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最新寺庙心得体会(精选5篇)

最新寺庙心得体会(精选5篇)

时间:2023-08-30 23:00:21 作者:纸韵最新寺庙心得体会(精选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寺庙心得体会篇一

文庙是安顺的宝藏,不,不,不,它是贵州的宝藏,不,它是祖国的宝藏,它是石头的世界。

当你走到第一步时,你会看到庄园桥,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当你走在这里,它会对你说:“想从我身边走过的人不是普通人,他们是夜以继日努力学习的人”。

当你走上第二级台阶时,你会看到春夏秋冬美丽的星门,在那里许多人在晚上赏月或喝茶。

在上层,你会发现著名的石龙柱,上面刻着双龙戏珠的图案。有个石龙珠的传说。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石龙珠的传说:“从前,有一个将军,想招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后来有一天,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来了,雕刻了一对五米高、雕刻精美的双石柱子。远远望去,像是双龙戏珠,气势非凡。”传说他就是这样雕刻出著名的石龙柱的。

文庙,我一天都忘不了你。

文庙,我一年都忘不了你。

文庙,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寺庙心得体会篇二

寺庙是人们追求内心平静和宁静的场所,也是民众祈祷祈福的重要场所。每一次踏入寺庙,都是我内心得到慰藉,彼此感受到的是一种平和与希望,同时也对生活充满感激之情。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寺庙祈福中的一些体会与感受。

首先,寺庙祈福给予了我一种内心的安宁。在世俗纷扰的社会里,人们常常感到忧虑和压力。然而,一旦踏进寺庙,我就会感到大自然的美好,给予了我心灵的慰藉。对我来说,寺庙是一个可以平和对待生活的地方,它让我能够在内心感到安宁和宁静,告诉我不要为琐事而纠结,要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困难。

其次,寺庙祈福给予了我一种希望和信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在寺庙里我能够找到信心和力量。每一次祈福,我都会为自己和家人祈祷平安和幸福。这种行为让我感到充满希望,坚信艰难的日子会过去,美好的明天即将到来。寺庙祈福像是给予了我向前走的动力,让我始终相信前方的路会更美好。

第三,寺庙祈福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无论是自身经历的艰难,还是身边亲友的疾病和离世,寺庙祈福都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无常。每一次燃起香火,我都能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脆弱。也因此,我会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每一个和我相伴的人,并感激生命给予我无尽的机会。

第四,寺庙祈福使我更加懂得自我反省和修行。寺庙里的佛像和经文让我思考自己的言行和态度,更加懂得自我修养。祈福并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愿望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内心的反思和深思熟虑。我会在祈福时更加真切地反省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为自己的成长和提升而默默祈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自己和生活的质量。

最后,寺庙祈福让我学会了付出和感恩。无论是在寺庙里的义工活动,还是对待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寺庙祈福让我学会了付出。我会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像寺庙给予我的那样,将正能量传递给他人。同时,寺庙也让我更加感恩生活中的点滴。生活中的每一次幸福和美好,都是来自于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因此,我会时刻感恩,并以感恩之心去回馈社会。

总之,寺庙祈福给予了我内心的安宁和希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通过寺庙祈福,我学会了自我反省和修行,并懂得了付出和感恩。寺庙成为了我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在引导我前行,给予我方向和动力。每一次踏入寺庙,我都会以真诚的心祈福,期待内心的寻找与成长。

寺庙心得体会篇三

项目建议书,又称项目立项报告,按新的投资体制改革相关政策,项目建议书主要是国有企业或政府投资项目单位向发改委申报的项目申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寺庙扩建项目建议书,欢迎阅读。

1.1项目及建设单位

1.1.1项目简述

(1)旅游开发起步较早,但发展相对缓慢

某某风景区是某某县旅游开发比较早的旅游景区之一,每年前往某某县的旅游者中有近一半的旅游者会选择到该景区旅游,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景区在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上显得很不够,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旅游功能不够完善,这些严重阻碍了某某风景区的发展。

(2)文化旅游备受重视,发展潜力巨大

某某风景区文化旅游开发有着较好的政策背景。从国家层面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早在2016年2月15日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再一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对文化建设进行的中长期全面部署规划,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从省级层面看,某某省政府于2015年就着手编制某某省文化旅游规划,积极寻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之路,并在沈阳、本溪等市相继举办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节,吹响了某某省发展文化旅游的号角;从市县层面看,某某县素以蒙古贞民族文化和蒙藏佛教文化而著称于世,具有很强的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某某市政府和某某县政府把某某风景区的旅游开发作为实现地方旅游发展和经济崛起的重要契机而非常重视。综合而言,某某旅游景区发展潜力巨大,各级政府对文化旅游发展极为重视,这些都为某某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保证。

(3)景区建设初具规模,设施有待改善

在某某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某某旅游景区的旅游接待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在某某县旅游接待总量中占到了近一半的比重。尽管如此,相对于巨大的市场需求而言,某某景区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这限制了某某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如从景区游览的角度而言,景区内部的交通设施状况亟需进一步改善,景区道路两旁的景观带也不够完善,严重影响到了景区的整体景观效果;景区内部的管线设施较为混乱,旅游标识系统亟需完善,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等亟待新建,寺庙周边建筑风格与某某景区整体建筑风格不协调,景区内的环境保护也亟需加强。

(4)文化品牌效应突出,市场影响有限

外的三大寺院,是清代八大国庙之一,是蒙古族东部地区著名的朝拜圣地,素有“小布达拉宫”美誉,可见,某某文化底蕴深厚,海内外影响巨大。某某风景区周边30平方公里范围,集中了藏传佛教圣地、蒙医药、蒙古贞文化、地热温泉、湖泊、河流、山地、森林、湿地、草场、设施农业等资源,无论是放在某某省,还是全国来看,都是非常罕见的。

目前,某某市政府正在依托蒙藏佛教文化和优质碳酸氢钠泉两个特色品牌,打造某某禅修温泉旅游度假区,推出独一无二的具有密宗禅修思想的主题文化温泉产品。某某文化主题非常鲜明,文化品牌效应突出,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角度来讲具有很强的文化品牌效应和市场前景。然而,就当前而言,其文化资源挖掘还不够,旅游产品缺乏包装,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市场影响有限。

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原则

1.2.1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2.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

(1)执行国家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规范、标准及规定。

(2)认真执行总体规划,实施分期建设的原则。控制建设成本,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建设一片、运营一片、收效一片。

(3)坚持开发与运营相结合的原则。边开发边运营,以运营促进开发,以开发推动运营。在设计中注重文化遗址、生态资源和当地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项目建设协调原则。整体设计与局部设计相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配套,建成功能齐全的旅游项目区。

(5)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一些重要的设计要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1.3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3.1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某某风景区某某寺庙项目位于某某主景区南侧山麓,以设计高70米的时轮金刚塔为主要景观标志,规划占地1000亩,依据《某某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时轮金刚寺庙建设工程以“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要求为指导思想,在系统规划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良,特色鲜明,管理有序的旅游基础服务系统。

1.3.2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本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客源市场分析,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总体规划及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方案,公用工程建设方案,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标,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财务分析,社会评价等。

1.4可行性研究概要

1.4.1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本项目建设,逐渐树立某某“禅修圣地,祈福乐园”的旅游形象,通过主题旅游项目的建设塑造景区主题旅游形象,通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旅游项目的建设完善景区的综合旅游功能,构建集名寺、名塔、禅修、休闲、演艺、乡村为一体,以宗教祈福与体验旅游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休闲和乡村娱乐功能的旅游度假景区。

1.4.2 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成后,正常经营年份游客量为60 万人次。

1.4.3 建设内容

(1)时轮金刚塔核心朝圣区

位于佛光大道以西、万佛路以南,占地面积250亩。新建70米高的时轮金刚塔,时轮广场、转经广场、经幡广场、佛禅文化名品街等项目;配备游客观光步道、解说系统、标识系统、管线系统、卫生设施、安全设施。

(2)禅修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

位于位于佛光大道以东、绕寺河(南)以西,占地面积150亩。新建禅修文化主题广场,包括景观山门、五朵莲花池、某某文化风云墙、绿化造景等项目;“瑞应印象”旅游购物一条街、藏式风情禅修酒店等;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主生态停车场、游客观光步道、电瓶车站、标识系统与解说系统、卫生设施、三星级厕所。

(3)藏传佛教文化体验区

位于时轮金刚塔核心朝圣区以北、绕寺河(北)的以西,占地面积300亩。新建经幡文化园、景观文化长廊、祈福亭和锁心台、佛光阁禅修营地、绿度母庙、关帝庙等;配套建设游客观光步道、电瓶车站、标识系统、安全设施、卫生设施等。

(4)蒙古族乡村风情休闲区

位于时轮金刚塔核心朝圣区以西、藏传佛教文化体验旅游区的以南,占地面积300亩。新建鲜果乐园、开心农场、欢乐牧场、蒙古族农家小院等项目,对达日生态园进行扩建;配套建设生态停车场、游客观光步道、电瓶车站、标识系统、管线系统、安全设施、卫生设施等。

1.4.4 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限 3 年。

1.4.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规划面积1000亩,总投资25000万元,其中:主题旅游项目投资20850万元,包括时轮金刚塔核心朝圣区、禅修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藏传佛教文化体验区、蒙古族乡村风情休闲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项目投资2150万元,包括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三星级旅游厕所、电瓶车站、标识系统、导游解说系统、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管线系统等;公用工程项目投资2000万元,包括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弱电工程、消防工程、道路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等。资金来源包括,项目单位自筹15000万元,招商引资7000万元,争取相关政策资金3000万元。

(2)资金来源

建设投资2500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自筹15000万元,招商引资7000万元,争取相关政策资金3000万元。

1.5结论

(1)旅游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科学合理地发展旅游业,做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持续发展”是利用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发展高价值旅游经济的必然选择。实施本项目,旨在以突出藏传佛教文化为主题,形成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本项目所在的某某风景区是某某县乃至某某市发展旅游的重要品牌,是未来某某市旅游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项目规划系统,建设规模适度,采用的技术方案先进适用,环保效果显著,技术上是可行的。

(3)市场需求分析表明,项目建设后其完善的服务体系,必将对游客产生显著的吸引力,发展前景良好。

(4)经测算,本项目各项财务评价指标较好,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能产生较大的产业引带作用,因此,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是较好的。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

(1)国际旅游业发展背景

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产业。作为现代文明社会标志之一的旅游,也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进入 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成为国际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催化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世界范围内的资金、人才、物质流动日益频繁,为国际旅游发展注入了更强的活力。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成为 21 世纪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产业的'大发展方便了旅游信息的传播,更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世界政治的基本稳定,各国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这都为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从全球范围看,现代旅游业开始于十九世纪中期,到上世纪50年代,世界旅游业开始具有一定的规模;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旅游业加快了发展速度,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统计数据,从1950年至2011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从0.25亿增加到9.8亿,增长了约38倍。

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到2020 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 万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5年到2020 年,国际旅游业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到2020 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 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所提供工作岗位达3亿个,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2)中国旅游业发展背景

当我国跨入新世纪后,旅游业面临着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从宏观政策取向看,扩大内需,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新的消费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199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房地产业和信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经贸委把促进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消费内容之一,发展旅游业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

2009 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国民休闲纲要》、《旅游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以保障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强,上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需求不断爆发,旅游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在这一背景下,随之而来的便是旅游投资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是旅游大项目投资更趋火热,据统计2000 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增旅游投资年均增长超过10%,大致与我国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相当。从消费拉动看,2015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12.38%;从投资拉动看,2016年完成旅游直接投资6800亿元,同比增长32%,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15个百分点,比全国投资增速高16.2个百分点,未来3年我国旅游直接投资将接近3万亿元,其中综合性大项目及旅游景区投资成为热点。

2009 年9 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2011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 年11月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尽管刚刚起步,但受到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文化产业势必要在推动未来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旅游业身兼文化事业和经济产业的双重属性,在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中,某某深厚的蒙藏佛教文化将通过与旅游的联姻得以恢复、传承和发扬。

当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新阶段,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全面凸显,原来的“吃、住、行、游、购、娱”已不足以概括旅游产业。因此,要把传统产品升级和丰富新产品、新业态摆在突出的位臵,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发展转变,推动三大市场全面发展。目前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不适应旅游市场结构的态势日益明显,高水平、高质量的休闲度假类产品奇缺。这既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也制约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3)某某省旅游业发展背景

某某省政府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一向都极为重视:早在1999 年某某省政府就出台《关于加强政策扶持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加强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扶持。2001 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提出:为改变某某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吸引外商投资,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某某旅游强省。 2007 某某省人民政府发表《关于表彰全省旅游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旅游业成就较为突出的市、县、企业级个人给予表彰,鼓励全省进行旅游业建设。2008 年某某省《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业,建设魅力旅游城。2011 年,《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提出要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和知名品牌,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和休闲度假基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5年初,某某省政府日前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把旅游产业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使某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基本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

(4)某某市旅游业发展背景

2015年初,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设立扶贫改革试验区的意见》(国开发[2015]1号),某某被确定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据此,市政府制定了《某某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将旅游扶贫作为探索开放式扶贫的新途径,旅游业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某某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并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力争建成2个国家或省级旅游扶贫示范点,建成一批旅游特色乡镇、旅游专业村和“农家乐”旅游专业户(农场庄园),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3%以上。

特别是从2015年下半年起,某某正举全市之力推进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工程,可以说开展现代农业的试验示范,探索符合某某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项目区内农民增收,构建和谐某某、美丽某某,加快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示范带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的5万亩都市农业开发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和保护我市城郊的山水资源与历史人文景观,以骨干旅游景区建设为重点,以休闲农舍、休闲景区、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逐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旅游休闲农业体系。这对于我市旅游业特别是沟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2.1.2区域旅游资源背景

文资源之美。但从整体来看某某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品质不高,尤其是在区域范围内竞争力不强,仅具备一般的开发价值。

在23个代表性旅游资源单体中,人文资源有18个,约占总量的78%,其中的历史人文资源更是极具特色,旅游开发价值高。被誉为“藏传佛教东方文化传播中心”的某某,始建于清康熙8年,属藏传佛教格鲁派,曾经是当时八大国庙之一,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美称,同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合称西藏之外的三大寺院,尤其是在七世活佛坐床后,更是日渐兴盛。除某某外,历史遗留下的普安寺、佑安寺、德惠寺也将进行全面恢复,届时某某县将出现体系完善的藏传佛教庙宇体系。同时某某作为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传统文化悠久且具特色,胡尔沁说书、查玛舞、蒙古剧、安代舞等对游客都具有莫大的吸引力。通过某某等寺庙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和蒙古族民俗风情相互融合,不仅极具对游客极具冲击力,同时也是某某旅游未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关键。

了众多信众,大板镇敖包文化园每年的9月5日的敖包会、衙门村民俗“三祭”敖包祭(农历七月十三)、山祭(八月六日)、成吉思汗祭(七月初二)都是很好的节庆旅游资源,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营销策划和后续的旅游产品配套,使得上述节庆旅游价值尚未有效挖掘。

2.1.3 某某旅游资源状况分析

(1)宗教文化资源分析

某某是某某市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教文化的精髓,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珍贵的宗教艺术品,具备旅游开发条件。蒙古族人称其为“葛根苏木”,俗称佛喇嘛寺,在某某、东北地区内具有极高的独特宗教文化价值。

某某历经三个世纪的建设,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到康熙四十四年初具规模。皇帝赐满、蒙、藏、汉四种文字“某某”匾额。筑有大雄宝殿、祈愿殿、活佛宫、四大扎仓和外五庙,整个庙宇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形成了内外相映、四面对称的独特格局, 并建有万尊万佛林环立于寺区的传经道,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喇嘛寺院,其间有六代活佛相传,实行了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最兴盛时期喇嘛达八百多户,三千多名,与普安寺并列称藏传佛教东方中心,对东北、东蒙蒙医蒙药、天文历法、建筑工艺、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间素有“东藏”之称。某某有众多法会日,开展极富特色的节事活动,展示了佛寺镇浓郁佛教文化。

该寺培养了众多的杰出蒙医药人才,著名的蒙古神医古那巴达拉、邢布利德便出自该寺。历史小说《苦喜传》、《殇妖传》、《契僻传》、《全家福》、《羌胡传》的作者恩可特古斯,就是该寺的高僧。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某某的时轮学部每年都编写出一部农家历书,准确预报全年的风量、雨量和日月食的时间,对当时指导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

某某历代活佛朝观皇帝情况:康熙十五年一世活佛在赴西藏途中在北京朝见了康熙皇帝;康熙三十七年十月皇帝驾幸盛京,活佛前往观见;康熙三十八年十月达尔罕亲王对清延不满,欲与兵反朝廷。皇帝传圣祖活佛出面调停,活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康熙四十年皇帝驾幸热河,活佛又前去朝观,奏请扩建庙宇得到恩准;康熙四十三皇帝将喜峰口外的洼尔土温泉连同八百亩土地赏给活佛;乾隆六年皇帝驾幸热河,二世活佛前往见驾,并同达尔罕亲王一起狩猎;乾隆三十一年高崇皇帝驻跸热河离宫时,三世活佛前往朝观;乾隆四十二年三世活佛再次进京,参加皇太后丧礼;乾隆四十八年四世活佛进京朝观皇帝;四世活佛先后进京朝观皇帝达九次之多;咸丰元年八月,五世活佛进京朝见文宗皇帝;现任七世活佛是洛桑.义希成来坚措。

(2)民俗文化资源分析

某某县佛寺镇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佛教饮食文化、蒙古族民俗、蒙古文字和草原农家乐等方面。饮食民俗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独特佛教美食“喇嘛炖肉”、喇嘛糕等佛寺镇独特的地方饮食,另外还有蒙古族特色的“蒙古馅饼”、“手扒羊肉”等。

佛寺镇的蒙古族民俗除了饮食文化之外,还有在某某省具有鲜明特色的蒙古族牧民居住的蒙古包,现有10多处,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同时佛寺镇的娱乐风俗众多,适于游客参与,如赛马、蒙古式的摔跤、射箭等。

蒙古语言与文字的普遍使用也是佛寺镇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较少,而在某某县孩子从小就学习、使用蒙古语言,营造了蒙古族的语言文化氛围,能够让游客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其民俗文化。

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寺镇的农家乐旅游资源突出农村的特色,融入了佛教文化、草原等民俗文化方面,更让游客能游出休闲、游出文化。

(3)自然生态及观光休闲资源分析

佛寺镇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草原是其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某某境内草原资源主要都集中在某某区域,草原资源的开发是佛寺镇旅游开展的重要资源。在某某西、北、东三面环山,境内还有省大二型水库—佛寺水库,山青水明,自然环境优良,适合游玩。

东梁地热资源也是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地热资源可以发展温泉旅游、现代农业地热科技,地热温室种植、地热水产养殖、地热禽鸟孵化、地热烘干、地热沼气池加温、地热工副业加工等地热项目。

(4)周边品牌旅游资源分析

查海遗址:查海遗址位于某某蒙古族自治县境地内。1982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到1993年已进行过5次的发掘,发掘面4000余平方米,揭露出房址30余座,复原陶器近200件,还有石器,猪骨,鹿骨及农作的碳化物等,尤其是出土了玉器和龙纹陶片,,出土的玉 器,经科学鉴定,都为透闪石软玉,其中“玉块”做工之精尤为令人叫绝,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堪称“ 世界第一玉”;出土的龙纹陶片不仅在形象上,而且有鳞状的 表现纹饰,都已具备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比我国先前 发现的兽形玉--猪龙还早近3000年,是更原始的龙的雏形,堪称“华夏第一龙”。已测定,这个遗址的绝对年代为距今 7600左右,这是目前某某以至东北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海棠山摩崖造像:海棠山位于某某县大板镇大板村西北2公里处,海拔高度715.5米,山高谷深,怪石嶙峋,植被丰富,气候宜人,风光秀丽,与美丽的传说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构成景景奇特,景色绝佳的塞北风光。道光八年(1828年),来自西藏普安寺四世活佛丹毕道尔吉,利用海棠山的天然岩石崖壁主持镌刻摩崖造像,其文字有蒙、藏、满、汉四种,50余处,在国内罕见。内容为咒文、真言、赞语、镌刻时间、记事、施主和雕刻工匠姓氏海棠山摩崖造像也是体现某某佛寺镇佛教文化内涵,海棠山摩崖造像种类繁多,从山间到山巅,在大小不同的花岗岩上,处处雕刻着千变万化的佛像,现保存完好的佛像260多尊,它们最高为5米,最小仅0.3米。有的10尊佛像为1组,最多的一组群像有26尊称为“集仙石”。有些佛像龛上下左右刻有蒙,满,藏,梵和汉文字,有的还涂有彩绘的摩崖造像,虽经历史300多年时间,却色彩不退。

寺庙心得体会篇四

寺庙徒步,是一种与自然亲近的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感受到心灵的抚慰。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寺庙徒步的行列中。本文作者也曾去过多次寺庙参观,下面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寺庙

在徒步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所要徒步的寺庙,这里包括寺庙的历史、建筑和文化等等。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寺庙的形成背景,也能够加深我们对于寺庙这一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在了解寺庙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寺庙及其旁的各种自然景观有更深的感悟,这也会为我们的徒步活动带来更多的乐趣。

第三段:体验徒步

随着徒步的开始,我们开始逐渐体会一路的风景和氛围,特别是在登上寺庙山顶时,我们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美景,并感受如同置身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在寺庙内也可以观赏到佛像、经典等等,这些都是寺庙特有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徒步还是在寺庙内欣赏文化遗产,都会使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更好的放松和疏导。

第四段:思考收获

由于寺庙徒步是一种与自然亲近的方式,因此它不仅让我们的身体享受了运动带来的快乐,而且更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抚慰。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不禁要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放松方式。有了这种经验和体验,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持心态平衡和身体健康,也能够有效缓解我们在工作学习中的压力。

第五段:总结

总之,寺庙徒步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健身方式。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寻找可以让我们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放松的方式,而寺庙徒步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体验到自然的美妙,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寺庙的神秘和文化内涵。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寺庙徒步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并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享受。

寺庙心得体会篇五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台南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贵阳城隍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土地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财神庙)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郭天民题湖南长沙真武庙)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李汇川题叙永灶神庙)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