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白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等奖 白杨教学设计(精选6篇)

最新白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等奖 白杨教学设计(精选6篇)

时间:2023-08-08 14:41:43 作者:WJ王杰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白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等奖篇一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二、整合思路

本课要加强朗读指导和,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精神。对重点段落要多读,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可采取分角色朗读,读时要把人物心理活动揭示出来,如,孩子的天真稚气,爸爸神情与心理的变化和严肃亲切中的循循善诱。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会用“哪儿……那儿……”“不管……不管……总是……”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对边疆建设者无怨无悔奉献一切的精神的认同和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了解白杨。

2.查阅有关资料、文艺作品,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图片,了解新疆建设者,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建设新疆的其他人员。

3.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白杨

1.认识这种树吗?谁来介绍一下它?交流搜集到的关于白杨的资料。

2.课文中的白杨生长在什么地方?

板书“新疆”,指导“疆”的写法:“疆”的'左边“弓”字旁里有个提土,别忘了。失去了土地,疆域就不完整了。

3.同学们,在新疆处处都可以见到白杨树,它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更不像榕树那样浓荫蔽日,只是笔直笔直地向上长。一排排,一行行倔强地挺立着。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呢?难道只是为了介绍它吗?让我们一起读书,解决这个问题。

二、了解白杨特点,学习析词悟情

1.请自由朗读全文,并且画出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那个自然段。

(学生边自读边勾画思考。)

2.请你读出画好的段落,大家边听边想自己哪儿不明白。

估计学生会提出:

为什么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白杨树到底有什么特点?

3.经过思考,同学们提出了非常有水平的问题,让我们先看一组画面,它能帮助你了解白杨的特点。

4.播放同步资源里的录像,学生观看画面,聆听解说词。

5.根据爸爸说的话和看到的内容,四人一小组讨论:白杨到底有什么特点。

出示爸爸的话,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6.适应性强、生命力强概括说就是——

(板书:直、坚强)

师:概括得很精练。可作者比你们还巧妙,他用了一个词把白杨的特点全说上了,快速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到这个词并说说为什么。

(是高大挺秀。因为“挺”可以说明直的特点,而“高大”和“秀”说明它长得好,坚强。)

7.请同学们再读第1自然段,能不能想得更深入些。

引导学生明白:白杨生活的环境十分恶劣,还长得如此高大挺秀。

8.明白了这些,让我们来赞美这些生活在大戈壁上的白杨。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至3自然段,相机指导读出赞美之情。

10.看来,白杨的特点你们真的了解了。

大屏显示:白杨树是戈壁滩上的(卫士)。(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西北边疆处处都有它(高大挺秀)的身影。

三、理解表白的心,学习析句、段悟情

3.作者赞美白杨原来是在赞美建设者!

4.我又有心得: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板书:句)请同学们跟我再读这重点句。(击键,大屏幕显示,生仿读。)

5.师:自己读,超过老师!

(生齐读)

6.原来爸爸借介绍白杨表白自己的心。作者借爸爸的表白赞美建设者。这是借物喻人呀!那我们要好好读读爸爸介绍白杨的第14自然段。(板书:借物——喻人)

7.生自由练读,齐读。

8.读得这么有感情,这么熟练,让我们试着背一遍!

(齐背)

9.爸爸要表白怎样的心愿孩子们现在还不知道。看课文,(引读)他们只知道——;他们只知道——;他们只知道——。孩子们不知道什么?请同桌讨论,用问句提出来。

指导学生: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怎么工作的?

就像这样,继续讨论后两句。

(生同桌展开讨论;师巡视,掌握情况。)

学生。

10.下面请同学们读这段话,老师把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再复述一遍。

(生逐句读,师逐句问。)

11.就带着这三个问题,看画面思考。

课件显示当年建设大军垦荒的景象和新疆今日繁荣的景象。

谈感悟收获。

12.这是默默地无私奉献精神。他们耕耘,奉献了一生,换取了今日边疆的繁荣,捍卫了各族人民的尊严,他们跟白杨一样,都是——卫士!

13.学到这儿,我又有心得: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而领悟中心。(板书:段—领悟中心)

14.这第16自然段我们得背下来。这个自然段里的几句话有什么规律吗?

这个自然段就用找规律背诵的方法。一分钟时间,看谁先背会。

(指名背诵)

15.真了不起,不到一分钟就基本背下来了。谁还能背?这样吧!愿意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不会背的跟老师一起边听边记。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回顾全文

1.师: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哪儿不明白。

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

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微笑?

2.爸爸又陷入沉思是因为他已经沉思过,他第一次沉思在想什么呢?(板书:沉思微笑)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

3.同学们,你们是祖国西南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继承父辈的事业是大家光荣的使命。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感受到你们的真心、信心、决心!

(生齐读课文)

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用抓重点词、句、段反复阅读思考的办法,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从而领悟了中心。知道作者写白杨是为了——赞美建设者!

2.下节课,我们将要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中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背诵

1.指名背诵爸爸的话。

2.齐背。

二、总结全文,概括中心

1.出示:这篇文章通过()的介绍,表达了爸爸()的决心,以及对()的希望。

2.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老师希望你们也像白杨树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不退缩,勇往直前,做一个生活上、学习上的强。

三、指导阅读《帐篷》。

步骤:采取范读,自由读,交流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指导口头完成小练笔。

四、作业设计:

1.摘抄文种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背诵。

2.完成小练笔。

3.阅读矛盾的散文《白杨礼赞》。

【板书设计】

白杨————借物喻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白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等奖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贵品质。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贵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建设边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爸爸借白杨表白心迹的三个句子,学习借物喻人表现方法,体会借白杨比喻边疆建设者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祖国西部是一片神奇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今天我们到西部的大戈壁上看看那平凡而又伟大的白杨。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回顾:《白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2、出示问题;这篇课文是专门写白杨的?实际上写的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交流。文章表面写白杨实际写人。

4、文中第三13自然段最直接告诉我们文章实际是在写人。齐读13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解读白杨

一)、车窗外的白杨

1、这些白杨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2、指名朗读第一段,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样子,谈谈你的感觉。

3、指名读车窗外的白杨读出白杨的。

二)、爸爸眼中的白杨

1、自由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想想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写出了白杨树外形高大挺秀的特点。

(2)、“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话写了白杨树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拓展想象进行补充。

———需要白杨树,白杨树———————————————。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写出了白杨树不怕困难,坚强执著的特点。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拓展想象进行补充。

风沙刮来,白杨树——————————————————。

雨雪打来,白杨树——————————————————。

面对干旱,白杨树—————————————————。

面对洪水,白杨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白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等奖篇三

目标:

1、咀嚼语言文字,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并希望儿女立志边疆的心愿。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重难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感悟父亲与白杨的内在关系。

流程:

第二课时

一、有这样一种写法——借物喻人

课前谈话:

交流写景状物的古诗文、名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些句子表面写景物,实际上另有所指,知道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借物喻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我们读书要读出这些来,这才叫会读书而且读得有水平。

二、有这样一种树——白杨树

1、立足感性,初识白杨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白杨》(齐)白杨,名字好听,再读得好听一些。

(2)白杨,在我国北方人家房前屋后,田头路边随处可见。它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树。然而在这一家人的眼中,白杨又是怎样的一种树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全家人谈论白杨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

爸爸评论白杨的话(这是爸爸在评价白杨树,听起来很深奥。)

孩子议论白杨的话(这是孩子们谈论白杨树,听起来有趣多了。)

课件呈现: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1)谁能把这段话读得有趣些。

2)通过你的朗读,我好象看到了一对天真可爱的小兄妹,也好象看到了他们谈论的白杨树。明明是树,妹妹非说它是伞,大家说好笑不好笑?有不同意见吗?(体会白杨外形高、大、直的特点,相机指导朗读。)

(4)齐读  同学们了不起,读着读着我们把文字读活了,我们把孩子眼中的白杨中的白杨树,读到我们的眼前来了,我们再试着读到心里去。

2、回归理性,感悟白杨

(1)天真的孩子们为此争论不休,谁该出场了,你会说——生:“这不是伞,是白杨树”师:“那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引出爸爸的话)

(2)课件呈现: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到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爸爸的这番话比较长,整整80个字,想要读好它,需要花点力气。请同学们自由读一便。

2)指读。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4)齐读。能说说你读出的是一个怎样的白杨树吗?

(初步交流,相机指导朗读,读点上的小句子。可以解决“从来”一词)

(3)爸爸的这段话很深奥,我们读出了不少感悟。但是同学们,这还不够啊。想想:旅途辛苦,长路漫漫,一家人可以酣然入睡,也可以以书报为侣,怎么会想到谈论白杨树呢?看课文开头的几个小节。谁来谈谈。

1)抓住描写大戈壁荒凉的句子和描写白杨的句子交流。

3)呈现白杨图片,对比参读,感悟白杨 “高大挺秀”。

1)预计学生会谈到白杨生命力强(抓住“哪儿……哪儿……”我想你们在读到哪儿这个词的时候,不仅仅是两个字了,它会变成一幅幅画面,想想白杨树都会长在哪儿?会遇到什么困难?  无情的干旱  洪水的冲刷  可怕的孤独 烈日的烘烤 凛冽的寒风  是啊,这就是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扎根!)

2)预计学生会谈到白杨的不怕不屈不挠(今年夏天我们这里刮了台风还记得吗?当台风暴雨袭来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可是,当白杨树能逃吗?能躲吗?哪怕是枝折叶落,哪怕是遍体鳞伤,哪怕是粉身碎骨它也毫不动摇—— 让我们把白杨树读到我们的心坎里去。

三、有这样一种人——像白杨树一样的人

2、引领学生质疑: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爸爸和白杨到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读读后四节,在感触深的地方写下批注。

(1)交流:预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孩子是小树那爸爸就是那个大树。白杨长在荒凉的沙漠上,爸爸工作在贫苦的新疆。哪里需要白杨就在哪里扎根,哪里需要建设,爸爸就到哪里工作。(教师始终扣住爸爸与白杨哪里相似,并相机指导朗读句子。)

(2)感悟爸爸的品质,提升爸爸的形象:能不能从白杨和爸爸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来说,二者的相似之处。白杨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是大自然的力量,而爸爸选择了茫茫的 ——大戈壁是自愿的。他本来可以享受——内地的优厚条件,但他选择了茫茫的——大戈壁,他本来可以过着灯红酒绿、花前月下的生活,但他选择了茫茫的——大戈壁,而且无怨无悔。

(3)回读爸爸的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到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爸爸?请学生结合句子谈。

2)相机课件呈现:

你想对爸爸说点什么?像爸爸这样的建设者何只一人,你想对千千万万象爸爸一样的建设者说点什么?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段话,回读爸爸的话。

四、有这样一种生活——像白杨一样的生活。

1、正是由于建设者一辈子,几辈子的努力,如今的新疆风景如画,高楼鳞次栉比,厂矿多如满天繁星,牛羊成群,瓜果飘香……是塞北好江南,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明珠。我们的国家很大,我们从小生活在鱼米之乡的江南,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富庶,然而我们看到还有这样的地方。(图片呈现边远山区的贫穷落后。)

2、今天西部开发的浪潮又一次席卷全国。徐本禹、廷八特尔用自己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中国,他们就是那茫茫大漠中的一棵棵白杨树啊!我想在不远的将来,在千千万万白杨树中会有你们的影子。到那时你们也会自豪地说——回读爸爸的话。

白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等奖篇四

知识与能力

能说出白杨的特点和祖国建设者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文借白杨的特点赞颂坚韧的健身者,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学习,学生体会到西部工作者工作环境的恶劣,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记叙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体会文中父亲和白杨之间的关系,懂得白杨的品格美,领悟父亲等援疆者的人格美。

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展示西部荒漠环境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西部环境特点,并向学生介绍西部风沙大,缺水干裂的气候,观察并了解白杨缺水但依然坚挺的特质。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提问引导: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白杨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伴随这两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回顾父亲在火车上给孩子们介绍白杨的故事。并且找出文章描写白杨的句子,找到白杨高、直,坚韧不拔的特点。

(三)深入研读

1、在了解了白杨的基本特点以后,教师带领学生仔细研究白杨的'特点。提问学生:爸爸在介绍白杨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此处为比喻手法,将高大的白杨比作大伞。图片展示大伞,观察大伞手杆笔直且伞面之大的特点,与白杨的图片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白杨笔直且枝繁叶茂的特点。

2、引导学生品味爸爸关于介绍白杨坚韧不拔特点的语言。请学生进行角色朗读,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哥哥和妹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领学生理解白杨是生长在需要它的地方,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它都能很快地生根发芽,体会白杨的坚强、不软弱、不动摇。展示关于白杨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依然屹立的视频,体会白杨生长环境之差,衬托白杨不动摇、依然笔直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不仅仅是在介绍植物,而是以托物言志的手法介绍了生活中有很多跟父亲一样支援西部工作,在遥远的新疆为祖国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工作者。他们身上体现着白杨精神,在祖国发展过程中,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到哪里去艰苦工作,正是有他们的艰辛付出,我们才得以有现在美丽的生活环境,国家才得以生机勃勃地蓬勃发展。

4、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结尾带有暗示性的语句。爸爸搂着孩子,看着窗外的白杨陷入沉思,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提问爸爸在沉思什么?引导学生得出此处沉思以及微笑是因为爸爸看到了高大的白杨旁边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的小树。这暗示着父亲对孩子们的期待。

(四)拓展延伸

孩子们听了爸爸的话之后有什么样的领悟,他们应该学习白杨什么样的精神?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以《白杨,我想对你说》写100字左右的感想,全班交流。

(五)小结作业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白杨的特点,以及以爸爸为代表的西部边疆工作者的品质。

白杨是生长在西北恶劣环境中的植物,请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有什么样的特点,选一种植物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绍它的生长环境和它的特点。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故事性文章,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白杨这种植物的特点,从而理解西部工作者身上坚韧不拔、默默奋斗的品质。在介绍白杨特点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展示白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对白杨有所了解。在学习爸爸介绍白杨的语句的时候,可以用分角色朗读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父亲话语中的意思。

白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等奖篇五

1、白杨和小河的合唱教学

2、和声的基本练习

3、欣赏保卫黄河

1、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白杨和小河两个互帮互

助的好朋友形象,学会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2、初步感受和声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比较初步理

解合唱的不同表现效果。

合唱部分的学习和体会

录音磁带,歌谱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1、气息练习

模仿闻花香和生活中喘气的动作,呼吸要做到平稳,不抖动,不耸肩。

2、节奏接力

a、出示准备好的`节奏练习条,分组准备,然后进行接力练习,看哪一组最准确。

b、两个声部的节奏练习,以后面的合唱部分节奏为主,要求准确,两声部配合和谐。

3、旋律的视唱

以合唱中的难点为例,注意声部的和谐和准确,音准,要求如同唱歌一样

三、白杨和小河的合唱教学

1、聆听范唱

2、复习前面齐唱部分,强调要有表情有感情地演唱。

3、随琴分声部学唱合唱部分的曲谱

4、视唱合唱部分的旋律

5、分声部视唱歌词

6、歌词的练习

7、完整地视唱歌曲

四、结合欣赏《保卫黄河》,讨论对《白杨和小河》的处理。

1、听《保卫黄河》

2、谈自己听后的感受,重点是对音乐形象的认识。

3、听《白杨和小河》

4、对两首歌曲进行比较,说说我们在演唱时应怎样来表现歌曲,包括情绪、声音、声部的和谐等。

5、用讨论的结果为指导,全班演唱《白杨和小河》

五、结束教学。

白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等奖篇六

1.初步感知课文,检查预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学生字词,理解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生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1.课前布置预习。

2.有关作者及时代背景的资料

第1课时

(一)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

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课文的朗读。

2.检查课后第四题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三)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继续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2.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描述白杨特点的句子,通过理解词语,体会白杨的特点。

1.“茫茫”、“浑黄一体”结合录像画面理解。

2.“卫士”在课文里指什么?为什么?

(五)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2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3白杨

第一段(1-3)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4-15)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四段(18)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 08-08 南京监控设备 农村院子安装监控方案优选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
  • 08-08 超市员工卫生管理制度 超市管理方案
    当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
  • 08-08 房屋租赁合同一定要加上这句话(汇总5篇)
    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那么合同
  • 08-08 少筋梁破坏原因 高考应急处理方案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 08-08 方案的策划背景 演讲节目的策划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
  • 08-08 钢笔字培训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 08-08 沙滩寻宝游戏方案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
  • 08-08 集体备课研训方案 文综集体备课方案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
  • 08-08 户外农场活动方案 幼儿园小班户外活动方案设计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
  • 08-08 招投标审计方案 投标服务方案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