跑得很快的马,一匹好马。 尽管如此,有养父丹尼的疼爱与照顾,1900的世界是温情的。

可就在1900 八岁的时候,唯一能够给他庇佑的养父意外去世。懵懂中,年幼的他便经历了生离死别。

丹尼的葬礼上,迷茫无措的1900听见远处隐约传来一阵动人心魄的声音。身边的一个亚洲女人告诉他,这是音乐。就此注定,他此生将与音乐结下深深的不解之缘。

海上钢琴师感悟篇三

在苍茫的海上,是谁将心深埋于波澜?是谁谱一曲传奇与绚烂?是谁奏响海洋的心跳?是一位孤独的行者,一位执着的`追梦人,一位海上钢琴师。1900不仅是他的名字,也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一篇乐章的前奏。高潮的悠扬,是他内心的祷告,是从海洋深处呼唤天际的歌声。他如海一般宁静深远,也如海一般变幻莫测,大陆的纷繁扰乱了他的眼,所以他选择留下,用黑白的旋律与浪花共舞,谱下属于自己的传奇。

意大利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德罗.巴里科的独角剧本《十九世纪》上演成功后,被改编成电影《海上钢琴师》,让人永远记住了那位非凡而孤独的钢琴家t.d.林蒙,人们喜欢称他为1900。

一位小号演奏家麦克斯回想起当年海上浮城遇到的音乐知己。当年,麦克斯就是吹奏着一首爵士小号曲登上船的。他满怀希望,就像去参加一场盛大的聚会一样,但是,很快他就尝到颠簸大海的痛苦滋味。正巧,他遇上了1900,邀请他坐在钢琴边听他演奏,随着大海的波澜自由滑动,他们享受着这颠簸中带来的美妙时刻。从那以后,船上的贵客们在1900钢琴声的伴奏中度过海上时光。有时,他也会来到下层客舱,为那些贫穷的欧洲移民者演奏。他手在琴上,心在海上。只要有人给他几个音符,他就能演奏塔兰台拉的舞曲。人们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美国到了,曲终人散,所有人都踏上了新大陆,只有1900一人孤独地留下。他为什么不上岸呢?世界近在咫尺,他完全可以征服世界。可是1900认为,陆上的人总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许多光阴,就像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总是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他并不羡慕。

1900是独一无二的,他认为,就像钢琴一样,琴键有始有终,有限的琴键可以奏出无穷的音乐。他的音乐不仅给凡人演奏,还给上帝演奏。上岸后,该何去何从?太多选择让他无所适从。他来自海上,也必将回归于大海。这艘船不仅载着人,也载着他的梦想。他生活的范围离不开船头和船尾,在有限的范围内,他习以为常,他自得其乐。陆地对他来说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无从弹奏的乐章。所以,他无法舍弃这条船,他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这真的只是传奇,属于1900一个人的传奇。他从不奢望在陆地上开始新的生活,用他至美的琴声征服惊艳的世界,他只是默默地在海上,在漂泊中谱写自己的音乐人生。他的生命始于此,也终于此,1900永远地享受着世间少有的孤独,他把弗吉尼亚号船视为永恒的家,他的摇篮,他的精神的寄托,他的音乐的归宿,孤独感也造就了他一生的传奇。

世界宛如一座舞台,音乐是一束闪亮的聚光灯,能射入我们内心深处,也能给我们一线光明。“为升进天堂而努力,当然是壮丽而崇高的,但是活在这可爱尘世同样是美好无比!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做人吧。”能在每分每秒中,以开阔的心来演绎世界,是一门艺术,一颗心永远向未来开启的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感悟篇四

《海上钢琴师》主要讲述了弃婴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仅凭听到的钢琴演奏音乐后就开始弹钢琴,并成为才华瞩目的钢琴师的故事。

一九零零出生在船上,也从来没有下过船,虽然它有无数个时机可以如许做。直到末了这艘服役的老船即将用六吨半的炸药被炸掉时,他也没有选择下船,虽然max实验过劝说。“整座城市。。海上钢琴师读后感。那么大,一眼忘不了尽头。无量无尽,贫苦你告诉我,它的尽头在哪里?走上舷梯一切都很好,我穿上你送我的大衣,决心百倍,看上去也肯定很帅气,对付下船毫无疑问,使我停下的,不是我所见,而是我所未见,你能领会吗?那些我看不清的工具。在那延绵不停的城市中,我能瞥见一切,可就是看不见尽头,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尽头正是我所未见。比如说这个钢琴,琴键有开始,也有闭幕。

傻瓜也晓得只要八八个键,它们是有限的,在这八八个琴键上你可以弹奏出无量无尽的音乐,我就喜好如许,我也只能如许生活,但你们把我奉上舷梯,把我推向一架有着无数个琴键的钢琴,没有尽头。可琴键是无量的,我又该怎么演奏呢?我只能说我坐错了的方,那是上帝才能演奏的钢琴,老天啊!你有没有瞥见那些街道,成千上万的街道。怎样才能从中选一个,选一个女人,选一栋屋子。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选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英语名著读后感选一种自己的活法。沉重的世界压在你的肩头,黑漆漆的看不到头,要你离开这里,到谁人陌生而有无量的世界里。你岂非就不感触害怕?我在船上出生……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过大的船。海上钢琴师读后感。。我不克不及下船!”一九零零在弗尼吉亚号爆炸的前夜,拒绝了max的劝说,说出了上面的话。我们从中大概能领会出他拒绝下船的原因。这不克不及简略的用怯懦来界说。

灰色烟雾包围的城市,高峻阴冷的建筑,机械喧闹的轰鸣声讲述着工业文明时代的故事。宏大的客轮弗吉尼亚号载着一批又一批为追逐利益的过客往返于大泰西间,谁也不会为谁停顿。海上钢琴师读后感只要一小我私家,一生都漂浮在这艘船上,用一架钢琴,在生命的大海上抒写自己的故事。

他是个自幼被遗弃在弗吉尼亚号上的婴儿,是谁人无数人都在做着“美国梦”的年代中的钢琴奇才。他的名字叫一九零零——纪念他在这一年出生。他的一生都在大海上漂泊,从未踏上陆地,直到与弗吉尼亚号一起沉落大海。他精湛的钢琴技艺,演奏出潜藏在这艘船上每一个过客的故事,跳跃的音符,宛若他们各自跌宕起伏的人生履历与庞大抵牾的思想。后来,他遇到了一生中独一的知音——一个吹小号的max。

孩子的天分是让人觉得很恐怖

当max回忆的时候,总会讲起那是他一生快乐的记忆:

最后的结局是他死于那艘船上……

海上钢琴师感悟篇五

“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

《海上钢琴师》主要讲述了弃婴1900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仅凭听到的钢琴演奏音乐后就开始弹钢琴,并成为才华瞩目的钢琴师的故事。都说天才是孤独的,正如这位钢琴师。以下是小编与你分享的关于《海上钢琴师》的优秀观后感,不知是否能引发你对“孤独的天才”的思考。

艺术是有生命的,这句话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三部曲”之一。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电影是由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

这部电影里,音乐的运用很能够打动观众,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那个带有悲剧和传奇色彩的1900。

在剧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1900在踏上木板准备下船,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他一生生活的地方-邮轮弗吉尼亚号。在这艘船上,密集着形形色色的人,唯独有一个人,他对大海,有着始终如一的钟情。对名利,他从来没有动过心。对音乐,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演奏。他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么奏得出音乐?那是上帝的钢琴,我弹奏不来。”他说:“只是街道,已经好几千条。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镜,茫茫无际,思前想后,那样的日子怎么过?”有时候,我们在尘世中感到痛苦,并不是因为我们得不到某些东西而痛苦,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舍弃而痛苦。有太多的选择,就会有很多的杂念,这些往往会让我们忘记了我们最初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在1900的心中,他只爱大海,只爱双手在琴键上飞舞。音乐和他是融合在一起的,在那艘船上,只要有音乐陪伴着大海,他的灵魂就找到了栖息的地方。

1900用他的一生守护着大海,热爱着音乐。他最好地诠释了自由来自内心,真正的热爱是细水长流的坚守,是坚如磐石的信念。

我是深夜一口气看完这部片子的。海上钢琴师所在的邮轮,就像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孤岛长期漂泊在大海之中,只有靠岸时离大陆才近在咫尺,人们之所以选择这座孤岛之旅,多半是慕名而来亲身感受这位钢琴大师杰出表演,按理说他应该有一大群粉丝和知音的,但命运对他确实不公,他就像贝多芬一样一生追求他的.音乐梦想,却不为名利所动,当他被迫应战赢了大陆一位目空一切的所谓钢琴家,博得了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惊叹和经久不息的掌声同时,却没有遇上一位真正的伯乐和知音,而有的只是为了复制他作品的资本逐利者,其实艺术是无价的,是完全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他为什么一刻都不离开这艘船,在他眼里大陆就是名利场,只有他的孤岛才是块净土,才是他施展才华的地方,他不是怕充满诱惑的城市街道无边无际,而关键是他在这座孤岛奋斗的几十年中居然没有遇上一位真爱自己的红颜知己,这就是男人在成功以前的悲哀,但等到自己功成名就之时,更不可能找到一位真心爱自己的爱人,不是吗?当今这个现实世界像这类例实在是太多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向日葵》作者大画家梵高凄美的爱情故事:1853年3月30日,荷兰鹿特丹市的一对牧师夫妇生下了他们的长子梵高,一位神秘的预言家对尚是婴儿的梵高说出了可怕的预言:你会到巴黎,英格兰,当店员,当教师;你会恋爱,遭到拒绝,成为传教士,再恋爱,再遭到拒绝,成为艺术家,你会和失足妇女结合画800幅画,在普罗旺斯变疯,37岁时自杀,你一生只卖出一幅画……事实真的如这位预言家说的那样,从小孤僻寡言的梵高只有小他四岁的弟弟提奥做朋友,长大后做过传教士,画商,教师,足迹遍布欧洲的许多地方,感情生活非常不顺,连着向三个女人求爱,遭到三次残酷的拒绝。被拒绝后的他再也不相信还有谁会追求自己这样穷困潦倒的疯子,居然拒绝了一位庄园主的女儿的疯狂追求,最终双双变成了真的疯子,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命运对他的不公,他死时很年轻和徐志摩一样都是37岁,但他们都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伟大的经典作品。

这同样不禁让人想起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生命。

影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里面的音乐,诚然使人动容;主人公的命运,更是令人叹息!一代音乐奇才,最后也没能战胜心中的“恐惧”,和他的“舞台”一起,永远留在了海上,留在了别人的记忆里......

纵观主人公1900的一生,有过无数次“下船”的机会,最接近“成功”一次,是为了一个女人,为了“爱情”,为了“有个家”。那一次,他放弃了,就再也不可能有勇气“上岸”!他后来说:“并非是我看见的,让我停住了脚步。而是我所看不见的......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和他一样,会害怕!!!害怕驾驭不了的船,害怕征服不了的女人,害怕看不到终点的旅行.....归根到底,我们是害怕“失败”!可是,“什么是失败?失败就是太害怕失败,怕得要死,以至于连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了”!我们总是止步于自己的“舒适区域(comfort zone)”,畏惧“改变”,错过了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机遇。慢慢慢慢,变成了庸庸碌碌的“行尸走肉”,“活着”和“死了”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区别。

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满怀柔情地认为:他是一个有尊严的艺术家,拒绝下船是因为不愿被金钱,名望,家庭……所束缚,不愿身陷无尽的欲望深渊,而失掉了真实的自己。那又怎样?再好听、再高尚的理由,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终究还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没自信!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管最后是什么结果,我们总要试一试......

伴随着低沉悠扬的音乐,影片拉开序幕,幽暗的楼梯绵延不绝的伸展开来。潮湿而又逼仄的水汽弥漫在空气里,这多像一个悲凉而又巨大的隐喻。麦克斯好像预言家一样的声音振荡着呼啸在你我的耳畔。

导演将麦克斯的回忆与一九零零真实的生活穿插交错,得以重现天才传奇的一生。

这个被遗弃在头等舱钢琴上的孩子,世上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正如麦克斯所说,没有一个城市,一个教会,一个医院,监狱或棒球队知道他的名字,他没有国籍,没有生日,没有家人。他在一个像船一样大的摇篮里成长,在欧洲和美国之间旅行。在舷窗里看到的一切,就是他童年的世界,一望无际的海平面和汹涌的波涛。他的名字,丹尼勃曼td雷蒙一九零零,是对整个世纪的眺望。

这是电影中最有传奇色彩的一笔,无师自通的一九零零弹奏着美妙的音乐,并这样,与音乐一起成长。

他从不墨守成规,他的手指跟随思维跳跃,他说:“去他的规则!”他伴奏的舞会总是欢快并奇异的。他可以用音乐描绘每一个人的思想。他在三等舱为穷人弹琴。蚂蚁般的人群围绕着他的琴音起舞。他的思维在不停游曳,在火山的边缘,美丽的村庄,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他的手指簇拥着他的思想,一朵朵奇葩在黑白琴键上绽放。他的塔郎泰莎,人们从他身边散开,去追寻各自的幸福。他的孤独晕染开来,在冷寂的空气里散发着清冽的香气,是他灵魂的味道。

他说,我相信陆地上的人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在为什么上,冬天害怕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又将至,这就是为什么你不会厌倦永远在追寻着,哪里一直是夏天。我——并不羡慕。他一语成谶,更像是一位钢琴诗人。

镜头交错,在荒凉废弃的弗吉尼亚号上,麦克斯在寻找着他最好的朋友。他深信一九零零不会离开这里。

生于斯止于斯。这是他的信仰。

与爵士乐鼻祖杰里罗的钢琴对决是电影里最精彩的桥段之一。两位钢琴家都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演奏技艺。与充满挑衅的杰里相比,不卑不亢自信的一九零零显然更甚一筹。他的名气也达到了顶峰。这个时候,他与他的爱情不期而遇。然而,即使是爱情,也没有让他放弃自己的追求。

他拒绝录制唱片。

因为,我和我的音乐不容分割。

苍老的弗吉尼亚号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当麦克斯在腐朽的船舱里播放着一九零零曾经为自己的爱情弹奏的音乐时,他找到了他,这里诞生了哲理的一段对话,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所在。

在人类的城市里,无穷无尽的是欲望。对于一九零零来说,城市是一架无边无际的钢琴,在这里,演奏不了他灵魂的音乐,他宁愿,退出生命的舞台。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用简单的故事情节构建了他心中的艺术理念,他的人文追求。这在他的“时空三部曲”中的另两部《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都有所体现。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更像是导演思想的凝结,一九零零,是真正艺术形象的化身。这是一部艺术悲剧,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整部影片沉浸在悲怆唯美的背景音乐中。作为托纳多雷的配乐老搭档,埃里奥莫里克奈再一次征服了观众,并由此荣获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

弗吉尼亚号停泊的时候,巨大的阴影覆盖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覆盖了欲望,追求和一切。整部影片都在渲染,都在对比,导演不惜用大量全景镜头表现无边无际的人群:晨曦,自由女神在浓雾中浮现,繁华的城市在人们的瞳孔里放大,所有人都高喊着america!这是一种象征,与一九零零的信仰相悖。他的孤独是因为与世人精神追求的距离,没有人可以理解他,他的超然,成就了他的艺术,也是他的幸福所在。他不属于这个物质的世界。

正如他所说,我是生在这艘船上的,我已经和这个世界擦身而过了。

海上钢琴师感悟篇六

在音乐上一直是个“白痴”,但是,这并不会成为我理解本片的障碍。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动,或许,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就像1900从没接触过钢琴却会演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一样。

生在海上,长在海上,死在海上,这就是1900的一生。他从未离开过船半步,从未踏上陆地,虽然,爱情的力量曾经让他心动……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回来,回到这属于他的甲板上,因为他不属于这世界,这世界不属于他。

当看到1900走到楼梯一半又回来时,我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说真的,我还是很高兴的。世界不属于她的,又何必勉强呢?船上他很孤独,但起码他还有钢琴,还有一个演绎自己心中音乐的环境。当他一踏上陆地,他或许将更孤独。钢琴还有,没错,但,那是上帝的。

多走几步,到陆地上去,他或许真的会像他朋友所说的那样获得成功,因为他有那么好的天赋。但他选择“浪费”上帝的礼物,因为,那是……。

很好的一部电影,看完后感触颇深,奈何笔拙,只能将内心的感受表达至此……

海上钢琴师感悟篇七

他有个好长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雷蒙·1900。

他有种超强的天赋是对音乐的随心而动信手拈来。

他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仍然不能迈下舷梯。

他遇见了一个一生相伴的朋友,还是没有选着离开。

他是钢琴曲演绎的天才,轻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过琴键。

他是旅途中漂泊的天使,灵动的琴曲响雷般的震撼心房。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我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这也是一个没有女主角的电影,影片就是随着max的旁白开始,max也成了他主动与社会相关联的唯一纽带,而与max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与音乐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托,也正是由于这个老友的存在,我才会觉得1900这孤独的一生有了些许的的温暖。

当max抱着留声机,播放着柔情似水的无名乐曲在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上寻找1900时,随着影片的剪辑,max与柔情的音乐出现在了船上的一些旧地,这时与其说他的行为是寻找,倒不如说是缅怀,缅怀与1900一起走过的日子,缅怀对过去光影的留念。

“你为什么晕船浪?”这是两人多年后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话,这也是他们友情最开始的记忆。max最终没有劝阻1900的最后决定,理解的面对他不归之路的选择,这是一种什么深度的感情,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还是放手让他达到灵魂的升华。当max默默地含泪离开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时,1900叫住了他,给他讲了一个不好笑、但动人的笑话,这使得我发觉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倾诉竟也如此感性,如此动人,如此伤感,这时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悲伤,是一种孤独的伤感。想到自己一个人看完的电影,一个人写完的日记。人生难得一知己。和我比起来,1900或许幸运得多。

整部影片的气氛都是由这个男人来营造的,从来没有看过蒂姆·罗思这样的儒雅,表演是那么的不着痕迹,洗尽铅华、浑若天成,骄而不躁。在他的演绎下,这个海之子,就像是一个惹人怜爱、顽皮反叛、随性而为的孩童,却又有着叫人伤感的孤独宿命。这会是一个不朽的角色,这会是一个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是的。

这几年我看了不少电影,但是从来没有这样一部片子能带给我这样的感伤,我想把文字写的更加伤感,更加细腻,更加动人,更加真实一些,只叹我生硬的文笔还无法达到这个境界。

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维吉尼亚号蒸气船上的孤儿,一位善良的黑人烧炉工收养了他。那天,正好是1900年元旦,于是烧炉工给孩子取名为1900。然而烧炉工在一次炉房的意外事故中丧生,只有8岁大的1900再度成为了孤儿。

1900无意间鬼使神差地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见到了与他一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乐器——钢琴。从此,维吉尼亚号载着他用心灵演绎出的乐曲在欧美大陆间往返航行。

1900成长为一个优雅的男人。丝纹不乱的深金头发,纤尘不染的衣帽领结,风度翩翩的举手投足,才华出众的自信风采。他的钢琴前曾有多少美女为他倾情?他一定是沉浸于自己的音乐而无暇为琴音外的事物分心。(要是有这样的邂逅我是做不到)

1900的生活单纯但不乏人性之美。与养父间短暂的亲情,与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爱情,以及陪伴他最长时间的迈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润过1900孤寂落寞的心。

1900这个角色,因为孤寂落寞的经历,使其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藉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但一生面对海洋、面对钢琴,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他一直对陆地踯躇不前。正如他所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或许对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多地的邮轮也有靠港停泊的时候,八十八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以创作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就像我面对如今的日子,如今的大学我也茫然,也看不清楚。我不奢求掌握能顺势而为就已经足够了。上帝是公平的。1900的人生伟大而有意义。哪怕这有可能只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像乐器店老板在片尾说的:“别担心,不要钱。一个精彩的故事比这个旧小号值钱多了。”片尾:max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青瓦石路的街道尽头。我积压着的情绪再也忍不住了,来了不该来的地方。好好的分数再高一些就好了,当初不拼一拼,没有赌一把,来到这里,录取老师说:“你的分数报这里亏了哦。”我傻傻的踩着二本线进来的。来到一条破船上,我不会钢琴,也还没有max一样挚友。孤单的开始,但愿不要孤单的结束。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除了埋怨一下下,我也还在奋斗。今后求学的路上还要面对更多更大的坚持。而在泪水中换来的坚持总有一天会随时间消逝。

孤独,自从他被抛弃在维珍尼亚号开始就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完整。

音乐,自从他在养父海葬听到音乐时就注定与音乐一生的不分离。

传奇,自从他无师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平凡。

亲情,我明白是血浓于水。

友情,我明白是值得珍惜。

爱情,我明白是可遇不可求。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